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政宣與虧心事

“可真能吃啊!”繡嶺宮外,夫子們早早徵發了過來,卻不是爲了修路挖溝,而是鍘草做飯。

聖駕西巡,隨行人員超過六萬,每日裡消耗是驚人的。行軍途中還可以吃乾糧,途中休息的時候就要吃熱飯了。更何況還要爲接下來的行軍準備乾糧、鹹菜、甘豉,爲馬兒準備乾草、豆餅,一堆事情,只能徵發百姓來做了。

據上頭傳下來的消息,聖駕已過乾壕鎮、石壕鎮、硤石縣、礓子阪,即將抵達繡嶺宮。

聖人是要在陝州停留個幾日的,大夥有的忙呢,白天黑夜連軸轉是肯定的。

不過,給聖人忙活也就罷了,畢竟他老人家是真給了大夥好處,可這幫吃貨是咋回事?

奉國軍?看他們鬍子拉碴,好似餓死鬼投胎的模樣,別又是哪個山溝溝裡鑽出來的野人吧?

夏魯奇吃着熱騰騰的胡餅,臉也有些不自然。

奉國軍的蕃兵確實太能吃了。吃完兩張胡餅,還要吃一碗粟米飯,已經超過供應標準了,若不是聖人隨口說了句“敞開肚皮吃”,底下官員大概不至於這麼痛快給糧。

吃!使勁吃!吃完就要賣命了。

想起他們今後是打頭陣的,夏魯奇也就釋然了。賣命的人,總要受點優待不是?有了這個念頭,他又覺得該關心下士卒們的精神狀態。

“來中原也幾個月了,可思念家鄉?”他坐到幾個軍官旁邊,問道。

說是軍官,其實就是氏族頭人的子弟。他們的本領未必比士兵強多少,但地位、出身不一樣,天然就是軍官。最關鍵的,他們會說渤海官話“漢兒語”,入貢的時候也是他們跟着父輩前去增長見聞。就這份本事,軍官還真的只能由他們來做。

“一點都不思念。”

軍官們的回答讓夏魯奇一怔。

他很想念青州,那裡山明水秀,是他出生和長大的地方,有太多美好的回憶。在他看來,這些女真人也該一樣吧?

“爲何?”他問道。

“太窮了,好吃好玩的也少,悶也悶死。”有人說道:“軍使有所不知,我等在北邊倒不會餓着,就是一下雪好幾個月,人待在穴中,那種感覺,不好形容。”

夏魯奇設身處地想了想,也不寒而慄。

人在那種環境下,整整五個月,確實很難熬。

“有人發瘋大叫,有人悶出毛病來。想要用點好吃的、好玩的,還要被人宰一刀。”又有人說道:“南人愛煮茶喝,其實家裡殷實點的渤海、靺鞨人,也會學南人煮茶喝,但那價格太貴了。”

“我本以爲茶就是那麼貴,可來了中原,才發現市人、僧道花個幾文錢,都能在市肆裡喝煮好的茶水。”

“再者,遼東的皮子,我們賣得很廉價。一張狐狸皮,有時候被人騙了,就換來少許陶罐、瓷碗。可到洛陽來一看,才知道狐狸皮原來那麼值錢。”

夏魯奇聽了直搖頭,也不知道是在憐憫那些被騙的靺鞨人,還是氣憤那些奸詐的商徒。

“其實,靺鞨諸部最富的人,在中原也算不了什麼。”又一人說道;“昨日聽隨軍文吏談及虢州牧場,大爲驚歎。”

世人聽聞的牧場,多爲養馬的,少數養羊、養牛,養豬的可真是奇聞了,事實上虢州牧場就是這麼一個奇葩,且天下只此一家。

鼎盛時聽聞有幾萬頭豬,根本管不了。

豬縱起一躍,直接就跳了出去,竄入山林,變成野豬。對這些走失的“國有資產”,牧監一開始還令人捕捉,但捉羊、捉牛容易,捉豬真不容易,尤其是在山林裡。

後來就擺爛放任了,朝廷也不是很在意,畢竟豬肉沒幾個人愛吃,不值錢,跑就跑了吧。

前幾年,有人提議裁撤虢州牧場,就土地分給百姓耕種,但也沒執行下去。

虢州牧場現在仍有上萬頭豬,女真人聽到無不震驚。

大名鼎鼎的完顏休有個牧場,養了五百頭豬,就已經富甲一方。上萬頭豬該是多麼豪富,他們不敢想。

夏魯奇聽了也哈哈大笑。

對這個奇葩的牧場,他也很是無語。這次聖人西幸長安,虢州牧場就送了千餘頭豬到軍中,充作軍需。

徵召起來的那幫夫子們,就有專門殺豬的。野菜、蔥韭什麼的,與大塊豬肉混在一起,一鍋煮了,他已經吃了兩頓了。

“聽你們這麼說,我就放心了。”夏魯奇說道:“陝、虢二州,以前也不太平。三十年前的時候,黃巢進攻潼關,百姓逃散一空,田地荒蕪,數百里無人煙。齊克讓率軍在關外下寨,關中未送軍糧來,他們自己也籌集不到,大軍餓着肚子,大部潰散,可見陝虢已經到了什麼程度。但在聖人治下,陝虢已經是京西重鎮,百姓日子天翻地覆。聖人是有奪天地造化之能的,我素來佩服,你們也不用多想,爲聖人拼殺,早晚能過上好日子。”

“突將軍知道吧?陝虢二州就是他們的駐地,家人也多散佈在各縣。一個個安康富足,婆娘能穿好看的衣裳,養起幾個孩子都不吃力。他們現在的日子,你們也未必過不得,只要敢拼命。”

“禁軍中的蕃人着實不少,你們以後可打聽打聽,是不是都過上好日子了。”

夏魯奇說了一大通,軍官們的情緒也被點燃了。

事實勝於雄辯。你在黑水那破地方就是講得天花亂墜,別人也將信將疑。就連告假回鄉的落雁軍士卒,帶回去了不少稀罕玩意,也只是稍稍引起了一番小轟動。

究竟怎麼樣,還得自己親自來看看。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來中原的人多了,傳回去的消息也就越多。少數幾個人說這裡有多好,別人不會盡信,但當幾百個人、上千個人都這麼說時,就會引起質變,屆時又是另一番場景了。

要麼舉兵南下,攻佔中原,享受這個花花世界。

要麼加入中原,爲中原天子賣命,用軍功換取富貴。

在剛被打怕了的這會,女真部落只會選擇後者。

至於他們走後老家怎麼辦。誰他媽管得了那麼多啊,我把老家的地穴送給你,不要了,以後那裡的一切與我無關。

“說實話,西征是你們唯一的機會了。”夏魯奇放下一根豬肉棒子,道:“只要不是殺良冒功,每一枚首級都有賞賜。高昌回鶻,其實很好打。”

夏魯奇沒打過回鶻,也不知道人家的戰鬥力怎麼樣,但士氣可鼓不可泄。甘州回鶻不都讓聖人殺得落花流水了麼?高昌回鶻又能怎樣?打完高昌回鶻,說不定能把蔥西回鶻一併收拾了。

而他此話一出,衆人頓時勇氣倍增,彷彿美好的生活已近在眼前。

******

繡嶺宮東側的山坡上,邵樹德隨手翻閱着淮南傳來的軍報。

李嗣源、周德威等人已克宣州,殺歙州刺史陶雅。

錢鏐軍圍攻睦州月餘,守軍殺朱思勍,降。

楊師厚屢敗淮軍,攻克常州城,目前正在掃蕩周邊屬縣,形勢一片大好。

朱延壽率軍東進,與秦王大軍會師。不惜傷亡,勐攻除州,拔之。

濠州是淮軍重鎮之一,目前還在頑抗,秦王已總督大軍北上,準備徹底圍殲淮人的這個重兵集團。

曾經煊赫一時的楊吳集團,離墳墓是越來越近了。

“二月初一了……”邵樹德想了想,道:“淮南大部州縣,還來得及趕上春播,算是把損失降到最低了。這一仗,徐溫、張顥算是立功了。”

此二人也已經在前往長安的途中,連帶着楊氏一大家子幾百口人。

對淮南勢力而言,敗了或許很傷心。

對楊行密的後裔而言,或許還是好事——

楊氏族人被關在一起,自相匹偶,上演了一出大型骨科人倫慘劇。徐溫父子這事真的不地道,雖然責任不全在他們。

“今年再北上打擊一下阿保機,讓他那個小集團徹底散架。”邵樹德看着站在他面前的北衙樞密使楊爚,道:“霫、烏古、韃靼諸部南下降順者,盡皆收編起來,由北衙管束,令其配合大軍,反攻阿保機。對契丹殘餘分子的招降也不要停止,讓他們互相猜疑,互相出賣。”

“臣遵旨。”楊爚應道。

西征之前,肯定要徹底解決後顧之憂。

淮南是一憂,契丹是另一憂。如今這兩個方向的局勢都非常不錯,以一隅抗天下,就要做好敗亡的準備。

阿保機唯一的選擇,就是跑得遠一點,再遠一點……

“對岸是安邑縣麼?”邵樹德伸手指着黃河北岸,問道。

“陛下,有中條山擋着,看不到安邑縣的。”楊爚提醒道。

邵樹德失笑。

對他的很多孩子而言,安邑龍池宮是他們出生或成長的地方。

想當年,龍池宮聘請了狀元趙觀文、宰相杜讓能的兩位兄弟杜弘徽、杜彥林來教導邵氏子女學文,又有頂級武師傳授武藝,還可以學習兵書韜略,學堂的教育質量極高。

邵樹德給親近元從或有功之士的一大賞賜,便其錄其子入龍池宮學習。

跟邵氏子女一起學習是有好處的。

有人就此傍上了公主,可以盡情吃軟飯。

有人得到了出仕的機會,還很受天子信重。

有人與秦王關係密切,這是爲將來打下了基礎。

總之好處多多,很多人削尖了腦袋還沒機會進去呢。

對邵樹德而言,將老巢從靈州搬到安邑,向周圍人傳遞了進軍中原的決心。要知道,當時安邑離前線可是很近的,向東過王屋山,便可進入河陽地界。

如此激進的舉措,或許對戰局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最後攻佔河陽,收穫極大——邵家人丁單薄,儲氏爲壯大邵氏宗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這個過程中,唯一虧欠的可能就是王家了。

“朕這輩子做了兩件虧心事,其一是騙了義兄,其二是騙了王共、王珂。”邵樹德收回目光,用意味難明的語氣說道:“陝州兵亂,雖被栽在朱全忠頭上,但實乃朕之所爲。”

楊爚沉默不語。這話讓他咋接?雖然大家都知道,但別說出來啊。

邵樹德哈哈一笑。

他不怕。史書上只會記載朱全忠收義子友謙,一手策劃兵亂,最後被邵樹德摘了桃子。

他的形象還是光輝的,正義的。

濤濤歷史長河之中,不知道又有多少此類事情,平平澹澹的記錄之下,隱藏着不爲人知的秘密。

爲尊者諱,並不鮮見。

“一等國道通到哪裡了?”邵樹德問道。

“已至潼關。”楊爚回道。

“還算可以,動作不慢。”邵樹德說道:“在繡嶺宮駐蹕三日,朕接見一下陝州耆老,然後再西行。希望待朕抵達潼關之時,能收到淮南的好消息。”

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十六章 突破第1302章 接見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1228章 二環第1023章 落實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四十章 密旨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1185章 彙報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1312章 交代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1247章 陰鬱第三十八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十五章 天降談談兵法第五十章 大計第十章 少年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四章 兵諫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六十章 史館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1206章 漁陽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1050章 豪氣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五章 奴僕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四十五章 慘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一章 關津第1170章 康福第1248章 分裂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1187章 排陣使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二章 城傍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1101章 統戰第964章 廢物第七十章 梳理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十章 割麥子(爲菸草淡淡香.1005盟主加更)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1323章 餘波第一章 基本盤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四十四章 京東
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十六章 突破第1302章 接見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1228章 二環第1023章 落實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四十章 密旨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1185章 彙報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1312章 交代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1247章 陰鬱第三十八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十五章 天降談談兵法第五十章 大計第十章 少年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四章 兵諫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六十章 史館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1206章 漁陽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1050章 豪氣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五章 奴僕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四十五章 慘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一章 關津第1170章 康福第1248章 分裂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1187章 排陣使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二章 城傍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1101章 統戰第964章 廢物第七十章 梳理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十章 割麥子(爲菸草淡淡香.1005盟主加更)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1323章 餘波第一章 基本盤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四十四章 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