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要務

入夜後的雨眠樓中已然悶熱,身穿陸戰兵短褂短褲的龐雨斜靠在圍欄邊,用一把蒲扇使勁揮動,扇來的風仍是一股熱浪,龐雨懷疑散去的熱量還不如搖扇子產生的,所以才越扇越熱,心頭不免有點煩躁。

樓外的秦淮河中燈火蜿蜒,一片盛世景象,這一段秦淮河道不寬,燈火映照之下倒能看得七八分明白,畫舫經過之時,船舷邊的女子團扇輕搖,亦在向岸上張望 ,有些女子見到龐雨之時,用扇子遮着嘴發出輕笑。

“長得帥也是種麻煩,太引人注目了。”龐雨無奈的嘆口氣,轉頭回到座位,擡頭看向對面的江帆道,“方孔炤答應了,有了水師駐泊,漕幫就好辦事了,武昌往下三個港口,加上九江就是四個,本官不但要江面,更要碼頭,一個月之內這些港口必須控制。”

“湖廣三處拿下碼頭應當不難,只是牙行和地方官府,一月之間怕是……”

龐雨平靜的打斷道,“一個月之內”江帆立即住口,龐雨盯着桌面停頓片刻道,“大江上做行商的,多少有些背景,若是平日突然開始全線清江,容易被告到御史那裡,等建奴入寇之時,朝廷只會關注邊牆,這是個好機會,那時安慶水師清江,漕幫控制碼頭交易,就無人理會了。建奴最多兩月之內就會入邊,所以你只有一個月。”

“屬下明白了。”

江帆看看龐雨道,“方軍門答應得如此乾脆,可是有其他圖謀?”

“方孔炤定下四個地方操練鄉兵,荊門府、麻城、蘄水、隨州,還要本官在谷城至少保持一千兵馬,但谷城這個地方本官原本就沒打算放棄,所以本官也應承了,另外他還提了一點。”龐雨思索着道,“在張獻忠復叛之前,方孔炤想讓本官和他一起圍剿英霍山。本官細細想來,他說得有理,以中原而論,襄陽南陽爲樞紐,但以三省而論,英山霍山實爲流寇週轉之地,一旦官兵追擊則速遁入山躲避,入則數百里不知所蹤,出口千渠萬徑,出山之前不知其從何而出,若是能切實控制英山霍山,流寇就失了遮蔽週轉之處,於遏制其流大有裨益。”

“麻城、蘄水、隨州皆在沿山之地,方軍門操練鄉兵之地便可看出,他要嚴防英山。”

“聽說他精研九邊形勝,看來確實比其他文官更懂兵。”

“只是如此一來,大人要多練一支兵馬用於山中。”龐雨肯定的道,“只要有必要,多一支便多一支,只要控制住英霍山區,不單安慶穩固,湖廣亦能穩固,我們爲何要控制江面,武昌往下游最重要的貿易,就是糧食。湖廣、江西是主要產糧地區,如果糧食產區被破壞,貿易量會大幅下降,所以湖廣是我必保之地,方孔炤既提出,那本官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眼下方孔炤

有求與我安慶營,漕幫可在湖廣放膽行事,江上爲第一要務,這是咱們的根本,其次是西營,然後纔是京師。”

說到此處,龐雨停頓一下問道,“此去京師,你見過馮銓和董心葵,馮銓不必說了,董心葵此人是否有用?”“有用,此人雖是個白身,在京師官場交遊廣博消息靈通,在京官之中頗有信譽。其待人豪邁,無論得勢失勢一律以禮相待,得勢之人的財物交予他,由他送回鄉以避人耳目,途中丟失的他一律賠償,遇到罷官破落的,董心葵也贈與盤纏,十餘年來一向如此,是以京官人人皆信他,放心託他運送錢財珠寶,董心葵從江南時報知道大江銀莊,願意與大人合作便是因大江銀莊已有五處分號,在下告訴他馬上沿江皆可取用,董心葵只要在京師存銀,便可以免了長途運送銀兩的風險,

京官在南方隨處可取,他可得便利,官員則有利息可拿,咱們亦多了存銀。下官以爲銀莊有董心葵相助,是最佳之選。”

龐雨點點頭,董心葵這個人他雖沒見過,但已經聽過很多次,連他一個遠在南直隸的武官都能耳聞,已經說明此人在京師的地位。“十餘年來一向如此,這就叫信用,董心葵想提成咱們答應他,通過他存一筆銀子就給一筆,若是他要在京師合辦銀莊亦可,此事你不再管,由劉若谷派人去談,馮銓那邊是宮內的路子,同樣也是如此。京師是錢權彙集之處,錢財交易頻繁,銀票匯票貼票都有用武之地。各位大人都是流官,老公也當不了一輩子太監,總 歸是要回家的,最需要可靠的流通渠道,京師存銀絕不會少於江南,等他們習慣了利息是不會輕易取現的。”

龐雨略有點興奮,緩緩起身來到欄杆邊,河中傳來絲竹之聲和女子清唱。“京師是要緊之地,但暗哨營就不能按江上這般行事,不能讓人知道本官派人在京師打消息。

張麻子之下,必須有當地招募的頭目,張麻子絕不可直接與諜探聯絡。

“小人理會得。”

龐雨吸一口氣,“特別是宮中那條線,只能單線聯絡,中間多轉兩次也無妨,絕不能讓人知道與安慶有關。”

江帆沉穩的道,“屬下已有安排,宮中那條線實際尚未進入,大概要八月九月才能入宮,開初只有兩人。”“這些人放進宮去,用不了馮銓的依仗,恐難有什麼地位,暗哨司在宮外要提供些協助,他們纔好辦事。”龐雨前方的秦淮河上畫舫往來,水面一層層明亮的漣

漪向他涌來,“北方其他各處如何安排的。”“按大人的提點,情報點從京師往九邊擴展,首要在遼鎮,此次選定的方光琛,就是董心葵提供的消息,方光琛託他運送一批銀兩和珠寶,他到南京便是接這一筆

銀子,由此我們才能提前安排女探等候。”

龐雨笑了笑往左側的內院看了一眼,那邊頗爲幽靜,聽不到絲毫喧囂,“聽聞今日他也在雨眠樓。”

“這是他第二次來了,特意要那女探作陪,屬下以爲他已有意爲那女探贖身,若此事成行,便是暗哨營首次辦成此等差事,以後遼鎮的消息便不缺了。”龐雨沒有問那女探的姓名,只是對江帆勉勵道,“此事辦得甚好,暗哨營畢竟不是漕幫,不能只懂得打打殺殺,獲取情報纔是暗哨營頭等要務。可還有其他重要消息?”

“南京和揚州城中有消息說,各處開錢莊和典鋪的徽商正在勾連,要派人去見劉若谷,讓大江銀莊不要做官貸生意。”龐雨只是嗯了一聲,之前南京和揚州的錢莊和典鋪基本是徽商在經營,大江銀莊開設以後主要攬儲,而徽商主要放貸,雙方的生意並無衝突,現在劉若谷開始放

官貸,這些徽商應該是對大江銀莊的規模感到畏懼,擔心官貸業務被搶。

“他們若只是派人來談判,劉若谷知道如何去談,你們留意着是否有人想動粗便可。”

江帆遲疑一下又道,“還有一事,南京城內復社有人串聯,想要齊攻阮大鋮,聽聞已擬就一份公揭,但尚未張貼,內容未打聽明白。”

“公揭?”龐雨皺皺眉頭,公揭其實就跟官府貼的告示一樣,寫好了在人多的地方張貼出去給大家看,龐雨在桐城民亂的時候貼了一整個下午,似乎也並無什麼作用。

“這有何用?”

江帆也是幹過這事的,當下也搖搖頭道,“小人也不知,估摸着這些士子也無其他法子。”

“復社與阮大鋮不對付也不是一年兩年,怎地突然要寫公揭,領頭的是誰,他們爲何要攻阮大鋮?”

“領頭是吳應箕,但背後鼓動的是周鑣,至於爲何如此,尚未打探明白。”貼公揭也就只是敗壞對方的名聲,阮大鋮與周之夔不同,周之夔當時是掌印知縣,復社搞公揭攻擊他能有影響,但阮大鋮一介白身,連一官半職都沒有,名聲本

就沒好到哪裡去,南京也不是京師,這公揭似乎影響不到他什麼。若是有人貼公揭罵龐雨,龐雨根本就不會去理會,壓根也傷不到他分毫,怎麼想來也無用處,他思忖了片刻仍不得要領,江帆見狀補充道,“主要是在眉樓中聽來

的,屬下也不知此事是大是小,只是我們如今多有依仗阮先生,大人既問起便一併說與大人聽。”

“阮大鋮可知道?”

“復社衆人並未隱藏行事,阮先生應是聽聞了些風聲。”龐雨想想之後道,“吳應箕這羣人,做事向來無甚頭緒,許是心血來潮而已,不外跟阮大鋮的意氣之爭。明日本官要與阮大鋮去見吳昌時,若是他不說,我也就不

去過問了。最後還有一事,你派人在徐州碼頭準備兩千人用一個月的糧草,兩千人,兩千馬匹,臨清儲備半個月。”

“大人準備去勤王?”龐雨點點頭,“我們跟各方交易最大的籌碼,是安慶營的武力,今年建奴入寇在即,朝廷應對無方,本官原已不打算與建奴交戰,但大江中游全線拿到手中,貼票發行在即,實在需要一個拿得出手的籌碼,本官思來想去,也只有打一打清軍了。”

“大人上次說,建奴入寇就一兩月時間,亦是說一個月時就要調頭,大人若是從安慶出兵,一個月趕到北直隸,恐人困馬乏不堪大戰。”“建奴出關時錢糧子女都到手了,又走了上千里路,同樣是不堪大戰。咱們能打一下他兵尾便打,若是他勢大就不打,只要咱們去走一趟,時報上總是可以寫的。”

第四百零五章 城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山林第四百五十四章 外院第六十六章 頂首第二百三十九章 屍山第四百二十章 變化第四百七十二章 山林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鳴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三百九十九章 光亮第四百八十二章 間隔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鳴第六十二章 狂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口第七章 匣牀第三百八十一章 出征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一章 惡隸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年第四百六十九章 暮光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三百零三章 開張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三百一十三章 左帥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瓦房第一百二十七章 宿松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四百四十章 威縣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雨第二百章 靈寶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二百九十三章 頭緒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年第四百三十六章 評語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十四章 仗義第一百四十章 水系第四百七十八章 轉道第一百六十章 舊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二百六十六章 爭搶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四百一十一章 陣線第一百四十八章 捐監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難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二百一十二章 考覈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得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四百九十九章 火銃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二百三十九章 屍山第二百一十九章 路遇第三百三十五章 勿憂第五十八章 大事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選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二百三十二章 船隊第三百四十九章 惡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得法第十七章 站隊第七十九章 壯班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八十二章 間隔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績第一百一十五章 偷城第九十七章 獎品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五章 月半第一百六十章 舊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號音第四百二十七章 衆議第二百八十章 御門第二百八十六章 高升第三百七十七章 招撫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二百一十六章 對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三百八十九章 暖閣
第四百零五章 城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山林第四百五十四章 外院第六十六章 頂首第二百三十九章 屍山第四百二十章 變化第四百七十二章 山林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鳴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三百九十九章 光亮第四百八十二章 間隔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鳴第六十二章 狂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口第七章 匣牀第三百八十一章 出征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一章 惡隸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年第四百六十九章 暮光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三百零三章 開張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三百一十三章 左帥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瓦房第一百二十七章 宿松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四百四十章 威縣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雨第二百章 靈寶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二百九十三章 頭緒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年第四百三十六章 評語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十四章 仗義第一百四十章 水系第四百七十八章 轉道第一百六十章 舊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二百六十六章 爭搶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四百一十一章 陣線第一百四十八章 捐監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難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二百一十二章 考覈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得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四百九十九章 火銃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跋扈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二百三十九章 屍山第二百一十九章 路遇第三百三十五章 勿憂第五十八章 大事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選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二百三十二章 船隊第三百四十九章 惡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得法第十七章 站隊第七十九章 壯班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八十二章 間隔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績第一百一十五章 偷城第九十七章 獎品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五章 月半第一百六十章 舊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號音第四百二十七章 衆議第二百八十章 御門第二百八十六章 高升第三百七十七章 招撫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二百一十六章 對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三百八十九章 暖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