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孝事兩宮

因爲先帝駕崩的緣故,今日雜事極多,廷議結束時,已經快午時了。

畢竟是半大孩子,饒是朱翊鈞強提精神,也難免有些萎靡。

好在今日既然視朝,那就不用日講了。

“殿下,臣這就將票擬過的奏疏送至兩宮。”

馮保眼神示意了一下身後,兩名小太監捧着的奏疏。

按照開國之初的定製,官員奏疏一般是通過會極門的宦官或者通政司,送達御前,其中部分轉給內閣議論。

有了結果再抄送給各部各司。

但華夏有史以來的慣例,便是人事侵蝕制度,成爲新的制度,而後被新的人事侵蝕,往復循環。

宰相是這樣,三省是這樣,刺史,總督,乃至於縣城區區文吏,都是逃不開這種路數。

內閣,自然也不例外。

在經歷過二百年演變至今,內閣的權勢都在事實上,膨脹了數倍。

尤其在世宗嘉靖皇帝二十餘年不上朝,大行皇帝沉溺後宮,全權託政之後。

無論是上奏,還是廷議,乃至批紅,早就有了新的成例。

別的不說,奏疏先送到御前,再抄送內閣這種形式,已然變成了先送內閣擬票,再送達御前過目。

更甚的是,如今哪怕是皇帝下旨,不經由內閣擬票,在程序上就是不合法的。

也就是所謂的中旨,亂命也。

就如今日,廷議上議過的奏疏,內閣會當場擬好初步意見,也稱爲擬票或票擬,而後再轉司禮監,送去兩宮請示。

兩宮覺得可以,便由司禮監批紅,然後執行。若是覺得不行,那就讓司禮監發回讓內閣重議。

當然,也有例外,若是兩宮不想討論此事,便將其留在宮裡,也就是所謂的留中不發,這事,也就擱置不議論了。

處置奏疏的權力本屬皇帝,如今兩宮監國,也就由兩宮暫且過問。

“大伴自去便可。”朱翊鈞點了點頭。

馮保躬身告退。

朱翊鈞看着老太監離去的背影,眼神微冷。

他知道,兩宮可不懂奏疏裡的彎彎繞繞,也沒有駁回內閣擬票的政治聲望。

對於各方意見,兩宮基本上也只能“從善如流”,或者不置可否,最後批紅的自主權就會落到司禮監。

最終變成了內閣捏着提案權,司禮監捏着一票否決權。

而這位大伴,便理所當然地走上了權力最高峰,與內閣首輔比肩而立。

這種事,還是不要發生的好。

如此想着,他轉過頭,淡淡吩咐道:“走吧,回慈慶宮。”

……

回到慈慶宮。

正是用午膳的時候。

因爲還在大行皇帝的喪期,今日的午膳,有些寡淡。

好在品類豐富,味道極佳,朱翊鈞吃得很認真。

他如今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自然要好好補充營養,否則像先帝一樣,三十幾歲駕崩,就要不得了。

剛嚐到一道菜,朱翊鈞皺了皺眉頭,對太監指了指。

“告訴尚膳監,這道菜太甜了,以後不要上了。”

倒不是他不愛吃甜食,而是到了現代,萬曆皇帝墓葬被挖出來之後,檢查遺體,竟然是滿口的齲齒。

乃至於只能靠着鴉片鎮痛,後半輩子必然是痛不欲生。

他既然受了這個身份,當然得小心點,愛護好口腔。

朱翊鈞吃完,又仔細地清洗了一番牙齒,而後纔在宮女的服侍下,躺回牀上小憩。

回了東宮,並不意味着今日的事都做完了。

午休完,還需要去跟陳皇后,李貴妃請安。

自古天家唯孝子不敗,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除去請安之外,他還要爭取通過李貴妃,對政事左右一二才行。

從馮保手上撬來的司禮監提督太監一職,必須要挑個合他心意的人了。

否則手上連個能用的人都沒有。

今天處置個小太監,都還需要馮保首肯,簡直令他骨鯁在喉。

這幅情狀,別說是獨斷乾綱了,要是有人狗急跳牆,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躺在牀上,朱翊鈞緩緩閉上了眼睛。

心中思緒卻沒有停止,又想着今日殿上的見聞。

這大明朝當真是千瘡百孔。

宣大有割據之象,中央軍顯然已經失去了威懾。

湖廣敢凌辱欽差,地方上土豪世家兼併勾連之事,也必然到了一個聳人聽聞的程度。

更別提殿上廷議,還有東南倭寇入侵,春稅遲遲收不齊等事,可謂一團亂麻。

如今逢先帝駕崩,萬事穩字打頭,中樞只能相忍爲國,一再退讓。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已經到了不得不變法的時候了。

也難怪,內閣幾人根本不信任他這位新帝,不惜瘋狂攬權,恐怕,就是爲了藉此壓制各方,主導變法。

想着想着,朱翊鈞就這樣沉沉睡了過去。

……

午睡一覺醒來,腦袋的疲憊感終於一掃而空,神清氣爽。

朱翊鈞大大伸了一個懶腰。

對宮女吩咐道:“爲我準備,去兩宮請安。”

他如今有兩位母親,生母李貴妃,宗法上的母親陳皇后。

其實前身很少主動去給陳皇后請安,畢竟不是生母,感情有限。

再者這位陳皇后,一生無子,不得先帝寵愛,甚至常年居住在別宮。

既無勢,又無情,前身自然去得少。

但如今既然要立孝子人設,當然要孝事兩宮,一個也漏不得。

所以他當先便去了陳皇后處。

結果朱翊鈞到了殿外,竟是被女官擋了下來。

“殿下,皇后娘娘悲痛過度,好兩三日沒休息了,太醫用了藥,方纔睡下。”女官恭謹道。

朱翊鈞無奈。

總不能讓人強行給人叫起來,讓他請安吧。

最後,他只能在宮外遙對陳皇后,做足了一番禮數,轉身離開。

而後徑直去往李貴妃處。

李貴妃這邊,他倒是來得勤,宮女太監也知道他此時要來,直接將他引了進去。

朱翊鈞到的時候,李貴妃正拿着奏疏翻看。

李貴妃在寢宮一身常服,卻難掩秀色。

能作爲宮女被先帝挑中,入了後宮,除了顏值,也別無第二個原因了,如今不過二十八九歲,正是風華不減的年紀。

朱翊鈞輕喚了一聲:“孩兒問孃親安。”

見自家兒子來了,李貴妃合上奏疏。

扭了扭肩頸,笑着道:“但凡你像今天一樣爭氣,孃親怕是能長命百歲。”

李貴妃如今實際上把持着後宮,人心歸附,文華殿內外發生的一切,第一時間就有太監宮女彙報了。

往日浮躁調皮的兒子,今日竟然出乎意料地得體。

她可是聽說散朝時,有不少大臣當衆誇讚她兒子有人君之相,讓她回味了好半天。

朱翊鈞自然知道該說什麼哄女人開心:“有賴母親耳提面命,今天才沒給母親丟臉。”

李貴妃輕輕將他扶起,臉上笑容更甚。

吩咐宮女上些點心後,又回過頭看看向自家兒子:“聽說,你在殿前還鬧了點事端出來?”

-----------------

注1:內閣制度確立後,也只能坐等皇帝選擇一部分奏疏送過來,才能票擬。後來爲了提高行政效率,有了官員上疏的同時要以揭帖的形式抄送內閣一份的慣例,但只是讓內閣預先了解其內容,並不能直接處理。但此後內閣權勢一度加強,到了穆宗時,託付政事給高拱,我查此時的實錄,奏疏就已經是先到內閣,票擬後再呈遞到皇帝處了。至於再後面的張居正時期,內閣更是說一不二,給萬曆皇帝看,更多是作爲“治政教材”之用。

80.第79章 郢人運斧,折衝尊俎204.第199章 各抒意見,清洌可鑑94.第93章 瞶禍翫災,火燒欽差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165.第164章 復餗之憂,積羽沉舟167.第166章 紅袖添香,論道經邦173.第171章 先天純粹,一念之微第219章 鋋戈連雲,旌旗耀日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第237章 拯溺救焚,借物喻人第28章 根據槃互,大戲序幕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89.第88章 論功行賞,彈觔估兩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第224章 鄉野遺賢,根株牽連68.成績彙報暨更新說明第206章 移根仙闕,西池魚躍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第42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122.第121章 囊漏貯中,善始善終79.第78章 燔黍捭豚,治病救人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66.第66章 德輶如羽,衆擎易舉第228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第208章 遣興陶情,欺世盜名第224章 鄉野遺賢,根株牽連第149章 枕戈待旦,兵荒馬亂第11章 蚍蜉戴盆,語出驚人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227章 地脈方興,天荒欲破127.第126章 蒲鞭示辱,脫胎換骨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第222章 施威佈德,干犯天和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第49章 黯然失色,運籌畫策114.第113章 花開兩朵,把薪助火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182.第180章 爭奇鬥豔,眼花繚亂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99.第98章 克傳弓冶,分化瓦解207.第201章 屠所牛羊,狗急跳牆第27章 蛛絲馬跡,風雨將至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第44章 金石之交,分道揚鑣204.第199章 各抒意見,清洌可鑑第202章 今亡亦死,死國可乎第17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126.第125章 後繼之人,連昬接晨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第15章 虛空造牌,改往修來第38章 銖稱寸量,分廷相抗第29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第210章 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第213章 變法無罪,翻案有理第49章 黯然失色,運籌畫策第217章 改土歸流,用夏變夷187.第184章 江河日進,天星應命第210章 弱肉強食,優勝劣汰162.第161章 金革無避,軍旅從權134.第133章 犯顏直諫,讀書百遍159.第158章 普而遍之,研精緻思第246章 廣客蛇影,殷師牛鬥175.第173章 忙裡偷閒,日暖風恬142.第141章 一波方平,一波再起第21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第37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第214章 正本清源,再和池南第54章 君臣相見,殊深軫念第235章 敬終慎始,紀綱就理178.第176章 善騎者墮,運籌帷幄206.隨緣更新一段時間了64.第64章 調和陰陽,用舍行藏第220章 雪霽風溫,霜消日暖88.第87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198.第193章 亢反嚴禁,當殺不赦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第239章 天於人樂,去時秋社87.第86章 四季輪轉,任重致遠119.第118章 斠然一概,意料之外第29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69.第68章 聲東擊西,陶犬瓦雞202.第197章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第215章 衆鳥高飛,孤雲獨去186.第183章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190.第187章 陰陽順位,懸疣附贅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
80.第79章 郢人運斧,折衝尊俎204.第199章 各抒意見,清洌可鑑94.第93章 瞶禍翫災,火燒欽差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165.第164章 復餗之憂,積羽沉舟167.第166章 紅袖添香,論道經邦173.第171章 先天純粹,一念之微第219章 鋋戈連雲,旌旗耀日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第237章 拯溺救焚,借物喻人第28章 根據槃互,大戲序幕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89.第88章 論功行賞,彈觔估兩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第224章 鄉野遺賢,根株牽連68.成績彙報暨更新說明第206章 移根仙闕,西池魚躍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第42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122.第121章 囊漏貯中,善始善終79.第78章 燔黍捭豚,治病救人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66.第66章 德輶如羽,衆擎易舉第228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第208章 遣興陶情,欺世盜名第224章 鄉野遺賢,根株牽連第149章 枕戈待旦,兵荒馬亂第11章 蚍蜉戴盆,語出驚人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227章 地脈方興,天荒欲破127.第126章 蒲鞭示辱,脫胎換骨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第222章 施威佈德,干犯天和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第49章 黯然失色,運籌畫策114.第113章 花開兩朵,把薪助火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182.第180章 爭奇鬥豔,眼花繚亂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99.第98章 克傳弓冶,分化瓦解207.第201章 屠所牛羊,狗急跳牆第27章 蛛絲馬跡,風雨將至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第44章 金石之交,分道揚鑣204.第199章 各抒意見,清洌可鑑第202章 今亡亦死,死國可乎第17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126.第125章 後繼之人,連昬接晨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第15章 虛空造牌,改往修來第38章 銖稱寸量,分廷相抗第29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第210章 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第213章 變法無罪,翻案有理第49章 黯然失色,運籌畫策第217章 改土歸流,用夏變夷187.第184章 江河日進,天星應命第210章 弱肉強食,優勝劣汰162.第161章 金革無避,軍旅從權134.第133章 犯顏直諫,讀書百遍159.第158章 普而遍之,研精緻思第246章 廣客蛇影,殷師牛鬥175.第173章 忙裡偷閒,日暖風恬142.第141章 一波方平,一波再起第21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第37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第214章 正本清源,再和池南第54章 君臣相見,殊深軫念第235章 敬終慎始,紀綱就理178.第176章 善騎者墮,運籌帷幄206.隨緣更新一段時間了64.第64章 調和陰陽,用舍行藏第220章 雪霽風溫,霜消日暖88.第87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198.第193章 亢反嚴禁,當殺不赦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第239章 天於人樂,去時秋社87.第86章 四季輪轉,任重致遠119.第118章 斠然一概,意料之外第29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69.第68章 聲東擊西,陶犬瓦雞202.第197章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第215章 衆鳥高飛,孤雲獨去186.第183章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190.第187章 陰陽順位,懸疣附贅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