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亮相

飲宴,自古以來都是極爲重要的社交活動。

國朝以來,列聖都很喜歡賜宴。

高祖賜宴49次,太宗賜宴72次,玄宗賜宴47次,這是最多的三聖。

作用很多。

有的是替大臣解決生活困難問題。蓋因國朝初期,制度不全,百官俸祿較低,高祖、太宗賜宴必賜物,相當於發獎金。

有的是“團建”,大家一起吃吃喝喝,增加感情,提高士氣。

還有解決家庭矛盾的。

比如“薛萬徹尚丹陽公主。人謂太宗曰:‘薛駙馬無才氣,公主羞之,不同席者數月。’”太宗聞之大笑,就置酒把各個駙馬都找來,對其他人不假辭色,專門與薛萬徹說話,席間多次誇讚他。還與他賭賽握槊(拔河),假裝輸了,把佩刀解給薛。

酒後薛萬徹準備騎馬回去,公主立刻就讓他上馬車一同回家,重歸舊好。

朔方軍的宴飲就是純粹的“團建”了。

軍府衙將、文職僚佐、諸部酋豪等等,主宴之外有分宴,就規模來說,已經不是宴飲,而是大酺(pú)了。

軍士們忙忙碌碌,烹牛羊,具酒食,一道道菜被端上來,置於案几之上。

菜色其實很簡單,就是常見的食物:蒸餅、乳酪、酥油、烤肉、煮肉、蜜餞、乾果、野菜、葡萄酒、馬奶酒之類,大部分是隨軍夫子轉運過來的,小部分就地取材。

比起宮中賜宴,確實很簡單,但分量足。大夥席地而坐,氣氛又融洽,吃得很開心。

邵樹德將嫡長子承節帶在身側,讓他一個個認識各位軍使、副使、幕府僚佐。

小孩子記不住沒關係,大人能記住他就行了。

“此爲武威軍使盧懷忠,爲父最信重之人,出征之時,常倚爲先鋒。伐靈州之戰,乘風雨夜襲,大破康元誠。”邵樹德領着兒子到盧懷忠身前,道:“吾兒還不行禮?”

邵承節聽得懵懵懂懂,不過行禮二字還是明白的,立刻像模像樣地做了起來。動作還是挺標準的,看得出來折芳靄下了不少力氣。

“公子夙成聰敏。大帥有此佳兒,藩鎮事業後繼有人了。”盧懷忠亦回禮道。

公子是國朝對豪門權貴子弟的稱呼,一般的官僚子弟,還當不起這個公子之稱。

邵樹德本想讓盧懷忠來當渭北節度使的,但他自個不願意,讓手下幕僚替他寫了封信,表示願意繼續帶兵,戰場上建功。

對此,邵樹德也只能聽之任之了,以後再找機會補償。都是老兄弟了,自然要同享富貴,雖然老盧似乎志不在此,只想討平像李罕之這類殘民以逞的軍頭。

……

“此爲鐵騎軍使——”邵樹德話還沒說完,承節已經喊阿舅了,頓時有點好笑。

“小男已有多時未至舅家了,表妹甚是想念。”說罷,折嗣裕眨了眨眼睛,笑道。

他就是這樣的性子,有時候會“戲人”,讓人無從招架。更容易在不知不覺間得罪人,但他好像根本不在乎。

別人的看法,愛咋樣咋樣,也不妨礙我建功立業,享受富貴。

……

“此爲軍府都教練使朱叔宗,訓練軍卒、編制軍法,爲父一日不可離。”

到了朱叔宗面前時,邵樹德着重提了“一日不可離”五個字。

有些人的功勞,不在表面,而在幕後辛勤的工作。他們不如戰陣上叱吒風雲的大將亮眼,但少了他們,你會發現處處不得勁,軍隊戰鬥力一年不如一年。

“大郎君性端謹,善容止,銳意經籍,大善。今後再勤練下武藝,便可隨大帥出征了。丈夫兒若無戰功,是難以服衆的。”朱叔宗用看女婿的目光仔細審視着邵承節,言語中多有提點。

大郎君亦是國朝對貴族子弟的稱呼,與公子比起來較爲親近。

邵樹德最近想讓朱叔宗當河西節度使,不過他也拒絕了,只言願繼續爲大帥練兵。

邵樹德也不多勸,一切盡在不言中。鐵林都老人了,只要朔方鎮還在,朱叔宗的地位就不會比任何人低。

……

“此爲幕府副使陳誠,贊畫軍機,智計百出,從軍征討,屢立戰功。”邵樹德又帶着兒子到了陳誠面前,介紹道。

邵承節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

“果是帥家子,長成後必是姿貌瑰偉,文材武略,樣樣精通。”陳誠一邊回禮,一邊笑道:“吾等富貴得保矣。”

邵、陳二人皆笑。

藩鎮繼承人的水平,事關大家的富貴能夠延續,這不是開玩笑。

若嫡長子實在不行,諸將有意見,邵樹德也會考慮是否換一個繼承人。

跟着一起打天下的衙將、幕僚,都是這份基業的“股東”,“董事長”也要考慮小股東們的權益。

轉了一圈下來後,邵樹德吩咐衆人繼續吃喝,然後帶兒子離席,到帳內暫時休息。

“二郎,阿爺今日帶你見的,都是可以信任之長輩。”邵樹德讓親兵端來茶水,一邊啜飲,一邊說道:“若有朝一日爲父不幸兵敗薨了,便要這些長輩們扶你一程了,直到你能自立。”

這年頭的藩鎮權力繼承,大部分都很血腥,但也有比較順利的。

成德節度使王鎔,十歲繼位,鎮內秩序井然,並無人造反。但回鶻王氏已經控制成德鎮四代人,利益格局相當穩固了,這卻是朔方鎮不好比的。

“阿爺,兵敗薨了是何意?”承節問道。

這……

“刀槍無眼,兵事無常。譬如你見過的獵狼,若射不中,便可能爲狼所趁。” www ✿ttKan ✿c o

“是被狼咬死嗎?”

“是的。”

“那不能逃走嗎?”

邵樹德沉默了一會,才道:“阿爺與鐵林軍將士們有約,拿腦袋作保,將士們不負我,我不負將士們,不能逃。”

“逃了會怎樣?”

“比戰死還嚴重。”

承節聽得似懂非懂。

“二郎,你要記住。輕易不要許諾,許了諾就要做到。阿爺當年兵微將寡,爲了激勵士氣,籠絡軍士,與將士們相約同生死、共進退。軍士逃,斬軍士,戰將逃,斬戰將,主帥逃,斬主帥。而今卻是不能食言了,記住,答應將士們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另者,不可胡亂許諾、濫賞,免得兌現不了。”

“濫賞是什麼意思?”

邵樹德:“……”

邵承節眼巴巴地看着父親。

“譬如你一直想要一匹小馬駒,阿爺賞你了,下次你又想要一匹大馬,阿爺給不了,你是不是很失望?這便是濫賞。”

“阿爺可以先賞小馬駒,兒不失望。”

“你不失望,很好,但這世間多的是慾壑難填之輩。”邵樹德耐心地說道:“今日天色已晚,先去帳中歇息吧。明日穿上你的戎服,隨阿爺一起的觀閱軍容。”

侍女曹氏、渾氏將承節帶去他自己的營帳,臨走前,渾氏還幽怨地看了邵樹德一眼。

邵樹德一怔,隨即想起曾經興之所至,將渾氏抵在廊柱上寵幸過,幾乎都忘了。

不知道裴氏在做什麼?邵樹德心裡開始長草。

嗯,裴氏現在遇到了“敵人”。

今晚邵樹德與諸將、幕僚飲宴,折芳靄也與軍府文武將佐的妻室們一起用膳。

這若是建國稱帝了,這羣婦人就是命婦,自然由皇后招待她們。

裴貞一隨意轉了轉,發現前來的不僅是將佐妻室,晚輩亦有。

幕府營建司判官蕭茂帶了他的從侄女蕭氏一起來了,裴貞一看見蕭氏後就定住了,她幾乎聞到了同類的氣息。

蕭氏好不要臉!正經世家大族的女兒,從小不知道花了多大代價培養,帶過來做甚?難不成是招婿?

不過她很快沒工夫繼續瞎想了,親兵十將鄭勇遣人過來,將他帶到了鐵斤城中。

邵樹德今晚住城裡,召裴貞一侍寢,不過現在還有事要做。

“有中使將至,欲晉我爲夏王,以你觀之,這誰出的主意?”邵樹德坐在胡牀上,面無表情,非常平靜。

“此必是宰相與聖人單獨問對時之建議。”裴氏上前蹲下身來,幫邵樹德脫靴子。

“哪個宰相?”

裴氏遲疑了一下,道:“妾離京中之時,杜相似已有明哲保身之念。崔相素來風評不佳,人皆言其奸邪,然善於察言觀色。亦不太像是劉相的手筆,或是孔緯、徐彥若之謀。”

“寫一封辭表吧。”邵樹德吩咐道。

“是。”裴氏幫邵樹德脫去戎服,又紅着臉褪下了自己身上的衣物。

“再看看這個。”邵樹德將一份信件放到裴氏面前。

“伏以蜂蟻巢窠,猶能稔惡;熊羆隊伍,未見摧兇……伏望差借兵士,助平沙陀,得貴藩精騎五千,勝諸道羸師十萬……伏惟永存始終,早示可否……”裴氏攏了攏耳邊秀髮,仔細看了一遍。

信是赫連鐸寫的。

李克用不顧春播農忙,調集大軍、徵發夫子北上雲州,先野戰擊敗赫連鐸,隨後進圍雲州,如今已經兩月有餘。

赫連鐸估計是心裡沒底,遣使突圍,跑到靈夏來求救。不出意外的話,肯定也有使者前往幽州了。

“大帥是要……”裴氏不確定地問道。

“給新泉軍使楊悅寫封牒文,讓他移屯朔州,多蓄糧草,謹守城池。”

白義誠當了朔州刺史後,新泉軍便挪到了寧武縣。

朔州也是大城,糧草充足的情況下,急切間難以攻下。

雲州那邊,赫連鐸去年得了二十萬斛粟麥,邵樹德不信他已吃完,肯定還有相當留存。

李克用打,就讓他打好了。雲州東西二城,不知道要耗費掉他多少精兵強將,等到流不起血的時候,自然就消停了。

赫連鐸有本事從草原上搞到人手,兵源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他的死穴在於糧食不足,這對邵樹德來說不是問題。

雲州城很大,也很堅固,北魏都城的底子,沒那麼好打。只要李克用頂不住撤兵,勝州方面就給赫連鐸輸送糧草、箭矢、傷藥等物資,讓你白打。

有本事圍一年,我就服你。

裴氏很快一揮而就。

邵樹德看了看沒問題,便讓親兵取走發出去。

裴氏,對南衙北司和聖人還是比較熟悉的,邵樹德發現愈發離不開她了。

得有制衡,得有競爭!

第1296章 默契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四十五章 慘第三十章 擊破第三十章 青唐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還是解釋一下吧。第四章 戰利品第十一章 勸阻第二十四章 築城將軍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五十六章 北歸(三)第二十章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九章 埋伏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五十二章 死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二十二章 催促第1071章 滾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四章 掙扎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1314章 收服第三章 上元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八章 蕃兵第十八章 勸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八十三章 八月戊寅第三章 議帥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四十九章 北線談談兵法第999章 思考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1159章 爭吵第九十六章 了斷第1083章 一言堂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四十九章 餘波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六十章 登高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七章 不得歇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八十四章 慕闍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1227章 內情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十八章 勸第590章 籠中人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1041章 風向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1010章 嘗試第九十二章 善後(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七十三章 收穫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1048章 一天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三十三章 平亂?
第1296章 默契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四十五章 慘第三十章 擊破第三十章 青唐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還是解釋一下吧。第四章 戰利品第十一章 勸阻第二十四章 築城將軍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五十六章 北歸(三)第二十章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九章 埋伏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五十二章 死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二十二章 催促第1071章 滾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四章 掙扎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1314章 收服第三章 上元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八章 蕃兵第十八章 勸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八十三章 八月戊寅第三章 議帥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四十九章 北線談談兵法第999章 思考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1159章 爭吵第九十六章 了斷第1083章 一言堂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四十九章 餘波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六十章 登高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七章 不得歇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八十四章 慕闍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1227章 內情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十八章 勸第590章 籠中人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1041章 風向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1010章 嘗試第九十二章 善後(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七十三章 收穫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1048章 一天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三十三章 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