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

徐欽怒火中燒,像他們這種勳貴子弟,沒事多花點錢,沉溺聲色,架鷹遛狗,尋花問柳,毫無疑問,都是敗家子行爲。

不光家裡不答應,外面也是指指點點,弄得不好了,還會被御史彈劾,說品行不端。

但是禮部這麼大方,不斷往外賞賜禮物,怎麼就沒人指責?

不但沒人指責,還說是天朝氣度,上國胸懷。

這不是敗家子嗎?

不對,這是敗國子!

他們崽賣爺田不心疼啊!

徐欽忍不住道:“賢弟,你看能不能彈劾禮部?說他們靡費國帑民財,虛耗無度?”

徐景昌一笑,“你不怕得罪人啊?剛剛進入官場,還沒怎麼樣,就得罪了禮部,我看你是不想好了。”

徐欽愣了一陣子,卻又破罐子破摔道:“能怎麼樣?大不了我就罷官回家,反正家裡頭還有個國公等着呢,我一無所懼啊!”

沒錯,不光是伱徐景昌有國公當,我也有啊,還是正兒八經的魏國公,威風極了!

你不怕得罪人,我也不怕。

徐欽突然明白徐景昌爲什麼那麼囂張了,真的就是有恃無恐。

我比你還厲害一點,我還有探花郎呢!

徐欽想到這裡,就說道:“咱們勳貴,與國同休,註定了跟大明朝休慼與共,看到了不平的事情,咱們就要管,就要說,能給國家爭一分,就是一分。反正咱們問心無愧,也不怕禍及子孫,你說是不是?”

徐景昌無話可說,自己這個堂兄,想得比自己還清楚呢!

“話是不錯,但我覺得咱們不能空口說白話,我們必須仔細論證,把事情寫的清清楚楚。我們不光要罵人是混蛋,還要證明人家是混蛋。這纔是咱們的真本事!”徐景昌笑呵呵說道。

徐欽聽到這裡,也來了精神。

“我本以爲自己只能混吃等死,

當個太平國公,這一次突然就考了個探花。我覺得我還能幹點更大的事情,我這輩子不能這麼平平淡淡下去,我要弄出點動靜來!”

徐欽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幹的……事實上這小子的行動能力還在徐景昌之上。他下定決心之後,就先去翰林院。

他只這裡查詢歷年外藩進貢的國書,禮單等項目……隨後他又去禮部,覈查回賜情況,最後他還要跑去戶部府庫,查驗交割的數目。

通常是天不亮就出門,過了半夜纔回家。

偶爾還要通宵寫文章。

徐景昌在家裡頭酣睡,隔壁徐欽埋頭寫作,累了困了,就拿井水洗一把臉。然後繼續寫。

他這麼忙,把徐輝祖都看得心疼不已。

要不是自己犯了大錯,也不至於徐家落到這一步……先是侄子鬥朝臣,接着兒子廢寢忘食,都是自己這個當長輩的無能啊!

他說不出阻止兒子的話,只能吩咐廚房,都給孩子弄點好吃的,可別累壞了身體。

就這樣,經過了連續半個月的忙碌,一篇長達萬字的雄文,終於寫好。

“你快瞧瞧,我寫的怎麼樣?”

徐景昌接過來,仔細看了又看,忍不住眼睛冒光。

“你這篇文章很有威力,數據詳實,分析到位,總結得體,立意深遠……我看禮部八成要倒黴了。”

徐欽憨憨一笑,“我倒是不怎麼在乎禮部,我就是心疼,咱們百姓受了這麼多苦,爲什麼就沒人替他們說話?那些朝臣到底在想什麼?他們不是一直說要爲民做主嗎?他們把老百姓放在了哪裡?”

徐景昌哼道:“我怎麼知道!不過有了你這篇文章,老百姓的苦或許會少一點。”

徐景昌起身,叫來一個家將,讓他去請趙王朱高燧。

家將轉身離去,徐景昌回頭,想要再跟徐欽聊聊,卻發現他伏在桌案上,沒了動靜……徐景昌嚇了一跳,往前湊了湊,這才放心,原來只是睡着了。

幸虧年輕身體好,不然又是恩科、又是殿試,再加上寫這篇文章,能把小命給弄沒了。

徐景昌取來一件披風,蓋在了徐欽的身上。

又等了一陣子,朱高燧匆匆趕來。

“有什麼事情?這麼着急?”

徐景昌直接把文章遞給朱高燧,讓他瞧瞧。

朱高燧仔細看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驚訝道:“這是你寫的?很不錯啊!”

徐景昌搖頭,“是我們家探花郎寫的,你說說吧,這玩意要怎麼發出去,威力才能最大?”

朱高燧認真思忖,片刻之後,他才嘖嘖道:“如果一下子都發出去,萬字長文,我怕沒多少人能看得下去。我們把這篇文章切成三部分。”

“三部分?怎麼弄?”徐景昌好奇道。

“這個好辦,第一部分就是歷年朝貢貿易,外藩給了多少,我們拿出去多少,因爲厚往薄來,我們一年要虧多少錢。”

徐景昌點頭,“這是個明賬,不難算的,光是絲綢就賞賜了數萬匹,即便扣掉那些土產,也有幾十萬兩之巨,大明的財富流失非常嚴重。”

朱高燧點頭,切齒道:“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敢情萬國來朝是要花這麼多錢的,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隨後朱高燧又向徐景昌介紹,文章的第二部分,就是對幾個沿海城市,還有沿途百姓的騷擾。

譬如說外藩使團經常到的寧波,一個占城使團,足有三百人之多,他們過來之後,居住的館驛,飲食起居,全都由地方衙門負責。

而地方衙門又會攤派給老百姓,讓老百姓負擔這筆開銷。

那可是好幾百人,要供應大米、肉食、雞鴨……老百姓勒緊褲腰帶,空着肚子,把自己捨不得吃的好東西,送給外人。

誰讓是禮儀之邦,天朝上國,要有待客之道啊!

這還不算完,海外藩屬送來的土產,還需要徵調民夫,送進京城……沿途的州縣,都要貢獻民夫,車馬,吹吹打打,熱熱鬧鬧,送入京城。

那些使團的伙食,肯定也不能差了,萬一讓外人笑話就不好了。

這一番折騰下來,沿途的老百姓,地方的官吏,苦不堪言。

文章的第二部分,就寫的是這個。

看到這裡已經很過分了吧,等再看第三部分,直接血壓爆掉。

因爲海外送來的多爲一些土產……其中有黃金、珍珠、象牙之類的,但是這些玩意畢竟是少數,通常都會送入宮裡,然後每逢年節,拿來賞賜重臣勳貴……這些東西還不算虧。

但是貢品的大頭卻是正兒八經的土產,比如胡椒!

雖說作爲一種香料,誰都能用得到,但是窮苦的百姓最多買點鹽巴,哪裡捨得買胡椒。

只有少數富裕之家纔會購買一點點,結果就是外面進貢的胡椒,大量堆積在倉庫。

實在是熬不住了,就把這些胡椒當做俸祿,發給百官。

到了年底,許多官吏盼着能拿到一筆俸祿,好風風光光過年,結果就發了兩升胡椒,抵償俸祿。

想要吃飽飯,結果給了個腰帶,讓你勒緊褲腰帶……

這算什麼事?

徐欽在最後總結,這個朝貢貿易,朝廷損失了錢財,老百姓受了苦,官吏沒得到實惠……總結起來,就是三輸。

但偏偏這麼個坑人的玩意,還綿延不斷,樂此不疲。

真不知道朝廷上下,有識之士,到底在想什麼?

朱高燧是真的把報紙玩明白了,他第一天發出新科探花郎的觀政大作……首先放出了上部。

這篇文章一出,立即就有人批評徐欽,說他不懂禮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毫無上國氣象,小肚雞腸,斤斤計較。

朱高燧毫不客氣將這些罵徐欽的文章,跟中篇一起發了出來。

這下子樂子就來了。

你們罵徐欽,徐欽又是替老百姓說話,難不成你們就眼睜睜看着寧波、泉州、福州、廣州等地的百姓受苦不成?

到底是你們的面子重要,還是老百姓的生計更重要?

而且徐欽還發現了,爲了運輸土產,徵調民夫,有時候連婦人都不能倖免。衙役官差在旁邊看着,還用鞭子抽打大明的百姓。

而那些外藩使團,也眼睜睜瞧着。

瞧着大明虐打自己的百姓!

試問連自己的百姓都不在乎,還怎麼讓外人敬畏大明?

那些外藩使者回去,會不會告訴他們國內,隨便動手,打殺大明的子民,抓過來當奴隸,反正大明朝廷都不管,咱們也不用客氣。

這篇發出去,那些罵徐欽的人,立刻改變了口徑,不能繼續罵了,趕快換個思路。

他們開始抨擊地方官吏,說他們調度不好,安排不周到,擾民害民,需要嚴懲不貸。

到了第三天,文章最後篇也出來了。

讓你們罵百官,瞧瞧百官在這事情上,得到了什麼好處嗎?

國庫了存了一大堆的胡椒,朝廷開支緊張的時候,還拿胡椒抵了俸祿,百官也是叫苦不迭。

好傢伙,直接好傢伙!

原來連官吏都是受害者。

這種三輸的國策,到底是哪個大聰明搞出來的?

前兩天還在罵徐欽的人,等看完了這篇文章,也無言以對了。

咱們拋開事實不講,就沒有人犯錯嗎?

等到第四天,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到了禮部,我們需要一個解釋!

這麼禍國殃民的玩意,朝廷爲什麼還在堅持?

莫非說禮部有什麼不爲人知的好處?

徹查禮部, 揪出誤國誤民的貪官污吏,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恭喜啊,一篇文章,就讓禮部陷入了被動。不愧是我的堂兄,只是比起我剛剛入仕,拿下兩部尚書差了一點點而已。”徐景昌哈哈笑道。

徐欽可沒有他的厚臉皮,相反,他提心吊膽。

“陛下降旨,讓我入宮對質。”

徐景昌笑道:“沒事,有我跟着,咱們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聽了這話,徐欽莫名打了個激靈,有底氣了。

真是好兄弟啊!

正在這時候,侯顯過來宣旨,朱棣叫他們兄弟倆。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三章 永樂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
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三章 永樂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