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錦屏詩會

暮春的風裹着紫藤花香漫進相府西院,蘇挽棠正坐在廊下繡繃前,指尖的銀針在月白緞面上游走。

案頭的青瓷瓶裡插着幾枝新折的白海棠,那是她昨日親自去後園剪的——自從王氏被關進家廟,這院子的花樹便再無人修剪,倒顯得野趣橫生。

“姑娘,尚書府派人來傳話,明日辰時三刻,尚書府詩會,特請您賞光。“貼身丫鬟小桃捧着鎏金請帖進來,袖口還沾着方纔打掃時蹭的灰塵。

她垂着頭,聲音卻壓不住地輕快:“說是要請京中各位貴女題詩詠春,連禮部侍郎家的大小姐都推了壽宴來的。“

蘇挽棠擡眼,銀針在繃面上投下細長的影子。

她記得自從王氏被關,這個總愛把“嫡女該有嫡女的規矩和找她麻煩的事“掛在嘴邊的夫人,如今卻跪在正廳時鬢髮散亂,連往日最寶貝的翡翠鐲子都磕出了裂痕。

如今倒還記得詩會這等風雅事。

“知道了。“她將繡繃收進檀木匣,起身時袖中銅鈴輕響。

這串母親留下的白海棠鈴,自玉佛寺歸來後,她便常戴在腕間——倒不是爲了防身,只是那清脆的聲響,總讓她想起母親在瓦剌雪地裡給她哼的白海棠謠。

第二日清晨

相府正門的朱漆大門今日開得格外早。

小桃替蘇挽棠繫好月白紗披帛,又仔細理了理她發間的珍珠簪:“姑娘今日穿這素色裙衫,倒比前幾日那身藕荷色更襯膚色。只是...夫人院裡的二姑娘穿了湖藍掐絲雲錦,李尚書家的三姑娘戴了赤金點翠頭面,您這...“

“小桃。“蘇挽棠按住她欲言又止的手,搖了搖頭。她指尖撫過簪尾刻着的並蒂蓮,“今日詩會,我不過是去賞賞春景,不必與旁人比這些。“

話音未落,角門處傳來一陣嬌笑聲。

蘇挽棠擡眼,正見庶妹蘇若瑤搖着團扇走來,似乎昨天狼狽的不是她似的,身上湖藍雲錦裙裾掃過青石板,腕間一串南珠手釧晃得人眼花:“姐姐今日倒清閒,我聽說尚書夫人特意囑咐,要請姐姐去'指導'題詩呢。“

她踮腳湊近,壓低聲音:“畢竟姐姐可是...呃,“靠近她”姐姐昨天你贏了但詩會你比不過我。這種'經驗',正好給詩會添些談資。“

蘇挽棠望着她眼尾刻意點上的胭脂,想起玉佛寺廢墟里蘇若瑤瘋癲的模樣——原來蘇府這一脈的“瘋“,倒也不全是王氏教出來的。她垂眸輕笑,指尖輕輕撥了撥腕間銅鈴:“妹妹說的是,我正愁沒什麼新鮮事講給衆人聽。“

蘇若瑤一噎,正要發作,卻見門房老周躬身進來:“二姑娘,您趕緊去前院,禮部的帖子到了,要您替大小姐收着。“

“我?“

蘇若蘅的團扇“啪“地掉在地上,“爲什麼是我?“

“許是夫人覺得二姑娘最是聰慧。“老周笑得眯起眼,彎腰撿起團扇遞過去。

蘇挽棠望着蘇若蘅慌忙的模樣,轉身對小桃道:“走吧,莫要讓尚書夫人等急了。“

尚書府·聽雪閣

詩會設在尚書府後園的聽雪閣。閣外遍植垂絲海棠,粉白花瓣落在青瓦飛檐間,倒比相府後園的野海棠多了幾分精緻。

蘇挽棠剛踏進月洞門,便聽見閣內傳來此起彼伏的嬌笑聲。

“三姐姐這首《詠春桃》真是妙,'桃之夭夭灼其華,不及崔郎眉間花',把崔公子寫得活脫脫畫裡走出來的。“

“可不是?聽說崔公子昨日還誇三姐姐'才貌雙全,京中再無第二人'呢!“

蘇挽棠垂眸跟在丫鬟身後,聽着這些議論,忽然想起昨日在玉佛寺,蕭承煜說北境玄甲營的叛軍可能勾結福王。她指尖輕輕摩挲袖中《魯班經》殘頁——那上面記載的機關術,或許比這些風花雪月更有用些。

“蘇姑娘來了?“

一個略顯尖細的聲音響起。

蘇挽棠擡眼,見是禮部侍郎家的大小姐陳若琳,正端着茶盞站在廊下。

她梳着雙螺髻,鬢邊插着支赤金步搖,見蘇挽棠過來,眼尾輕輕一挑:“大夫人特意囑咐,說你素日裡不愛出門,今日能來,可是給了天大的面子。“

“陳姐姐說笑了。“蘇挽棠福了福身,“我原是不該來的,只是想着聽雪閣的海棠開得正好,便來湊個熱鬧。“

陳若琳正要說話,忽聽閣內傳來一聲驚呼:“哎呀!我的墨!“

衆人循聲望去,只見湖藍裙裾的身影跌坐在案前,腕間南珠手釧散了一地——正是蘇若蘅。

她面前攤開的宣紙上,只寫了半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墨汁卻順着桌角滴到了新做的湘繡裙上,洇出個深褐色的圓斑。

“若瑤妹妹這是怎麼了?“李尚書家的三姑娘李昭容掩脣輕笑,“莫不是見了蘇姐姐,緊張得手都抖了?“

蘇若瑤漲紅了臉,正要反駁,卻見蘇挽棠已走到案前。

她蹲下身,用帕子輕輕擦去裙上的墨漬:“妹妹莫急,這墨是松煙墨,最是去得。你且把帕子浸在茶裡,再搓一搓便好了。“她擡頭時,目光落在蘇若蘅腕間的南珠手釧上,“這手釧倒是精緻,可是用了南海進貢的東珠?“

蘇若瑤一愣,下意識點頭:“姐姐好眼力,這是母親上月託人從廣州帶回來的...“

“可這珠子的光澤不對。“蘇挽棠指尖輕輕叩了叩手釧,“真正的東珠該是瑩潤如玉,帶着淡淡的粉暈。你這串...倒像是染了色的蚌珠。“

閣內霎時安靜下來。蘇若瑤的臉瞬間慘白,李昭容的笑聲卡在喉嚨裡,陳若琳端着的茶盞“噹啷“落地。

“你胡說什麼!“蘇若瑤尖叫着後退兩步,“這是母親花了三百兩銀子買的,你...你分明是故意污衊我!“

“妹妹若不信,可請珠寶行的掌櫃來驗。“蘇挽棠站起身,拍了拍裙角的灰塵,“我母親當年在金陵珠玉行當過掌事,教過我辨認珍珠的法子。“

她目光掃過衆人,“真正的東珠產自合浦,需得在月光下養足三年,所以纔有'月滿珠圓'的說法。而染色的蚌珠,雖看着光鮮,卻經不得水洗——妹妹若是不信,現在蘸點茶水擦一擦,便知真假。“

蘇若瑤顫抖着伸手去擦,剛碰到水,手釧上的“東珠“便褪成了灰白色。

她尖叫一聲,手釧“啪“地掉在地上,滾出好遠。

“夠了!“

一聲冷喝從閣後傳來。

衆人回頭,只見尚書夫人扶着丫鬟的手站在廊下,鬢邊的翡翠簪子在陽光下泛着冷光:“蘇若瑤,你又胡鬧了!又在這丟人現眼。“

“蘇大姑娘。“尚書夫人上下打量着蘇挽棠,目光在她腕間的銅鈴上停了一瞬,“我聽說你前幾日去了玉佛寺?可還安好?“

“托夫人的福,平安無事。“蘇挽棠垂眸行禮,“只是玉佛寺的鐘聲太響,震得人有些頭疼。“

閣內衆人面面相覷。她們原以爲蘇挽棠被“剋夫“的名聲拖累,又經歷了玉佛寺那場爆炸,必定狼狽不堪。可此刻站在她們面前的女子,月白裙衫纖塵不染,腕間銅鈴隨着呼吸輕響,連眼尾的淚痣都淡得像畫上去的——哪裡像個“草包“?

“既然蘇大姑娘來了,便一起題詩吧。“尚書夫人指了指案上的空白箋紙,“今日主題是'春歸',要寫出新意纔好。“

衆人立刻圍到案前。陳若琳提筆便寫:“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閒。“

李昭容緊隨其後:“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飛翼。“蘇若瑤躲在角落抹眼淚,哪裡還敢動筆。

蘇挽棠站在案前,望着窗外飄落的海棠花瓣,忽然想起母親臨終前說的話:“阿月,這世間的規矩都是人定的,可人心...總該留一處柔軟的地方。“

她提起狼毫,在箋紙上寫下:

“殘紅逐水過西牆,猶記庭前舊海棠。不是東風無計留,人間總要待新芳。“

寫畢,她將筆遞給小桃,轉身時袖中銅鈴輕響。衆人湊過來看,只見字跡清瘦如竹,意境卻深遠得很——前兩句寫海棠零落,後兩句卻轉折說“不是東風不留,只是要等新芳“,暗合春歸的主題,又隱含着對舊事物的釋然。

“好一個'人間總要待新芳'!“一直沉默的老學士撫須讚歎,“蘇姑娘這詩,比那些只寫風花雪月的,不知高明瞭多少倍。“

陳若琳的臉漲得通紅,李昭容的筆停在半空,連尚書夫人都露出幾分讚許:“沒想到蘇姑娘竟有這般才學。“

蘇挽棠垂眸輕笑:“夫人謬讚了。不過是想起些舊事罷了。“她指尖輕輕撫過詩箋,“當年母親教我讀詩,總說'詩言志,詞傳情'。我從前不懂,如今經歷了些事,倒明白這'志'與'情',原是要放在心裡慢慢品的。“

午後回府

蘇挽棠坐在回府的馬車上,望着窗外掠過的青瓦白牆,腕間銅鈴隨着馬蹄聲輕響。

阿桃捧着一盞茶湊過來:“姑娘今日可真是出盡了風頭。

“小姐難道不覺得解氣?“小桃撇撇嘴,“從前二姑娘壓您一頭,沒少欺負您。如今她犯了錯,尚書夫人倒肯罰了。“

“小桃。“蘇挽棠放下茶盞,“你當真以爲尚書夫人是這個性子?“

她望向車外,“王氏被關進家廟,最慌的不是我們,是尚書府。畢竟王氏掌了相府十年的中饋,連吏部尚書家的夫人都要給她幾分面子。如今她倒了,尚書夫人自然要收攏人心——罰蘇若瑤不過是做給旁人看的。“

小桃一怔:“那...姑娘今日題詩,也是爲了...“

“爲了讓某些人知道,蘇府的嫡女,從來都不是草包。“

蘇挽棠摸了摸腕間銅鈴,“從前他們說我剋夫,說我蠢笨,說我配不上定北侯世子——可如今呢?慕容月在密室裡替我擋刀時,可曾嫌棄我礙手礙腳?“

她望着車窗外漸次綻放的晚櫻,聲音輕得像風:“真正的本事,從來不需要別人來評判。“

黃昏相府正廳,蘇挽棠剛走進正廳,便見管家老周躬身站在香案前,手裡捧着個檀木匣:“姑娘,老爺差人送來的。說是江南送來的新茶,讓您務必親自收着。“

蘇挽棠接過匣子,打開一看,裡面除了茶葉,還有張字條:“阿月,北境的事有眉目了。待金陵事了,父便接你去看海。“

她望着字條上的字跡,眼眶微微發熱。自父親半年前南下查貪,已有三月未歸。上一封信裡,他還說在杭州遇到了個賣白海棠糕的老婦人,味道像極了母親當年做的。

“姑娘,大夫人派人來問,說今晚要在正廳擺宴,給您接風。“老周壓低聲音,“說是要請幾位夫人來,順便...提提二姑娘的事。“

蘇挽棠將字條收進匣裡,起身時袖中銅鈴輕響:“去回大夫人,說我有些頭暈,今晚就不赴宴了。“

老周應了聲,剛要退下,又被蘇挽棠叫住:“對了,讓廚房燉些銀耳蓮子羹,給二妹妹送去。就說...春寒未消,喝些甜湯潤潤喉。“

老周愣了愣,隨即笑出聲:“姑娘心善,到底是相府嫡女。“

蘇挽棠望着窗外的晚霞,輕輕搖頭。

她不是心善,只是明白——真正的強大,從來不是踩低別人,而是站在高處時,依然願意拉一把跌落的人。

夜風掀起紗簾,案頭的白海棠在風中輕輕搖晃。

蘇挽棠摸了摸腕間銅鈴,彷彿聽見母親的聲音從記憶深處傳來:“阿月,你看這海棠,開得再豔,也不過十幾天的熱鬧。可它的根紮在土裡,便能年復一年地開。人也是一樣,只要心裡有根,便不怕風雨。“

她拿起筆,在信紙上寫下:

“父親大人膝下敬稟:

女兒一切安好。近日金陵城開了滿樹海棠,女兒想起母親當年在庭院裡教女兒認花的模樣,甚是想念。

昨日詩會,女兒寫了首《春歸》,雖不如父親筆下的氣勢,倒也有些新意。

待您歸來,女兒定要念給您聽。

北境的事,女兒已知。

您且安心查案,莫要掛心女兒。

待此事了結,女兒想去海邊看看——就像母親說的,海的那邊,或許有更美的春天。

另,院中的白海棠開得正好,女兒每日都去澆花。您看,它比去年開得更盛了。

女兒挽棠叩上“

窗外,月光漫過青瓦,落在信紙上。

蘇挽棠吹熄燭火,躺在榻上,聽着窗外的蟲鳴。

這一夜,她睡得格外安穩——因爲她知道,有些風雨,她已經能自己扛了;而有些春天,正在來的路上。

第32章 錯音驚鴻第61章 詩稿驚變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53章 宮外探秘第25章 血契爲盟第9章 祠火焚塵第51章 整頓繡坊第56章 毒信驚變第11章 銅釘證天第13章 墨染驚鴻第60章 碎鐲驚魂第28章 密室藏契第41章 密謀再起第62章 踏雲跪主第76章 杏仁酪裡的春信第98章第30章 裂印斷脈第41章 密謀再起第94章 桂影承歡第80章 荷風裹舊香第68章 鳳珏疑雲第82章 鳳凰銜信第4章 轎簾血書第49章 繡坊查貪第95章第74章 海棠鈴第87章 暗潮第7章 碎玉鑑心第101章 平靜中的暗流與新的使命第98章第97章第60章 碎鐲驚魂第68章 鳳珏疑雲第29章 血誓焚香第79章 槿花簪第25章 血契爲盟第84章 新婚生活第24章 裂柱藏鋒第98章第11章 銅釘證天第66章 密室交鋒第73章 錦屏詩會第65章 暗流涌動第51章 整頓繡坊第95章第89章 並蒂蓮開·沉船藏金第33章 玉佩承煜第28章 密室藏契第63章 真相浮沉第72章 玉佛鐘鳴第17章 血染婚書第40章 夜探密室第70章 暗流與明月第34章 契書之謎第29章 血誓焚香第59章 翡翠鐲謎第69章 滄海橫流第26章 暗香驚變第11章 銅釘證天第65章 暗流涌動第18章 燼火涅槃第47章 密謀再起第79章 槿花簪第79章 槿花簪第29章 血誓焚香第15章 血鑑浮生第84章 新婚生活第40章 夜探密室第42章 步步驚心第31章 斷絃驚變第60章 碎鐲驚魂第24章 裂柱藏鋒第83章 佳期漸近愛意濃第71章 朝霞血,市井燈第66章 密室交鋒第18章 燼火涅槃第39章 風波再起第81章 錦幄初溫第5章 血字證言第78章 驚山賊第78章 驚山賊第11章 銅釘證天第19章 藥膳藏毒第37章 冰蠶絲絃第46章 暗流涌動第64章 墨染紅妝第38章 宴會上的較量第88章 並蒂初結第65章 暗流涌動第48章 真相大白第92章 還願第28章 密室藏契第25章 血契爲盟第50章 真相大白第29章 血誓焚香第23章 血契連心第60章 碎鐲驚魂第46章 暗流涌動第14章 裂玉驚雷
第32章 錯音驚鴻第61章 詩稿驚變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53章 宮外探秘第25章 血契爲盟第9章 祠火焚塵第51章 整頓繡坊第56章 毒信驚變第11章 銅釘證天第13章 墨染驚鴻第60章 碎鐲驚魂第28章 密室藏契第41章 密謀再起第62章 踏雲跪主第76章 杏仁酪裡的春信第98章第30章 裂印斷脈第41章 密謀再起第94章 桂影承歡第80章 荷風裹舊香第68章 鳳珏疑雲第82章 鳳凰銜信第4章 轎簾血書第49章 繡坊查貪第95章第74章 海棠鈴第87章 暗潮第7章 碎玉鑑心第101章 平靜中的暗流與新的使命第98章第97章第60章 碎鐲驚魂第68章 鳳珏疑雲第29章 血誓焚香第79章 槿花簪第25章 血契爲盟第84章 新婚生活第24章 裂柱藏鋒第98章第11章 銅釘證天第66章 密室交鋒第73章 錦屏詩會第65章 暗流涌動第51章 整頓繡坊第95章第89章 並蒂蓮開·沉船藏金第33章 玉佩承煜第28章 密室藏契第63章 真相浮沉第72章 玉佛鐘鳴第17章 血染婚書第40章 夜探密室第70章 暗流與明月第34章 契書之謎第29章 血誓焚香第59章 翡翠鐲謎第69章 滄海橫流第26章 暗香驚變第11章 銅釘證天第65章 暗流涌動第18章 燼火涅槃第47章 密謀再起第79章 槿花簪第79章 槿花簪第29章 血誓焚香第15章 血鑑浮生第84章 新婚生活第40章 夜探密室第42章 步步驚心第31章 斷絃驚變第60章 碎鐲驚魂第24章 裂柱藏鋒第83章 佳期漸近愛意濃第71章 朝霞血,市井燈第66章 密室交鋒第18章 燼火涅槃第39章 風波再起第81章 錦幄初溫第5章 血字證言第78章 驚山賊第78章 驚山賊第11章 銅釘證天第19章 藥膳藏毒第37章 冰蠶絲絃第46章 暗流涌動第64章 墨染紅妝第38章 宴會上的較量第88章 並蒂初結第65章 暗流涌動第48章 真相大白第92章 還願第28章 密室藏契第25章 血契爲盟第50章 真相大白第29章 血誓焚香第23章 血契連心第60章 碎鐲驚魂第46章 暗流涌動第14章 裂玉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