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104章 鹹菜豆腐,三怨成府

五雲宮闕連霄漢,金光明照眼。

玉溝金水聲潺潺,𫖯囟觀,趨蹌看。

儀鑾嚴肅百千般,威人心膽寒。

……

殿內侑食樂,一曲《殿前歡》,歌姬聲婉轉,舞女姿婀娜。

麾竿、柷、敔、搏拊、琴、瑟、簫、笙、笛、壎、篪、排簫、鍾、磬,各種樂聲交織在一起,宴會的氛圍逐漸熱絡了起來。

一陣噓寒問暖、推杯換盞。

太妃吳氏與王妃王氏,以不勝酒力爲由,離開了宴會。

鄔景和目送這位太妃離開,心中明白,這是終於要開始說正事了。

岷王朱定耀率先開口:“今上自登極以來,皇天眷佑,海宇寧謐,當爲陛下賀!”

說着他便起身,高舉酒杯,遙遙對着北方,等着殿內衆人一起。

衆人對視一眼,先後起身。

鄔景和挑眉看了朱定耀一眼。

岷府……

太祖十八子始封,傳至如今乃是第七代,與世宗皇帝一輩。

岷王府向來都不老實,正德時,岷府黎山王朱彥漠,便“收蓄奸徒,從臾爲非”。

到嘉靖時,又“招納亡命,剽劫爲盜”。

最近的也就是隆慶元年,“結黨橫行,晝夜若狂,聚衆毆打察使顧問幾死。”

總而言之,就是豢養匪盜的專業戶,前科累累,不計其數。

這也是此行重點要關照的對象。

此時衆人都起身遙敬皇帝,卻見鄔景和仍是端坐不動。

東安王使了個眼色,永安王府輔國中尉朱英爌立刻會意。

他佯作不悅,皺眉道:“我等起身遙敬陛下,紅盔將軍爲何端坐不動?”

儼然一副君上受辱的模樣。

話音一落,殿內之人紛紛朝鄔景和看去。

鄔景和盤膝坐在桌案後,被人視線包圍環繞,自顧自地夾了一筷子細嚼慢嚥。

這不是他不願意保持基本的禮數。

而是那位岷王朱定耀,話裡有話,他不願意接罷了。

“皇天眷佑,海宇寧謐”幾個字,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這是太祖皇帝當年分封諸藩時候的原話。

其後緊接着便是說,“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

他要是真敬了這話,恐怕就得是你好我好的路子上去了。

鄔景和也不去看什麼輔國中尉,只迎上大殿對側,岷王朱定耀的視線。

他緩緩起身,走了過去:“陛下賜我手執黃鉞,腰懸金印。”

“君心之所託,聖意之所膺,皇權之所彰,帝威之所至。”

“本官自是欽差,代表聖上,殿下又何必遙敬?”

他在衆人錯愕的神情當中,輕輕接過朱定耀手中的酒杯。

一飲而盡。

而後施施然走回原位,笑道:“諸位敬我便是。”

衆人面面相覷。

朱常汶張大嘴巴,沒想到這位姑祖父,還有這麼跋扈囂張的一面。

但是不得不說,瀟灑得讓人有點羨慕。

襄藩、荊藩等來人對視一眼,沒意料到擡出敬皇帝的名義,這麼好一個臺階,鄔景和都沒下。

甚至還說出這種囂張的話。

岷王朱定耀最後反應過來,面色鐵青。

這是有意辱他!

朱定耀眼看就要發作。

就在這時,坐在主位的東安王,終於發話。

朱顯梡苦笑一聲:“我府一片心意,爲將軍接風洗塵,正是觥籌交錯,其樂融融之際……”

“將軍又何必總自詡君父化身,讓咱們吃酒也不自在呢?”

皇帝隔得這麼遠,怎麼一點面子不給,做給誰看呢?

再說,又不是不讓你交差,何必爲難大家?

雙贏豈不是更好?

鄔景和搖搖頭:“君父膺寄在身,不敢輕易拋諸腦後。”

東安王朱顯梡摸了摸肚子,只覺得有些棘手。

這位駙馬爺,還真是油鹽不進。

他頓了頓,終於放棄了試探,揮退店裡的歌姬舞女,王府屬官也默默退了下去。

等殿內安靜下來後,朱顯梡才認真看向鄔景和,開口說道:“姑爺,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既然姑爺說,聖上爲湖廣之事憂慮不已,勞心勞神。”

“我等心懷君父,自然也不能坐視。”

“不知,可有我等能爲陛下分憂的地方?”

岷王朱定耀見這位王叔出面挑起大梁,也是不由鬆了口氣。

雖然自己是親王,這位王叔只是郡王,但楚藩就是比岷藩說話硬氣。

此時要跟代表皇帝的鄔景和劃下道來,自然是這位王叔出面更合適。

鄔景和三指擺弄着手中的酒杯,沉吟片刻。

開口讚道:“東安王念有君父,忠孝之心,值得稱讚。”

而後他話鋒一轉,好奇道:“不過,楚府如今尚無親王主藩,恐怕也是有心無力吧?”

朱顯梡面色一黑。

這明擺着是在問自己能不能做主。

不過這話未免也太露骨,絲毫不給他面子。

永安王府輔國中尉朱英爌怫然不悅:“如今我楚府郡王等六人,鎮、輔、奉國將軍一百九十八位,合計宗親一千二百六十餘名。”

“衆志成城,上下一心,有的是力!”

鄔景和看了一眼神色受用的東安王朱顯梡,心下卻頗感意外。

朝廷明明讓武岡王代掌楚藩,如今爲何是東安王這般得人心?

鄔景和心裡想着,不露聲色,面上卻搖了搖頭:“既然如此,年初時,楚府在靈泉山爭地,驅趕夾山居民,巧取豪奪,殺害百姓數人……”

他看向朱顯梡,質問道:“事前管束不力也就罷了,事後爲何還說無力調查,不知何人罪魁?”

鄔景和來前,自然也是做好了功課。

從楚府嘉靖年間的陳年舊賬——掘已故大臣張璞棺木,開棺戮屍,並毆打勒索朝廷命官。

到隆慶年間強佔湖廣德安府民地、窩藏殺人犯。

乃至最近的,與岳陽王府一起,聚衆殺人等事,紛紛都被翻了出來。

如今可謂信手拈來。

朱顯梡面上和氣,嘴角已經有些僵硬。

他都幾番示好了,鄔景和卻還是在這裡東拉西扯,在小事上揪着不放。

實在有些太過不給面子了!

他努力做出最後的嘗試,朝朱英爌使了個眼色。

後者微不可察點了點頭,不鹹不淡解釋了一句:“靈泉山爭地之事的緣由,我府上下已經盡力在配合按察司調查了。”

朱顯梡努力將話題拉回正途,朝鄔景和開口道:“正是楚府諸事讓陛下勞心勞神,我等才更要在力所能及之處爲陛下分憂。”

“聽聞去年慈慶宮大火,事後只是簡單修繕了一番。”

“作爲陛下龍興之居,如此草率,我們這些親族,不免感懷神傷。”

他身子朝前傾,便便大腹被桌案一分爲二,認真說道:“若是今年收成好,咱們這些親族,可以爲陛下奉上助工銀,重新修繕宮殿!”

今上比之世宗,缺了親親之誼,比之穆宗,少了仁德溫良。

可以稱得上冷漠而狠辣。

他此次大張旗鼓究竟要什麼,誰也不知道。

但好歹有去年南直隸的前車之鑑。

能夠花錢消災的事,誰也不想湖廣被攪得天翻地覆。

就當是花錢打發窮親戚了。

話音一落,岷王朱定耀立刻表態:“今年湖廣若是沒甚變故,岷府可爲陛下獻上白銀十萬兩!”

一府除了自己,還有七八個郡王,大家稍微湊點,十萬兩倒也並不傷筋動骨。

整場未曾說過話的襄府輔國將軍,不疾不徐:“襄府也有十萬兩資與聖上。”

朱常汶臉色一變。

這事可沒提前跟他說過!

難怪叫他前來!原來是逼着出錢的!

見衆人都朝他看來,朱常汶面色難看。

奈何情勢比人強,見狀只好打掉牙往肚子裡吞,帶着一絲咬牙切齒的意味,開口道:“吉府心意也一般無二!”

荊府長史、榮府鎮國將軍等,紛紛表態。

鄔景和臉上終於顯露出驚訝。

這麼大方!?

轉眼就是大幾十萬兩!

看來這些親王,郡王,也並不都是蠢貨。

可惜……

這次又跟南直隸不一樣了。

湖廣不出變故?便有銀兩奉上?

來前皇帝可是耳提面命過了——“不許縱弛,致逋天誅”。

已經不是銀兩能解決的事情了啊!

諸藩表態後,卻見鄔景和仍是沉默不語。

衆人不由眉頭緊皺,各自對視一眼。

這還不夠!?

略顯富態的東安王朱顯梡忍不住催促道:“湖廣熟,天下足。”

“只要姑爺能穩定湖廣局勢,治理好今次水患,纔有個豐收之年,咱們也好爲陛下分憂。”

鄔景和轉過頭看了一眼朱顯梡。

又環視在場諸藩。

他緩緩站起身,沉吟片刻,開口道:“諸位殿下,忠君愛國之心,我已知之,陛下已知之。”

“本應敬諸位一杯,但,這杯酒喝下之前,我還有一番話要問。”

“喝與不喝,還得聽諸位殿下怎麼說。”

他舉杯示意,語氣卻嚴肅非常。

朱顯梡已然有了不好的預感,別過臉沉聲道:“欽差請說。”

鄔景和點了點頭,一板一眼問道:“湖廣私開礦山,朱英琰只是個出面前頭的,背後站的,有無諸位?”

“兵甲何處去了?銅幣鑄了幾何?”

“給事中張楚城、布政使湯賓,又是怎麼死的?”

“諸位又以爲,岳陽王府的朱英琰,是否真是自盡?”

話音剛落,岷王狠狠將酒杯扔在了桌案上,冷哼一聲,轉身就走。

荊府長史、榮府鎮國將軍,也默默將手中酒杯放下,告罪一聲,當即離開。

東安王朱顯梡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欽差問題太多了,老朽年歲上來了,已經有些昏昏沉沉,改日再會吧。”

王府太監有些爲難地上前,朝鄔景和露出討好的笑容,躬身示意要送客。

鄔景和點了點頭。

三指捏着酒杯輕輕放下,轉身離開。

只剩下一隻留下三道指印,有些變形的酒杯。

孤零零地倒桌案上。

宣告此次宴會,不歡而散。

……

晚飯總得吃,不論吃得好壞。

就在宴會不歡而散,各自散去之時,楚府中和殿不遠處,也有一人優哉進食。

“吃了鹹菜滾豆腐~”

有些痩高的老者,搖頭晃腦,唱着詞兒。

面前支起一口銅鍋,滾燙沸騰。

手上則切着豆腐,白嫩的方塊直往鍋裡扔。

他滿足地深吸了一口香味,正要唱出下一句。

突然聽見院子外有聲音傳來,生生把詞嚥了下去。

想了想,又改口唱道:“心懷天下念聖主~”

一句話唱完,外間來人正好來到面前,氣喘吁吁道:“爹!哥幾個跟鄔景和鬧掰了,我看出來的時候,都面色鐵青,岷王更是怒氣衝衝。”

武岡王伸筷子往鍋裡又扔了一夾鹹菜,隨意地點了點頭。

來人喘了口氣,繼續說道:“爹,依我看,鄔景和是當真不打算留情面了,王叔跟岷王豢養礦賊、水賊的事,早晚也瞞不住。”

他壓低了聲音,做了個手勢:“咱們不妨,給鄔景和賣個好?”

武岡王無所謂地擺擺手:“你長大了,會自己做主了,愛去就去吧。”

說罷,他夾起一塊豆腐,一邊吹氣一邊說道:“反正跟我沒關係,我不打算沾染。”

來人對自家老爹有些恨鐵不成鋼。

急切道:“爹!吉王當初也只是郡王,代掌吉藩後便順理成章做了親王。”

“咱們楚藩往上數兩代,也是弟終兄及。”

“伱如今代掌楚藩,好歹努努力啊!”

武岡王充耳不聞,專心致志給豆腐挑了個洞,塞了點鹹菜進去,一大口吃下。

有些被燙着般趕緊下嚥。

隨後才趕人道:“好了,要去就去,別來煩我。”

父子兩人又是一番拉扯,兒子才怕鄔景和走遠,有些惱羞成怒地重重摔了一下大門。

武岡王眼珠子斜了斜,又收回目光,搖搖頭繼續享受鹹菜豆腐。

努努力?

這些人還真是從沒認真研究過,紫禁城裡那位,究竟是個什麼性子。

現在出頭的人有一個算一個,別說全身而退,恐怕除國移藩,都不遠矣~

武岡王搖頭晃腦,再度哼起小曲。

“吃了~鹹菜~滾豆腐~”

“皇帝老子~不及吾”

……

明月幾時有,千里共吃飯。

朱翊鈞也在心不在焉地吃着晚食。

倒不是在想什麼事情,而是在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那陛下八月生人的話,那豈不是還有二個多月,便是萬壽節?”

有些稚嫩而清脆的聲音響起,傳入朱翊鈞的耳中,他只當沒聽到。

但他沒聽到,卻有別人接茬。

李太后含笑開口:“是極,還有二個月,便十二歲了,快長成大人了。”

陳太后難得同桌,似乎帶着笑意,朝着皇帝說道:“是啊,可以考慮婚事了。”

朱翊鈞無奈。

悄悄擡眼看了一眼兩位太后,以及那位李春芳的孫女——剛剛入宮的李白泱。

兩宮不知道什麼心態,比外朝還積極。

天天拉着此女跟他一起吃飯,讓他着實有些不習慣。

恰在這時,張宏從外見走了進來。

朱翊鈞如蒙大赦,連忙巴拉兩口吃完,放下碗筷:“孃親,外朝似乎有要事,我先去了!”

說罷,一溜煙跑了出去。

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168.第167章 犀角燭怪,嚴陣以待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第56章 炊金爨玉,殫精竭慮第38章 銖稱寸量,分廷相抗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第37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74.第73章 量才器使,山東再起127.第126章 蒲鞭示辱,脫胎換骨205.第200章 交口稱讚,犯上作亂第8章 蟄伏待機,涓流以蓄80.第79章 郢人運斧,折衝尊俎79.第78章 燔黍捭豚,治病救人131.第130章 職責所在,韓盧逐塊第242章 妄下雌黃,南北大防181.第179章 走南闖北,登山涉水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180.第178章 足躡華峰,目觀滄海131.第130章 職責所在,韓盧逐塊186.第183章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162.第161章 金革無避,軍旅從權第19章 俯首稱臣,孤家寡人170.第169章 高屋建瓴,函幽育明93.第92章 鄉黨親故,荊棘滿布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第232章 春風又綠,明月再照184.結卷感言以及明天請假一天第27章 蛛絲馬跡,風雨將至100.第99章 比肩隨踵,溘然殂薨71.第70章 好言相勸,猿啼鶴怨73.第72章 興滅繼絕,查漏補缺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74.第73章 量才器使,山東再起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218章 敕始毖終,牽馬墜蹬206.隨緣更新一段時間了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204.第199章 各抒意見,清洌可鑑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139.第138章 水土不服,矯世變俗民變故事其一87.第86章 四季輪轉,任重致遠181.第179章 走南闖北,登山涉水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65.第65章 潛光隱耀,另起爐竈181.第179章 走南闖北,登山涉水第42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第205章 太祖故事,還復舊制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第26章 借題發揮,克愛克威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172.第170章 宗羅百代,徹裡至外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210章 弱肉強食,優勝劣汰120.第119章 急轉直下,心狠手辣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第237章 拯溺救焚,借物喻人197.第192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241章 陳師鞠旅,民胞物與第22章 事核言直,他山之石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第38章 銖稱寸量,分廷相抗180.第178章 足躡華峰,目觀滄海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第35章 獻替可否,無中生有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第7章 孝事兩宮第222章 施威佈德,干犯天和142.第141章 一波方平,一波再起第31章 關於更新和追讀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61.第61章 居京不易,螳螂亮臂85.第84章 樹師徒友,垂耳下首第15章 虛空造牌,改往修來第149章 枕戈待旦,兵荒馬亂202.第197章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第233章 雨湊雲集,座無虛席第214章 正本清源,再和池南第7章 孝事兩宮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筆從戎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第46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第212章 爲王前驅,蛩蛩巨虛第150章 如錐畫沙,踔厲駿發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第19章 俯首稱臣,孤家寡人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133.第132章 天之驕子,流行坎止62.第62章 心寧意懶,舊事重演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第54章 君臣相見,殊深軫念第225章 逡巡畏義,非常之謀第228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168.第167章 犀角燭怪,嚴陣以待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第56章 炊金爨玉,殫精竭慮第38章 銖稱寸量,分廷相抗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第37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74.第73章 量才器使,山東再起127.第126章 蒲鞭示辱,脫胎換骨205.第200章 交口稱讚,犯上作亂第8章 蟄伏待機,涓流以蓄80.第79章 郢人運斧,折衝尊俎79.第78章 燔黍捭豚,治病救人131.第130章 職責所在,韓盧逐塊第242章 妄下雌黃,南北大防181.第179章 走南闖北,登山涉水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180.第178章 足躡華峰,目觀滄海131.第130章 職責所在,韓盧逐塊186.第183章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162.第161章 金革無避,軍旅從權第19章 俯首稱臣,孤家寡人170.第169章 高屋建瓴,函幽育明93.第92章 鄉黨親故,荊棘滿布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第232章 春風又綠,明月再照184.結卷感言以及明天請假一天第27章 蛛絲馬跡,風雨將至100.第99章 比肩隨踵,溘然殂薨71.第70章 好言相勸,猿啼鶴怨73.第72章 興滅繼絕,查漏補缺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74.第73章 量才器使,山東再起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218章 敕始毖終,牽馬墜蹬206.隨緣更新一段時間了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204.第199章 各抒意見,清洌可鑑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139.第138章 水土不服,矯世變俗民變故事其一87.第86章 四季輪轉,任重致遠181.第179章 走南闖北,登山涉水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65.第65章 潛光隱耀,另起爐竈181.第179章 走南闖北,登山涉水第42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第205章 太祖故事,還復舊制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第26章 借題發揮,克愛克威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172.第170章 宗羅百代,徹裡至外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210章 弱肉強食,優勝劣汰120.第119章 急轉直下,心狠手辣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第237章 拯溺救焚,借物喻人197.第192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241章 陳師鞠旅,民胞物與第22章 事核言直,他山之石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第38章 銖稱寸量,分廷相抗180.第178章 足躡華峰,目觀滄海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第35章 獻替可否,無中生有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第7章 孝事兩宮第222章 施威佈德,干犯天和142.第141章 一波方平,一波再起第31章 關於更新和追讀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61.第61章 居京不易,螳螂亮臂85.第84章 樹師徒友,垂耳下首第15章 虛空造牌,改往修來第149章 枕戈待旦,兵荒馬亂202.第197章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第233章 雨湊雲集,座無虛席第214章 正本清源,再和池南第7章 孝事兩宮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筆從戎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第46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第212章 爲王前驅,蛩蛩巨虛第150章 如錐畫沙,踔厲駿發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第19章 俯首稱臣,孤家寡人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133.第132章 天之驕子,流行坎止62.第62章 心寧意懶,舊事重演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第54章 君臣相見,殊深軫念第225章 逡巡畏義,非常之謀第228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