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

朱棣尚在尋找兔崽子,徐皇后卻是對着鏡子發起了愁,不得不說,屬實有些發福過了……臉上,脖子上,手臂上,盡是贅肉。

她倒不需要在乎顏值,爭寵後宮,畢竟就算她長得再醜,朱棣也只能忍着。但是像徐景昌所講,惜福養生,延年益壽,這倒是很有必要。

畢竟這麼好的日子,誰也不想早早撒手。

思前想後,徐皇后決定去找兒子朱高熾,看看這小子幹嘛呢!

徐皇后早早到了東宮,發現朱高熾面前擺着一盤蒸山藥,幾個小菜,正在吃着。徐皇后就坐下來了。

“老大,你這些日子幹什麼呢?”

徐皇后一邊詢問,一邊拿起一截山藥,隨口吃了起來。

朱高熾笑呵呵道:“回母后的話,孩兒現在除了盯着表弟的婚事,就是看看黃尚書、解通政他們的文章,說實話,孩兒真是受益匪淺,整個格局打開,接下來該怎麼治國,當真是豁然開朗。”

徐皇后好奇道:“真的如此?”

朱高熾就給她解釋,解縉和黃觀鼓搗了這麼長時間,終於又往前走了一大步……這個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大統在民!

前面徐景昌不斷挑戰儒家,打壓衍聖公地位,隨後又提出宋統斷絕,洪武興華。

事情到了這一步,一套新的體系,呼之欲出。

但終歸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

可是隨着大統在民之說一經提出,整個體系,豁然開朗,再也沒有疑問。

黃河之水,從天而降,沛然不可阻擋,大勢成矣!

前面爭論太多了,說是道統傳遞,一脈相承。

甚至鼓搗出了漏洞百出的殿興有福論……徐景昌駁斥了這一套,提出了道統斷絕。但說來說去,道統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還是沒人能講清楚。

結果黃觀復出,大批的建文舊臣還朝,他們聯合解縉等人,進行了激烈討論,還真就讓他們弄出來了。

天意即人心,民心如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既然如此,民心就是道統,大統在民!

這個理論拿出來之後,就算是傳統儒家都不敢反對,畢竟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可是儒家一貫的主張。

甚至當初朱元璋刪改孟子,把這些話剔除,建文舊臣都經歷過,他們還頗有微詞。

現在好了,不但是民爲重,還更進一步,民心就是大統。

得民心者得天下。

但是接下來的論述,卻和儒家大相徑庭……因爲儒家得出民爲重,君爲輕之後,接下來就要勸天子休養生息,愛惜百姓,輕徭薄賦等等。

可這套新的理論,在論述大統在民之後,果斷進行了佐證,最重要的例子,就是朱元璋起於微末,卻能得到天下,北趕大元,恢復中華,這正是民心所在,也是華夏新的道統所在!

秦皇掃六合而得天下,洪武聚萬民而興華夏!

這段一出,等於是將朱元璋立國以來,就存在的一些爭論,徹底一掃而光。

啥也不要說了,再講什麼亂七八糟的,全都扯淡。

殿興有福,那是污衊太祖皇帝,居心叵測。

徐皇后聽朱高熾手舞足蹈,講着這些,微微皺眉頭,“老大,你現在說的都是太祖皇帝,跟你爹有什麼關係?伱何至於這麼高興?”

朱高熾哈哈大笑,“母后,你怎麼也糊塗了,有建文舊臣在,他們又是這一套東西的撰寫者……下一步最關鍵的就是建文,和齊泰黃子澄等人,妄圖推翻太祖大統,復辟舊制,因此才發生了靖難之役!”

“啊!”

徐皇后忍不住一聲低呼……整個人的臉色都變了,手甚至都在顫抖。

通了!

徹底通了!

丈夫最大的心病,終於解決了。

不得不說,這事屬實不容易。

從很早開始,徐景昌就對靖難之役發表看法,認爲不要處理過多,只是誅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就夠了。

然後又攻擊殿興有福,否認儒家的超然地位,甚至把衍聖公弄到了應天。

他算是這事情的急先鋒,從鐵板一塊,撕開了口子,打開了局面,成功引起了各方思考。

然後解縉等人跟進,繼續發揚光大。

伴隨着建文舊臣還朝,徹底把最後一塊拼圖完成了。

要是在當初,過多追殺建文舊臣,把黃觀之流也給殺了,絕然沒有這個效果……這就是歷來朝堂爭鬥,很忌諱殺人的原因。

因爲你很難估量到,這些人究竟有什麼意想不到的作用。

就拿當下來說,朱棣怎麼罵建文舊臣都沒用,沒人相信,大家只會覺得成王敗寇,你奪了侄子的江山,還追殺不斷,實在是太不厚道了。

可是這些建文舊臣站出來,指出所謂建文新政,是破壞太祖舊制,是舊法統的復辟……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朱棣奉天靖難,不是藩王推翻天子的造反行動,而是維護太祖舊制的義舉,是順天應人的善政!

而且建文坐擁天下,爲什麼會輸?

因爲他不得人心,背叛太祖皇帝。

完全清楚了,再也沒有任何疑問。

金科玉律,鐵證如山。

就算把孔夫子孟夫子從墳裡挖出來,也斷然推翻不了這份東西。

徐皇后聽得心花怒放,連連叫好,再一低頭,盤子裡的山藥居然沒了。

“老大,你這東宮的人太懈怠了,早飯送來這麼慢?”

朱高熾咧了咧嘴,“母后,這就是孩兒的早飯,您瞧瞧,五根山藥,我一根都沒吃。”

“都讓我吃了?”徐皇后愣了好一會兒,突然氣哼哼道:“誰給你的法子,早上不好好吃飯,吃這個山藥?”

“還能是誰,表弟唄!”

“又是徐景昌,你就那麼信他?”徐皇后質問道。

朱高熾苦兮兮道:“母后,不信也不行啊!你瞧着沒有,孩兒瘦了好多,也精神了許多。我讓好幾個太醫診脈,他們都說我現在脈搏沉穩有力,不像以前那麼急促。身體屬實好了許多。”

徐皇后仔細打量大兒子,朱高熾屬實瘦了一大圈,眉眼之間,竟然有了些英俊之氣……果然,每個胖子都是潛力股。

徐皇后怔了好半晌,只能嘆道:“你辛苦一下,把你的法子教給母后,母后也想活動活動身體,最起碼先瘦下來一些。”

朱高熾看了又看,突然道:“母后,孩兒那個法子,最初可是表弟拿着木棒督促我的……您母儀天下,在宮裡面繞圈跑,大汗淋漓,只怕不妥吧?”

豈止不妥,簡直有損國家形象。

徐皇后愣了好一會兒,但還是咬了咬牙!

試問哪個女人不想漂亮一點?

必須要對自己狠!

“這樣吧,我去徐府住一段時間,你也跟過去,我在那邊方便。”徐皇后下了決心。

朱高熾見母后如此認真,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母后,這事情可不容易啊!需要每天少吃,多活動,晚上餓了,抓心撓肝的,可不好受了。”

徐皇后沉吟了半晌,哼道:“當初守北平,那麼辛苦,咱們都熬下來了,這點小事不算什麼,我一定會瘦下來的。”

這回朱高熾也無言以對了,只能說道:“母后,還要請父皇恩准吧。”

徐皇后哼道:“你愛告訴他就告訴他,反正他也嫌我胖,我纔不會跟他說話。”

好傢伙,原來兩口子鬧矛盾了。

朱高熾更不敢多話,只能答應老孃,送她去徐府,順便告訴朱棣一聲。

等到了徐府,徐皇后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來。

她指了指一棵柿子樹,就跟朱高熾道:“爲娘小時候可靈便了,三兩下就能爬上去。”

朱高熾看了看,笑道:“孩兒現在也行啊。”

說着朱高熾,真的攀着樹幹,三兩下之後,爬在了一根粗壯的枝幹上,俯視着徐皇后。

“母后,怎麼樣,孩兒身手不錯吧?”

徐皇后大吃一驚,看來這段時間的鍛鍊,是真的有了效果。

徐皇后目視了半晌,伸手試了試,別說爬上去了,根本抓不住。

自己這身體,當真是大不如前了。

徐皇后搖了搖頭,隨後又惡狠狠道:“瞧着吧,我說到做到,肯定瘦下來,我要重新身輕如燕。”

下定了決心,徐皇后就開始按照朱高熾的辦法,每天多走走,時不時還要跑幾圈,然後減少飯食。

她又在徐府找到了小時候的刀槍弓箭,想起當初父親教導他們的場景,徐皇后還耍了幾下。

總體來說,她的意志力還是很不錯的,果然有了些效果。

但減肥的痛苦,不言而喻,這一天徐皇后餓得難受,又不好破壞規矩,就隨便穿過角門,到了徐景昌這邊。

姑姑打侄兒秋風,沒有什麼關係吧!

湊巧的是徐景昌不在,她只發現了一個正在釣魚的姑娘。

“這是定國公的魚竿吧?他也捨得給外人?”

女孩聽到這話,站起身,低垂着頭道:“是前幾天答應的,是他手氣不好,見我能釣到,就吩咐今天給他準備幾條魚。”

徐皇后一聽,俯身看了看竹簍,當真有幾條肥碩的大鯉魚。

“你也會廚藝,可能做得好?”

“略懂一二。”

“嗯,那你辛苦一下,給我做一道。”

黃姑娘點頭,沒有多長時間,一道燒鯉魚就擺在了徐皇后面前。

徐皇后不由得夾了一塊,放進嘴裡,頓時眼前一亮,“哈哈哈,果然是好手藝,便宜那臭小子了,快坐下吧!”

徐皇后伸手拉着黃姑娘,聲音柔和道:“你給我當侄媳婦吧!”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八章 大寧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八章 大寧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