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

兩萬大軍來到了新安城下。

是的,他又分兵了。

之前留橫山党項萬人在硤石縣整修堡寨,戍守地方。

硤石縣到新安縣,總計約二百里,不可能不留兵戍守,畢竟這裡是敵境,沒有本方的州兵之類的地方武裝幫着守家。

乾壕寨、澠池縣、硤石堡三地及附近重要地點,留天雄軍五千步卒、順義軍三千多步騎守禦。

其實根本不夠,九千多人攤到二百里的距離上,稀稀拉拉,也就象徵性意思意思。

現在邵大帥身邊的兵力,有鐵林軍一萬二千步騎(三千軍屬騎兵已歸建)、天柱軍七千步騎(同上)、河洛遊奕討擊使徐浩手下兩千騎兵,本來還有銀槍都輔兵五千人,不過他們已經南下匯合銀槍都戰兵了。

忠順軍已經滾到了四千多,不過戰鬥力和戰鬥意志都很可疑,忠心方面也很成問題,根本不能作爲倚靠。

河南府的人口還是太少了,被秦宗權、孫儒來來回回,現在才五萬戶,招降納叛搞僕從軍都成問題。

而沒有僕從軍,光靠帶過來的這幾萬人,處處分兵留守。邵樹德突然想起了後世日寇入侵中國,一個縣只放一箇中隊幾百號人的事情……

兵力攤薄到極致。

還是得取得中原大族、軍頭的支持,唉,這人口突然也擄掠得不香了。

“大帥,可是有不解之事?”剛紮好的大營內,陳誠察言觀色,問道。

此時大帳內外除了親兵,並無其他人等。

“我在想,是不是可以考慮授實權節度使?”邵樹德這話說得含糊不清,但陳誠一下子就懂了。

晉陽李克用,這個集團就是給手下人地盤和兵,和天下其他藩鎮差不多。

比如李罕之,就是澤州刺史,也事實上管着潞州。

攻下河北三州後,安金俊任邢洺團練使,這也是實權,掌管邢、洺、磁三州軍政大權。

歷史上攻下大同,克用表石善友爲大同防禦使。

幽州,也曾經交給過劉仁恭、周德威等人。

就是一個大軍頭底下套了中等軍頭,中等軍頭再給手下小軍頭劃分地盤。

老派的軍閥統治體系,也是此時全國絕大多數藩鎮搞的模式。

說起來,北方諸鎮,就邵樹德和朱全忠是兩個異類。

滑州胡真,是朱全忠元從老人,擔任宣義節度使,領滑、鄭二州。但他沒實權,都由朱全忠抓着,和朔方的邠寧等鎮本質上差不多。

兩種模式都有優劣。

前者可以極大調動手下人的積極性,畢竟誰不想當土皇帝?但也有壞處,人家說反就反,阻礙不大。

後者政令歸一,能更好地統籌資源,但手下人的追求,也就只有富貴一途了,沒有那種實權在握的爽感。

其實朱全忠到了後期,也頂不住了。

周圍藩鎮太難啃了。

你能想象兗、鄆二鎮主力盡喪,但憑藉招募的第二波兵馬,還能意志頑強地堅守麼?

王重師攻兗州兵的營壘,披重甲衝殺,身上中了八九處創傷,差點死了,養了一個多月才緩過來。而朱全忠手底下多的是這種人,都敢打敢拼,但啃這些中原藩鎮就是這麼費力,還是在野戰殲滅其主力精銳的情況下。

他不得不妥協,因爲人家不肯傳檄而定,就是要抵抗。

魏博他妥協了、澤潞他妥協了、河中他也妥協了……

武夫們爲什麼就不能看清天下大勢,早早投降呢?以半個天下攻一隅,你還要抵抗,搞毛啊?爲什麼不能像其他朝代末年的割據軍頭一樣識時務呢?

中原這些賤胚殺才!

而妥協的後果,當然也很嚴重。

魏博、幽州等鎮降叛不定,最終歷經五個朝代,才勉強收了各地節度使的大權。

邵樹德若是肯讓人“帶資進組”,像折家、諸葛家一樣,委以大權,肯定能在紙面上有更快的進展,但敢嗎?

“大帥,名器不可輕授,慢一點就慢一點,穩當。”陳誠說道:“萬一有人造反奪權,我等尚可依附新主,邵氏族人何依?”

其實,陳誠也依附不了新主。他這種核心幕僚,就和敬翔一樣,多半是上吊的命……

“今已得朔方、隴右、河西、邠寧、涇原、渭北、華州等鎮,鳳翔、興元亦多有親近,再拿下金商、陝虢、河中,四塞之勢已成,京兆府還不是任憑揉捏?”說到這裡,他壓低了聲音,道:“便是裂土稱帝亦無問題,何必呢?”

“也是。”邵樹德一笑,道:“便是我許給張全義節度使之職,他也不敢接受。宣武近在咫尺,靈夏則遠在天邊,如何抉擇,並不難。”

“這新安縣,不攻了。”邵樹德說道:“若折損太多精銳,朱全忠大軍壓過來,還怎麼打。繼續搶掠人口,大不了,我自關起門來做土皇帝。其後日日東出,襲擾全忠,讓他疲於奔命,最終財窮力竭,打不下去。”

“那大帥可就要關注兩個方向了。”陳誠說道:“陝虢、河中爲其一,山南東道爲其二。此爲兩條勒死全忠的鐵臂。”

河中、陝虢是北面東出的通道,山南東道的襄、鄧、唐等州,亦可北伐淮西的蔡、汝、許等州,都非常關鍵。

“折家……”邵樹德沉吟了會。

邵承節繼承人的位置還真不能動了,這是栓住折家最大的依憑。下一代,或還需要繼續結兒女親家,加深關係。

娶折家女是萬萬不能了,會讓鎮內政治平衡被打破,那就只有嫁女了。而娶了邵氏女的折家子弟,當然要做折家家主,這是必須的。

“不談這些了。”邵樹德坐會交椅,道:“鐵騎軍大破汴軍,俘兩千餘人。這些人,能不能用?”

“暫時不能用。”陳誠回道:“若全忠之勢日衰,降兵儘可用之。然其如日中天,不可用。不如將其送往豐、勝、涼、甘,打散安置。”

“都是精兵啊,真是可惜了。”邵樹德嘆道:“不能讓他們去涼、甘,涇原軍一萬七千降人安置在那邊,若兩相串聯,恐生事端。發往青唐亦不妥,還是去河、蘭、成、階諸州吧。”

尤其是階州,從吐蕃手裡拿回來後,幾乎渺無人煙。蕭遘從關中遷移民戶,至今也只有八百戶,種地、養蠶、放羊,還有最近兩三年剛搞的培育茶樹。

隴右十州三十二縣,按照大順元年(890)的數據,不斷遷移民戶兼蠶食吐蕃、羌人,已有編戶之民74000餘戶、37萬餘口。

財貨方面不用過多考慮,肯定不能按照七萬多戶來收稅的。因爲無論是關中民戶還是吞併的羌胡,都有十年免稅優惠期。最初的一批人才剛剛進入第四年免稅,今年是第五年。

蕭遘把這塊地方打理得不錯,四年時間已有幾分氣象,每年也上供一些錢糧、牛羊、皮子、木材、草藥之類的財貨。雖然不多,但也不無小補。

終究是底子太差,不知何時方能恢復天寶年間的盛況?

十個州,人口才和同州一地差不多,這事情弄得……

不過也不必過於小看隴右,當地的蕃人,那可是大片大片的,遠超唐人。

隴右還是當年的隴右,地並沒有變,只不過人變了罷了。而今在慢慢走上正途,徐徐恢復。

蕃人,可以來打仗,雖然戰鬥力很難說,但可以減少唐人百姓的死傷。

雖說這樣會讓一大批蕃人因爲戰功爬上高位,但他們人數太少,中下層還是唐人,最終還是會被同化。

總比唐人當兵,十不存一,蕃人種地放牧提供財貨休養生息要好。鮮卑打仗,漢人種地的舊事,可不敢忘。

“大帥此乃深固根本之舉,日後必得天下。”陳誠怕馬屁道:“待我一南一北攻淮西諸州,全忠疲敝,越打越弱。而我有隴右、河西、朔方源源不斷提供財貨、兵員,越打越強。全忠無後方,我有。”

“全忠還是有後方的。宣武、宣義諸州便是,雖與二朱、時溥的地盤相連,但他們打不進這些地方,便不是前線。”邵樹德說道:“我的後方,也不算太安寧。今年青唐有吐蕃叛亂,被河源軍、積石軍以及諸蕃部聯手鎮壓。甘州回鶻李仁美引河西党項入寇涼、甘,拓跋仁福居然還沒動手,這人真是不想好了!”

統治這麼多蕃人,還要搜刮他們的財貨、丁口去打仗,那麼就要做好叛亂的準備。

河隴地區,常年戍守幾萬大軍是難免的了,這就是成本。

“高昌回鶻抄掠歸義軍,張淮深力不能制,肅州龍就率玉門軍赴援,也只是勉強將其迫退。要是河西蕃人再叛亂,那樂子可就大了。”邵樹德苦笑道:“本來還想抽調歸義軍、玉門軍部分人馬東來,如今看來是不可能了,能幫我擋住西域回鶻勢力,再照看着點地方就不錯了。”

“罷了,各人有各人的煩惱。我有煩惱,全忠亦有,大家彼此彼此。今便要將全忠的煩惱放大,如此纔是勝機。”邵樹德說道:“今全忠先鋒保勝軍一部被破,胡真、朱全忠二人應會震怖,這又給了我們一些時間,先折騰人口吧。全忠人來得少了,我便不走,甚至趁機吃掉他一部。人來得多了,咱就走。以後這河南府,心情好時便來走一趟,心情不好時也來,全忠能奈我何?”

“大帥,幽州李匡威起兵了,大同赫連鐸亦派兵南下。”親兵十將鄭勇突然走了進來,稟報道:“新泉軍楊軍使遣使加急送來的。”

……

折宗本率領的先鋒抵達了商州。

老頭子也是個不服輸的,率兩千精銳出鳳翔,走關中,輕裝疾進,晝夜兼程,終於趕到了商州。

不過這一路也累得夠嗆,大部隊被遠遠地甩在後面。興元府的三千兵更是在秦嶺之中跋山涉水,趕往金州。

折宗本目前是秦嶺仇池諸路兵馬都指揮使。

邵樹德委任的,非朝廷詔命,朝廷也不可能給他這個職務。

折宗本原本的計劃是他親率一路兵馬自商州出發,走上津道,出武關,直接攻鄧州內鄉(今南陽市內鄉縣)算了,何必去打均州呢?

但邵樹德覺得商州地瘠民貧,商山道也不好走,怕是支持不了多大規模的軍隊遠征。

以少量精兵出武關攻鄧州,是否有把握?

鄧、唐、申、光、蔡、汝、許、陳這八州,民風彪悍,大名鼎鼎的“淮夷”割據勢力,長期對抗中央,並不是那麼好打的。

若能盡起大軍也就罷了,但折宗本面臨的問題和邵樹德一樣,勞師遠征,路還不好走,不可能帶多少軍隊的。

你縱有百萬大軍,帶不到前線也是白費,人家就不會怕你。

反過來講,中原攻過來也是一樣,困難重重。

“見過折帥。”商州郭下,李桐躬身行禮。

李桐是李詳的次子,官至商州刺史兼武關防禦使。

“李使君鎮守商州多年,令蔡賊不敢西望,不得了。”折宗本一上來就送了頂高帽。

蔡賊不來,不是李桐守得好,是商州太窮了。

李桐的本事,也很一般,軍隊稀鬆無比,看起來不怎麼能打。

“折家子弟兵,某方纔看了一下,實乃雄壯。均州馮行襲,猖獗狂悖,此番定叫其吃點苦頭。”聽折宗本這麼誇自己,李桐也很高興,父親老說自己沒本事,不如兄長遠甚,莫不是沒發現我的優點?

折宗本聞言哂笑。

就這點志氣?讓馮行襲吃點苦頭就算了?不誅殺他滿門能了?

折宗本根本就沒把馮行襲放在眼裡。

大帥既擔心商山道難走,又擔心直接把襄陽趙德諲給逼到朱全忠一邊。

前者其實不算問題,不惜成本,徵發百姓、役畜,死命運就是了,折宗本不在乎。

但後者的可能性確實不能不考慮。

襄陽趙氏,野心應是不大,只想着割據當土霸王。你攻均州,還有正當理由,這事還可以轉圜,還可以說道,但出武關直插鄧州,勢必會讓襄陽方面驚慌。

如果趙氏搞不定,可不就得向朱全忠求援了麼?全忠白得一鎮,豈不美哉?

“李使君,老夫聽聞還有一道通藍田,比較好走,如今可能過大軍?”李桐邀折宗本入城飲宴,二人一邊走一邊說話。

“確有一道。”李桐點頭道:“景龍中,宰相崔湜(shí)主持修建,由商州西境開山道通石門,北向至藍田縣石門谷,並在此設大昌關,留兵屯守。役徒數萬,死者十五,惜已荒廢。”

“爲何荒廢?”

“夏季水漫路基,常常摧陷不通,故不走此道。”

折宗本若有所思。

單靠商州本地,是無法支持大規模軍隊征戰的,必須外運糧食、器械、財貨。

外運的話,成本最大的一段,就是從關中到商州了。

“商州可有水運?”

“自是有的。”李桐介紹道:“商州城外便有碼頭,利用丹水漕運,轉漢水至襄陽。東南租賦轉運關中,除走汴水餉道外,剩下的便是由襄陽水運至商州城下,再走商山道至長安。”

折宗本心中一動。

“襄陽可富裕?”他突然問道。

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984章 東行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1276章 改革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一章 二月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1267章 甜頭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五十章 南撤第十六章 樂園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1039章 入徐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六十一章 深遠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1010章 嘗試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第1097章 求封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一章 世界名畫第四十三章 戰爭機器第五十二章 撤!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十三章 屈服第1212章 李遁第982章 納質否?第一章 底子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1011章 上洛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十四章 韃靼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1115章 處置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二章 世道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五章 勾連第996章 掃潢第1247章 陰鬱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
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984章 東行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1276章 改革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一章 二月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1267章 甜頭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五十章 南撤第十六章 樂園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1039章 入徐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六十一章 深遠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1010章 嘗試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第1097章 求封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一章 世界名畫第四十三章 戰爭機器第五十二章 撤!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十三章 屈服第1212章 李遁第982章 納質否?第一章 底子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1011章 上洛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十四章 韃靼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1115章 處置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二章 世道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五章 勾連第996章 掃潢第1247章 陰鬱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