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挽棠的指尖在羊脂玉佩上輕輕摩挲,玉面還帶着蕭承煜方纔觸碰時的餘溫。
她擡眼望進蕭承煜眼底,燭火在他瞳孔裡晃出細碎的光,像極了三年前那夜——她被壓在族祠斷樑下,他扒開瓦礫時沾血的手,也是這樣帶着滾燙的溫度撫過她發頂。
“原來那碗薑湯是你送來的……“她聲音輕得像落在雪地上的羽毛,可蕭承煜還是聽見了。
他喉結動了動,嘴角揚起極淺的笑,指節在她腕間紅繩上輕輕一叩:“蘇姑娘總說祠堂的炭盆不夠暖,蕭某便讓廚房每日寅時送碗熱薑湯。“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她袖角被茶汁濺溼的痕跡,“後來發現姑娘總把薑糖塊藏在窗臺上,原是留着給祠堂角落那窩流浪貓。“
蘇挽棠猛地攥緊玉佩。
原來每月十五窗臺上的藥包,漏雨時突然加固的房樑,甚至那窩她悄悄投餵了半年的三花小貓——所有她以爲的“巧合“,都有了歸處。
她喉間發緊,想起昨夜在族祠樑上摸到的半塊木楔,楔子上極小的“蕭“字,此刻正隨着玉佩的溫度燙着她掌心。
“咳。“太后的金護甲輕叩案几,檀香混着茶盞餘溫漫上來。
蘇挽棠這才驚覺自己與蕭承煜離得極近,連他肩甲上的雲紋都看得分明。
她耳尖發燙,正要後退半步,卻見太后從袖中取出一封泛黃的信箋,封泥上“蘇“字朱印已經斑駁。
“老夫人臨終前託人帶信給哀家,說蘇家嫡女掌商政,可保邊疆糧道無虞。“太后將信遞來,指尖掠過蘇挽棠手背時微微一頓——這雙手生着薄繭,指節因常年握筆有些變形,哪是旁人家養在深閨的小姐?
倒像個經了風雨的當家人。
蘇挽棠接過信的手在抖。
信箋展開時,老夫人熟悉的小楷躍入眼簾:“棠兒,我蘇家世代簪纓,可這天下不是詩禮能撐的。
鹽引、糧道、商路,這些被男人們藏在袖中的算盤,該由嫡女接過來。“她翻到最後一頁,墨跡暈開的地方寫着:“若遇困局,持此信見太后,她是哀家當年在繡坊的結義姊妹。“
“原來...原來您與老夫人...“蘇挽棠聲音發哽。
太后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風吹亂的鬢髮,金護甲碰得珠釵叮噹響:“當年她爲救哀家墜了荷花池,燒了三個月才退的熱。“她望着蘇挽棠泛紅的眼尾,“哀家等這封信,等了二十年。“
蕭承煜靜靜站在一旁,目光落在蘇挽棠攥緊信箋的手上。
她指節泛白,卻又慢慢鬆開,將信小心收進懷中——那是貼着心口的位置。
他忽然想起昨夜在族祠樑上,她舉着燭火找契書機關時的側影,眼底閃着他從未見過的光。
“太后信任,挽棠定不負所托。“蘇挽棠垂眸整理衣襟,再擡頭時目光清亮如洗過的星子,“老夫人說商政要略在密室,蕭公子說虎符也在那裡...“她轉頭看向蕭承煜,“不知蕭公子說的同去看密室,可還作數?“
蕭承煜伸手按在佩刀上,刀鞘上“蕭“字刻痕與她腕間玉佩相映:“蕭某的話,從來作數。“
屏風外突然傳來布料撕裂的聲響。
蘇挽棠側耳,聽見王氏抽噎的聲音陡然停滯,接着是細碎的腳步聲往這邊挪。
大長公主的侍女輕聲喝止:“王夫人,太后與蘇姑娘說話呢——“
“啪!“
一隻鑲翠玉的護甲重重拍在屏風上,震得珠串嘩啦啦落了一片。
王氏的聲音帶着狠勁,比方纔高了八度:“蘇挽棠!
你別以爲有太后撐腰就能騎在我頭上——“
蘇挽棠望着蕭承煜,見他眉骨那道淺疤隨着嘴角揚起的弧度輕顫。
她忽然伸手勾住他小臂,指尖在他甲冑縫隙處輕輕一按:“蕭公子,該去開密室了。“
蕭承煜低頭看她,喉結滾動着應了聲“好“。
兩人轉身時,屏風後傳來王氏撞翻案几的動靜,茶盞碎裂聲混着她尖厲的罵:“那契書是我藏的!
那虎符根本就是假的——“
蘇挽棠腳步微頓,卻沒有回頭。
她望着廊下被風吹得搖晃的燈籠,光影落在蕭承煜肩甲上,像極了老夫人信裡最後那句:“我蘇家的姑娘,要站在風口浪尖。“
而她知道,風裡有蕭承煜的刀,浪裡有蕭承煜的傘。
王氏的指甲幾乎要戳穿蘇挽棠的衣襟,脂粉被怒火蒸得泛出油光,連鬢邊珠花都歪到耳後:“你以爲傍上鎮北將軍府就能翻了天?
我這就去慈寧宮——“她話音未落,一道冷光貼着她鬢角劃過,蕭承煜的橫刀斜指地面,刀身映出她扭曲的臉。
“王夫人。“他聲線像浸了寒潭的鐵,眉骨那道淺疤隨着瞳孔收縮繃緊,“這是鳳儀殿,太后剛走的地方。“刀鞘上“蕭“字刻痕擦過王氏手腕,她像被蛇咬了般縮回手,這才發現刀刃離自己咽喉不過三寸。
蘇挽棠望着王氏發顫的指尖,突然想起三年前族祠裡,王氏也是這樣舉着藤條要抽她,當時她縮在香案下,而現在——她垂眸看了眼懷中老夫人的信箋,心跳聲蓋過了王氏急促的喘息。
“夠了。“太后的尾音還飄在殿樑上,金鑲玉護甲拍在案几的脆響卻先落下來。
老太后扶着崔尚宮的手轉身,鳳釵上的東珠在燭火裡晃出半弧月光:“哀家說今日到此爲止。“她掃過王氏髮亂釵橫的模樣,又看了眼蕭承煜未收的刀,“承煜,送蘇姑娘回相府。“
蕭承煜刀入鞘的聲音清脆利落,刀柄上的紅纓卻還在輕顫。
他朝太后行半禮時,餘光瞥見蘇挽棠正將信箋往衣襟裡按,指節因用力泛白——那是她慣常藏重要物事的位置,從前在族祠藏薑糖塊,後來藏被王氏撕碎的《鹽鐵策》殘頁。
王氏見太后真要走,急得撲過去扯崔尚宮的袖角:“太后明鑑!
蘇挽棠私通外男,還想盜我蘇家秘——“
“王夫人。“蕭承煜突然開口,聲線比方纔更冷三分,“方纔在偏殿,你說要告御狀。“他指尖摩挲刀鞘,“不如現在就去?
蕭某陪你走這一趟,順便問問陛下,相府嫡女被囚族祠三年,是哪家的規矩?“
王氏的嘴張成O型,脖頸的青筋突突跳了兩下。
她想起上個月陛下在早朝時提過“嫡庶有別,禮法不可廢“,又想起蘇挽棠方纔在太后跟前展信時,老太后眼裡那抹她從未見過的溫軟——那是當年老相爺跪在雨裡求娶她時,都沒見過的溫軟。
“娘!“屏風後傳來蘇若瑤的輕喚,聲音裡帶着哭腔,“太醫說弟弟又燒起來了...“
王氏渾身一震,指甲深深掐進掌心。
她猛地甩了甩被蕭承煜刀風帶亂的衣袖,掃了眼蘇挽棠的方向,最終咬着牙扶着蘇若瑤的手往外走。
經過蘇挽棠身邊時,她壓低聲音:“你最好盼着那密室裡真有什麼寶貝,否則——“
“否則如何?“蕭承煜突然上前半步,陰影將王氏籠罩,“王夫人該想想,相府二公子的藥引,這兩日可還湊得齊?“
王氏腳步踉蹌,差點栽進蘇若瑤懷裡。
蘇若瑤慌忙扶住她,卻見母親鬢角的珍珠簪子“啪“地掉在地上,滾到蘇挽棠腳邊。
蘇挽棠彎腰拾起,見簪頭刻着“瑤“字——是前日她在蘇若瑤妝匣裡翻出的《鹽鐵策》封皮同款雕工。
“替你收着。“她將簪子遞過去時,指尖擦過蘇若瑤手背,觸感像碰着塊冰。
蘇若瑤慌忙縮回手,眼尾的淚痣跟着抖了抖,倒真像受了天大委屈。
殿外起了夜風,吹得檐角銅鈴叮噹。
蕭承煜解下大氅披在蘇挽棠肩上,玄色繡金的雲紋立刻裹住她單薄的身影:“回相府?“
蘇挽棠望着殿外被風吹得搖晃的燈籠,光影在青石板上碎成一片。
她摸了摸懷中的信箋,又想起王氏方纔那句“虎符根本就是假的“——老夫人信裡說密室藏着商政要略,蕭承煜說虎符也在那裡,可王氏急着否認...
“回。“她轉身時,大氅下襬掃過方纔王氏撞翻的茶盞碎片,“去看看那間密室裡,到底藏着誰的秘密。“
蕭承煜牽過她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大氅布料傳來:“我讓人先去相府清道,省得又有人攔路撒潑。“他頓了頓,聲音放輕,“方纔在偏殿,你問我同去密室可還作數——“
“作數。“蘇挽棠打斷他,指尖在他掌心畫了個圈,“不僅作數,蕭公子還要替我掌燈。“
兩人走到殿門口時,蘇挽棠忽然回頭。
鳳儀殿的燭火在身後明明滅滅,照見方纔王氏撞翻的案几上,半盞殘茶正順着桌沿往下淌,在青磚上積成個小水窪——水面倒映着她和蕭承煜交握的手,像兩株在風裡纏緊的樹。
相府的角樓已經在望了。
蘇挽棠望着那抹熟悉的飛檐,想起老夫人臨終前塞給她的鑰匙,此刻正和蕭承煜的玉佩一起,貼着她心口發燙。
她知道,今晚相府的月亮會比往日更亮,亮得能照見所有藏在陰影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