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心思

李克用已經回了晉陽,李嗣源、石善友二人全面統籌忻代、雲蔚戰事,李嗣源爲主,石善友佐之。

李嗣源今年三十六歲,征戰二十餘年,終於走上了一線統帥的職位,負責一個方面的大局,這對他而言,是仕途上的一個巨大突破。

只是————河東的前途,整體晦暗不明,讓這個大帥的職位失色不少。

手下的軍隊又有了調整。

從幽州開來的兵馬規模很大,人數逾兩萬,甚至超過了李嗣源長期管帶的親騎、飛騎、雄捷及馬前銀槍四軍一萬四千人。如何管理,其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這並不是杞人憂天。事實上現任幽州節度副使李存璋對自己手下的兵馬被抽走十分氣憤,因爲這變相削弱了他的權力。

無奈這是晉王的命令,他無法拒絕。但這筆賬,多多少少要算一些在李嗣源頭上了。

李嗣源當然清楚這裡面的事情。但對付夏人是公事,也就這樣了,沒什麼可說的。

「再催一催晉陽,既然要打,卻準備得這麼遲緩,是何道理?至今才發來兩批糧草、一批箭矢,太慢了。」李嗣源皺了皺眉頭,將手裡的賬冊放下。

他不識字,賬冊上的東西根本看不懂,也懶得看。他現在的頭等大事,還是完成戰爭開始前的各項準備。

「大人,兒聽聞晉陽幕府的李掌記、蓋司馬精明幹練,對軍中事務熟稔非常,應不至於辦事這麼拖拉。他們————可能是故意的。」義子李從珂神神秘秘地說道,同時還有些驕傲,一種窺破秘密的驕傲。

李嗣源笑了,道:「你這個纔打了幾年仗的小毛頭都看得出來,我豈能不知?」

是的,正如樑漢顒、裴冠所猜測的那樣,李克用並不怎麼看重阿保機這個新收的義弟。或者說,他可能對「義弟」這個詞產生某種程度的恐懼了,真的沒有太多好感。

他已經決定,先靜觀其變。

契丹人這會滿腹怨氣,與夏人大戰的可能性很高,那麼不妨再等等,讓夏人的兵力被大量吸引到燕北前線,後方空虛的時候,再出動精兵強將,一舉打到夏人的七寸上面。

李嗣源不評價這個策略到底正確還是錯誤。

他只知道,這麼幹有點對不起契丹人。但話又說回來了,他們與契丹之間真的沒有互信,甚至敵意並沒有完全消除。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確實很難做到心無芥蒂地毫無保留的聯手。

身在局中,有些決定確實不好做。但晉王————也是真的老了啊,沒十年前那股銳氣了。換做那時的晉王,斷然不是這種選擇。

「原來大人已經知曉。」李從珂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你須得守口如瓶。」李嗣源說道:「一旦傳得沸沸揚揚,軍心士氣或受影響。」

「遵命。「李從珂應道。

李嗣源嘆了口氣,在中堂內轉來轉去。

良久之後,他突然說道:「你替我跑一趟晉陽。不管幕府是怎麼謀劃的,先把物資置辦齊備總沒錯。免得一旦倉促出兵,卻發現什麼準備都沒做好。」

「遵命。」李從珂又應下了。

「還有。」李嗣源又道:「你親自去一趟晉王府,就說值此之刻,與其瞻前顧後,不如盡起大軍北上,與阿保機相約會於雲州。屆時二十多萬大軍,夏人畏懼,主動權就到咱們一邊了。見不到晉王,你就去找蓋寓和李襲吉,讓他們去勸說。」

「晉王與阿保機於雲州會盟?」李從珂驚道。

「小兒輩無需問太多,徑去就是了。」李嗣源大手一揮,讓李從珂趕緊去辦事。

「是。」見父親有些煩躁,李從珂立刻閃人了。

李嗣源確實有些

煩躁,於是下了部隊,操練五營新軍。

一旦大戰爆發,主力部隊肯定要北上的,屆時忻代防務就只能靠這五萬多步騎守禦了。這些部隊目前由都教練使衙門負責訓練,但事實上是雙重管理,因爲晉陽方面已經將其歸隸李嗣源指揮。

面對如此信任,李嗣源也非常感激。

他沒有太大野心。河東這個樣子他雖然泄氣,但並沒有過絲毫動搖,直想報晉王的大恩。

他不識字,沒有經世濟國之才。唯一能做的,就是操練部隊,奮勇廝殺,鎮守一方罷了。

如果將來事不可爲,一切唯晉王之命是從。他若戰,就戰到底,死而無憾。他若不想打了,大不了老兄弟們解甲歸田,如此而已。

風中傳來激昂的鼓聲以及陣陣喊殺聲。

李嗣源立於營中高臺之上,仔細觀了新軍軍勢。時不時派新兵下去傳令提點、改正,每每言之有物,切中要害,衆人鹹服。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

******

建極二年六月初八,清晨。草原上燃起了沖天大火,帳篷、車輛被燒得劈啪作響,煙霧升騰而起,一團團,一縷縷,如雲如綿,飄飄渺渺。

風中又傳來了隱隱約約的喊殺聲。

戰馬嘶鳴,刀劍相交,沉悶的鐵蹄幾乎踏破了整片草原。

慘叫聲三不五時地響一下,間或夾雜着痛罵。人臨死前發出的無意義的叫喊,真的很難讓人分辨到底出自何方。

當東邊天際裹起一團紅霧時,遊雲漸漸散去,草原變得遼闊起來。

王合屏氣凝神,注意着周圍的動靜。

不一會兒,從四面八方陸續傳來「咚咚」的鼓聲,漸而,鼓聲轉急,變成了雜沓的馬蹄聲響,震得大地微微抖動。

很快,從東、南、北三個方向,影影綽綽跳出一團又一團灰影,漸漸向這裡逼近。

「爲了無上可汗,殺!」王合挺起一杆馬槊,當先而出。

「殺!」無數的騎士緊夾馬腹,策馬而上。

三面都有敵人,但他們毫無畏懼,只盯着東面的敵軍猛衝。

那一側兵力最雄厚,而且看起來好像有酋豪貴人,那就拿你開刀了!

契丹人不意三面合圍,對方還敢直衝而上,紛紛大罵,亦策馬揚鞭,迎了上去。

雙方的速度越來越快,弓弦聲開始慢慢響起。但在疾馳的戰馬之上,陣型還如此稀疏,想要射中卻也有些難度。

一些倒黴鬼栽落下馬,有人連人帶馬滾落在地,更多的人則將馬速提到極致。

契丹人射完最後一輪箭後,抽出骨朵、馬刀、長槍、鐵劍衝了上來。

與傳統的草原騎射手不太一樣,契丹人是經常近戰肉搏的,隨身就帶有這些雜七雜八的武器。

雙方的騎兵轟然撞在一起。

王合揮舞着馬槊,直接一個橫掃迎面而來的兩個契丹騎兵躲閃不及,被這種勢大力沉的重型馬戰武器砸中,大叫一聲栽落馬下。

前方閃出一杆長槍,直奔面門而來。千鈞一髮之際,王合棄了馬槊,側身一躲,與敵騎交錯而過。

剛回正身子,又一杆長槍刺來。王合大怒,藝高人膽大的他腋下夾住槍桿,對面忙不迭地棄槍,王合右手抽出一柄茶山劍,揮舞斬下,敵騎慘叫落地。

「撒八貴人死了!」契丹人紛紛驚呼。

有數十人悲鳴一聲,紅着眼睛捨棄了當面的敵人,撥轉馬首,奔往出事地點,試圖營救。

王合將鐵劍插回鞘套。

入鞘之前他看了一眼,劍刃之上滿是鮮血,賊人應是死了————這是斬斷脖子纔會出現

的大出血。

將夾在左腋的長槍握在手中後,他又找準敵騎,連連刺擊,所過之處,無一合之敵,連殺三人。

突然之間,後背、兜盔之上連連傳來巨力,差點讓他從馬上栽落。

王合很清楚,他中箭了,還不止一支。蒼天對他是厚愛的,若箭矢射中的是戰馬,這會他已經滾落在地了。混亂的戰場之上,一旦落馬,生還的機率小之又小。

「噗!」又一槍刺出,敵騎應聲而倒,但長槍也折斷了。

王合大罵一聲,撥轉馬首,卻見南、北兩個方向的敵騎已經離得很近了,方纔的箭矢應該就是他們射的。

「撤!」他大吼一聲,率部向西逃去。

契丹人如何肯放過他,紛紛怪叫着追上。

東北方百餘里之外,正在紮營的阿保機很快得到了消息。

三泉之地的党項頭領王合率部出擊,偷襲了他們一個牧馬地,殺數十人,掠走馬匹三千,並燒燬了很多帳篷、輜重車輛。楮特部的撒八率部追擊,結果「中伏而死」。

「荒唐!茫茫草原,如何埋伏?」阿保機聽了心情有些不好,下意識就罵了出來。

真相或許是楮特部與黨項人正面交鋒,被人殺了。

「夷離堇,夏人應該漸漸知道我軍大舉西征了。」聽到消息的海里匆匆趕了過來,說道:「這不是第一次了。最近幾日,夏人明顯更加活躍了,一定發生了什麼變故。」

「什麼變故?」阿保機神情凝重,問道。

「這幾年一直是夏人主動挑釁我軍。」海里說道:「今年夷離堇大舉西進,對夏人來說,這很少見到。再遲鈍的人,也知道情況不對勁,一定會小心行事。如今這種反常情況,只有三種可能。」

「說。」阿保機摩拳着腰間的騎弓,道。

「其一,夏人太過莽撞,自大驕狂,不把我契丹放在眼裡,這不是壞事。」海里說道。

「其二,漢人兵法之中,有一條叫做故意示強,隱瞞己方虛實。他們內部一定十分空虛,感到畏懼,所以主動發起攻擊,想令我軍疑懼,不敢快速推進。」

「其三,晉人沒有出兵的意思。夏人不怕腹背受敵,有恃無恐,已調集大軍而來。但他們應該沒這麼快。」

「你傾向於哪一種?」阿保機問道。

「第二種。」海里毫不猶豫地說道「夏人在故意示強,掩蓋己方的虛弱,想拖延時間。他們————肯定還沒準備好。

阿保機默默沉思。

越來越多的部下圍了過來,等待他的決定。

「我們也還沒完全準備好。」阿保機說道:「不過,終究比夏人更充分一些。立刻遣使至河東,就說我想見見我的兄長。」

使者很快挑選了出來,領命而去。

阿保機又扭頭說道:「催促一下後邊,加快行軍速度。」

-

到進行查看

晚唐浮生

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986章 梳子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四十五章 戰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十七章 潼關第九章 表演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三十六章 這……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1310章 驚聞第六章 接見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六十章 朱瑄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二十章 河清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六章 修武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四十九章 北線第1170章 康福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十四章 味道第二章 舊部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三章 四月第976章 北上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六章 答卷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三十八章 戰略欺騙第七十七章 齊州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三十章 西行第二章 城傍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1187章 排陣使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1293章 西行途中第1171章 吃魚第四十章 分歧第1070章 歸期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五十二章 撤!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1029章 不適應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二十五章 變天
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986章 梳子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四十五章 戰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十七章 潼關第九章 表演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三十六章 這……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1310章 驚聞第六章 接見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六十章 朱瑄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二十章 河清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六章 修武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四十九章 北線第1170章 康福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十四章 味道第二章 舊部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三章 四月第976章 北上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六章 答卷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三十八章 戰略欺騙第七十七章 齊州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三十章 西行第二章 城傍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1187章 排陣使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1293章 西行途中第1171章 吃魚第四十章 分歧第1070章 歸期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五十二章 撤!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1029章 不適應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二十五章 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