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

吳山苦兮兮的,跟着徐景昌出來,還不停抹眼淚……怎麼形容他呢,就好像被主人丟棄的小狗,突然之間,又和主人重逢了。

既喜悅,又委屈,恨不得摟着徐景昌的大腿,好好哭一場。

大人啊,你可知道,換了通政使,我有多委屈啊!

徐景昌斜了他一眼,“我說老吳啊,有那麼委屈嗎?解縉他給你小鞋穿了?要真是這樣,我就去把他提過來,讓他給你賠禮,怎麼樣?”

吳山一聽,眼角泛起淚花,更加傷心了。

“不是解學士欺負下官,就是下官一直伺候着大人,結果大人一走,偌大的通政司,下官也不知道幹什麼。想伺候伱和姚少師下棋聽曲,你們都不在了,我也不敢去給你們添亂。每天就在通政司,空落落的,從早到晚,昏昏沉沉,無所事事。一天一天,幸好大人來了,不然下官一準憋屈死了。”

徐景昌看了又看,無奈一笑,“你啊,要是個進士,我就想辦法讓你接通政使了。”

吳山立刻搖頭道:“大人,卑職算是看出來了,通政使越發有宰相氣度,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下官,卑職也不想別的,只想跟在大人身邊,好好伺候大人,就是下官的福氣了。”

徐景昌忍不住笑道:“老吳啊,你也別委屈了,有朝一日,解縉滾蛋了,沒準就是你接替通政使,要對自己有信心。”

吳山一聽這話激動了,畢竟徐景昌說話,向來擲地有聲,還沒有吹過牛皮……“大人,卑職都不敢想,我能有本事接替通政使,大人真是過譽了,卑職受寵若驚。”

徐景昌頓了頓,無奈道:“老吳啊,你許是誤會了,如果論起才情本事,只怕你一輩子也當不成通政使。”

吳山又傻了,“大人,難不成您是拿卑職開心?”

“當然不是。”徐景昌認真道:“誰說通政使一定要德才兼備的?誰又規定九卿重臣每個都是人精?在大明的這個朝堂上面,有兩種人混得開,一種足夠聰明,能夠不着痕跡地耍花招,瞞過大多數人。一種就是老實巴交,蠢得恰到好處,出事的時候,大傢伙都願意拉你一把,幫着你擦屁股。這樣的人,即便當上了通政使,也不會傷害任何人的利益,沒有本事做出任何改變,這也是極好的人選。”

吳山的臉黑了,“大人的意思,

卑職可以當後者唄?”

徐景昌哈哈大笑,“老吳,我更希望你能把我給騙了,等機會降臨的那一天,執掌大權,呼風喚雨……不過在這之前,你還是把蠢材演好,知道嗎?”

“知道!”吳山破涕爲笑,“大人,卑職明白了,大人今天還是吃醬肘子?”

“對,來兩個,從今往後,有我一口肉吃,就有你一個碗刷。”

吳山怔了一下,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還是跟大人混有意思。

徐景昌叫來了吳山,順便又把朱勇借調過來,湊齊了一對臥龍鳳雛,他開始發號施令,進行緊張籌備。

首先是刊印書籍,要知道大規模印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雕版印刷也好,活字印刷也好,全都需要相當成本。

尤其是活字印刷,聽起來像是很進步的技術,但很長時間,並沒有多少優勢,甚至還處在劣勢。

這就不得不說,活字並不穩定,排版的時候,容易高低不平,印刷出來的字跡輕重不一……而且排版本身,也不是一個容易的活兒,需要有足夠多既識字,又願意付出辛苦的工匠,才能大舉印刷。

而且這個出版物還必須是不斷更新的……諸如論語這種,內容固定,且需要的人非常多,常年都有人購買。

這就不需要活字印刷,大可以做出精緻的雕版,能夠使用很長時間,只要賣得足夠多,成本就可以攤薄很多。

作爲工具書,教科書,精緻一些,反而更容易賣高價。畢竟你也不會因爲價格低廉,就買好幾本論語放在家裡,完全沒有必要。

所以說任何看似很顛覆的技術,都很難做到一經推出,就風靡天下,摧枯拉朽,淘汰已有的東西,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就像是電動車,其實很早就出現了,只可惜敗給了油車,兜兜轉轉一百多年後,才靠着技術突破,捲土重來,異軍突起……

活字印刷就是這樣,很早被髮明出來,中間沉寂相當長時間,最後才取而代之。

但不管怎麼說,朱高燧這小子有些本事,愣是如期把書籍刊印出來了。

徐景昌接在手裡,仔細看了看,“紙張有些發黑,沒捨得用好紙?”

朱高燧點頭,“我想用好的,只怕朝廷出不起錢。”

徐景昌又看了看,“印刷還挺好的,圖形很清晰,殊爲不易啊!”

朱高燧道:“這都是你收攏的那些年輕工匠,他們聽說是給普通百姓免費發放,都很賣力氣,連軸轉,晝夜不歇。務求精美,便宜,要讓鄉親們拿到實惠。”

徐景昌頓了一下,也就明白過來,自己從去年開始,就收攏流民青年,教導技能,現在看來,是開花結果了。

如果是那些念四書五經出來的讀書人,他們寧可去當私塾先生,也不會進印刷廠當工人。只有自己培養出來的,才能不辭辛苦,老實聽話。

“你對工匠們好點,要是有什麼不好的話傳出來,你別想去我那裡招募人才。”

朱高燧翻了翻白眼,“還用你說,我對他們不好,二哥就挖我的牆角了。他往外放貸,還要籌備紡織作坊,成千上萬的織機,缺了人才,誰給他幹活?”

原來這兩頭豬還在競爭啊?

徐景昌鬆了一口氣,情況還不賴。

“可以了,告訴朱勇,近日就可以動起來,凡是進京交割錢糧的百姓,都贈送書籍三本。”

沒錯,是三本書籍!

這裡面有一本簡本救荒本草,裡面蒐集了南方常見的六十多種野菜,算是百姓最常見的。包括一些有毒的野菜,需要進行處理,才能食用,方法也都寫上了。

另外一本,就是解縉編的小冊子,主要介紹各個方面的常識。

至於第三本,就是一部陽黃曆。

這個東西很不起眼,許多年輕人都忘記了還有這麼個玩意,只有上了年紀的,還喜歡買一本日曆,掛在家裡頭。

其實仔細翻看,這個日曆還挺豐富的,裡面不光有日期,還有些生活常識,農曆節氣,宜忌的事項。

可別小看這東西,放在古代,簡直就是一本生活寶典。

華夏大地,自古以來就是農耕社會……農耕社會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時間節氣……如果有一點點錯誤,就會影響收成。

如果收成不好,就可能交不上田賦,吃不飽肚子,連續出錯,就可能造成災荒,流民遍地,絲毫馬虎不得。

因此歷代都設置欽天監,觀測天象,測算曆法……然後每年都把新的歷法送去民間。

地方官吏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勸課農桑。

所謂勸課農桑,就是根據時令節氣,進行農業生產。

除此之外,還有婚喪嫁娶,破土動工,等等事宜,都要選個吉日吉時,也都是從曆法上面來的。

毫不誇張講,這個曆法就是老百姓一切生活的準繩,作用之大,簡直超出後人的想象。

假如你手裡有一本曆法,又恰巧認識幾個字,周圍十里八鄉,想要選個結婚的好日子,都會過來請教你。

別的不說,一罈子好酒,一顆大豬頭是少不了的。

這可是身份地位,知識學歷的象徵。

馬老漢代表鄉親,將田賦送去了戶部,順利交割……拿着完糧的條子,就準備回鄉。

這是他第二次進應天了,上次是爲了給老婆子尋醫問藥,他向漢王的錢莊借了錢,救了老妻的命。

能只花一成五的利,借到錢財,化解危難。

老馬一下子在十里八鄉出了名。

鄉親們遇到事情,都願意請教他。

今年交秋糧,原來的糧長恰巧上了年歲,大家都說老馬有見識,就讓他領着大傢伙把稅糧送來。

老馬欣然答應,他也正好去把錢還了。

一成五的利,漢王錢莊那邊,果然是童叟無欺,實在是仁義。

“咱們有福氣啊,漢王是賢王,戶部也是好官。要我說啊,下次跟鄉親們說,咱們也交寶鈔,可別運糧食過來,多累人啊!”

旁邊一個青年人含笑道:“馬大叔,咱們不送糧食,就要鄉親們自己賣糧,大傢伙不是害怕嗎!要不乾脆您老辛苦一下,幫大傢伙賣糧食,賺了錢,算是您的。”

馬老漢翻了翻眼皮,有點心動。

交糧食屬實會有耗羨,不如寶鈔乾脆方便。如果能先把糧食賣了,然後交稅,屬實能節省不少。

但是倒買倒賣,這生意他也沒弄過,能行嗎?

正在他悶頭思索的時候,有個年輕人快步過來。

“老伯,你們是來送糧食的吧?可交割了?”

馬老漢下意識點頭,“交了。這位小後生,有事?”

年輕人笑呵呵道:“老伯,你看,這是三本書,有萬年曆,有大明通識,還有救荒本草……這裡面天文曆法,怎麼打官司告狀,如何經商買賣,如何交稅,遇到了什麼事情,去找哪個衙門……全都一清二楚,這是朝廷的恩典,特意送給鄉親們的,不要錢的。”

馬老漢下意識接過來,通行有識字的,捧過來小心念着……馬老漢聽了一會兒,渾身激動。

“好啊,太好了,咱們能做生意了!”

他說着, 慌忙起身,衝着年輕人道謝,“小哥,你可幫了俺們大忙了。”

年輕人道:“老伯,別客氣,這是朝廷吩咐的,是陛下的意思。”

馬老漢頓了一下,道:“過去俺就知道漢王是個好人,陛下是漢王的爹,自然也是好人……咱們真有福氣,遇上了明君啊!”

說着馬老漢跪在地上,把三本書高高舉起,“草民叩謝天恩!”

就在馬老漢跪下的不遠處,有一駕馬車停在那裡。

“侯顯,看樣子他們弄得還挺熱鬧的。”

侯顯低聲道:“皇爺,百姓都叩謝天恩,感謝陛下大恩大德,奴婢看着都心裡熱乎乎的。”

朱棣點了點頭,“朕承襲父皇的天下,自然要用心些。”

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
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