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恩德

潼關城牆上,軍士們大張嘴巴,驚訝無比。

新修的一等國道其實十分寬敞,幾乎佔滿了塬下的整條丘壑,但巨大的四輪馬車一上路,卻又覺得只有這麼寬闊的道路,才能讓此等“豪車”暢通無礙。

朝廷做事果然走一步看三步,先有路,再有車,章法明確,讓人無話可說。

“都站直了,別東張西望!”有軍官走了過來,拿刀鞘敲了幾個趴在女牆上夠着看的軍士,提醒道。

曾經的雄關重鎮,如今已經沒有正兒八經的軍士守衛了。

早些年的鎮國軍是最後一支守禦潼關的正規軍。此軍被裁撤併入禁軍後,關內道曾經在各州抽調州兵輪換守禦。再後來,基本就是徵發土團鄉夫守關了。

到了現在,就連土團鄉夫的人數都大大減少。寥寥幾千人,能守屁的潼關!他們最大的作用,是在稅吏的指揮下,看守潼關附近的各個坑道,堵截試圖抄小路進出關中的商徒,別讓他們逃稅。

大夏建立之後,雖說有三京,但明眼人都知道以洛陽爲主。潼關的軍事價值更是大打折扣,估計從今往後,都一直是輪換鄉勇鎮守了。

除非朝廷長期留在長安,那樣蒲津關、潼關的重要性將大大上升,如前唐那樣成爲內六關,屯駐重兵。

但這多半不可能了。

“吾皇萬歲!”聖駕遠遠出現在驛道上,同、華二州甚至對面蒲州的官吏、土豪、士紳、耆老立於道旁,齊聲高呼。

“吾皇萬歲!”沒有人下命令,潼關上的土團鄉夫們也響起了稀稀拉拉的聲音。

鄉勇指揮有點驚異。

他是禁軍退下來的老卒,兗州人,曾經的泰寧軍鎮兵。對聖人固然恭敬、順服,但絕沒有這種發自內心的擁戴。

事實上他很好奇,聖人到底給了關西百姓什麼好處,值得他們這樣?

“何至於此?”他走到一位相熟的軍士面前,壓低聲音問道。

軍士看了他一眼,亦低聲道:“我家兄弟三人,只有不到四十畝地,還很貧瘠。家父在世時,總說這麼貧瘠的地,若分給你們弟兄三人,怕是一個都過不上好日子。”

指揮點了點頭,這倒是實情。

他們這批人來自慶州,本來就是窮地方,有些縣鄉還很缺水,種地其實沒有多少收成。三四十畝地,若分給弟兄三人,去掉賦稅,想要不讓妻兒餓死的話,就得在某些季節大量食用野菜、瓜果,生活水平簡直是斷崖式下跌。

“所以,家父將地全留給了我,說這是聖人的旨意,長兄繼承一切。”軍士繼續說道:“二弟、三弟拿了一些浮財,去襄陽了。去年本鄉一個商徒去襄陽買茶,回來時捎了二弟、三弟的信,說他們在南漳縣安家了,二弟還娶了媳婦,都能吃飽。”

指揮聽完,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按照他們老家的觀念,這樣似乎是不太合適的。兄弟離散,孤零零的一個人,出點事都沒人幫忙,怎麼想都覺得不太合適。但人家說的也是實情,難道一起窮麼?

三兄弟瓜分家產,一人十來畝地,交完稅後,自己一個人或許能吃飽,但娶了妻生了孩子呢?夫妻二人外加兩三個孩子,一年就要吃光所剩的餘糧,稍稍歉收一些,就要餓肚子。

孩子長大後,不光飯量大增,還面臨着又一次分家的窘境。這次再分,可就真的麻煩了,無論怎麼努力都吃不飽。

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又有些道理。只是,終究故土難離,祖宗墳園都在,你去了外地,便是無根飄萍,一旦被人欺辱,連個幫忙的人都沒有。

指揮還是有些不能接受。如今世道太平了,待在老家,總能找到點湖口的零活吧?實在沒辦法,劫掠過路商旅也行啊,便如蔡賊那般。

“吾皇萬歲!”驛道上聖駕停下了,帝后二人攜手下車,軍士又跟着高呼了兩聲。

關西可真是皇夏鐵盤了!指揮心中暗道。旋又想到自己也是關西人了,遠在兗州的家人年底之前也會跟着搬過來。未來有朝一日,他的兒子也會在城頭這般高呼吧?

潼關城下,一羣正準備繞路禁坑的商旅也停下了。

他們從荊州而來,帶着數車茶葉,準備過潼關入關中。不過眼下是不可能的,到處都是禁軍馬步士兵,將閒雜人等驅趕地遠遠的,只能走禁坑了。

“未來即便有人謀朝篡位,只要邵氏子孫跑到長安,也是一個東西二帝並立的局面。”有人說道:“今上也是奇了,他也不是關中人,怎得就讓這麼多人爲之高呼?”

“七郎,你早晚死在這張嘴上。”另外一人叱罵道:“今上也是你能編排的?若被人告發了去,我等也要受牽連。”

“王師範編排今上淫辱李唐後宮都沒事,我這算得了什麼。”七郎不服氣,還嘴道。

“王師範說的都是真的,你說的——呸,被你繞進去了。”說話之人自己都氣笑了,道:“總之你要再不改,下去就不帶你出來了,一輩子留在山裡看茶場吧,省得你闖禍。”

七郎顯然有些怕了。

他不怕今上,但害怕一輩子窩在山裡,於是換了個話題,道:“三哥,那四輪馬車看着挺好的,咱們能買一輛回去嗎?應不復雜,回去拆了看看,再找人打製,以後用來運茶,應該很方便。”

“聽聞是內務府造的……”三哥有些遲疑:“他們拿來賺錢的買賣,怕是沒那麼容易允許外人造。不過確實不錯,比騾車、驢車強多了。拿來運貨的話,我估摸着能省一半錢,甚至不止。”

“只要能讓咱們造,聖人他就是睡了前唐何皇后都沒事。”七郎得到三哥肯定,又嬉皮笑臉起來,嘴上不把門了。

三哥氣得踹了他一腳,道:“快趕路!”

七郎摸了摸屁股,當先趕着馬車走了。

三哥不放心,追了上來,語重心長地說道:“我知道你年輕氣盛,還當過武夫,對誰都不服氣,但今上不一樣。”

“如何不一樣?”七郎問道。

“今上對咱們商徒有大恩。”三哥面容嚴肅地說道。

“恩從何來?”

“此番出外,咱們沒帶多少銅錢。”

“這事我也奇怪呢。”七郎是第一次出門,對這些確實不太明白,問道:“不是還有絹帛麼?”

“那絹帛是賣給長安大戶人家做衣裳用的,不是當錢使的。”三哥說道:“大兄懷裡揣了一疊長安坊市的銀元票,這纔是做買賣用的。”

七郎似乎一下子想明白了,他之前見過此物,只是不太上心罷了,沒細想。

“明白了?”三哥斜睨了他一眼,又道:“有這東西,買賣能多做好幾倍,百姓也得其利。”

因爲貨幣問題而黃掉的生意有多少,商徒們心裡有數,那簡直不可計數啊。有了銀元票,一年多賣多少茶?而茶賣得多了,價格也會慢慢下跌,老百姓也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茶如此,其他商品難道不是這樣?

說白了,這個天下其實沒那麼缺貨,有些商品本不該那麼貴。便如他們家,以往都是從茶園中挑最好的一批拿出去賣,多了也賣不出去。但現在拿着銀元票詢價的客商多了,以往賣不掉的茶葉也可以向外出售了,這就增加了收入——賣茶的增收,買茶的也得利,官府更能多收一點榷茶錢,簡直皆大歡喜。

“照你這麼說,聖人豈不是咱們商徒的祖師爺了,該建個祠供奉香火。”七郎傻乎乎地問道。

三哥笑了,又踹了他一腳,道:“誰敢供奉天子?”

踹完,又道:“不過你這話以前倒是有人說過。”

“何人?”

“關西商徒。”三哥說道:“一羣靠着買賣毛布大發其財的新貴。”

七郎從三哥的嘴裡聽出了酸熘熘的意味,顯然毛布這個買賣不比茶葉差,甚至更賺錢,畢竟不喝茶不會死,沒有毛衣穿難受啊。

他下意識摸了摸身上的毛衣,略微有些扎手,不夠柔軟,但真的保暖啊。

“那幫商徒,很多人原本窮得叮噹響。”三哥繼續說道:“不過膽子大、眼光準,人也夠狠,搶在他人之前插足毛布買賣,一下子發了大財。他們對今上是讚不絕口。昔年在普德驛,我與其中幾個閒談過,他們還送了弓馬嫺熟的子弟從軍,前往遼東征討渤海,以表感激之情。今上這般威望,誰做到過?”

“樂安郡王前往洛陽之時,關中百姓不也道呼萬歲麼?”七郎都囔了一句,然後一個精妙的閃身,躲過了兄長的又一踹。

“現在長安都沒人懷念樂安郡王了。”三哥差點摔一個趔趄,穩住身形後,沒好氣地說道:“過幾日去了西市,多找人聊聊,你就知道在關中百姓心中,誰纔是真正的聖人。前唐之時,官府催課,百姓手中無錢,急得以頭搶地。現在有了銀元票,咱們商徒無需囤積那麼多銅錢,百姓手中就沒那麼缺了,繳稅也就沒那麼難。好好想想,這是多大的恩德。”

七郎終於正經了起來,道:“是要好好看看。”

說罷,他回頭看了一眼北邊。

被禁軍士卒團團圍護着的驛道內,傘蓋如雲,歡聲如雷。

有的天子,能讓百姓敬畏,感受到他的威嚴。

有的天子,能讓百姓愛戴,感受到他的恩德。

聽起來都不錯,但這是兩個層次,一個天,一個地,差得太多了。

第1264章 酬功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1016章 登樓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十二章 舊事第十六章 合圍第十三章 花巧第十九章 朔州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十四章 民氣第1309章 談條件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五十三章 背鍋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十五章 條件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四十章 會蕭第一章 沙苑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978章 督戰官第十三章 談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1032章 對進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十九章 金城(二)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六十八章 銅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二十章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970章 試探第十六章 迂迴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三十章 覆滅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南詔農業地理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1287章 後宮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1323章 餘波第四章 調查(四)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七十章 新篇章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1269章 侄女婿第1147章 收手吧!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1296章 默契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1284章 好物第二章 世道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1167章 賞雪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十五章 渭州第三十四章 安排與人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八章 蕃兵第1251章 柳城第七十一章 城下
第1264章 酬功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1016章 登樓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十二章 舊事第十六章 合圍第十三章 花巧第十九章 朔州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十四章 民氣第1309章 談條件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五十三章 背鍋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十五章 條件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四十章 會蕭第一章 沙苑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978章 督戰官第十三章 談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1032章 對進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十九章 金城(二)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六十八章 銅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二十章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970章 試探第十六章 迂迴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三十章 覆滅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南詔農業地理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1287章 後宮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1323章 餘波第四章 調查(四)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七十章 新篇章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1269章 侄女婿第1147章 收手吧!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1296章 默契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1284章 好物第二章 世道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1167章 賞雪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十五章 渭州第三十四章 安排與人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八章 蕃兵第1251章 柳城第七十一章 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