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最後一根稻草

第949章 最後一根稻草

“淄州收得降兵七千九百餘人,糧豆八千斛。降兵正在甄別,土團鄉夫一律放歸,餘衆收押後送。”

“平海、團結二軍大潰,至二十四日天明,計斬首千級,俘萬人,餘皆潰散。契苾將軍正遣人收攏,務必不令其流落鄉野,爲害一方。”

“朱全忠被圍於膠水縣。義從、定難、飛龍三軍步騎一萬三千餘人將其圍住,全忠數次遣人出城試探,皆被擊退。李唐賓緊急抽調數千甲士,將輜重車隊挽馬徵集起來,火速馳援膠水。朱全忠已是插翅難逃。”

“淮軍王茂章似是得到了什麼消息,北攻沂州。沂兵尚在密州,州內空虛,頻頻告急。”

“徐州賊兵西攻單州,與鐵騎軍戰於魚臺,賊人退去。”

“棣州刺史邵播南下攻壽光,不敵敗走。”

“盧彥威遣兵南下,大掠棣州諸縣,另劫走三百車鹽,燒燬鹽場。”

“朱裕率草賊數百作亂,爲齊州州軍指揮使王郊擊斬。”

“朱瑾率軍出城,敗龍驤軍一部。”

……

邵樹德回到了衛州,幕僚們將情報彙總起來,做了一份簡報,挨個朗讀。

情報很多,但重要的只有兩條,其一是淄州被攻克,其二是王師範的新軍在成軍九個月後,已經成建制覆滅,他失去了唯一的後備力量。

至於朱全忠被圍之事,其實算不得重點,邵樹德甚至沒有傾注過多注意力。

他甚至不如朱瑄、朱瑾危險。原因也很簡單,他把河南清理得太好了,各種割據勢力一掃而空,容易作亂的牛鬼蛇神被他殺了一波又一波,建立了汴州幕府對直轄地區的絕對統治。

把朱瑄放回鄆州,他能鬧騰起來的可能性都比朱全忠重回汴州大,還關注他作甚。

當然,在這一點上,邵樹德還得感謝朱全忠——你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今後每一位有志於一統天下的人,都可以以河南爲根基。

“李唐賓爲了抓朱全忠,擅自更改作戰計劃,有些過了。下不爲例。”邵樹德放下手中的賬冊田籍,道:“青州抓緊收尾,別拖到過年。滅掉王師範之後,留下鎮守之兵馬,各部至兗州,圍攻朱瑾。打了快一年了,各路兵馬已是疲軍,將士們也思歸,不能拖太長時間。”

趙光逢連聲應是。

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邵樹德又檢閱了新組建的衛州州軍,然後開始了一系列的兵馬調動。

天雄軍右廂歸建,返回河陽。突將、效節二軍留守相衛,至於天德軍,則返回洛陽,接受整編。

這是過年前的重點工作,接受整編的各部也已經在路上,爭取元旦前徹底完成,過完年後開始集訓。

左右天德軍,是第六支禁軍的軍號,軍額三萬,以天德軍、定遠軍、振武軍爲骨幹組建。

這三支部隊理論上加起來有兩萬一千步兵、三千騎兵,初步決定是讓出身河隴的三千步兵改練騎兵,再從樑軍降兵裡抽調六千餘精壯補入。

“第二期”樑軍降兵素質是比較高的,兩萬降人第一次抽調五千充各部戰損,第二次出六千人蔘與金刀、黑矟二軍的整編,這次再用掉六千多,剩下的兩千餘相對不那麼行的老弱發往濡源——濡源奴部的人口將達到兩萬九千人上下。

天德軍軍使爲蔡松陽,副使是已經五十多歲的張彥球,這些年一直任勞任怨,多次遠戍,早年又與邵樹德關係很好,副使給他是應該的。

都虞候是賀瑰,他剛當上定遠軍使沒幾天,結果部隊被整編了,也不知道是什麼心情。

都遊奕使交給楊晟,他是蔡松陽的部將,原鳳翔鎮大散關鎮將出身。

河南府州軍指揮使何檠調任左廂兵馬使。

此人是武學出身,洛陽之戰時受重傷,傷愈後調到了州兵系統,這次算是迴歸野戰部隊了。

廣勝軍副使謝彥章擔任右廂兵馬使,他是樑地降將的代表,安撫樑地人心。

左右天德軍的家人有的還在靈夏,將在開過年後分批搬遷過來,安置在河南府。而在他們之前,武威軍的家屬已經開始搬遷了,分到鄭州居住。

鄆齊戰場上還剩半支衙內軍,即將撤銷番號,軍士們作爲補充兵,打散編入鐵林、義從、天雄、突將四軍,補充戰損。衙內軍副使韓洙調任河南府州軍指揮使。

如此一番操作,朱全忠軍事資產最精華的部分已經處理得七七八八。這個過程花了整整一年時間,不知道進行了多少番利益考量,死了多少腦細胞,終於完成了整個工作。

“你再在相衛留一段時間,多多接觸士族、土豪,河北的人心是比較難收服的,要花水磨工夫。”邵樹德說道:“我把突將、效節二軍留在這邊,既防備晉人,也防備魏人。二州若有變亂,立刻行文調兵,厲行鎮壓。我自回洛陽,整編部伍。”

“遵命。”趙光逢應道。

有了這句話,他就是事實上的相衛留守,權力大着呢。地方官員的任命、財稅田籍的整理等等,河陽幕府都要和他商量着來。這也是最容易培植親信、積攢政治人情的時候,不好好利用太可惜了。

******

青州境內的夏軍頻頻調動,動作很大,但齊軍卻彷彿死了一般,沒有任何應對。

王師範癱坐在胡牀之上,不住地唉聲嘆氣。

師悅、師克、師誨、師魯兄弟四個都過來了,陪着他一起發愁。

“朱全忠拍胸脯保證,平海、團結二軍能戰,可一旦動起手來,就這麼個結果,還沒咱們的老部隊能打。”王師悅非常惱火,不住地發牢騷。

他曾經十分信任朱全忠,認爲他敗於邵樹德非戰之罪,實在是河南那個四戰之地太難守了,無關他本身的能力。但幕府花費許多錢糧組建的新軍,整整兩萬四千步騎,還沒發揮什麼大用,就稀里嘩啦地敗了。

別說支援青州戰場了,連守住登萊後方都沒做到,朱全忠到底有什麼用?

“兄長,實在不行就降了吧?劉鄩投降,登萊淪陷的消息傳回後,衆軍士氣大跌,沒法再打了。”王師克剛剛從臨朐返回,手上還裹着布,顯然受了傷。

“軍中傳聞,樑軍降兵並未被整體遣散,他們降了之後,也能繼續當兵,牴觸心思沒以前那麼大了。”王師克又道:“都不想打了。”

“以前一聽給邵賊當兵,個個唾罵不已,揚言死戰到底,這纔打了一年,又都樂意了?”王師魯譏諷道:“都是一羣賤胚。”

王師範看了一眼三弟,懷疑他在說自己,證據十分充分。

“夠了啊!”王師範坐直身子,道:“也不怪兒郎們,實在是……唉!”

“昔年大人病逝,張蟾、盧弘欺我年少,欲奪青州基業。誅除此二人後,兒郎們還是認我王氏的。”王師範繼續說道。

王敬武死後,年僅十六歲的王師範繼位,但棣州刺史張蟾不服,上表朝廷請另派節度使。王師範派都將盧弘領兵征討,這時候發生了微型版“陳橋兵變”——盧弘通過都虞候司獲得兵權後,率軍出征,然後沒走多遠,便調頭回青州,欲攻伐王師範。

王師範用計謀殺死了盧弘,然後大閱諸軍,發下賞賜,軍士們最終決定擁戴王師範當節度使,朝廷派來的崔安潛灰溜溜返回了長安。

青州兵,關鍵時刻還是認了王氏,站穩了立場。

“我也同意降了。”一直以來負責與夏軍接觸的王師誨說道:“我多方查證,邵樹德還是很講信用的。他既許兄長入朝,想必不會變卦,也不會翻舊賬。即便心中再不喜歡兄長,也不會公然毀諾。如今這個天下,和以前不一樣了。不管邵樹德能不能成功,他必然要和各路軍頭打得火星四濺。咱們青州本小力弱,夾在中間實是爲難。一個不好,破家亡族都是等閒。長安還算太平,去避一避也沒什麼不好。”

王師範一開始還頻頻點頭,待聽到“成功”二字時,眉頭一皺,最後又長嘆一聲。他已無力匡扶天下,奈何奈何。

“二兄若願降,我無意見。若不願降,我也死戰到底。咱們兄弟幾個,自當同進同退,莫要讓外人欺負了。”王師魯也說話了,只聽他說道:“四兄也說了,夏王還算寬厚,心胸也算寬廣。入朝當然可以,不過,爲何不直接爲夏王做事呢?這世道,當個富家翁可不一定能安穩下去啊。便是夏王不追究,難保底下有小人要整咱們,不可不防。”

王師範默默點了點頭,又轉向大哥王師悅,問道:“大兄何意?”

“還能怎樣?我打不過李唐賓。”王師悅說道:“另者,二弟可知軍中情形?”

“大兄是說軍心不穩?”王師範問道。

“然也。”王師悅道:“淄州之事,我已遣人打探清楚。有軍士作亂,擁王彥溫爲都指揮使,劫掠府庫,侵擾百姓。劉鄩被逼得無法,投奔夏賊。淄州若此,青州會不會也這樣呢?灰心喪氣之下,保不齊有人就想拿咱們兄弟幾個換取富貴。降了吧,眼下這情形,連出城野戰都做不到了,而久守必失,覆滅是早晚的事。還不如趁現在還有點兵,換個舉族平安。”

王師範默然。

兄弟五人,有三個明確支持投降,五弟雖模棱兩口,但話裡話外的意思,其實是傾向於投降的。

還有什麼可堅持的?王師範跌坐回胡牀,接連不住地嘆氣。

十六歲那年,在劉鄩的幫助下斬殺盧弘,消弭了一場兵亂。那時的自己,躊躇滿志,被人讚譽爲英才少年。

曾經也有過一絲夢想,但鎮內的現實讓他認識到了自己的侷限:對外擴張是不可能的,武夫們不答應。

從此就是醉心儒學,渾渾噩噩度日,不知不覺九年多矣。

九年的時光改變了太多東西。天下局勢已然大變,而今竟然連守住家業都做不到了,還有什麼可說的?還有什麼可堅持?

罷了,以往的一切都已隨風而逝。傳承一百四十餘年的淄青鎮,就此斷送。

十月的最後一天,王師範親自接見夏軍使者李守信,表示願意入朝爲官,王氏舉族遷往長安。若夏王保證王氏全族數百口的身家富貴,則青州數萬兵馬皆降矣。

李守信大爲欣喜,第一時間遣人回去報信。

濮州行營都指揮使李唐賓也收攏兵馬,調整部署,齊兵並未阻攔,顯然上上下下已經知道了些什麼。

淄青鎮,差不多塵埃落定了。

第二章 馴化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1186章 考試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六十五章 分化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三章 上元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二十章 布子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五十章 書稿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四十九章 餘波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1043章 各鎮第970章 試探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二十章 布子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1058章 道第六十章 登高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七章 士兵王第四十七章 猶豫(月票加更1)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1059章 轉變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十六章 迂迴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十五章 渭州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260章 這是爲你好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四章 鐵盤第十四章 交談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十六章 發力第十四章 築城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十章 打法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十二章 恩德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八章 國子監(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267章 甜頭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還是解釋一下吧。第五章 勾連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十一章 賞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十五章 議論第六十六章 抵達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1113章 賣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四十四章 賽點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
第二章 馴化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1186章 考試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六十五章 分化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三章 上元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二十章 布子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五十章 書稿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四十九章 餘波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1043章 各鎮第970章 試探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二十章 布子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1058章 道第六十章 登高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七章 士兵王第四十七章 猶豫(月票加更1)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1059章 轉變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十六章 迂迴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十五章 渭州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260章 這是爲你好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四章 鐵盤第十四章 交談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十六章 發力第十四章 築城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十章 打法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十二章 恩德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八章 國子監(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267章 甜頭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還是解釋一下吧。第五章 勾連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十一章 賞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十五章 議論第六十六章 抵達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1113章 賣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四十四章 賽點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