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

朱高熾沒有在山東留太久,隨後就攜帶着衍聖公孔彥縉返回了應天。

他是真的說到做到,將小傢伙交給了太子妃張氏,並且囑咐張氏,要當成自家孩子照顧,寧可委屈了朱瞻基,也別委屈這孩子。

張氏白了他一眼,“你啊,心都是黑的,才這麼大就給弄到京城,背井離鄉的,也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她說着,把孔彥縉抱在了懷裡,突然臉色一變,不由得道:“怎麼這麼輕啊!咱家兒子這麼大的時候,可跟個肉滾子似的,沉着呢!”

朱高熾無奈苦笑,“你好好照顧他吧,養得胖胖的,也不算咱們虧待孩子。”

張氏用力點頭,朱高熾又去找徐景昌。

分別這段時間,他就是往來奔波,而徐景昌這邊,卻是埋頭搞建設。

他在朝陽門裡,闢出了好大的一塊地方,一座衍聖公府邸,一座大明皇家圖書館,在朝陽門外,還弄了一大塊土地,是準備籌建學堂的。

徐景昌一直擔心古代受限於建材的問題,施工進度可能很慢。

但是當他真的督造一個工程之後,發現滿不是這麼回事。

就拿大明的建築來說,普遍以磚木爲主,框架結構都是木頭的,而這麼木材並不是隨便堆在一起的。

而是有着嚴密的規矩,比如長寬的比例是多少,開孔多大,直徑多粗……這是一套複雜的體系,存在於每個木匠的心裡。

也就是說,只要按照規矩做出來的木製零件,就可以隨意組裝在一起,典型的代表就是斗拱結構。

徐景昌驚訝地發現,在大明朝建房子,居然和搭積木差不多,十分有趣。

只要把地基弄好,可以很快修建完畢。

哪怕是奉天殿那麼大的工程,全力開動,半年之內,就能弄完。

當然了,有一個前提,就是需要有足夠的材料。尤其是那種幾十年,上百年的大料。昂貴的金絲楠木,一根柱子就要一萬兩白銀。

偌大的奉天殿,

還真就是金玉堆砌的。

“孔府修建起來不難,倒是圖書館,爲了防止火災,最好純用磚瓦石材,不用木料,也不油漆彩繪,需要的時間久一些……對了,孔府有什麼書籍沒有?你沒弄過來?”

朱高熾哼道:“我倒是想弄,孔家也要有啊!”

“他們聖人之家,還沒有書籍?”

朱高熾無奈道:“他們家倒是有不少田契、借據,堆了好幾個屋子,最老的都能追溯到隋唐。”

徐景昌大吃一驚,隨即道:“這麼說,還是文物了!一定要給我弄來,我以後專門建個博物館,展覽這些東西,讓老百姓時刻記着孔家的大缺……大恩大德。”

朱高熾心說論起壞水,還是伱多,這是一定要讓孔家身敗名裂啊!

“表弟,現在孔家的事情,只是個引子,袁綱拿到了王命旗牌,整個山東都有一場疾風驟雨啊!”

徐景昌也嘆口氣,“不是有,而是已經來了。”

說着,徐景昌拿出了一份急報,遞給了朱高熾。

太子殿下慢悠悠回京的路上,袁綱就已經動手了,他這個山東巡撫,御賜王命旗牌,在整個大明朝,都能算是獨一份。

眼下巡撫還沒有形成定製,是十足的欽差,大明朝第一個掛巡撫銜的人,居然是懿文太子朱標……隨後不斷有重臣去地方辦差,也會掛巡撫頭銜。

事情結束,就返回京城,並不在地方長留。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現在的巡撫比起明朝中後期形成定製的巡撫,還要可怕許多。

更遑論朱棣還賞賜了王命旗牌,五品以下官吏,生殺予奪,只在一念之間。

說袁綱是山東的土皇帝都差不多了。

“父皇也是發了狠了,山東的亂局不能拖了,不然非出民變不可。”朱高熾低聲喃喃道。

徐景昌也是一愣,“當真這麼嚴重?”

朱高熾點頭,隨後他跟徐景昌道出了緣由……表面上看,山東是靖難的主戰場,兩邊來回拉鋸,像濟南等地,更是飽受戰火摧殘,問題自然很嚴重。

但這只是事情的第一層。

因爲打仗,尤其是南軍動輒幾十萬人馬,需要調動態度的民夫,山東就是拉丁抓夫的主要場所。

四年下來,別說青壯,就算是婦人都被拉上了戰場。

整個山東,包括南直隸的部分地方……牛馬驢騾,這些大牲口已經消耗殆盡了。另外像什麼雞鴨鵝狗豬羊,也都被吃了個精光。

老百姓根本無法維持生計,許多人四處逃亡,就有像林三這種,到了京城的。

還有更多的人,乾脆落草爲寇,佔山爲王。

山東當地,匪徒比開國時候,多了十倍不止。

徐景昌聽得皺眉頭,“靖難已經結束兩難,朝廷與民休息,休養生息,還沒有恢復過來?”

朱高熾苦笑道:“恢復?哪有那麼容易!表弟,你說沒有壯勞力,也沒有大牲口,土地荒廢好幾年,想要重新耕種,光靠着一堆老弱婦孺,能行嗎?”

徐景昌搖頭,“自然是不行的。”

“還有,那些當慣了土匪的,靠着搶掠就能過日子,他們還願意老老實實耕田種地嗎?”

徐景昌又是搖頭。

朱高熾又道:“這裡面還有第三層,就是山東百姓雖然受到了塗炭,但是一些大戶非但沒有受損,還越發強盛,家裡的田產奴僕增加了數倍不止。更有一些大戶,他們爲了防備賊人,私下裡招募了許多打手。這幫人不惜血本,把家裡頭弄得和堡壘似的,遍地土皇帝,個個是大王!”

徐景昌猛然吸了口氣,這下子他明白了,孔府的家丁從哪裡來的。

當然了,以孔府的情況,就算再多的人馬,也抗衡不了山東都司的官兵。

可是各地還有多如牛毛的大戶,在官府照看不到的地方,他們還是呼風喚雨,爲所欲爲。

徐景昌也終於想通了,一場戰亂,帶來的不光是人員財富的損失,還有整個社會心態的扭轉。

勞力缺失,種田無利可圖,甚至養活不了自己,爲了活命,山賊遍地,山賊增加,反過來又讓地主武裝興起,而地主越來越強大,就會更加壓榨老百姓……閉環了!

徐景昌沉吟良久,緩緩道:“我似乎明白了,太祖皇帝爲什麼亂世用重典了,如此局面,不殺怕是不行了。”

朱高熾點頭道:“以往我也覺得皇爺爺有些過了,可現在想來,那些地方官和大戶勾結在一起,已經是尾大不掉,不痛下殺手,根本無法扭轉過來。現在只是一個山東,那時候還是整個大明朝,真不知道怎麼過來的。”

徐景昌遲疑了少許,就說道:“殿下的意思,現在要支持袁綱,痛下殺手,處置整個山東的官吏了?”

朱高熾點頭道:“我在曲阜的時候,已經詳細瞭解過了,眼下山東的地方官,不少還是建文朝派過去的。父皇爲了安撫天下,沒有立刻更改官吏……別的地方還好說,山東不成,因爲當初建文就派了一堆貪官污吏過來……清正廉潔的好官,沒人願意過來。而且就算是好官,落到了泥潭裡面,掙扎打滾兒,也不免一身污濁了。”

徐景昌又是長嘆一聲,“真是沒有料到,山東居然如此嚴峻,讓人觸目驚心。”

朱高熾苦笑道:“不光如此,還有一件更可怕的事情,我沒敢上奏父皇。”

“什麼事?”徐景昌追問道。

“雖說尼山鴻儒會是你編的,但是我在山東發現了白蓮教,卻是正兒八經存在。”

“白蓮教?”

“對!”朱高熾道:“根據袁綱所說,正因爲山東地方太亂,有些歹人就在下面作亂……他們藉口什麼彌勒降世,又說無生父母,反正亂七八糟的,還有自稱韓山童之孫,要光復韓宋江山。”

徐景昌聽得目瞪口呆,“這都是什麼妖魔鬼怪啊?”

朱高熾道:“沒錯,確實不處置不行了,袁綱痛下殺手,我是支持的。亂世用重典,山東的事情,我們父子難辭其咎。只是我現在有些擔憂,唯恐殺了這些人,換上來的也是一樣,這就不好辦了。”

徐景昌微微頷首,他稍微盤算,隨後道:“我現在上書陛下,要在山東增加一批錦衣衛,地方的情況必須摸清楚,然後才能對症下藥。剩下就是空額問題,正好今年的新科進士, 派他們去山東。”

朱高熾也是眼前一亮,可還是擔憂,“我怕他們對付不了那些地頭蛇,萬一再被收買了,那可就不妙了。”

徐景昌道:“殿下忘了?這幫新科進士裡面,有一半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油條,讓他們去對付地頭蛇,沒有什麼問題,唯一值得擔心的,就是他們會被收買……其實也好辦,大不了繼續殺了就是!”

朱高熾渾身一震,“哎,雖說天心仁慈,但是到了這時候,也只有霹靂手段,菩薩心腸了。”

就在他們商量之際,袁綱已經動手,兗州府、青州府、濟南府、東昌府,一共有十幾個知縣被他拿下,主要的罪名就是安撫百姓不力,大批流民未能返鄉,土地沒有分給老百姓。

“這個老袁,手腳真快。”徐景昌嘆口氣,“我現在就去吏部,跟蹇天官商議,趕快派人過去。”

(本章完)

:。

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三章 永樂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上架感言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
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三章 永樂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上架感言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