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風波再起

壽宴散場時,王氏的金鑲玉護甲在袖中掐得掌心發疼。

她望着蘇挽棠被蕭承煜護着步出殿門的背影,耳中還響着太后方纔拉着那丫頭的手說“改日到慈寧宮聽琴”的話,喉頭腥甜幾乎要涌上來。

“母親。”蘇若瑤的聲音發顫,東珠步搖撞在鬢角,“方纔那密信...劉媽媽說已送出去了。”

王氏猛地轉頭,珠翠相撞的脆響驚得廊下值夜的小丫鬟打了個寒顫。

她盯着庶女泛白的臉,突然揚起手重重甩在蘇若瑤臉上:“蠢貨!密信能毀了她?太后如今拿她當寶貝,你那點上不得檯面的手段——”話未說完又咽下,指甲深深摳進蘇若瑤的手腕,“跟我回府。”

相府西跨院的書房裡,燭火被夜風吹得忽明忽暗。

王氏扯下頭上累絲金鳳簪拍在案上,翡翠鐲子磕出一道細紋:“去查查蘇挽棠這三年在族祠都幹了什麼。她能翻出《鹽鐵策》,能彈得太后歡心,定是藏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她頓了頓,眼底閃過陰鷙,“尤其是跟外男私通的證據。太后最厭女子不貞,若能坐實她與蕭承煜早有首尾...”

“夫人。”站在陰影裡的老嬤嬤壓低聲音,“老奴打聽過,族祠三年,蘇姑娘每日只做三件事:抄經、撫琴、翻老夫人留下的賬冊。”

“抄經?”王氏冷笑,“抄的什麼經?《女戒》還是《心經》?”

“回夫人,是《鹽鐵論》。”老嬤嬤喉頭動了動,“前兩日老奴溜進族祠,見佛龕下埋着半箱抄本,墨跡新舊不一,少說有百來本。”

王氏的瞳孔驟然收縮。

她想起壽宴上蘇挽棠被太后問及鹽稅時對答如流,想起那本突然出現在蘇若瑤妝匣裡的《鹽鐵策》——原來這丫頭早把前朝理財要術爛熟於心,三年族祠根本不是囚籠,是她的藏鋒閣!

“去把族祠那箱抄本燒了。”王氏抓起茶盞飲盡,冷茶順着嘴角滴在月白裙上,“再去太醫院找張婆子,配點能讓人說胡話的藥。明日讓廚房送碗甜湯去大姑娘院子——就說我這繼母,到底心疼她。”

另一邊,御花園的月洞門外,蘇挽棠的繡鞋碾過幾片被夜露打溼的桃花瓣。

蕭承煜走在她身側,玄色大氅掃過朱漆欄杆,帶起一陣松木香。

“方纔在殿上,你說‘蘇家養了我二十年,如今該換我自己當家’。”他忽然開口,聲音比月光還輕,“可我知道,相府的賬冊早被王氏改成了糊塗賬,族祠的地契也被她偷偷典了半數。”

蘇挽棠腳步微頓。

她望着廊下懸的琉璃燈,暖黃光暈裡,十年前那個縮在梅樹後的小少年與眼前人漸漸重合。

那時她塞給他的帕子上有並蒂蓮,如今他遞來的玉佩上有“承煜”二字——原來有些緣分,早就在雪裡埋下了根。

“蕭公子。”她從袖中取出個檀木匣,打開時,冷光驟現,“這是我祖母臨終前塞給我的。她說‘虎符在,蘇氏的底氣就在’。可我現在...信不過相府的房樑,信不過祖宗的牌位,只信你。”

蕭承煜低頭,見那枚青銅虎符半埋在錦緞裡,紋路雖舊,卻帶着歲月磨不掉的鋒銳。

他指尖輕輕撫過虎首的缺口——那是當年老相爺隨先帝徵北時留下的箭傷。

“你可知這虎符能調多少兵?”他擡眼時,眸中映着她發間的銀步搖,“三千北境衛,足夠踏平半個相府。”

蘇挽棠笑了,梨渦在月光下若隱若現:“所以纔要交給你。我要的不是兵,是...一個能替我守住底線的人。”

夜風捲起她的裙角,露出一截月白中衣。

蕭承煜望着她腕間那串褪色的珊瑚手釧——與他帕子上的並蒂蓮,是同一種紅。

“我守。”他伸手接過檀木匣,指腹擦過她冰涼的手背,“守到你說‘夠了’爲止。”

遠處傳來更夫敲梆子的聲響,三更了。

相府方向有火光閃過,轉瞬又滅。

蘇挽棠望着那點暗下去的光,將手輕輕搭在蕭承煜掌心。

他的手很暖,像十年前那株老梅樹的樹洞,藏着永遠不會熄滅的熱。

蕭承煜的指腹還帶着虎符上的銅鏽涼意,卻將蘇挽棠的手焐得發燙。

他望着她發間銀步搖在夜風中輕顫,喉結動了動,又重複了一遍:“我守着。”

話音未落,遠處遊廊轉角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像碎玉滾過青石板。

蘇挽棠耳尖微動,還未轉頭,便見一名着玄色短打的侍衛已單膝跪在兩人面前,額角沾着薄汗:“蘇小姐,相府大姑娘院裡鬧起來了!方纔小的巡邏時見二夫人帶着劉媽媽、春杏幾個婆子,舉着燈籠砸了院門,說是奉夫人命查‘私藏禁物’,正翻箱倒櫃呢!”

“王氏好大膽子。”蕭承煜眉峰一挑,玄色大氅被夜風吹得獵獵作響,“白日裡太后才誇她克己守禮,夜裡就帶人抄嫡女的院子?”

蘇挽棠的指尖在袖中蜷起。

她望着侍衛腰間晃動的鎏金腰牌——那是相府外院護院的標記,說明消息確是從府裡急報來的。

王氏選在她離府赴宴時動手,原是算準了她不在,可偏生太后留宴到戌時三刻,倒讓這老虔婆等不及了?

“走。”她反手扣住蕭承煜的手腕,繡鞋碾過桃花瓣的動作陡然加快,“她要找什麼?《鹽鐵策》早被我呈給太后當壽禮了,族祠的抄本...難道她白日裡沒燒乾淨?”

蕭承煜被她拽着往前,嘴角卻勾了勾。

這丫頭看似慌亂,指尖卻穩得很——方纔在御花園,她連虎符都敢交給他,此刻倒先想着揣測王氏的目的。

他屈指彈了彈腰間玉佩,松木香混着她袖中若有若無的沉水香:“怕什麼?你房裡若真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我蕭承煜替你扛着。”

兩人穿過相府角門時,連守門的老僕都沒來得及通傳。

蘇挽棠的院子在東跨院最深處,往常總掛着“靜養”的銅鎖,此刻卻見朱漆院門半敞,燈籠的光從門縫漏出來,照得地上碎了一地的青瓷茶盞。

“夫人,這妝匣裡除了兩支舊銀簪,什麼都沒有!”春杏的尖嗓子從屋裡飄出來,“要不搜牀底?大姑娘三年沒回房,指不定藏了——”

“蠢貨!”王氏的喝罵比耳光還響,“她藏的能是死物?我要的是信!跟外男私通的信!”

蘇挽棠的腳步猛地頓在臺階前。

她望着窗紙上晃動的影子——王氏正揪着她的錦被往地上摔,劉媽媽舉着燭臺蹲在妝臺前,連螺子黛的盒子都倒扣過來。

案上那套祖母留下的湘妃竹茶具被砸得七零八落,茶末混着水,在檀木案上洇出深褐的痕跡。

“棠棠。”蕭承煜的手掌覆在她後頸,隔着層層衣物都能摸到她繃緊的肌肉,“我先進去。”

“不。”蘇挽棠突然笑了,梨渦裡卻沒了方纔的溫柔,“這是我的院子,我自己走進去。”她鬆開蕭承煜的手,提起裙角跨過門檻,繡鞋尖正踩在一片碎瓷上——那是她十二歲時親手捏的兔兒燈,燒窯時裂了紋,她捨不得扔,收在妝匣最底層。

“喲,大姑娘回——”春杏的話卡在喉嚨裡。

她望着蘇挽棠站在月光裡,發間銀步搖冷得像刀,身後蕭承煜的影子將門框填得滿滿當當,連呼吸都輕了幾分。

王氏轉身時,鬢邊的累絲金鳳簪歪到耳後。

她望着蘇挽棠腕間那串褪色的珊瑚手釧,突然想起老嬤嬤說的“抄《鹽鐵論》”——這丫頭哪裡是在抄經,分明是在磨劍!

可她不信蘇挽棠能藏得滴水不漏,方纔劉媽媽在牀板下摸到個木盒,正想打開——

“夫人這是做什麼?”蘇挽棠的聲音像浸了雪水的玉,“我這院子,何時輪到繼母帶人夜闖了?”

王氏的指甲掐進掌心的舊疤裡。

她掃了眼蕭承煜腰間的玄鐵劍,又望了望蘇挽棠身後的月亮——太后今日誇她“端方”,明日若傳出去嫡女院子被繼母夜搜,她王氏的賢名...

“我...我聽下人們說你房裡進了賊。”她扯了扯衣襟,強撐着揚起下巴,“做繼母的自然要替你查——”

“賊?”蘇挽棠突然彎腰,從地上撿起半片兔兒燈的碎瓷,“那這賊倒挑得巧,專砸我十二歲時燒的次品,專翻我壓箱底的舊帕子。夫人可知,方纔我在御花園,太后還說要送我一對翡翠鎮紙?若被賊碰壞了,我該去何處尋?”

王氏的臉白了又紅。

她餘光瞥見劉媽媽悄悄把牀板下的木盒往袖裡塞,正要開口,卻見蕭承煜突然邁步上前,玄色大氅帶起一陣風,將劉媽媽手中的木盒吹得“啪”地落在蘇挽棠腳邊。

木盒開了,露出裡面整整齊齊碼着的信箋——全是蘇挽棠三年前被囚族祠時,蕭承煜讓人悄悄塞進去的梅花箋。

每封都只寫着“今日雪大,添衣”“梅花開了,等你來看”,連落款都是“故人”。

蘇挽棠望着滿地信箋,突然蹲下身,指尖輕輕撫過最上面那封。

墨跡已有些淡了,卻還能看出當年蕭承煜刻意壓着的字跡——怕被人認出他的筆鋒。

她擡眼時,眼眶微微發紅,聲音卻比任何時候都清亮:“夫人要找的私通證據,可在這兒?”

王氏的喉嚨裡發出一聲悶響。

她望着蕭承煜似笑非笑的眼神,望着蘇挽棠將信箋一封封收進懷裡,突然轉身抓起春杏的手:“走!定是我聽錯了,哪裡有什麼賊——”

“慢着。”蕭承煜的聲音像寒鐵出鞘,“相府的規矩,夜闖主院該當何罪?蘇小姐的茶具碎了十七件,兔兒燈碎了三隻,這賠償...是夫人自己領罰,還是我去太后面前討個公道?”

王氏的膝蓋一軟。

她望着蘇挽棠懷裡的信箋,突然想起方纔在族祠燒抄本時,老嬤嬤說“佛龕下還有半箱”——原來這丫頭早把所有把柄都攥在手裡,就等着她跳進來!

院外傳來更夫敲梆子的聲音,四更了。

蘇挽棠望着王氏跌跌撞撞的背影,將信箋貼在胸口。

那裡還留着蕭承煜掌心的溫度,像十年前老梅樹洞裡的暖,夠她燒盡所有陰謀。

她轉頭看向蕭承煜,卻見他正彎腰撿起地上最後一片兔兒燈碎瓷,指腹擦過上面歪歪扭扭的“棠”字:“明日我讓人去景德鎮燒一百個兔兒燈,不,一千個。”

蘇挽棠笑了,眼淚卻落下來。

她望着被翻得亂七八糟的房間——妝匣裡的胭脂撒了一地,繡繃上的並蒂蓮被扯斷了線,連牀帳都被撕了道口子。

可沒關係,她想,只要人在,只要心在,這些都能重新收拾好。

夜風捲起一片桃花瓣,落在她腳邊。

遠處傳來守夜丫鬟的驚呼聲:“大姑娘!您的琴——琴箱被砸了!”

蘇挽棠的腳步猛地一頓。

那是她用三年抄經的銀錢換的焦尾琴,是她藏在族祠佛龕後的最後一件寶貝。

她望着蕭承煜,見他眼中的冷意幾乎要凝成霜,便輕輕扯了扯他的衣袖:“去看看。”

兩人穿過滿地狼藉的房間,月光從破窗照進來,落在那口被劈開的檀木琴箱上。

琴箱裡,焦尾琴的斷絃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一道未愈的傷口。

第37章 冰蠶絲絃第10章 火燼餘痕第42章 步步驚心第37章 冰蠶絲絃第99章第52章 暗流涌動第60章 碎鐲驚魂第34章 契書之謎第92章 還願第18章 燼火涅槃第17章 血染婚書第79章 槿花簪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34章 契書之謎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91章 首案紅映合歡枝第20章 竈灰證心第95章第72章 玉佛鐘鳴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19章 藥膳藏毒第99章第83章 佳期漸近愛意濃第14章 裂玉驚雷第65章 暗流涌動第43章 中饋之權第39章 風波再起第93章 桂影第30章 裂印斷脈第54章 真相大白第5章 血字證言第2章 藥渣裡的墨痕第2章 藥渣裡的墨痕第51章 整頓繡坊第95章第9章 祠火焚塵第83章 佳期漸近愛意濃第81章 錦幄初溫第12章 鏽鎖驚雷第25章 血契爲盟第67章 殘頁迷局第14章 裂玉驚雷第86章 暗涌第30章 裂印斷脈第70章 暗流與明月第82章 鳳凰銜信第96章 危險無與溫馨第68章 鳳珏疑雲第9章 祠火焚塵第12章 鏽鎖驚雷第75章 海棠影深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95章第46章 暗流涌動第81章 錦幄初溫第83章 佳期漸近愛意濃第29章 血誓焚香第79章 槿花簪第38章 宴會上的較量第31章 斷絃驚變第35章 密室探秘第91章 首案紅映合歡枝第40章 夜探密室第58章 藥杵驚雷第20章 竈灰證心第92章 還願第78章 驚山賊第79章 槿花簪第55章 藥罐玄機第28章 密室藏契第88章 並蒂初結第31章 斷絃驚變第69章 滄海橫流第72章 玉佛鐘鳴第68章 鳳珏疑雲第93章 桂影第34章 契書之謎第40章 夜探密室第31章 斷絃驚變第37章 冰蠶絲絃第85章 晨昏與暗涌第8章 血證浮世第83章 佳期漸近愛意濃第32章 錯音驚鴻第92章 還願第6章 玉碎鏡裂第61章 詩稿驚變第91章 首案紅映合歡枝第47章 密謀再起第29章 血誓焚香第64章 墨染紅妝第3章 替嫁鎖鏈第13章 墨染驚鴻第41章 密謀再起第27章 裂帛斷情第34章 契書之謎第24章 裂柱藏鋒第60章 碎鐲驚魂第78章 驚山賊
第37章 冰蠶絲絃第10章 火燼餘痕第42章 步步驚心第37章 冰蠶絲絃第99章第52章 暗流涌動第60章 碎鐲驚魂第34章 契書之謎第92章 還願第18章 燼火涅槃第17章 血染婚書第79章 槿花簪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34章 契書之謎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91章 首案紅映合歡枝第20章 竈灰證心第95章第72章 玉佛鐘鳴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19章 藥膳藏毒第99章第83章 佳期漸近愛意濃第14章 裂玉驚雷第65章 暗流涌動第43章 中饋之權第39章 風波再起第93章 桂影第30章 裂印斷脈第54章 真相大白第5章 血字證言第2章 藥渣裡的墨痕第2章 藥渣裡的墨痕第51章 整頓繡坊第95章第9章 祠火焚塵第83章 佳期漸近愛意濃第81章 錦幄初溫第12章 鏽鎖驚雷第25章 血契爲盟第67章 殘頁迷局第14章 裂玉驚雷第86章 暗涌第30章 裂印斷脈第70章 暗流與明月第82章 鳳凰銜信第96章 危險無與溫馨第68章 鳳珏疑雲第9章 祠火焚塵第12章 鏽鎖驚雷第75章 海棠影深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95章第46章 暗流涌動第81章 錦幄初溫第83章 佳期漸近愛意濃第29章 血誓焚香第79章 槿花簪第38章 宴會上的較量第31章 斷絃驚變第35章 密室探秘第91章 首案紅映合歡枝第40章 夜探密室第58章 藥杵驚雷第20章 竈灰證心第92章 還願第78章 驚山賊第79章 槿花簪第55章 藥罐玄機第28章 密室藏契第88章 並蒂初結第31章 斷絃驚變第69章 滄海橫流第72章 玉佛鐘鳴第68章 鳳珏疑雲第93章 桂影第34章 契書之謎第40章 夜探密室第31章 斷絃驚變第37章 冰蠶絲絃第85章 晨昏與暗涌第8章 血證浮世第83章 佳期漸近愛意濃第32章 錯音驚鴻第92章 還願第6章 玉碎鏡裂第61章 詩稿驚變第91章 首案紅映合歡枝第47章 密謀再起第29章 血誓焚香第64章 墨染紅妝第3章 替嫁鎖鏈第13章 墨染驚鴻第41章 密謀再起第27章 裂帛斷情第34章 契書之謎第24章 裂柱藏鋒第60章 碎鐲驚魂第78章 驚山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