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

二月二十六日,大批軍士經禹城渡河,一路東行,抵達了齊州。

邵樹德在城外檢閱軍士,聲勢喧天。

齊州諸縣的征討已近尾聲。

禹城縣不必多說,最早投降。臨邑、臨濟二縣在派出鐵林軍後來降,各輸粟麥五千斛至歷城。

章丘縣比較麻煩,因爲縣東出現了青州遊騎,該縣搖擺不定。新任齊州州軍指揮使王郊單人匹馬,於長白山下用弓箭、投矛連斃十餘賊兵,章丘令大駭,遂以縣降。

長白山,又作常白山,自古爲名山,有“泰山副嶽”之稱。春秋時陳仲子隱於此,南麓有古泉驛,位於通往淄州的驛道旁。

齊州六縣,除長清外,其餘五縣都已平定。但除歷城縣外都沒有駐兵,原班人馬留任,反也就是一個念頭的事情。

檢閱完部隊後,邵樹德下令齊州州軍、天興軍守歷城齊州州軍目前有一千五百人,其中兩百爲新趕來的親兵都將士、三百人爲鐵林軍士卒,其餘爲齊州降兵。

衙內軍使李彥威率部至歷山下寨。

歷山在州城南五里。齊州州治歷城古時叫歷下,名字就來源於此。

州城有兵六千五百,歷山寨子駐軍四千八百,有此萬人,守禦足矣。

邵樹德自領突將軍一萬二千、親兵都八百、銀鞍直七百、鐵林軍四千餘,總計近一萬八千兵馬西行,前往長清縣。

首要目標,還是消滅東潰的敵軍。

二月二十九,大軍進抵長清縣東下寨。

此時邵樹德收到幾個消息。

齊將劉鄩遣人攻歷城,衙內軍李彥威大敗,損兵兩千,不過城池、寨子都還完備,並未落入敵手。再仔細一問,原來劉鄩以羸兵挑釁,李彥威輕之,率軍追擊,爲賊人伏擊,大敗而回。

艹你大爺!邵樹德大怒,決定打完朱瓊,就地整編掉衙內軍。

第二個消息還算不錯。

野利遇略率鐵林軍右廂往兗州方向開進,葛從周等人圍攻城寨日久,不能克,軍士鼓譟,遂解圍而去。任城守將閻寶率五千兵追擊,在亢父遭到龍驤、廣勝、神捷、龍虎四軍近三萬人圍攻,閻寶單騎走免,奔回任城。

亢父之險,車不能方軌,馬不得並行,在任城縣西南。

大敗兗兵後,龍驤四軍又殺了回去。兗人棄了陽門橋營寨,龜縮回城中,止有衙兵三千餘、土團鄉夫三千,不敢再出戰。

河中、河陽方向,晉兵藉着地勢,不斷下山,防不勝防。但總體而言,晉人雖然佔有主動,但與武威軍、天雄軍交手互有勝負,且交戰規模很小,令人很是奇怪。

邵樹德之前得到消息,晉軍在上元節之後開始動員、轉運物資,到二月上旬應該已經完成決戰的準備了,但他們的主力在哪?沒有打晉絳,沒有打河陽,李克用準備打哪裡?

最後一個消息是有關魏博的。

魏人大軍雲集博州後,發現突將軍“大懼”,“退往齊州”,魏州上下鹹以爲勝,態度也強硬了起來。邵樹德看了哭笑不得,覺得或許該給他們一點教訓。

同時,他也懷疑晉軍的路線了,義兄莫不是直奔我而來?這麼恨我?

“大王!”定難軍使魏博秋帶人至營內拜見。

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一人,即棣州將校夏侯升。

“參見殿下。”夏侯升躬身行禮道。

“君姓夏侯,莫非夏侯澄之後?”邵樹德吩咐親兵上茶,問道。

夏侯澄原爲李師道部將。朝廷下詔討伐淄青,夏侯澄在作戰中被魏博軍俘虜,後李師道授首,魏博節度使田弘正疑首級非真,讓夏侯澄過來辨認。

“澄熟視其面,長號隕絕者久之,乃抱其首,舐其目中塵垢,復慟哭。”

田弘正爲之動容,義而不責。

邵樹德熟讀史書,一聽這個姓氏,便聯想了起來。

“正是。”夏侯升回道。

“齊多義士也。”邵樹德感慨道。

正所謂缺啥補啥,如今這個年月,缺的就是忠義之士。夏侯澄、王彥章之輩,哪怕不在自己陣營中,也不影響他的欣賞。

“邵使君想好了沒有?棣州之事,都說了吧?”邵樹德轉向魏博秋,問道。

“回大王,已告知邵使君。”魏博秋回道。

義昌軍節度使盧彥威遣兵南下,圍攻棣州,這是剛剛發生的事情。邵樹德讓魏博秋告知坐困長清的邵播,看看他是什麼反應。

“殿下乃信人,我家使君相信棣州遭圍攻之事。”夏侯升說道:“留守兵將不多,棣州危在旦夕,故心急如焚。”

“棣州還有多少兵?”邵樹德問道。

“只有三千。”夏侯升嘆了口氣,道:“各縣鎮兵都被帶過來了,此時多半已經淪陷。”

“義昌軍軍紀可不太好。”邵樹德說道。

夏侯升又嘆氣。

“嘆氣又有何用?”邵樹德端起茶盞,好整以暇地問道:“邵使君想好沒有?願不願降?若降我,擊敗朱瓊之後,我便揮師東進,保住棣州。”

“願降。”夏侯升回道:“邵使君有言,今不奢望其他,唯願保全家人、墳園。”

“如此甚好。”邵樹德喜道:“邵播深明大義,我定表其爲大州刺史,富貴不缺矣。”

******

淯溝泊之畔,朱瓊、朱瑄相對無言。

一路東奔,到底還是被阻於此處。

他們已經非常小心了,儘量沿着山路走,讓夏軍的騎兵無法發揮優勢。但凡事有利必有弊,這樣走固然安全了,速度卻很慢,至今才走了四十多裡,然後被擋住了。

淯溝泊在長清縣西南五十里,方圓百里許,南臨山,附近開有溝渠,是一處非常不錯的農業地帶。

近萬大軍困頓於此,所攜糧秣有限,不足半月所需,已是窮途末路。

朱瑄現在又有些後悔了。

他之前想找機會奪了朱瓊的兵權,故一路隨行。可這會發現,怕是連僅有的那點本錢也要丟光,偷雞不成蝕把米,真他媽的!

“不如,向邵賊投降,看看我還能不能當齊州刺史。這麼多兵呢,邵賊總不能全屠光吧?”朱瓊猶豫了一下,說道。

長清縣已經投降,數千棣州兵出城立寨,加入圍困齊州兵的行列。

前方還有大量夏兵,好像有數萬之衆。後面還有追兵趕來,朱瓊覺得以齊州兵低落的士氣,這仗多半要完犢子,沒戲了。

“想得美!”朱瑄冷笑一聲,問道:“邵賊這會大佔上風,如何肯開口子讓你割據一方?別儘想好事,不如看看怎麼突圍。”

邵樹德攻滅東都、宣武、奉國、鄆州四鎮,一個獨立藩鎮都沒設,全部牢牢抓在手裡,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事情。

若他肯開口子,願意妥協,這會魏博、淄青、泰寧等鎮說不定已經降了。對他們而言,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當個附庸藩鎮也不錯。

但邵賊還沒鬆口,所以各鎮絕望之下,只能抵抗到底,直到實在打不過投降。

“淄青在側,李克用也隨時會南下,邵賊說不定就同意了呢?”朱瓊這話就有點自欺欺人的味道了,說完之後自己也苦笑。

“別想了。”朱瑄繼續冷笑道:“邵賊是想徹底平定天下,而不是想搞個夾生飯。他若願意鬆口,河北諸鎮不用打,一個個上供納款,還會給他提供便利打李克用。但邵賊多半對自己兒子沒信心,覺得他降服不了這些附庸藩鎮,他死後,諸鎮造反,天下傾覆,邵家王朝二世而亡。”

“邵賊就不能給個機會?”朱瓊的聲音都有些哽咽了:“我沒有反意,只是想用齊州養老罷了,這也不行?”

朱瑄不再說話了。

朱瓊心志不堅,不是好漢,他暗暗琢磨着有什麼辦法可以奪了他的軍權。至不濟,帶更多的人馬跑路,尋機東山再起。

“鼕鼕冬……”戰鼓聲響起,那是東面。

“殺他個人頭滾滾!”

“突將在此,賊人受死!”

不遠處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怒吼聲,夏軍戰意堅定,士氣高昂,淯溝泊內的齊州兵聽了,人人色變。

“鼕鼕冬……”西面也響起了戰鼓聲。

“護國軍在此,賊人納命來!”

“捧日軍在此,今日要大發利市。”

又是此起彼伏的喊殺聲,與他們交手多日的追兵到了,齊兵聽了,士氣愈發低落,已經有人偷偷哭泣了。

朱瓊讓人給他披好甲胃,帶着親兵前去巡營,彈壓有些慌亂的軍士。

朱瑄暗歎一聲,找來了親信。

“朱罕呢?”他問道,心下已經起了不詳的預感,這廝莫不是跑了?

“不知。”

“上午還在呢。”

“好像帶人去哨探了,不知爲何沒回來。”

親兵們七嘴八舌地說道。

艹!朱瑄敢肯定,這廝尋機跑了。南面羣山連綿,躲進去誰能找到?

“收拾東西,準備跑!”朱瑄吩咐道。

他手下還有近三千人,其中兩千是步卒,剩下的是騎兵。此番一跑,不知道還能剩幾個人,唉!

朱瓊心志不堅,但這世上也不是每個人都心硬如鐵。天要下雨孃要嫁人,隨他去吧,能跟着自己走的,有一個算一個,以後都要給他們富貴。

“殺!”激烈的戰鬥已經展開,夏軍兩面夾擊,攻勢如排山倒海一般。

朱瑄登上一處高坡,見齊州兵只稍稍抵擋了片刻就節節敗退。

一個寨子丟了,兩個寨子丟了,三個寨子丟了……

“一羣廢物,敗局已定!”朱瑄下了高坡,找到了親兵,帶着願意跟他走的人,向着南山奪命而逃。

上萬大軍,一敗塗地。

第十七章 驚訝第四章 州情(一)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三十六章 譁亂第十四章 民氣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1115章 處置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1261章 詰問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十三章 啓行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1115章 處置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五十七章 他回來了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974章 雞來了第二章 派系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八十章 入京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六十章 朱瑄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1076章 罪人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九十章 殷鑑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二章 包圍網第1004章 國相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三十七章 不插手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1142章 遼陽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六十章 史館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二章 世道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九十章 同學少年第999章 思考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1017章 陣容
第十七章 驚訝第四章 州情(一)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三十六章 譁亂第十四章 民氣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1115章 處置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1261章 詰問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十三章 啓行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1115章 處置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五十七章 他回來了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974章 雞來了第二章 派系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八十章 入京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六十章 朱瑄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1076章 罪人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九十章 殷鑑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二章 包圍網第1004章 國相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三十七章 不插手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1142章 遼陽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六十章 史館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二章 世道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九十章 同學少年第999章 思考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1017章 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