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第154章 少歷年所,圍爐共火

朱翊鈞讓戚繼光不必着甲,親自來京城領餉,自然是有原因的。

不這樣做,二十萬兩,到了戚繼光手裡,恐怕一半都沒有。

關於軍餉,大明朝民間有個笑話。

卻說邊疆告急,紫禁城中得了上天眷顧,降下千萬白銀。

於是皇帝分文不留,大手一揮將一千萬兩全作充軍餉。

內閣連夜佈置,勒令戶部將五百萬兩餉銀火速押解邊疆。

總督接到二百萬兩餉銀後,招來各鎮總兵,高呼吾皇恩典,下撥五十萬兩酬軍。

總兵感激涕零,唯有盡心殺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將領來的十萬兩白銀髮給了下屬將領。

十萬大軍從將領手中,各領賞銀二百文,士氣大振,遂連夜逃亡。

聽聞笑話的人紛紛駁斥荒謬——皇帝怎麼可能分文不留!?

而編造這個笑話的人,已經因泄露機密被順天府逮捕了。

這就是大明朝深入人心的層層盤剝。

朱翊鈞對此,更是親身體會過了。

當初先帝死的時候,內外官軍鬧了起來,中樞爲了安撫,撥了一百八十萬兩,給內外官兵凡六十六萬四千三百一十九人,銀各二兩有奇。

那麼大頭兵到手有多少呢?

事後朱翊鈞讓顧寰去打聽了,各軍自然不一樣,哪怕部隊內部都有差異——多的領到一兩,少的領到六百文。

顯然行情價還有所不同。

那又是誰盤剝了呢?

不好意思,銀子出了庫,就別想知道誰下手了。

朱翊鈞既然知道,那肯定是讓自己私房錢打水漂的,這二十萬兩私房錢要是都被吞了,心裡別提得有多膈應了——從來都是他抄別人家的,還沒有說自家被打了秋風。

所以在澄清吏治之前,這些軍需與其讓人層層盤剝,不如直接交到邊軍手裡,省得中間商賺差價。

而且。

他並不需要解釋爲什麼獨獨青睞戚繼光,就如同自己去年給戚繼光升職一樣,都覺得理所應當。

因爲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譚綸是先帝潛邸嫡系,戚繼光是譚綸嫡系,所以戚繼光是裕王府潛邸大將,就這麼簡單。

穆宗對嫡系向來很不錯。

甫一登基,就將戚繼光調入京營。

戚繼光疏請往外,不僅立刻批了,還升作一方總兵。

哪怕戚繼光得寸進尺,請求要調浙江的三千舊部一起去薊鎮,先帝仍然二話沒說就同意了。

即便戚繼光沒有戰功的年份,也是年年升階封賞。

這就是潛邸大將的含金量,優容先帝嫡系,還需要理由?

同時也方便皇帝對潛邸大將施恩,可謂順理成章。

此時,王崇古還在遲疑,一旁的石茂華終於按捺不住開口:“陛下,薊鎮尚需大將坐鎮,豈能輕離?”

“再者,邊將入京,恐怕泄露軍情啊。”

朱翊鈞擺了擺手:“石卿莫要誑朕,這寒冬臘月的,韃靼不要命了才這時候趕着送死。”

“泄露軍情更是無稽之談了,新年入京述職的邊將,不知何其多。”

石茂華段位太低,一點沒有朱衡說到自己份內事,讓外人啞口無言的專業感。

眼見石茂華還要再說。

朱翊鈞直接開門見山:“石卿,正是因爲各級將領層層盤剝,朕不得已纔多此一舉。”

“朕好心掏的私房錢,石卿總不至於想刮一道吧?”

石茂華臉色一變。

皇帝總是輕巧說出這些虎狼之語,到底懂不懂什麼叫人君體面啊!

他心中憋屈,連忙請罪:“臣不敢。”

朱翊鈞也沒心思針對石茂華,輕輕揭過了此事,繼續往下追問道:“兵部擬幾月出兵?”

顯然是不準備繼續討論錢怎麼發的事了。

王崇古只好跟上皇帝的思路,回道:“陛下,要等到探明朵顏衛放牧的範圍,董狐狸等首領的駐地等情況的虛實後,纔可出兵。”

“如今有義商王崇義,挺身而出,假借商隊販鹽之名義,已經去往了朵顏衛。”

“還請陛下稍待數日。”

朱翊鈞一怔。

王崇義,這不是你兄麼?真就有什麼好處都得往家裡摟點是吧?

朱翊鈞心中無語,面上還是大方承諾道:“好義商,屆時一併論功行賞!”

王崇古滿意點了點頭。

他也不求別的,給侄子弄個監生就行了。

王崇古再度開口道:“陛下,還有一事。”

朱翊鈞示意他繼續說。

王崇古斟酌了片刻,緩緩道:“陛下,自從順義王歸附我朝後,便與忠順夫人着手修建與我朝互市的漢城。”

“今日接到忠順夫人上疏,向陛下求請幾名有德高僧,前往土默特部,爲所修城池開光。”

俺答汗歸附後,朝廷賜封號順義王,其夫人三娘子,在部中地位不凡,特賜封號忠順夫人。

朱翊鈞不僅知道這些常識。

他還對這位三娘子極其瞭解。

其人幾乎可稱之爲蒙古武曌。

九歲時,爲俺答汗所納。

俺答汗死後,嫁給了兒子黃臺吉,兒子死後,又嫁給孫子扯力克,孫子死了,又嫁給五世孫卜失兔。

外人都說她是地下室傳家寶。

但實際上,三娘子一直擁騎上萬,嫡系青壯部衆六萬餘。

無論是汗位,還是王印和兵符,都要她點頭,才能決定傳人。

幾乎是一直靠着首領妻子的合法政治身份,牢牢把持着部落的大權。

就像如今,理當向朝廷上奏的人,應該是俺答汗纔對,卻偏偏是這位三娘子,其部中局勢,就可管中窺豹。

三娘子這等人物,當然不是來要高僧開光的。

蒙古人篤信佛教,此舉更多的,恐怕是爲了自己在部落的聲望考量。

同時也是在試探大明朝支不支持她罷了。

朱翊鈞思索片刻,看向王崇古:“王閣老以爲當給不當給?”

專業事問專業人嘛。

王崇古猶豫了片刻,還是咬牙表態:“陛下,即便是順義王,當初也數度劫掠我朝,反覆無常,而三娘子卻是一直與我朝親善,從無仇怨。”

“臣以爲當給!”

話一說完,王崇古就看到皇帝莫名其妙上下打量自己。

他不由懷疑自己是不是說錯話了。

王崇古自然是不知道皇帝想的事有多離譜。

實際上,朱翊鈞盯着王崇古看,是突然想起隆慶五年的一則故事。

彼時北虜效順,各鎮議馬市講款,韃靼出面的人,便是三娘子。

當二十一歲的三娘子到了宣大後,路上見得三十六歲的山西按察司副使蔡可賢。

事後一個勁誇讚蔡可賢面如冠玉,丰姿白皙如神仙。

而後在談判席上,更是公然以此作爲條件,宣稱“願得兵道蔡太師至吾營中,一申盟誓,以結永好。”

然後王崇古就給蔡可賢賣了,後者毫不知情被叫來,剛到營外,就“忽以精騎數十,擁蔡北去塞上”。

幾天之後,小蔡才神色不振被放了回來。

可見這位三娘子是個性開放的女子。

既然如此,坊間傳聞,其人到了宣大之後,經常享用王崇古,恐怕不是空穴來風啊。

王崇古雖然五十八了,但看起來線條流暢,挺拔壯碩,還是有點姿色的——三十六的面如冠玉好吃,五十八的挺拔帥臣未必沒有一番風味。

朱翊鈞突然明白爲什麼王崇古跟蒙古右翼關係這麼鐵了,哪怕從宣大離開之後,還能遙遙操控。

事出有因啊!

眼見皇帝的眼神越來越古怪,王崇古輕咳一聲。

朱翊鈞這纔回過神,不動聲色說回正事:“既然如此,王閣老去挑幾名賣相好看的高僧吧。”

有弱點好啊。

雙方博弈,就應該集中攻克這種有弱點的人。

君不見趙姬遇到嫪毐,連親兒子都能殺。

沙俄歷史上有個妖僧叫拉斯普京,幾乎把貴族的女人幾乎開光了個遍,連沙皇家裡的皇后、公主都沒有放過,全身都洗禮了一番。

事發後,貴婦百姓都聲稱其人會催眠術。

結果其人死後,時人切下他的法器測量,發現有25.8釐米。

這就叫針對弱點的法器,以物理的本質,打出玄學的效果。

高僧也一樣。

三娘子既然要高僧,那就得發點俊美的和尚——制服加成嘛。

王崇古不知道皇帝所想,卻直覺受不了皇帝的打量,說完正事後,默默用高儀的身子,擋住皇帝的視線。

這時候輪到禮部,馬自強很是自覺清了清嗓子。

“禮部正有一事要啓稟陛下。”

衆人紛紛朝他看來。

馬自強翻開奏疏,有些背誦式地念道:“陛下,湖廣宗藩改制,今年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進行。”

“各藩宗產,多用於開設營造廠、作坊,棉布加工、絲織、成衣、碾米、榨油、紙張、印刷、草編、磚瓦、石灰不一而全。”

“不過各藩各府,擅長營商的宗室,着實不多。”

“目前還是併購商行,掌櫃老帶新的學徒形式進行,出師後,才能安排到崗。”

“實在笨拙不合適的,便安排了些輕巧的體力活。”

“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譬如宗藩營商,百姓反而不敢與之交易。”

“又或者收購的某些商行、廠坊,技術落後,恐怕有勾結變現的嫌疑。”

“這些具體事由,正在由戶部跟內廷處理。”

朱翊鈞點了點頭。

這事他倒不急,慢慢來。

馬自強頓了頓,朝皇帝開口道:“陛下,其中一處妨礙,宗人府與戶部也拿不定主意,還要陛下聖裁。”

朱翊鈞好奇朝馬自強看去,等着他的下文。

馬自強斟酌片刻,開口道:“各大王府先前與士紳勾結,暗中經營了不少鑄鐵廠,用以冶煉鐵礦,鑄造兵器。”

“如今大部分都收歸湖廣佈政司了。”

“但岳陽王府的朱蘊樺,此前向宗人府陳情,問能不能由岳陽王府經營鑄鐵廠。”

朱翊鈞一怔:“朱蘊樺?”

馬自強解釋道:“岳陽王府,一衆封號宗室,多受牽連,朱蘊樺在商事上頗受信賴,被岳陽王府公推了出來,雖無封號,卻是個能做主的人。”

朱翊鈞點了點頭,沒有深究。

鍊鐵,也難怪下面做不了主。

哪怕是民用,但哪天心情不好想爆兵了,爐子裡一樣能長出兵器來。

不過……

朱翊鈞大手一揮:“給他罷!”

各處的鐵冶所,生產積極性有些太低了。

看看張四維家裡搞的冶鐵廠,年產近十萬斤,聽說質量還好,廣受韃靼和女真人好評。

是時候搞點聽皇帝指揮,又參與市場競爭的鍊鐵廠了。

馬自強默默將其記了下來。

然後又說起另外一件事:“陛下,東安王與武岡王案三法司審結了,不日就要祭告太廟。”

“武岡王想跟求見陛下,說當初楚王之死有內情,他要稟報。”

說罷,他小心翼翼觀察着皇帝的神色。

這種理由,真假都無所謂,主要看皇帝想不想見。

朱翊鈞失笑,擺了擺手:“說說科舉的事罷。”

這模樣,顯然懶得見了。

馬自強連忙低下頭應聲。

“節後,也就二十日的時間就會試了,準備的時間不多了,科場、試題如何了?”

馬自強沒回話,一旁的朱衡開口了:“陛下,禮科都給事中朱南雍上奏稱考場狹窄,應該加以擴建。”

“本部主事楊松、胡緒、張大器會同巡城御史黃家棟親自到貢院測量號房的規制與尺寸,確實需要重新建造。”

“工部擬定後日便動工,用錢糧照事例,本部六分,順天府四分支給,爭取元宵左右修繕完畢。”

考前一個月修考場是吧?早幹什麼去了?

這都考了多少年了。

朱翊鈞只好委婉提醒一句:“下次儘量不要在年關加班。”

馬自強不動聲色將本部的事情接回來,開口道:“陛下,今科會試報名舉子有八千三百二十四人。”

“其中經過本部、本科覈查,有二千七百人年歲造假。”

“如何處置,還請陛下示下。”

不讓人考試肯定是不可能的,畢竟這麼多人呢。

哪怕一成跑去給韃靼女真出謀劃策,那也是潑天大禍啊。

所以這事,還是得讓皇帝開口。

但朱翊鈞這時候也沒輕易接過這個燙手山芋,反而神色莫名道:“此事乃是吳中行、趙用賢、李得佑等人所揭發。”

“朕若是處置重了,有失仁德。”

“而若是處置輕了,又唯恐他們不忿。”

“這樣罷,以後每屆會試提前申明,僞作年歲者不予會試。至於今科……禮部就不要問朕了,還是尊重那幾位直臣的意見吧。”

馬自強一噎,皇帝比自己還會踢蹴鞠啊。

他默默拱手,應承了下來。

朱翊鈞看了一眼申時行,吏部應當沒什麼事了。

考成法的事情作爲重點,先前已經商討過了,明年推行到哪幾個布政司,也已經定下來了。

似乎也沒什麼工作需要部署。

朱翊鈞直接略過了申時行,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站起身來,朝十三名重臣笑道:“諸卿,一同行個午膳如何?”

開了一上午會,皇帝也餓了。

正在這時,整場沒說話的呂調陽突然起身行禮,開口道:“陛下邀臣參食分膳,臣等自然喜不自勝。”

“不過臣這裡,還有一事。”

朱翊鈞剛剛站起來,要走下御階活動筋骨,聞言不由停下腳步,朝呂調陽看去。

“呂卿但說無妨。”

呂調陽看了首輔、次輔一眼。

而後面色柔和地看向皇帝:“陛下,年關將近,何時正位幹清宮,是不是當給一個日子了?”

朱翊鈞一滯。

面色爲難,吞吞吐吐道:“先前不是說年後嗎?”

呂調陽看向班首的兩人。

高儀輕咳一聲:“陛下,那便正月二十四日前,何如?”

朝臣二十四日上班,皇帝正好搬回來做個表率。

朱翊鈞面有窘色,支支吾吾:“這個……正月,雪尚未化開……”

這時候張居正終於看不下去了,神色竟然帶上些許嚴厲,喚道:“陛下!”

突如其來開口,弄得朱翊鈞身子一抖。

他嘆了一口氣,無奈妥協道:“過完年就搬,過完年就搬。”

三名輔臣對視一眼,滿意點了點頭,朝皇帝齊齊行禮。

而後幾名輔臣這纔開始說起漂亮話,皇帝睿智英明,這一年成績斐然,國朝中興有望雲雲。

皇帝勉強地笑了笑。

馬自強湊了過去,也跟着誇耀起皇帝來。

內臣見狀,這才就着兩張長桌,收拾起來。

衆人都起身之際,只有朱衡還大馬金刀坐在椅子上,嘴裡唸唸有詞。

張瀚與陳吾德,折節替內臣收拾起桌案來,不時回望皇帝,悄悄湊近討論着什麼。

石茂華格格不入,盯着王崇古的背影。

葛守禮跟王國光不約而同走到殿門口,並肩站立,看起外間的雪景。

今天還沒說過話,宛如湊數的吏科都給事中嚴用和百無聊賴,將一切都看入眼中。

不由摸了摸自己腹部,思緒翻飛,自己雖然有湊數的嫌疑,不過要是作幅畫,未嘗不能混個名聲。

名字都想到了,就叫,聖父跟他的十三大臣。

申時行見被幾名輔臣圍在中間的皇帝鑽了出來,正要行禮。

只聽皇帝路過他後背時,悄悄說道:“聽聞你看中的小輩顧憲成興辦報紙要諫朕,都去孔家請人了。”

申時行一驚,就要回話。

但皇帝聲如蚊訥,又留下一句話,便走開了。

申時行回憶了片刻,纔想起皇帝說的什麼——做長輩的豈能不幫襯一二,拿出你吏部侍郎的跋扈,給孔家去信幫小輩站站臺。

申時行欲言又止,最後凝神沉思。

大臣們先後落座,內臣們終於開始上菜。

殿外的紫禁城被大雪覆蓋,天寒地凍,銀裝素裹。

殿內皇帝與羣臣參食分膳,同舟共濟,其樂融融。

萬曆元年,就這樣過去了。

第241章 陳師鞠旅,民胞物與70.第69章 風饕雪虐,搖山振嶽130.第129章 原委始末,陰差陽錯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180.第178章 足躡華峰,目觀滄海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第15章 虛空造牌,改往修來第38章 銖稱寸量,分廷相抗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第8章 蟄伏待機,涓流以蓄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202.第197章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67.第67章 廣開言路,豎眉瞋目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205.第200章 交口稱讚,犯上作亂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209章 四海同音,酌古御今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第214章 正本清源,再和池南108.第107章 死生淘氣,屍橫遍地61.第61章 居京不易,螳螂亮臂207.第201章 屠所牛羊,狗急跳牆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124.第123章 撥亂反正,黜昏啓聖第237章 拯溺救焚,借物喻人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159.第158章 普而遍之,研精緻思第31章 關於更新和追讀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88.第87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第53章 布帆無恙,萬人空巷76.第75章 誅心奪志,揆情審勢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第202章 今亡亦死,死國可乎第53章 布帆無恙,萬人空巷第47章 夤夜闖宮,袒心剖胸128.第127章 望風希指,狸貓換子102.第101章 如期而至,小黠大癡184.結卷感言以及明天請假一天第231章 膏脣岐舌,公無渡河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68.成績彙報暨更新說明第57章 投石問路,疑團滿腹174.第172章 絲絲入扣,光前啓後第219章 鋋戈連雲,旌旗耀日81.第80章 及鋒而試,後人故智第32章 擦拳磨掌,你來我往第39章 當軸處中,各顯神通第57章 投石問路,疑團滿腹第59章 驚雷炸響,摩拳擦掌第230章 以一持萬,樹碑立傳188.第185章 元禮模楷, 季彥領袖第226章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100.第99章 比肩隨踵,溘然殂薨103.第102章 兔死狐悲,涉艱履危180.第178章 足躡華峰,目觀滄海172.第170章 宗羅百代,徹裡至外第4章 崢嶸初現,太子升殿第17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第210章 弱肉強食,優勝劣汰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第148章 勤勞匪懈,完粹淳龐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50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第240章 拳腳相加,不悱不發95.第94章 風雨飄搖,鬼哭神嚎第7章 孝事兩宮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130.第129章 原委始末,陰差陽錯186.第183章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第246章 廣客蛇影,殷師牛鬥132.第131章 瀉水置地,南北自流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190.第187章 陰陽順位,懸疣附贅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146章 鏗鏘有力,摧金斷玉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100.第99章 比肩隨踵,溘然殂薨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第236章 荒洲古漵,斷梗疏萍206.隨緣更新一段時間了157.第156章 河清社鳴,羣龍見形71.第70章 好言相勸,猿啼鶴怨92.第91章 故家喬木,退讓賢路203.第198章 帶雪煎茶,和冰釀酒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164.第163章 珥貂葉貴,何妨虜支
第241章 陳師鞠旅,民胞物與70.第69章 風饕雪虐,搖山振嶽130.第129章 原委始末,陰差陽錯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180.第178章 足躡華峰,目觀滄海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第15章 虛空造牌,改往修來第38章 銖稱寸量,分廷相抗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第8章 蟄伏待機,涓流以蓄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202.第197章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67.第67章 廣開言路,豎眉瞋目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205.第200章 交口稱讚,犯上作亂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209章 四海同音,酌古御今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第214章 正本清源,再和池南108.第107章 死生淘氣,屍橫遍地61.第61章 居京不易,螳螂亮臂207.第201章 屠所牛羊,狗急跳牆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124.第123章 撥亂反正,黜昏啓聖第237章 拯溺救焚,借物喻人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159.第158章 普而遍之,研精緻思第31章 關於更新和追讀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88.第87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第53章 布帆無恙,萬人空巷76.第75章 誅心奪志,揆情審勢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第202章 今亡亦死,死國可乎第53章 布帆無恙,萬人空巷第47章 夤夜闖宮,袒心剖胸128.第127章 望風希指,狸貓換子102.第101章 如期而至,小黠大癡184.結卷感言以及明天請假一天第231章 膏脣岐舌,公無渡河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68.成績彙報暨更新說明第57章 投石問路,疑團滿腹174.第172章 絲絲入扣,光前啓後第219章 鋋戈連雲,旌旗耀日81.第80章 及鋒而試,後人故智第32章 擦拳磨掌,你來我往第39章 當軸處中,各顯神通第57章 投石問路,疑團滿腹第59章 驚雷炸響,摩拳擦掌第230章 以一持萬,樹碑立傳188.第185章 元禮模楷, 季彥領袖第226章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100.第99章 比肩隨踵,溘然殂薨103.第102章 兔死狐悲,涉艱履危180.第178章 足躡華峰,目觀滄海172.第170章 宗羅百代,徹裡至外第4章 崢嶸初現,太子升殿第17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第210章 弱肉強食,優勝劣汰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第148章 勤勞匪懈,完粹淳龐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50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第240章 拳腳相加,不悱不發95.第94章 風雨飄搖,鬼哭神嚎第7章 孝事兩宮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130.第129章 原委始末,陰差陽錯186.第183章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第246章 廣客蛇影,殷師牛鬥132.第131章 瀉水置地,南北自流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190.第187章 陰陽順位,懸疣附贅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146章 鏗鏘有力,摧金斷玉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100.第99章 比肩隨踵,溘然殂薨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第236章 荒洲古漵,斷梗疏萍206.隨緣更新一段時間了157.第156章 河清社鳴,羣龍見形71.第70章 好言相勸,猿啼鶴怨92.第91章 故家喬木,退讓賢路203.第198章 帶雪煎茶,和冰釀酒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164.第163章 珥貂葉貴,何妨虜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