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

朱棣心情極好,他也覺得小姨子成天在廟裡不是個事,奈何他也沒有好辦法,現在眼見能幡然悔悟,自然沒的說。

而且他也知道徐景昌和黃家姑娘的事情,自然而然,同意這一門親事。

如此算來,徐家確實是雙喜臨門,值得好好慶祝一番。

可就在朱棣大喜的時候,太監侯顯匆匆趕來,在朱棣耳邊低語了兩聲,朱棣臉色驟然而變,怒火直線飆升。

徐皇后也看出來了,“陛下以國事爲重,趕快回宮吧。”

朱棣面色深沉,哼道:“天還塌不了,朕倒要看看,他們怎麼說!”

朱棣的態度讓徐景昌大吃一驚,他這些日子忙活自己的事情,又想方設法,把小姑從廟裡弄出來,不免有些疏忽。

但是徐景昌很清楚,朝廷的消息,都是隻有在必須讓天子知道的時候,纔會告訴朱棣……像什麼清理土地,海關貿易,賑濟災民,官吏貪墨……這一類的尋常事情,不是通政司先知道,就是他的錦衣衛先了解情報,絕然不會出現朱棣知道了,他們不知道的情況。

唯一朱棣能提前得到消息的,那就是軍情,而且還是北平的軍情……畢竟那是朱棣經營了多少年的老巢,鐵板一塊,水潑不進,甚至連錦衣衛都不行。

而北平那邊出事,無非兩種,一是韃虜入寇,二是清查軍戶出了事情。

有韃虜入寇嗎?

還沒有入秋,必須等到秋風起,草葉黃,戰馬膘肥體壯纔好南下,而且眼下大明兵勢正盛,蒙古人絕對不敢輕易南下。

即便南下,錦衣衛的那些細作也會提前把消息送給自己。

所以現在看來,唯一的可能就是內部出了事情……周是修!

他上奏朱棣,言說九邊軍戶逃亡嚴重,需要清查軍屯,維護軍戶體制。朱棣恩准,還派遣他當然了平章院參議。

算起來時間,也有些日子了。

莫非是他弄出了事情?

僅僅從朱棣的表現,徐景昌就分析出這麼多東西,不得不說,着實功力驚人。

這一頓飯吃得遠遠算不上好,朱棣幾次想緩解下尷尬的氣氛,話到了舌尖兒,就是說不出來,只剩下重重嘆息。

徐景昌幾次思量,隱隱的,猜測到了事情真相,他也不好多說。

總而言之,匆匆結束,朱棣返回了宮裡。

他剛走不久,徐景昌就接到了一份密信,是李景隆發來的。

“周是修死了。”

只是這一句,不需要更多,就驗證了徐景昌的判斷,隨後他臉色驟變,一陣無語。

到底是出了大事,北平這幫人,真是太大膽了。

以爲遠離京城,就敢胡作非爲,欽差都殺,你們要造反啊!

至於周是修,此人也算是幹吏,翰林出身,和解縉等人一般,只是因爲被視作建文一黨,蹉跎兩年,好容易恢復了身份,急着要立功,就拿九邊開刀。

沒想到卻是出師未捷。

他是掛着平章院參議身份去的北平,結果卻死在了北平!

“這是在打我的臉啊!”

徐景昌咬了咬牙,怒不可遏。

但是令人訝異的是,徐景昌也沒有任何主動反應,甚至沒有下令去查什麼。

可誰都知道,越是沉默,爆發起來就越是恐怖。

事情到了第三天,終於按不住了。

這一天的武英殿議政,兵部尚書劉儁不得不站出來,“啓奏陛下,根據北平都司的急報,平章院參議周是修在喜峰口巡視,遭逢蒙古騎兵突襲,不幸以身殉國……臣懇請陛下,厚賞忠良,以慰人心。”

他說完之後,躬着身軀,腰都要折了,整個武英殿,死一般沉寂,一句話都沒有,甚至聽不到呼吸的聲音。

如此可怕的寂靜,讓劉儁額頭冒汗,就在他快要承受不住的時候,朱棣才幽幽道:“周是修是去清查九邊軍戶逃亡,恢復軍屯的。”

天子只說到這裡,可羣臣誰聽不懂啊,天子壓根不信!

別跟我扯淡,以爲我是傻子嗎!

周是修肩負使命,又是欽差,就算他以身犯險,下面的人也要保護周全……而且那是北平!

居然還有韃子能刺殺朝廷欽差,簡直荒唐!

朕不是要厚賞周是修,朕要殺人!

此時大理寺呂震突然站出來,他是朱高熾的人馬,榮升大理寺卿,三法司正堂之一,真是爲了今日。

“啓奏陛下,臣以爲此事頗多蹊蹺,應該派遣欽差,嚴查到底,倘若有隱情,務必替忠良伸冤,讓奸佞無所遁形。”

朱棣沒有直接答應,又看了看其他人。

此刻徐景昌突然站出來,“啓奏陛下,臣想去北平走一趟。”

羣臣聽到這話,無不駭然。

這麼長時間了,徐景昌一向是把人推到前面,讓別人去衝鋒陷陣,幾時會親自出手?

換句話說,他決定出手,這就不是小事,北平,乃至九邊,就要血雨腥風了!

“定國公,你真想去?”

徐景昌道:“陛下,周參議是平章院的同僚,他去了不管用,自然是臣這個副使前往,如果臣也不行,只怕就要請姚少師親往。總要有個是非吧!”

朱棣聽到了這話,直接道:“那好,就由定國公出任巡邊大臣,調神機營五千精兵,保護定國公通行。”

徐景昌謝恩之後,昂然而去……

壞了!

徹底壞了!

武英殿議事之後,蹇義和夏原吉又一次湊到了一起。

“我有種不祥之感。”夏原吉率先打破了沉默。

蹇義長嘆一口氣,“夏尚書,你知道朝廷設立九邊的初衷嗎?”

“是庇護中原,防禦韃虜?”

蹇義搖頭,“不是,是讓國中人安心……千年以來,都是如此。”

夏原吉不解,蹇義道:“九邊重地,何止萬里,就算防備最嚴密的地方,也不免被韃虜突破,洪武年間,尚且有許多次入寇,邊民損失很慘重。只不過這個損失只是邊民的,朝中衆臣,內地百姓,感覺不到罷了。”

夏原吉稍微遲疑,也醒悟過來,“是把整個邊防都推給了九邊軍戶,好讓朝中諸公安心,讓內地百姓放心種田納賦,不至於人心惶惶。”

蹇義沉吟道:“徐景昌提出裁撤軍戶,讓天下人共同承擔,彼時我就憂心忡忡,擔憂會出什麼事情,今天看來,我是徹底明白了。徐景昌此去,無論如何,現在的九邊軍鎮必然受到衝擊,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

夏原吉想了想道:“這事情只怕會落到勳貴頭上,和我們沒什麼關係吧!”

“不!不能這麼想!”蹇義沉吟道:“一旦朝野上下意識到了九邊的問題,邊防的漏洞,就會引發討論,就會思考新的對策,然後就會發生改變……就像是衍聖公的地位一樣,一個尼山鴻儒會,弄來弄去,把朝廷的官學正統都改變了。現在一個周是修的死,也會沒完沒了,徹底改變整個軍制……到時候會弄成什麼樣子,我是真的不敢多想。”

夏原吉臉色劇變,不停哀嘆,“壞了,不管怎麼變,都一定要加錢!我這個倒黴的戶部,哪來這麼多錢?蹇天官,要不伱想個辦法,換個人當戶部尚書吧,大明這個國庫,我是真的管不好了。”

蹇義哼道:“你管不好?我還想辭了吏部尚書呢!爲今之計,只有勸說徐景昌高擡貴手了。”

夏原吉一怔,詢問道:“你看讓誰去合適?

蹇義眼皮翻了翻,突然笑道:“這個人選你應該清楚。”

夏原吉思忖再三,突然皺眉頭,“你的意思,不會是黃觀吧?”

蹇義呵呵道:“雖說咱們沒成功,但黃觀好歹也是朝廷重臣,眼瞧着天塌地陷,他不能無動於衷。”

兩個人商議妥當,就下去安排。

此刻的徐景昌,正在研究更詳細的消息……根據北平都司的奏報,周是修到了北平之後,雷厲風行,查驗各個衛所人馬。

其中喜峰口等地,缺額達到了七成,爲了瞞天過海,竟然從朵顏三衛借用人馬充數,被周是修識破,所有衛所官吏悉數被拿下。

哪知道隨後下面的官兵鬧事,幾乎譁變。

周是修又從北平倉庫調出糧草,前去安撫士兵。

據說效果非常好,士兵都安撫下來。

周是修爲了徹底安定人心,就在喜峰口居住一晚……結果當晚,就有蒙古人混進來,刺殺了周是修。

現在北平都司已經抓了喜峰口參將,並且勒令朵顏三衛交人。

這只是北平都司的消息。

幾乎與此同時,遼東都司、山西都司,也有消息傳來……聽說朝廷嚴查九邊軍戶,整頓軍屯土地,造成人心惶惶,許多地方,逃亡軍戶更多,韃虜趁機入寇,九邊已經是烽火狼煙,處處戰端。

果然牽一髮而動全身,整個九邊的反撲過來了,而且還來勢洶洶……

“定國公,你真有把握嗎?”

臨行前的夜晚,黃觀前來詢問。

徐景昌笑道:“怎麼,連您老人家也驚動了?”

黃觀長嘆一聲,“我無意包庇誰,我只是想說,動九邊,不比內地的衛所,只怕這一次朝野文武,全都要針對你了。”

徐景昌微微一笑,“我心裡有數。”

黃觀一怔,突然幽幽道:“我可不想女兒守望門寡!”

徐景昌堅定搖頭,“請您放心,他們還沒有這個本事。”

黃觀點頭,“你這說了,我也不好說什麼,就安排個人看着你吧。”

徐景昌一愣,黃姑娘已經走了進來。

“定國公身邊不能沒人伺候,就帶上我吧。”

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五章 大九卿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
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五章 大九卿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