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風裹着淡淡的花香鑽進雕花窗,蘇挽棠正坐在廊下繡繃前,指尖的銀針在湖藍緞面上穿梭,繡的是一對並蒂海棠——那是蕭念昨日在書上看到,纏着她要繡給爹爹的生辰禮。
“夫人,大少爺的先生來回了話。“
春桃端着茶盞過來,袖口沾着點墨漬,“說今日先生出了道策論題,問'如何安民',大少爺答得頭頭是道,還引了《孟子》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話,先生直誇他有心胸。“
蘇挽棠放下繡繃,眼角眉梢都是笑:“這孩子,昨日還蹲在園子裡看螞蟻搬家,說要給螞蟻搭座紙橋,今日倒懂起安民來了。“她伸手戳了戳春桃額角的墨點,“可是他又把硯臺碰翻了?“
春桃吐了吐舌頭:“大少爺寫着寫着,說'民爲貴'的'貴'字少了個點,非說要自己研墨重寫,結果手一抖......“
話音未落,院外便傳來小書童的聲音:“大少爺回來啦!“
蕭念蹦蹦跳跳跨進門檻,月白衫子上沾着幾點墨,髮辮上還掛着片梧桐葉。
他撲進蘇挽棠懷裡,仰着臉獻寶:“阿孃你看!先生說我的策論能貼到書院牆上啦!“
蕭承煜跟在他身後,手裡提着個油紙包:“先生還誇念兒字寫得有骨力,讓我帶了糖蒸酥酪回來。“
他彎腰替兒子摘下葉子,指腹蹭了蹭他臉上的墨漬,“倒是這硯臺是怎麼回事?“
“是我自己碰翻的!“
蕭念拽住父親的衣袖晃了晃,“我想把'民'字寫得更圓些,結果手滑了......不過阿孃,先生說我後面寫的'安民之道,在察民情'特別好!“
蘇挽棠接過油紙包,打開來是兩塊雪白的酥酪,上面還綴着金黃的桂花。她舀了一勺餵給蕭念,柔聲道:“寫錯了沒關係,知道改正便是好的。“
蕭承煜在廊下坐下,目光落在兒子發頂翹起的呆毛上,忽然想起三年前那個雨夜——他在破廟裡撿到的襁褓,還有那塊刻着“念慈“的玉牌。
那時他怎麼也想不到,這個被遺棄在雨裡的孩子,會成爲他與阿棠生命裡最明亮的光。
“對了,“蕭念突然想起什麼,從懷裡掏出張皺巴巴的紙,“這是同窗送我的,說要送給我做生辰禮。“
蘇挽棠展開一看,是幅歪歪扭扭的畫:兩個扎着髮髻的小人兒站在樹下,旁邊歪歪扭扭寫着“念兒生日快樂“。再看落款,是“王小滿“三個字。
“王小滿是鎮北將軍家的公子,“蕭承煜笑道,“前日裡我與他父親議事,見他抱着個泥人往你這兒跑,原是在給你備禮物。“
蕭念眼睛亮起來:“阿爹,王小滿說他的泥人是照着我捏的!他說我笑起來像春天的太陽!“
蘇挽棠摸了摸兒子的臉頰,心裡軟得一塌糊塗。
這三年裡,他們給孩子請了最好的先生,教他讀書明理;也帶他去看過城郊的孤老,教他憐憫衆生。
如今的蕭念,會蹲在路邊給受傷的雀兒包紮,會在她繡繃卡線時遞剪子,會在蕭承煜晚歸時守着燈燭等門——這樣的孩子,如何能不叫人疼?
“明日讓你阿爹帶你去市集挑禮物,“蘇挽棠颳了刮他的鼻尖,“要挑最合心意的。“
“好耶!“蕭念歡呼一聲,抱着油紙包跑向院子裡的鞦韆,髮辮上的梧桐葉簌簌落在青石板上。
暮色漸濃時,廚房裡飄來糖醋排骨的香氣。
蕭念趴在飯桌上數碗碟:“今日有三道葷菜,兩道素菜,還有阿孃做的藕粉桂糖糕!“
“今日是你爹爹的生辰,“蘇挽棠盛了碗湯放在他面前,“所以要多備些菜。“
蕭承煜執起酒杯,目光溫柔地掃過妻子和兒子:“三年前今日,我在破廟裡撿到念兒。那時候只覺得,這孩子是上天給我的禮物。“他轉頭看向蘇挽棠,“可後來才知道,真正的禮物,是你們母子。“
蘇挽棠的眼眶微微發酸。
三年前那個雪夜,她抱着高燒的蕭念在破廟外徘徊,是蕭承煜撐着傘出現在她面前。
他說:“夫人若信得過我,便讓我護你們周全。“後來他們查清了蘇伯父的冤案,揭穿了福王的陰謀,可最珍貴的,始終是眼前這兩個讓她安心的人。
“阿爹,“蕭念突然舉起拳頭,“等我長大了,要像你一樣做官,給窮人分糧食!“
蕭承煜笑着揉他的發頂:“好,阿爹等你。不過在那之前,你得先把《論語》背熟,把算術練精。“
“知道啦!“蕭念扒拉着碗裡的米飯,腮幫鼓得像只小倉鼠。
夜漸深,蕭承煜在書房整理福王案的卷宗。
蘇挽棠端着參茶進來時,見他眉頭微蹙,便在他身邊坐下:“可是還有什麼未清的尾巴?“
“趙九招了,但福王當年在邊軍安插的人手還沒完全查清。“
蕭承煜放下硃筆,握住妻子的手,“不過陛下已經派了錦衣衛暗中查訪,想來不日便能水落石出。“
蘇挽棠靠在他肩上:“有你在,我不怕。“
窗外忽然起了風,吹得院中的首案紅簌簌落了滿地。
蕭承煜望着那片紅得似火的花瓣,輕聲道:“明日我們去萬福寺還願吧。當年求子時,我許了願,若能得一兒半女,定要帶他來還。如今念兒都三歲了,是時候了。“
蘇挽棠點頭。
她記得三年前在萬福寺,蕭承煜握着她的手在佛前許願,說:“若有幸得子女,願他平安順遂,一生被愛。“
如今這些願望都實現了,她只願歲月靜好,一家三口永遠能在這樣的夜裡,守着一盞燈,說些家常話。
第二日清晨,蕭府門前停了兩頂青呢小轎。
蕭承煜穿着玄色暗紋官服,蕭念穿着簇新的寶藍色馬褂,蘇挽棠則是一身藕荷色繡玉蘭花的衫裙。
三人剛上轎,春桃便匆匆跑來:“夫人,門房說有個穿青布衫的老婦人求見,說是......說是二十年前在福王府做過粗使丫鬟。“
蕭承煜挑了挑眉:“帶她去花廳奉茶,我去去就回。“
蘇挽棠撫了撫鬢邊的珍珠簪,對蕭念道:“阿孃與你阿爹去花廳見個人,你跟着春桃姐姐,莫要亂跑。“
蕭念乖巧地點點頭,抱着懷裡的泥人王小滿。
花廳裡,老婦人跪在地上,頭垂得極低:“民婦王氏,叩見蕭大人、少夫人。“
蕭承煜扶她起來:“老人家不必多禮。你可是福王府的舊人?“
王氏抹了把眼淚:“回大人的話,民婦二十年前在福王府當差,後來福王妃有孕,便調去內院做灑掃。“
“福王妃?“蘇挽棠心頭一動,“可是世子的生母?“
王氏點頭如搗蒜:“正是!當年王妃娘娘懷胎七月,說是要去護城河邊還願,結果......結果那日雨大,船翻了,王妃娘娘抱着個襁褓跳了河......“
蕭承煜與蘇挽棠對視一眼。
當年福王妃墜河的事,他們查過,卻始終沒弄清楚她爲何要抱着孩子跳河。
世子說母親墜河後便沒了氣息,可王氏此刻的神情,顯然還有話要說。
“老人家,你可知王妃娘娘爲何要跳河?“蕭承煜放輕了聲音。
王氏顫抖着從懷裡掏出個布包,裡面是塊褪色的藍布:“當日王妃娘娘跳河前,把這布包塞給我,說'若我活不成,便將此物交給蕭大人'。後來我被打發去莊子,直到前日纔敢回來......“
蕭承煜接過布包,打開來是塊染血的襁褓角,上面用金線繡着半朵首案紅。
蘇挽棠瞳孔微縮——這與蕭府院中的首案紅,竟是一模一樣的紋樣!
“當年王妃娘娘身邊的乳母說,“王氏哽咽着,“王妃娘娘懷裡的孩子,不是福王的......“
窗外忽然傳來蕭唸的笑聲。
他正舉着泥人跑過花廳外的遊廊,陽光透過廊下的紫藤花架,在他臉上灑下一片斑駁。
蘇挽棠望着兒子的背影,忽然明白:有些秘密,或許不必完全揭開。
重要的是,眼前的孩子是他們的骨血,是彼此生命裡最溫暖的依靠。
“老人家,“蕭承煜將布包重新包好,“多謝你告知這些。你且安心在府裡住下,蕭府不會虧待舊人。“
王氏千恩萬謝地退下後,蘇挽棠望着窗外的首案紅,輕聲道:“原來當年王妃娘娘早就知道......“
“知道什麼?“蕭承煜握住她的手,“知道這孩子不該屬於福王府?知道他該落在我們手裡?“
蘇挽棠搖頭:“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念兒是我們的兒子。不管他曾有過怎樣的身世,從他被我們抱在懷裡的那一刻起,他便是蕭府的寶貝。“
蕭承煜將她擁入懷中,下巴抵在她發頂:“你說得對。“
午後的陽光透過紗簾,在地上投下細碎的光斑。
蕭念趴在窗臺上,看着父親和母親相擁的身影,忽然咧嘴笑了。
他拿起桌上的泥人,輕輕放在兩人中間——泥人笑眯眯的,和王小滿說的一樣,像春天的太陽。
院中的首案紅仍在風中搖曳,花瓣落在青石板上,落在雕花窗櫺上,也落在三個緊緊相依的人影裡。
這大概就是歲月最好的模樣:有過去的故事,有現在的溫暖,更有未來的期許。
而所有的風雨,都早已在彼此的守護下,化作了滋養幸福的花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