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

阿魯臺簡直想抽自己兩個嘴巴子,你怎麼不蠢死啊!

你忘了朱棣是怎麼回事了?

他就是在送行的時候,把兄弟寧王給挾持了,然後靖難成功的。

有其父必有其子,朱高煦這麼幹,一點都不奇怪。

唯一奇怪的是自己這腦子怎麼就沒了,連這點小把戲都沒有看透?竟然好勝心作祟,去射鷹,這不是腦子壞了嗎?

“你們挾持我,也沒用,我就是一個太保,上面還有大汗,還有其他同僚……我的手下一怒之下,沒準就會殺進長城,肆無忌憚劫掠,也不是伱們的福氣。我奉勸漢王一句,趕快把我放了,免得刀兵相見,都不好過。”

阿魯臺努力裝出強硬,朱高煦卻是半點不在乎,一個階下之囚,又算得了什麼?你的命都在我手裡捏着,大不了我弄死你!

唯獨徐景昌,他深以爲然,“阿魯臺太保,你說的太對了……挾持你,並不能讓貴部低頭認輸,殺了你還會激起你部下的憤怒,長城內外,就會兵連禍結。哪怕拖延時間長了,你的麾下潰散,或者被別人吞併,都是很糟糕的事情。我現在長話短說,咱們趕快達成一個協議,然後我就送你回去。”

阿魯臺目瞪口呆,彷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說話算數?”

“自然算數,我可是北平總督,漢王也要聽我的號令。”

阿魯臺好了好一會兒,這才接受徐景昌是做主之人的現實,畢竟一個親王,還能帶着幾十騎,就把對方頭領抓了,怎麼看這都是個頂級猛人。

堪比楚霸王那種,最差也是個呂溫侯。

這要多大的本事,才能降服住他啊?

而且這麼個人物,要跟自己談什麼?

“阿魯臺太保,事到如今,咱們敞開了說……洪武朝沒有一統大漠,證明我們滅不了你們,就算打贏了,也控制不了茫茫大漠。至於你們也別想做恢復大元的夢。咱們就是搬不開的鄰居,必須好好想想,該怎麼相處!畢竟你們不斷爲了鍋碗瓢盆南下,我們屯紮百萬大軍,都不是什麼好事,咱商量一個妥當辦法,你看怎麼樣?”

阿魯臺都傻了……不是別的,大明朝還有這麼懂事的官員?

他們不都是講漢賊不兩立嗎?

講什麼中華正統,必須要求臣服納貢?

這小子不會是騙我吧?

徐景昌笑道:“我知道阿魯臺太保不相信,但是你可以多瞭解一下,大明正在調整治國思路,採取更務實的策略。傳統儒家的觀點,正在遭到摒棄……總而言之,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判斷,而不是根據虛妄的道德做出錯誤決定。”

阿魯臺嚥了口吐沫,“那定國公準備怎麼辦?”

“第一,我們可以恢復貿易,但是這個貿易必須是官方的,必須納稅,絕對不能私下裡胡來。這一點我希望你們配合。”

阿魯臺很乾脆答應,“只要你們願意賣我們東西,又價錢合適,我們當然願意配合。”

徐景昌笑道:“這第二點,有了貿易往來,我希望你們能約束自己的部民,不許進犯大明,不然後果自負。”

阿魯臺眉頭緊皺,沉吟半晌道:“這個我只能約束自己的部下,其他的人,我怕是管不到。”

徐景昌笑道:“所以我就要想辦法,讓你能管到他們。”

阿魯臺大驚失色,“你,你什麼意思?”

徐景昌笑道:“在貿易的事情上,我會優先照顧你們部落。而且其他部落買不了的東西,例如鎧甲,兵器,弓箭……我都可以適當賣你一些……以便太保能在韃靼諸部當中,成爲真正的領頭羊。”

阿魯臺目瞪口呆,整個人都不好了,“你願意幫我?那你想要什麼?”

阿魯臺也不傻,肯定不會無緣無故讓自己佔便宜的。

徐景昌笑道:“首先就是前面兩條,我希望你能遵守……其次我希望你能促進韃靼改革。”

“什麼改革?”

徐景昌哼道:“我現在才掛着區區少保銜,你都是太保了!這合適嗎?你們已經退出了中原,就徹底拋棄中原官制,改回蒙古的那一套,不是挺好的嗎!”

阿魯臺愣了好半天,不服氣道:“你不是說不在乎什麼儒家正統嗎?”

“誰說的,我是利字當頭,義在後面。如果允許,當然是名利雙收了。”徐景昌道:“話說得差不多了,我現在派人送你回去,你要是還想聊,咱們安排使者往來,你也可以過來。我就不多留了,畢竟我怕你手下因爲猜忌,出了大事。”

徐景昌交代完畢之後,果然讓人帶着阿魯臺下去。

阿魯臺都懵了,他還看了看朱高煦,心說漢王殿下,你就這麼放我走?

這麼大的一個獵物,你都不多看一眼?

你這樣顯得我很不值錢啊!

奈何朱高煦半點興趣都沒有,他現在只關心一件事……“那個表弟,咱們能賺到多少錢?”

徐景昌哈哈大笑,只是神秘兮兮道:“你想象不到的財富。”

徐景昌沒直接跟朱高煦說,而是給他講了個故事……七擒孟獲的故事。

朱高煦不以爲然,這不就是攻心之法的妙用嗎,他聽人說得多了,也沒什麼新奇的。

但是徐景昌就有把尋常的事情,聊出新高度的能力。

衆所周知,蜀國實力很弱,尤其是在劉備兵敗夷陵之後,就更加不堪……多年積攢的家底兒,蕩然無存。

偌大的國家,就剩下諸葛亮一個人苦苦撐着。

但接下來丞相平定南方,又很快聚集起兵力北伐,還連戰連捷,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一切的奧秘就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上面。”徐景昌笑道:“這句話就說明諸葛丞相是平定了南方,纔有能力北伐……你知道爲什麼?”

“解除了後顧之憂唄,這有什麼難的?”

“僅僅是如此嗎?”徐景昌笑道:“我打聽過,沐英進軍雲南的時候,尚且看到了許多諸葛武侯的廟,我想問問你漢王殿下,過了一千多年,南中百姓,怎麼還念着諸葛武侯的好?難道僅僅是子虛烏有的七擒七縱嗎?”

朱高煦眼珠轉了轉,無奈搖頭,“我不知道。”

“這就是了。”徐景昌笑道:“諸葛丞相有個特點,就是走到哪裡,建設到哪裡。平定南方之後,他送去了寶貴的蜀錦技藝,讓西南百姓務農桑,安居樂業……正因爲如此,西南百姓才念着諸葛丞相的好。我說句不客氣的,咱們這些後人,尤其是沐英,他能順利平定雲南,都要念着諸葛丞相的好,我們能控制嶺南,要感謝當年秦始皇的靈渠。能掌控哈密衛,要感激張騫通西域……”

“這些話就說遠了,再說回諸葛丞相,他讓南中百姓種植桑樹,生產蜀錦,短時間之內,就發了大財。你要知道,當時不論東吳的貴胄,還是魏國的權貴,都以使用蜀錦爲榮。你能想象嗎,司馬懿拼了老命對付丞相,結果丞相的軍費,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和司馬家同流合污的魏國豪門大姓,你說這事荒唐不?”

朱高煦真的聽傻了,他還是頭一次從經濟角度來分析三國。

“賢弟,你再說說,諸葛丞相這招管用嗎?最後怎麼樣了?”

徐景昌笑道:“怎麼樣你還不清楚,蜀國最後還是亡國了……但這不是說丞相錯了,恰恰證明丞相的偉大高明……因爲丞相藉助蜀錦,靠着手工業,商業,迅速致富,不但支撐了蜀國的北伐,還打出了漂亮的戰績,又讓老百姓民生富裕,不弱吳魏兩國。但是,靠着工商致富,也有個問題,就是不如耕田種地穩定。”

“伴隨着丞相死去,他定下的法度迅速崩潰,後面的繼任者無論從能力還是眼界威望,都不如丞相。因此丞相打造出來的蜀錦商業模式崩塌了……雖然蜀錦依舊暢銷,但是朝廷拿不到那麼多稅收,財政無法維持,兵馬也迅速衰落,老百姓的日子也過不下去,最後蜀國滅亡。”

徐景昌分析到這裡,就笑道:“漢王殿下,你明白咱們要在北平幹什麼了嗎?”

朱高煦努力消化着這些話,突然一拍桌案,豁然站起。

“你放走了阿魯臺,其實想學諸葛丞相,放走孟獲?”

徐景昌道:“雖然不敢和諸葛丞相比,但是有點那個意思。”

“那你接下來準備幹什麼?”

“自然是讓阿魯臺能夠飼養更多牛羊牲畜,我們在這邊建立農場,和他們進行貿易……或許一千年後,草原諸部也會給你漢王建立廟宇,香火祭祀,連綿不絕。”

朱高煦眼珠子冒光,心怦怦亂跳,但他很快還是控制住了自己。

“賢弟,你莫要哄騙我,諸葛丞相一死,蜀國就衰敗了,可見這個生意不好做。”

“沒錯!”徐景昌斷然道:“所以我們必須抓緊時間,建立農場,興辦學堂,最好還要請陛下開恩科,培養懂得經商的人才,讓這些人源源不斷,充斥官場,給咱們的事業保駕護航……丞相不容易,蜀國只有他這麼一個能頂用的,咱們大明可是有更多的人啊!”

朱高煦深深吸口氣,緩緩道:“你是說咱們能行?”

徐景昌笑道:“我們必贏!”

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八章 大寧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章 姑姑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
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八章 大寧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章 姑姑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