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

“天官,蹇尚書,徐景昌幹出這種癲狂的事情,無論如何,你要有個態度。”兵部尚書茹瑺氣哼哼道:“他把各部公文公之於衆,把各部顏面置於何地?”

刑部尚書鄭賜也嘆道:“確實如此,各部政務複雜,不是一句兩句能說得清楚的,他這樣弄出來,挑起各部爭執,明顯心懷叵測。”

禮部尚書宋禮還算客氣,“我看說心懷叵測是過了,只是徐通政年紀輕輕,不通政務,標新立異罷了,只要讓他收回即可。”

諸位尚書紛紛開口,吏部天官蹇義,戶部尚書夏原吉,這兩位也扛不住了。

“咱們去面見陛下,請求陛下降旨,約束徐通政吧!”夏原吉提議道。

蹇義繃着臉,片刻之後,終於點頭。

六部尚書,督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使,大理寺卿,鴻臚寺卿,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國子監祭酒……這些數得着的重臣,紛紛起身。

“同去,同去!”

衆人怒不可遏,大有提刀上洛,痛陳利害的架勢。

朱棣絲毫不知道徐景昌捅了這麼大的簍子,他降旨赦免了徐輝祖,好容易能留在徐皇后宮裡一晚,終於沒被踢出來,第二天神清氣爽,剛剛準備處理政務,就看到鄭和匆匆趕來。

“皇爺,出了大事了,朝臣全數等在左順門,氣勢洶洶,都說要彈劾徐通政。”

朱棣怔了怔,腦袋嗡嗡的,他實在是想不明白,這個徐景昌怎麼回事?

他先是跟丘福這些武臣衝突,接着又跟文官衝突,你小子是怎麼做到人厭狗嫌的?

還有,通政使不就是個傳遞消息的活兒嗎?

你是怎麼做到讓所有人厭惡你的?

朱棣是百思不解,沒有辦法,只能匆匆來到了大殿,把所有人召集進來。

“蹇義,你先說吧。”

蹇義躬身道:“回陛下的話,徐通政在通政司,掛出了各部辦事的數量,因此有些超出了本職,故此羣臣議論紛紛,還請陛下降旨收回。”

朱棣更加皺眉頭,“他把各部辦事的情形公佈出來,有什麼不妥?”

“大有不妥!”

茹瑺立刻道:“啓奏陛下,通政司僅僅執掌奏疏題本出入,如何能品評六部?如此擅自擴權,實在是敗壞國典,擾亂朝堂規矩,如不及早制止,大禍無窮。”

朱棣不解,“有這麼嚴重?”

鄭賜道:“陛下,或許更加嚴重,在京各個衙署已經沒法正常辦公,朝局大亂,人心浮動,屬實太過分了。”

羣臣義憤填膺,切齒咬牙,朱棣都不記得,幾時朝臣如此團結過。

甚至蹇義和夏原吉都反對徐景昌,這個架勢屬實有點嚇人。

“鄭和,你去把徐景昌叫來。”

鄭和答應,過了一會兒,徐景昌又一臉疲憊來了,在他前面,還來了幾個人,其中有少師姚廣孝,翰林學士楊榮,成國公朱能,既有文臣,也有武將。

尤其是姚廣孝,他是不怎麼過問政務的,但是這麼大的動靜,朱棣也怕把握不住,不能不把姚少師請來。

徐景昌邁步進了大殿,只覺得殺機四伏,危險重重,好一似漢高祖鴻門赴宴,王司徒千里送頭啊!

要不我回去算了?

“徐景昌,你爲什麼標新立異,弄得朝局大亂?”朱棣直接呵斥。

徐景昌忙道:“陛下,臣屬實冤枉,這話無從說起啊!”

朱棣環視四周,哼道:“你瞧瞧,

這麼多位朝臣,一大清早就來朕這裡告狀,你還敢說自己冤枉?”

徐景昌看了看這幫人,不客氣道:“陛下,朝中諸公要是能把告狀的勁頭兒用在政務上面,也不至於積壓了那麼多朝政,他們纔是誤國誤民,怎麼有臉彈劾臣?”

茹瑺一聽,大爲震怒,急忙挺身而出。

“徐通政,你在通政司,公佈各部辦事數量,是什麼意思?誰准許你的?”

徐景昌立刻道:“茹尚書,你這就不講理了。前幾天陛下降旨,要求各部盡忠職守,整頓朝綱,恢復民生。我在通政司,接到的奏疏題本多了好幾倍,我怕出現疏漏,就給分門別類,遞給宮裡多少,陛下御批多少,交給各部之後,各部又是拿出什麼方略,落實了多少……我就是做了個簡單的統計,這也是通政司的該做的事情,不然陛下詢問,說通政司幹了什麼事情,是不是白吃飯不幹活,我也能交代一二。”

茹瑺纔不聽徐景昌的這套,“你這是做事情嗎?分明是督促各部做事!你哪來的膽子,敢把自己凌駕在六部之上?”

“什麼叫凌駕六部?我不過是盡忠職守,做點分內之事,倒是你茹兵部,這些日子,毫無建樹,你未免有負聖恩吧?”

徐景昌火力全開,頗有當年大殺鍵政圈的風采。

而且隨着越吵聲音越大,朱棣隱隱明白了,羣臣爲什麼那麼牴觸徐景昌的作爲,這小子屬實是犯了衆怒。

而在另一邊,姚廣孝低垂着眉頭,心裡頭好笑,別光是老衲生氣,讓你們這些人也領教一下,這小崽子的難纏之處吧!

老和尚完全就是吃瓜羣衆了,倒是楊榮,他低頭沉思,覺得徐景昌的做法未嘗不可。

這時候不光是茹瑺,還有鄭賜、甚至是左副都御使陳瑛,也都加入了圍攻徐景昌的戰團。

陳瑛在三司會審的時候,吃了大虧,丘福沒來給他助陣,事後他也知道了,是徐景昌搗鬼,現在機會來了,他豈能錯過。

“調理陰陽,協和諸部,乃是宰相的職責。徐通政,莫非你把自己置身宰相之位?須知道,太祖皇帝可是有祖訓,永遠不許復立宰相,你這麼幹,簡直膽大包天。”

這個東西果然是屬毒蛇的,一下子就把朱元璋擡出來了。

而且他也把各部憤怒的本質點了出來。

蹇義和夏原吉聽在耳朵裡,卻是沒有多少喜悅,相反還有些擔憂。

陳瑛毒則毒矣,但到底謀略不足啊!

朱元璋廢中書省,以天子之尊,兼任宰相,屬實扛了幾十年,沒有出差錯。

但這是建立在朱元璋一個人超強的能力上面。

縱觀幾千年歷史,皇帝和朝臣之間,必須有一個承上啓下的機構,叫丞相府也好,叫三省也好,叫中書省也罷,反正缺不了。

眼下朱棣沒有設立內閣,徐景昌坐鎮通政司,他向前邁出了一步,在羣臣看來,這就是相權復興的標誌。

別忘了尚書省起源尚書檯,而尚書檯最早也就是掌握羣臣奏疏而已。

對職官稍微有所瞭解的,都能看出來,通政使執掌奏疏,權柄極大,潛力無窮,現在又公佈辦事情況,等於開始評議政務。

而唐宋的宰相,就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所謂平章,就是評議辨別的意思。

徐景昌這已經不是把通政司發展成尚書檯那麼簡單了,甚至有朝着同平章事發展的苗頭。殘酷的現實,已經擊穿羣臣的心理防線了。

不把你小子按住,久後我們六部督察院,不都成了你的屬官嗎?

“陳御史,你說太祖不許復立宰相,這話沒錯。但太祖還說過,不許弱天子羽翼,你怎麼不講?通政使就是要通達政務,明晰權責,各部交上了多少奏疏,天子批覆多少,你們承辦多少,難道可以是一筆糊塗賬?太祖皇帝還不許臣下欺瞞天子,矇蔽聖聽。還有,你們一起來狀告本官,是不是結黨營私,暗通款曲?你們今天能聯合起來告我的狀,明天會不會聯合起來,脅迫天子?真是不敢想啊!”

不就是扣帽子嗎,徐景昌纔不怕呢!

大殿所有臣子當中,只有成國公朱能是個外行,絲毫看不出端倪,只知道徐景昌一個人,跟這麼多大臣吵得有來有往,絲毫不落下風。

簡直就是趙子龍在世,長阪坡七進七出啊!

好小子,難怪丘福玩不過你呢!

俺服了!

雙方越吵越激烈,這時候楊榮突然向前一步,“陛下,臣以爲朝政如麻,該怎麼做事,卻是需要有個妥當辦法,臣斗膽建議,此事需要陛下親自裁決。”

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上架感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上架感言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
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上架感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上架感言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