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

這幾位重臣紛紛贊同出兵倭國,假的變成真的,這事也就不是事了。

可徐景昌卻是眉頭緊皺,絲毫沒有樂觀的意思,“我看這事情還有兩點緊要的,需要解決,不然沒法善了。”

衆人互相看了看,方賓躬身道:“定國公,請指點。”

徐景昌道:“其一,半個月三成的利,利滾利……賬上究竟是多少錢,誰也算不清楚。爲什麼有人張羅着抽出錢財,就是因爲他們算過了,幾萬兩變成幾百萬兩,就算倭國遍地黃金,也斷然弄不到這些。所以無論如何,朝廷不能當這個背鍋的,也背不起。”

夏原吉立刻道:“這樣好辦,我們只要接手,並且規定年利不得超過兩成,以實際出資爲準,讓他們賺點,但賺不多也就是了。”

徐景昌道:“那這個數額怎麼算?戶部有把握嗎?”

夏原吉想了想道:“這樣吧,乾脆直接設定一個上限,比如每家最多十萬兩,超過的就不算了。”

徐景昌道:“那如果有人分散成幾家,借用別人名頭?”

“嚴查,而且領錢之後,這些錢都要放在指定的賬戶,戶部要時刻監察……總之發現異常,就一查到底。”

夏原吉正在說着,呂震突然咳嗽了一聲,“夏尚書,你們戶部查案子到底不如刑部專業,這事還是交給我們吧。”

老夏一怔,因爲很顯然,他是朱棣認定的幾個大尚書,比呂震這種高一級,卻是沒有料到,呂震居然敢和他爭奪權力,屬實讓人詫異。

另一邊蹇義倒是點頭,“屬實,往後刑部也該下點功夫,你們不能光是查人命官司,財物糾葛,像這種欺詐類的官司,也不能放過,你說是不是?”

呂震慌忙道:“天官是明鏡,刑部屬實要多花些功夫了,明明是騙人的事情,居然能大行其道,實在是不應該。”

徐景昌含笑不語,幾個尚書爭權奪勢,倒也沒什麼不好的,反正他們鬧他們的,也沒人能撼動通政司的地位。

他笑道:“一個是對下面的處置,再有就是上面了。”

上面?

那自然就是朱棣了。

黃觀好奇道:“陛下向來喜好用兵,討伐倭寇,應該順理成章吧?”

徐景昌呵呵道:“要真是這麼容易,我也就不發愁了。”

幾個人面面相覷,難道朱棣不是最容易說服的嗎?

事實證明,朱老四也和昔日不一樣了。

“朕很難貿然答應。”

朱棣在武英殿議事的時候,直接道:“倭國遠在海上,大元朝兩次討伐,損失慘重。雖說大明水師遠勝元朝,但是也必須徹底評估,方纔能動兵。其次,倭國風俗迥異,我大軍登陸之後,即便能夠佔據倭國疆土,但如果陷入長期亂戰之中,沒法以戰養戰,全靠大明物資補給,要花多少錢?財稅能不能承受?這還是其次的,將士遠征倭國,如果出現了死傷,沒法魂歸故國,國家該怎麼賠償?”

朱棣一口氣說了好幾項,全都是出兵面臨的重大問題。

最後朱棣總結道:“諸位卿家都是大明的股肱之臣,面對軍國大事,朕還希望伱們慎重一些,要拿出完備的結論,纔好上奏,切勿輕浮冒進。既然已經失了財,就不要繼續誤國了。”

今天的朱棣自始至終都沒有疾言厲色,可越是輕聲細語,就越是暗藏驚雷,這幾位尚書互相看了又看,心驚肉跳,陛下這是要幹什麼啊?

開疆拓土,揚威異域,不正是陛下想要的,竟然講出了這麼一番道理,着實有些招架不住。

到底是打,還是不打?

又或者,要把賬算在羣臣的頭上?

大傢伙沒法子,只能把目光放在徐景昌身上,很顯然,也只有這位能擺平眼前的事情了。

“陛下,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徹底評估,倭患要除,將士們出征也不能沒有準備,還是稍後再議。”

朱棣點了點頭,“也好,其他人都退下去吧,朕還要和定國公聊聊。”

別人都走了,就剩下朱棣和徐景昌兩個,朱老四憋了一肚子笑,簡直要控制不住了。

他說要深思熟慮,不能隨便用兵的時候,那幾位尚書的神色別提多精彩了。

“這幫混賬東西,朕要用兵,他們都百般阻撓,現在想挽回自己的損失,一個個都上躥下跳,他們把朕當成什麼人了?想讓朕替他們打仗用兵……也不是不行,需要他們拿出足夠的誠意。”

徐景昌連連點頭,“吾皇聖明,要的就是這個。”

朱棣說得高興,可又道:“徐景昌,這一次的黃金案子,牽連那麼多官吏,朕趁機肅清吏治,不是挺好的事情嗎?你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你是打算庇護朝臣,還是另有所圖?”

徐景昌笑道:“陛下,臣一向是爲了大明……您也該看出來了,對外用兵的事情,難逃朝廷出力,將士受損,文臣富商得利的局面。這可算不得什麼好事,陛下要想能時常對外用兵,能得到全天下的支持,就必須協調好各方的利益,讓大傢伙都有好處可拿。而且還不是簡單的賞賜,不然總歸逃不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局面。”

朱棣聽着,面上含笑,“徐景昌,你的意思是這事還要聽軍中諸將的意思,對吧?”

徐景昌道:“確實需要聽將領們的看法。但是更要關心普通將士……臣的意思,凡是海外部署,參與作戰,需要給他們三倍俸祿,而且還要規定部署時間,如果出現死傷,必須有豐厚的補償……這些事情都要兵部擬定,五軍都督府也要參與,最後由陛下覈准。”

朱棣點頭,“你說的很對,唯有如此,才能對得起將士們的付出……只是朕想不明白,如果真的這麼安排,朕要對外用兵,又能調動多少兵力?會不會往後都別想打仗了?”

徐景昌哈哈大笑,“怎麼會這樣,陛下只要稍微規定一些適用範圍就行了。”

“你的意思是?”

“比如說安南,遼東,大漠,西域……這些地方都算是中原故地,而且陸上連接,對這些地方用兵,那是大明將士的職責所在,誰敢叫苦叫累,違抗軍令,自然以逃兵論處。但如果涉及到了倭國,還有海外諸國,什麼爪哇、天竺、大食、波斯,還望陛下能體諒將士的艱難。”

朱棣默默聽着,道理上沒錯可這話豈不是說,沒法對什麼爪哇、天竺用兵了、

“徐景昌,你的意思,是朕要小心用兵,不用好高騖遠?”

徐景昌搖頭道:“不是啊,臣的意思正規兵馬不能出國,可以讓那些大戶想辦法啊!”

朱棣詫異,眼珠子瞪得老大,這是什麼主意?

“陛下請想,這就跟女真兵馬一樣。他們更鬆散一些。只要規定清楚,這些人出國才能得到兵器鎧甲,而申請回國,必須有相應的條件,還要上繳兵器……他們沒法在大明添亂,到了海外,隨他們怎麼折騰,就跟朝廷沒關係了。”

“臣斗膽言說,這對外用兵,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就算一次打贏了,對方也只是暫時臣服。朝廷能承受一次兩次大戰,不能承受沒完沒了的襲擾。而能對付這些襲擾的,只能是同樣的小股兵馬。這一次這麼多豪商大戶牽連進來。陛下固然可以盡數誅殺,肅清吏治。但如果能把他們斂財之心,引導到開疆拓土之上,或許能有不一樣的奇效。”

朱棣默默聽着,當徐景昌說到這裡的時候,他也不能不心動了。

過去朱棣最難受的就是自己一心向前衝,結果所有人都在拖後腿,而今天卻是拉着所有人下水,大傢伙一起來幹一件事,毫無疑問,成算會增加許多。

而且徐景昌講得也很有道理,就拿漠南的情況來說,朝廷屬實能打一次兩次的大戰,不管幾萬人,十幾萬人都行。

唯獨扛不住的就是日夜不停,襲擾不斷,每天鈍刀子割肉,那個實在是太難受了。不光損失巨大,而且沒完沒了,會極大影響軍心士氣。

徐景昌在漠南的佈局,就是用大量的農場牧場民兵,去對抗小股襲擾。然後通過商貨貿易,得到一些蒙古部落的兵馬,讓他們維持地方安全。

只要安穩了,就能做生意,只要能做生意,就有了共同利益,然後就可以坐下來談……幾十年,上百年,一代人兩代人,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家人。偌大的華夏,也就是這麼來的,沒有什麼取巧的辦法。

徐景昌和朱棣商議妥當,隨後到了第二天,朱棣就召見幾個國公,進行了商討,隨後朱棣下發了五軍都督府的公文。

目前水師船隻要用在下西洋上面,能抽調出來的不多,只有二百艘船。

能用在登陸作戰的將士也不多,只有區區三千五百人。

而且由於不瞭解倭國風氣,五軍都督府方面認爲需要派人去進行全面調查,大約需要三年準備時間。

總結起來,船不夠,兵沒有,計劃暫無……反正你們自己看吧!

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番外篇:敗家子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八章 大寧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番外篇:敗家子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
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番外篇:敗家子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八章 大寧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番外篇:敗家子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