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

“蹇尚書,夏尚書,還有諸位同僚,你們覺得呢?”

這幾位重臣都跟吃了蒼蠅屎似的,沒有這麼欺負人的,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幾個人,第一次旬會,不處理公務,反而去看砍腦袋。

這也太荒唐了。

無論如何,也不能答應,不然體面斯文何在?

蹇義看了看幾個同僚,仰天長嘆。

“茹瑺一案,乃是綱紀鬆弛,文恬武嬉所致。我等輔佐陛下,肅清建文弊政,應該引以爲戒。徐通政領着咱們去瞧瞧貪官污吏的下場,警醒人心,屬實是用心良苦。就跟着他去吧。”

說完,蹇義站起身,笑道:“徐通政,你還有什麼吩咐沒有?”

徐景昌眨巴了一下眼睛,笑道:“沒別的,咱們還是換身常服,別驚動了老百姓。”

蹇義點頭答應。

剩下幾位尚書還在遲疑,夏原吉笑眯眯的,“別苦着臉了,同去,同去。”

這倆人能得到朱棣賞識,執掌人事錢糧,屬實有點過人之處。

所有人當中,最激動的還要數吳山,大人對自己真是太好了。

看以後誰還敢瞧不起通政司的人!

這事幹的,簡直比連升三級還痛快。

舒坦了!

朝廷重臣,一起出動,前往刑場,雖說穿着常服,但也不可能一點動靜沒有。

尤其是朱棣,他接受姚廣孝的建議,讓徐景昌領班旬會,說實話,朱棣也拿不準。畢竟這小子太年輕了。

國家大事不是開玩笑的,尤其是現在這麼個新舊交替的當口。

因此朱棣安排瞭解縉,來旁聽旬會。

可他剛剛趕到,徐景昌就帶着人走了,問清楚去向之後,解縉也目瞪口呆,只得匆匆回宮。

“回陛下的話,徐通政邀請六部九卿,前往法場,觀摩行刑。”

“什麼?看殺頭去了?他要幹什麼?”朱棣追問。

解縉道:“臣問過,據說徐通政講了,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朱棣怔了怔,看了看旁邊的姚廣孝,卻發現老和尚已經眉開眼笑,樂不可支。

“妙,真是妙!縱觀朝堂,能幹出這種事情的,也就是徐通政了。陛下,你還遲疑嗎?”

朱棣想了想,也用力點頭,“好!的確是好!建文敗壞國典,法紀鬆弛。俺就要從整理百官開始,恢復洪武盛世。”

朱棣嘴上這麼說,可心裡還有一番道理,那就是靖難奪權,有太多文臣看不起他,永樂年號的事情,就是一根刺兒。

朱棣也想過提拔一些自己人,但光是施恩還不夠,還要立威。

而徐景昌這一手,就是最好的立威。

小子,俺沒看錯你!

朱棣又把解縉叫過來,“你現在就去法場,看看徐景昌是怎麼安排的,他說了什麼,朝臣又講了什麼,回頭告訴朕。”

堂堂大才子,成了跑腿學舌的,不過解縉也甘之如飴,這事情太有趣了,如此好戲,可不能錯過。

而此時徐景昌也帶着大傢伙,來到了法場,今天負責監斬的也不是尋常人,而是成國公朱能。

這個規格可是夠嚇人的。

徐景昌瞧了瞧刑部尚書鄭賜,又看了看都御史陳瑛。

“這個案子怎麼辦的,具體定了什麼罪,你們都說說。”

鄭賜老臉泛紅,多少有點小尷尬。

“定的是貪墨國帑民財,數額鉅萬。”

這時候禮部尚書宋禮嘟囔道:“僅僅是貪墨,

是不是太過了?”

他聲音不高,可徐景昌卻聽得清楚,“太祖高皇帝定下貪墨六十兩,就要扒皮萱草的規矩。禮部不可能不知道吧?”

宋禮慌忙低頭,不敢言語。

而此時陳瑛卻是喜上眉梢,立刻說道:“徐通政是明鏡,下官封了工部的張目,經過覈實,過去四年間,折算成銀子,有多達五百萬兩的虧空,其中尤其可惡,工部在修建孝陵的時候,還敢偷工減料,簡直喪心病狂!”

聽陳瑛說這話,衆人都是一陣凜然。

好傢伙,連老朱的陵墓都能開玩笑,朱允炆還真是個孝順的好孫子。

徐景昌也知道,說是尚書重臣,挪用天街石料,去修通往秦淮河的路,無論如何也講不通,實在是太離譜了。

此事只能作爲突破口,果不其然,一查之下,工部絕對是貪墨的重災區。

也是老朱那三十年,朝臣素狠了,好容易換了個好欺負的皇帝,他們是大工程大貪,小工程小貪。

其中一個工部主事,愣是花了十萬貫寶鈔,買了個秦淮的歌女。

有人帶頭,朝臣紛紛前往秦淮狎妓暢玩,以爲風流美事。

到底是誰挪用天街材料修路,已經不可考證了。

但是毫無疑問,官吏在修通往秦淮的道路,格外用心,生怕出現了坑窪,影響了大人們找樂子的興致。

朝堂事可以馬虎,這種私下的事情,一旦出錯,那就等着穿小鞋吧。

在場幾位都是行家,稍微一聽,也就明白了。

工部這幫人落這麼個下場,還真不冤枉。

“那兵部呢?兵部又幹了什麼?”徐景昌好奇道。

陳瑛繼續道:“兵部的主要問題是貪墨軍糧。”

“軍糧?數量多嗎?”

“很多,至少在三百萬石以上,另外還有洪武年間的幾個大糧倉,全都是空的,裡面的存糧悉數被盜賣。”

徐景昌怔了怔,也就明白了,或許還要感謝這幫碩鼠,沒有他們不遺餘力地挖牆腳,朱棣還真沒法順利靖難成功。

只是朱棣當了皇帝,無論如何,也不能用這幫大蠹蟲了。

徐景昌瞧了瞧時間,離着午時不遠了,他主動到了窗戶口。

“大傢伙都過來了,咱們親眼見證這幾十個貪官污吏,血濺當場,身首異處。”

衆人無奈,也只能紛紛過來。

但是在法場上卻出現了異樣,茹瑺被朱棣砸了一下,半條命都沒了,這幾天的審問更是徹底垮了,可工部尚書黃福還有一口氣,他眼瞧着死到臨頭,也不顧什麼了。

“冤枉,我冤枉啊!我乾的那些事,都是在幫天子靖難成功,我是有功之臣,陛下不能卸磨殺驢啊!”

“我要見陛下,我有冤情啊!”

這傢伙撕心裂肺嚎叫,有幾個即將被砍頭的罪臣也跟着喊了起來。

朱能眉頭緊皺,這幫東西貪了那麼多錢,怎麼還有臉喊冤?

“來人,把他們嘴堵上!”

正在這時候,突然有一個人跑了過來。

“成國公,下官是通政司左參議吳山,奉通政使命令,送一樣東西過來。”

朱能一怔。

吳山將手裡的書高高舉起,朗聲說道:“此乃太祖皇帝大誥!奉太祖皇帝之命,斬殺貪官污吏。伱們誰還覺得冤枉,就去跟太祖高皇帝說去吧!”

聽到這話的黃福等人,頓時神色垮塌,如同耗子見了貓。

那幾本大誥,彷彿有着無與倫比的的威力一般。

太祖高皇帝,這個一手建立大明朝的男人,剛剛走了四年,他鐵腕肅貪,動輒血流成河,留給人們的陰影依舊龐大。

兵部和工部,區區兩部而已,當初朱元璋可是一口氣斬殺了六部侍郎以下的所有官吏,相比起來,這隻能算是和風細雨的小場面。

所有犯官終於閉口不言,垂頭等死。

而外面圍觀的百姓,不知道是誰帶頭,突然跪倒地上。

“吾皇萬歲!”

百姓山呼海嘯的聲音,清楚傳到了樓上,讓六部九卿的臉色都不算好。

徐景昌從容道:“諸位,是非曲直,民心所向,我想已經很明白了。你們幾位回頭把今天的感想寫下來,然後遞給陛下,也算是你們今後做事的準則,如何?”

不光看,還要寫感想。

徐景昌這是把他們當成學生對待了……

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二章 姑姑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八章 大寧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
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二章 姑姑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八章 大寧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