第18章 書評 (7)

如果你膚淺、愛錢、虛榮、外貌協會、沒心沒肺,並且想把這些品質繼續保存下去,讀這書是個好選擇。這本書基本上算是安迪沃霍爾的自戀語錄,他的最大特質就是大張旗鼓地炫耀自己淺薄,“我是個非常流於表面的人”,“錢對我來說就是黃金時刻。錢是我的心情。”名人之中,敢於這麼說真心話的,真的不多。

裡面有一羣剪刀手愛德華

別指望在老怪蒂姆·伯頓的暗黑系童話繪本里看到什麼真善美了。《牡蠣男孩憂鬱之死》就是一羣剪刀手愛德華啊,苦情式怪胎啊,全都不得好死啊。跟麥克尤恩一樣,蒂姆·伯頓擅長詩意地描寫變態。牡蠣男孩的爸爸爲了壯陽,把兒子當**吃了,吃完很溫馨地把他埋在海邊沙地,夫婦二人祈禱,下次生個女孩——誠懇地問一下,不是據說牡蠣這種生物是每年變一次性的麼?臉上長滿眼睛的女孩(密集恐懼症的死穴),她一哭起來,你可就會全身溼透。

煞有介事地評論一些不存在的書

這本書的創意是一流的,當然也不算原創,博爾赫斯在《虛構集》中早就玩過——煞有介事地評論一些壓根不存在的書籍,還提到各種細節,比如作者的八卦、銷量、讀者反映等等,以假亂真。不過老實說,以我的閱讀口味而言,比目魚的文字不夠三俗不夠有趣。幹嘛不評論一下餘華最近寫的《兄弟》的姐妹篇——《基友》啊?

講講關於動物的壞話壞人壞事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這樣的傻話講講就算了,但真的認爲這是事實的全部真相,未免太天真爛漫了吧。爲什麼在中國大家動不動喜歡標榜自己愛護小動物呢,就像一個教授朋友說的,因爲沒有比這個更政治正確的了。

看多了講動物好話的書,看着這本誠懇地講動物壞話的書,便覺得神清氣爽。人與動物之間,不單有溫情和悲憫,還有冷漠、敵視、傷害和利用。

把小孩踩得稀巴爛的熊;被反覆扔向窗外摔得血肉模糊的小白兔;動物園管理員把頭主動放到大象腳下……這些故事都變態又殘忍,但文學作品和知音體的區別就是,人家寫壞事,要輕描淡寫、漫不經心,顯得和壞事之間有疏離、有批判,而後者就一味地獵奇和灑狗血。

支離破碎,讓人煩躁又讓人上癮

駱以軍在臺灣地區被譽爲新生代作家中的一哥,而這本書又拿了的華文世界中獎金最高的紅樓夢獎。你知道,獲獎書都不那麼易讀的,這是常識,但爲了裝逼又不得不讀。一個能把大部頭《百年孤獨》、《追憶似水年華》以及囉嗦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經典長篇鉅著全部手抄一遍的大變態,寫出的書要是正常就怪了。《西夏旅館》就是一道迷宮,時空、人物、情節幾乎都是支離破碎,讓人煩躁又有點上癮。要我說,這本書的最大問題就是,一個老實巴交的傢伙憑藉寫作技術和科研精神孜孜以求馬爾克斯那種汪洋恣肆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斗膽說,有點做作。

這本書背後的八卦實在很狗血

好吧,我承認看這本書我目的不純,因爲它背後的八卦更吸引我。一個牛逼作家爲了自我突破,去採訪一口氣製造滅門慘案的殺人犯,爲了延長調查期,作家請律師爲其上訴,延長審判,而互訴衷腸的過程中,兩個男人,就這麼相愛了。作家寫好了書,這案子卻持久不結案,作家急了,不結案他的書就很難轟動,所以,他決定停止法律援助,殺人犯被判了死刑。《冷血》裡,卡波特還原了殺人犯的成長史,也成爲非虛構寫作的經典之作。這本書爲他獲得了巨大聲譽,同時此後他也頹了,再也沒寫過任何像樣的作品,據說是被愧疚淹沒。與此相關的兩部電影都很贊,《卡波特》和《聲名狼藉》,劇情高度相似,後者有句臺詞很贊,死囚至死深愛作家——“如果你不喜歡外面的世界,坐牢並不是懲罰;如果生活困苦,死亡也不是懲罰;我告訴你我應該得到什麼懲罰,一直希望碰到那個屬於你的人,尋覓多年,你找到了,可你卻不能與他長相廝守。”

成天強調羞恥的國家往往不知羞恥

一個成天強調“羞恥”的國家背地裡往往不知羞恥。我說的是巴基斯坦。這本書非常嚴肅,但寫得挺有趣,荒誕、亂來、不着調,主人公是三個母親(不知道誰是生母)和英官的私生子,爲了維護母親們的羞恥感,他從小被關在一棟大宅裡,相當於從出生開始就坐牢,到十幾歲才逃出去,終於過上了不知羞恥的**生活。據說拉什迪的書在內地全面被禁,想讀他的其他書比如《午夜的孩子》什麼的都不太可能了——拉什迪也是,沒事觸碰別國敏感帶幹嗎。

“有時我覺得還活在明朝的延長期”

樑文道的書出一本我買一本,乖乖讀完——然後突然意識到,原來自己比想象中更喜歡他。這本書是他挑選了15個有想法的人採訪,包括董橋、榮念曾、哈金、陳雲、詹宏志、舒國治以及長平、十年砍柴等各地公知。記憶最深的,是詹宏志對讀書這件事的飢渴和不挑蠻打動我,以及樑文道的一個好問題——“有沒有讀過什麼書是特別感到悔恨的?很壞的書能讓我們知道原來書也可以壞成這個樣子”,還有十年砍柴說,“有時,我甚至覺得還活在明朝的延長期。”

一個色鬼沒看過這本書是說不過去的

一個色鬼沒看過《好色的哈姆萊特》是說不過去的,這可是色鬼界的裝逼寶典。作者小白說,性的表達和描述比性本身更重要。如何把下半身話題寫出文化、寫出趣味、寫出風雅、寫出淵博、寫出考據味,哲學系科班出身的他就展示了一把。毛尖說,這書最大劑量就是一天一篇,看多了對身體不好——這廣告詞只對少先隊員有效。好多讀者受了誘惑,本着看黃文的心情撲上去,那絕對會失望,能登上《萬象》的文章,能是純粹的器官羅列麼?但在高雅書裡,這絕對算最黃的,連四大悲劇之首《哈姆萊特》都被解構了,小白考證說,當初這劇上演時,觀衆認爲其是充滿了色情的黃段子。

我這個政治盲都一口氣讀完了

我國政治課的一大優勢就是輕易就能把學生對政治這門學科的熱情給掐死了。劉瑜就說,很多人說我對政治不感興趣,其實是對政治宣傳不感興趣。政治沒那麼枯燥、無聊,民主也不是那種“人人都在談論它、卻從沒見過它”的鬼一樣的東西。劉瑜就把“民主”這題目寫得生動、淺顯、可讀。《民主的細節》是少有的能讓我這個政治盲一口氣看完的書,我們沒吃過豬肉,也得見見豬跑。看完這本最好再接着看林達《近距離看美國》那系列的四本,對政治冷漠症和政治無知症皆有療效。

集體歡快地變笨的又豈止是日本人

第4章 親子 (1)第11章 劇評 (5)第3章 愛情 (3)第9章 劇評 (3)第12章 書評 (1)第2章 愛情 (2)第21章 影評 (2)第21章 影評 (2)第23章 影評 (4)第14章 書評 (3)第31章 怪癖 (1)第30章 婦道 (3)第9章 劇評 (3)第31章 怪癖 (1)第24章 歷史 (1)第15章 書評 (4)第2章 愛情 (2)第6章 親子 (3)第25章 歷史 (2)第9章 劇評 (3)第29章 婦道 (2)第31章 怪癖 (1)第28章 婦道 (1)第12章 書評 (1)第26章 歷史 (3)第9章 劇評 (3)第28章 婦道 (1)第27章 歷史 (4)第30章 婦道 (3)第28章 婦道 (1)第24章 歷史 (1)第21章 影評 (2)第3章 愛情 (3)第18章 書評 (7)第9章 劇評 (3)第26章 歷史 (3)第7章 劇評 (1)第2章 愛情 (2)第8章 劇評 (2)第4章 親子 (1)第23章 影評 (4)第5章 親子 (2)第8章 劇評 (2)第12章 書評 (1)第6章 親子 (3)第1章 愛情 (1)第1章 愛情 (1)第13章 書評 (2)第23章 影評 (4)第26章 歷史 (3)第25章 歷史 (2)第23章 影評 (4)第14章 書評 (3)第8章 劇評 (2)第13章 書評 (2)第26章 歷史 (3)第14章 書評 (3)第25章 歷史 (2)第10章 劇評 (4)第18章 書評 (7)第16章 書評 (5)第19章 書評 (8)第28章 婦道 (1)第25章 歷史 (2)第31章 怪癖 (1)第9章 劇評 (3)第17章 書評 (6)第2章 愛情 (2)第2章 愛情 (2)第9章 劇評 (3)第27章 歷史 (4)第16章 書評 (5)第31章 怪癖 (1)第13章 書評 (2)第12章 書評 (1)第13章 書評 (2)第10章 劇評 (4)第9章 劇評 (3)第20章 影評 (1)第13章 書評 (2)第14章 書評 (3)第21章 影評 (2)第30章 婦道 (3)第20章 影評 (1)第14章 書評 (3)第9章 劇評 (3)第2章 愛情 (2)第25章 歷史 (2)第29章 婦道 (2)第5章 親子 (2)第9章 劇評 (3)第16章 書評 (5)第14章 書評 (3)第30章 婦道 (3)第25章 歷史 (2)第24章 歷史 (1)
第4章 親子 (1)第11章 劇評 (5)第3章 愛情 (3)第9章 劇評 (3)第12章 書評 (1)第2章 愛情 (2)第21章 影評 (2)第21章 影評 (2)第23章 影評 (4)第14章 書評 (3)第31章 怪癖 (1)第30章 婦道 (3)第9章 劇評 (3)第31章 怪癖 (1)第24章 歷史 (1)第15章 書評 (4)第2章 愛情 (2)第6章 親子 (3)第25章 歷史 (2)第9章 劇評 (3)第29章 婦道 (2)第31章 怪癖 (1)第28章 婦道 (1)第12章 書評 (1)第26章 歷史 (3)第9章 劇評 (3)第28章 婦道 (1)第27章 歷史 (4)第30章 婦道 (3)第28章 婦道 (1)第24章 歷史 (1)第21章 影評 (2)第3章 愛情 (3)第18章 書評 (7)第9章 劇評 (3)第26章 歷史 (3)第7章 劇評 (1)第2章 愛情 (2)第8章 劇評 (2)第4章 親子 (1)第23章 影評 (4)第5章 親子 (2)第8章 劇評 (2)第12章 書評 (1)第6章 親子 (3)第1章 愛情 (1)第1章 愛情 (1)第13章 書評 (2)第23章 影評 (4)第26章 歷史 (3)第25章 歷史 (2)第23章 影評 (4)第14章 書評 (3)第8章 劇評 (2)第13章 書評 (2)第26章 歷史 (3)第14章 書評 (3)第25章 歷史 (2)第10章 劇評 (4)第18章 書評 (7)第16章 書評 (5)第19章 書評 (8)第28章 婦道 (1)第25章 歷史 (2)第31章 怪癖 (1)第9章 劇評 (3)第17章 書評 (6)第2章 愛情 (2)第2章 愛情 (2)第9章 劇評 (3)第27章 歷史 (4)第16章 書評 (5)第31章 怪癖 (1)第13章 書評 (2)第12章 書評 (1)第13章 書評 (2)第10章 劇評 (4)第9章 劇評 (3)第20章 影評 (1)第13章 書評 (2)第14章 書評 (3)第21章 影評 (2)第30章 婦道 (3)第20章 影評 (1)第14章 書評 (3)第9章 劇評 (3)第2章 愛情 (2)第25章 歷史 (2)第29章 婦道 (2)第5章 親子 (2)第9章 劇評 (3)第16章 書評 (5)第14章 書評 (3)第30章 婦道 (3)第25章 歷史 (2)第24章 歷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