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擴散

渤海降衆入京的消息,在有意無意的推動下,如同一陣狂風般刮遍整個河北,並漸漸向周圍擴散。在邵聖忠誠的關西,大夥早就習慣了一個接一個勝利。聽聞之後,交口稱讚,順便再吹一波聖人的豐功偉績,談談自己當年爲邵聖轉輸糧草的「光輝往事」,與有榮焉。

有些人急着打聽渤海國值不值得前去。

關西承平很多年了,京兆府、耀州、華州、同州等處地少人多,早年向外移民的人都大獲其利,聽聞有了可傳給子孫後代的家業,讓人羨慕不已。

如果渤海國的土地比較肥沃,且氣候不是冷得人活不下去的話,也不是不能去闖一闖。聖人就是聖人,他的勝利總能給咱們關西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直隸、河南、淮海三道,大夥關心的是除去北方最後一個「敵人」後,官府課稅或許會沒那麼急了?

征戰多年,大夥付出太多太多了。很多土團鄉夫上陣之後便一去不回,好處沒撈到多少,家裡卻失去了頂樑柱。

按照戲文裡的唱法,接下來該是太平盛世了吧?

叛亂新平的河隴大地之上,羌人、吐蕃、回鶻、党項酋豪們面露驚駭。

草他大爺的,契丹人、渤海人怎麼那麼不頂事?怕不是一個照面就潰了?這般無用,真是—唉!從今往後,朝廷徵丁、課稅還要不要抵制?

那幾個聖人親近的部落忒也可惡,蠻橫霸道,到底還要不要和他們幹?不斷有漢人從中原遷來,侵佔他們的土地、草場,到底要不要硬來?

說實話,最後這件事纔是最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我的夏季牧場,輪換着放牧用的,結果你拿來墾荒種地?

利益之爭,最是觸及靈魂,難以退讓。但如今看來,繼續和朝廷硬頂,似乎越來越危險了。惆悵!

******

已經是臘月了,廣陵城內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厚。

雖說北邊屢次傳來兵戈之音,但楚州刺史李承鼐頗有本事,以淮水爲屏,守得固若金湯,讓夏人吃了幾次虧,大漲己方士氣。

江西那邊是有些讓人懊惱。兩次出征,都沒討着便宜,反倒損兵折將,大損士氣。不過到底離得遠,對廣陵的重要性沒那麼高,一般人就不太關注了。

十二月初八,臘日。

諺語云:「臘鼓鳴,春草生。」

這一天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還是挺熱鬧的。

楊渥騎着駿馬,遠遠看着。身後跟着一大羣軍士,滿臉驕橫模樣,徐溫、張顥不太放心,策馬而前幾步,欲言又止。

突然之間,只聽楊渥哈哈大笑,一夾馬腹,如離弦之箭般竄了出去。徐溫、張顥二人不知何事,下意識跟了上去。

眼見一騎快馬衝入隊伍,村人們有些慌張,隊形亂了起來。

楊渥眼中沒有旁人,只盯着一身材窈窕的少女,眨眼之間便衝到她面前,伸手一撈,摟入了懷中。少女驚慌失措,死命掙扎。這反倒激起了楊渥的玩心,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口中調笑不斷:「小娘子勿急,待我弄夠了,便把你扔給

少女聞言更慌,哭喊不已。

「畜生!」一名少年衝了過來,連聲怒吼。

「嗖!」一箭飛出,少年喉頭中箭,強勁的力道直接把他帶倒在地,很快便沒了聲息。「獾奴!」一中年漢子哭喊了起來。

ωωω ¸ttκǎ n ¸¢〇

「斬草何不除根?」楊渥說道。

軍士會意,又是一箭射出,中年漢子也撲倒在地。村人嚇壞了,頓時作鳥獸散,腰鼓、面具扔了一地。

「不可!」早在楊渥下令斬草除根時,張潁便要說話,卻被徐溫拉住了。

「君不見劉存之死?」徐溫低聲道。

張顥心中一凜。

先王行密討平田覠後,以世子楊渥鎮宣州。後來病重,急令世子前往廣陵接位,又以大將劉存出鎮宣歙。世子欲取其幄幕及親兵以行,存不許,遂罷。

但楊渥繼位之後,便將劉存召到廣陵,殺之。

劉存是唐州人,早年便跟着先王,忠心耿耿。但這種死忠大將,居然被世子泄憤殺了,豈非天大的玩笑?

若僅此一樁便罷了,先王重要的謀士周隱被殺,就更讓人感到心寒了。周隱是舒州人,性耿直,忠於所事,曾爲淮南幕府節度判官,資歷很老。

先王病重之時,周隱直言楊渥非保家主,建議以劉威權領軍府,俟諸子長成,再歸還大位。就因爲這句話,周隱便被楊渥記恨上了。

及至攻江西,周隱又言李嗣源、周德威乃北地大將,晉兵驍勇善戰,未可輕圖也。渥不聽,兩戰兩敗,大喪師徒。消息傳回廣陵後,不知道出於什麼心理,又把周隱殺了。

周隱、劉存,一文一武,都是淮南老資格的將官,是先王留給世子的班底,結果就這麼被殺了。如此一來,老臣人人自危,不知何爲。

徐溫、張顥二人是楊行密委任的託孤之臣,天天跟着楊渥,更是膽戰心驚,生怕哪天也被殺了。

這貨分明就是個睚眥必報的主。以前當世子時,還帶裝一裝的,現在繼位了,那可真是有仇不過夜。惹惱了他,周隱、劉存都能殺,他倆又豈能例外?

說句實話,若非夏人給的壓力太大,不宜內鬥,大夥早他媽不慣着這廢物了。

那邊村人逃走之後,楊渥作勢追了一番,見到幾個老人摔倒在地,痛呼不已的時候,哈哈大笑策馬迴轉。

與徐溫、張顥錯馬而過時,瞥了他們一眼,道:「可是對我所作所爲有意見?」徐溫、張顥低頭不語。

「哼!」楊渥冷笑道:「我知道你們看不慣我。既然謂我不才,何不殺我自爲節度使?」

徐溫、張顥一聽,下馬跪倒於地,急道:「殿下誤會了,我等身受先王大恩,豈能負楊氏耶?」

楊渥陰冷的目光在二人身上轉了兩圈,道:「過去幾年,你倆屢次壞我好事,這也勸諫,那也阻止,不就多花了點錢,搶了幾個女人,殺了幾個不知所謂的老匹夫麼?見天勸諫,煩也不煩?早晚殺了你們。」二人連連磕頭求免。

楊渥不答,策馬揚鞭而去。

良久之後,徐溫、張潁二人方纔起身。「怎麼辦?」張顥的臉色有些發白,問道。

徐溫將他拉到一邊嘆了口氣,低聲道:「不能輕舉妄動。邵賊攻滅渤海國的消息,聽聞了嗎?」張顥點了點頭,道:「去歲破契丹今歲滅渤海,何速也!下一個,多半就是淮南了吧?」

「十有八九。」徐溫臉色憂愁,煩悶不已,只聽他說道:「若河東、河北諸鎮尚在,有人牽制邵賊,事情倒簡單了。楊渥此人,不似人主,又大失元老之心,殺便殺了,又能如何?但如今不一樣啊,淮北便有夏賊兵馬,若殺了楊渥,人心動盪之下,可能抵擋洶涌而至的夏賊?」

張顥搖了搖頭,但還是不太甘心,道:「若只囚禁了他呢?而今兵權盡收於廣陵,元從老將們有幾個兵?況且他們也看不起楊渥,對他更沒好感,若只囚不殺,撐死了周本、秦斐等人鬧騰一下,大部分人還是會作壁上觀。」

徐溫有些意動,但思慮良久之後,還是否決了:「不可,太冒險了。不過,事先做些準備也是好的。」「如何準備?」張顥問道。

「前番攻江西,朱思勍、範思從、陳璠三將多有失利,不如想個辦法,讓楊渥對他們起了惡感,趕出親軍。」徐溫說道。

思勍、範思從、陳璠是楊渥的親軍將領,徐溫、張顥不能制,不如利用楊渥刻薄寡恩的性格,將這三人逐走,再慢慢控制親軍。

「好主意!」張顥喜道。

徐溫也笑了笑。這只是第一步,如果成功,下一步就是把城內的東院馬軍調走。

東院馬軍是楊渥精挑細選的壯士,有數千人。有他們在城內,是一個巨大的阻礙。恰好前陣子楊渥覺得馬球場地不夠寬敞,不如勸說他將東院馬軍調出城,軍營充作球場,他一定欣然答應。

「控制了楊渥之後,怎麼辦?」張顥突然問道。

徐溫看了他一眼,道:「先以他的名義誅除異己,把衙軍各部牢牢控制在咱們手中。然後走一步看一步吧,我屬意降了夏人。」

張顥嚇一跳,驚道:「降夏?」

「事到如今,還有什麼辦法嗎?」徐溫反問道:「北地已然一統,南方就剩幾個藩鎮了。杭州錢氏,我看不像能死硬到底的樣子,一旦事不可爲,錢鑼有極大可能獻地投降,如趙匡凝故事。福州王審知,多半要步錢鑼後塵。廣州劉隱,或許覺得天高皇帝遠,還想抵擋一陣,但他實力孱弱,周圍又多是邵氏親信,很難堅持到底。也就湖南馬殷或許會真心相抗,但說實話,他能抵擋多久?荊南、江西、黔中乃至嶺南西道,四面合圍,獨木難支啊。」

張潁沉思良久,不得不承認徐溫的話很有道理。但就這麼降了,卻怎麼也不甘心。徐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也沒說一定就要降夏,走一

步看一步吧。」

「也是。」張顥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941章 要求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五十章 肥肉第1120章 兩路使者第940章 邢、魏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八十九章 部署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十七章 潼關第八章 聚散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1134章 挺進第1130章 心思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八十章 回家第1310章 驚聞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十七章 山民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968章 虞鄉第十四章 味道第十八章 左勾拳右勾拳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1049章 勸諫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1193章 蘆臺軍第六章 亮相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1202章 馬城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986章 兗 淄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1032章 對進第1137章 于越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五十八章 過年階段總結兼感謝第二十章 遺產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十一章 三地第一章 調查(一)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三十章 憂慮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1070章 歸期第二章 派系第十五章 趙植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941章 要求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十一章 勸阻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十五章 條件第1218章 得意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1009章 新潭第十二章 破襲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1014章 巡撫使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四十章 咸陽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十三章 屈服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
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941章 要求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五十章 肥肉第1120章 兩路使者第940章 邢、魏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八十九章 部署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十七章 潼關第八章 聚散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1134章 挺進第1130章 心思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八十章 回家第1310章 驚聞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十七章 山民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968章 虞鄉第十四章 味道第十八章 左勾拳右勾拳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1049章 勸諫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1193章 蘆臺軍第六章 亮相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1202章 馬城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986章 兗 淄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1032章 對進第1137章 于越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五十八章 過年階段總結兼感謝第二十章 遺產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十一章 三地第一章 調查(一)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三十章 憂慮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1070章 歸期第二章 派系第十五章 趙植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941章 要求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十一章 勸阻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十五章 條件第1218章 得意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1009章 新潭第十二章 破襲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1014章 巡撫使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四十章 咸陽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十三章 屈服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