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大喜

八卦是人的天性,在做的人忽然見到有熱鬧看,頓時沒有剛剛的交談聲。原本說書的先生也閉上了嘴,顯然他知道這些人對那邊的事情更有興趣。

很多熱都認識這幾個人,文震孟本就是非常出名的人物,參加過會試的人很少有不認識文震孟的。一邊的孫之獬也是非常的有名,家資豐厚,又非常的有才名。雖然未見得能夠進一甲,可是二甲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大家全都是帶着看熱鬧的心思,現在考試的名次還沒有出來,有這樣的事情自然全當消遣了!

看着一臉挑釁的孫之獬,倪元璐幾人全都皺了皺眉頭,臉上閃過弄弄的厭惡之色。對於這個人幾個人都沒有好感,實在是厭煩到了極點。

“這位兄臺言之有理,朝廷掄才大典,自然是選賢任能。在沒有公佈結果之前,那可是誰也說不準的。”幾個人還沒說話,一邊一個瘦弱的青年已經走了過來,他的臉色有些蒼白,不過眼中卻不斷的閃着精光。

只見他臉上掛着笑容,來到孫之獬的身邊,微微一抱拳,恭敬的說道:“在下王鐸,草字覺斯。剛剛聽兄臺言論,簡介頗深,實乃我輩之楷模啊!”

上下打量了一下來人,孫之獬也跟着笑了起來,眯着眼睛道:“兄臺儀表堂堂,乃是人中龍鳳啊!在下孫之獬,草字龍拂。今日得遇兄臺,真乃是三生有幸啊!”

見兩個人互相客氣,盧象升的眉頭皺的更緊了,怎麼到哪裡都有這樣的人。此時他的心裡不禁閃過一個念頭,這些人的八股文章做的不錯,可是真的能夠做好官嗎?他們真的能夠造福一方百姓?甚至入朝秉政?

盧象升的腦海裡忽然閃過了一個念頭,或許這科舉制度該改一改了,不過他馬上就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連忙將這種想法壓了下去,伸手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

“這不是倪兄嗎?怎麼還在京城,已經娶到了嬌妻,那就你該回家轉了!夫妻雙雙把家還,也不失爲一樁美事啊!”似乎是剛看到倪元璐一樣,孫之獬笑着看着倪元璐,臉上帶濃重的嘲諷。

慢慢的站起身子,倪元璐臉上怒氣一閃而過,不過還是對着孫之獬一抱拳,笑着道:“這不是孫兄嗎?今天沒有帶着小妾嗎?小弟可是聽說這次孫兄進京,已經納了六房小妾,實乃是我輩楷模。小弟倒是覺得孫兄應該高中,畢竟這麼多小妾,怎麼也能種一個。明年辦滿月酒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通知小弟一聲,小弟自當捧場!”

倪元璐的話音不大,可是此時大廳裡安靜的很,話語就這樣傳到了在場的每個人耳朵裡。所有人都是一愣,然後便是滿臉揶揄的看着孫之獬,全都笑着低語了起來。

“你胡說八道,血口噴人!”孫之獬惡狠狠的看着倪元璐,大聲的呵斥道。

“有些人也不知道是到京城幹嘛來了!想我輩十年寒窗苦,歷盡千辛萬苦,讀聖賢書所謂何事?我們不是爲了功名利綠,不是爲了升官發財,乃是爲了天下蒼生,黎民百姓。上對的皇上知遇之恩,下對的起百姓擁戴,也不妨我們到這個世界上走一朝!”站出來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對着周圍的人一拱手,和煦的笑了笑。

此人一邊說着,一邊走到了盧象升這一桌,恭敬的施了一禮,面容嚴肅的說道:“在下汪喬年,這位可是盧象升盧公子?”

盧象升微微一愣,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居然認識自己,連忙站起來回禮道:“正是盧某,不知道這位小兄弟有何見教?”

“盧兄誤會了,小弟聽聞令尊令堂之事,心中無比感佩。今日得見盧兄,便迫不及待想結識一下!令尊令堂纔是我輩楷模,自然會名垂青史。”說着汪喬年的看了一眼孫之獬,嘴角微翹着說道:“有些人雖然讀的是聖賢書,可是貪戀美色,進京趕到日日笙歌,姬妾成羣,如果讓這樣的人做了官,肯定又是一個魚肉鄉里的貪官污吏。”

孫之獬頓時面色一變,目光冰冷的打量着汪喬年,張口就要說什麼。

“這位兄臺,小弟奉勸你一句,當今皇上英明神武,聖明無雙。自登基以來,親民勤政,查察官吏,整肅官場。如果沒有一顆憂國憂民之心,我勸你還是不要進去的好,官場很可能會是你的斷頭臺!”說着汪喬年的眼中冷光一閃,居然帶着幾分肅殺。

站在一邊的盧象升頓時一皺眉頭,看樣子這個年輕人不簡單啊!可能也是家學淵源,不過看他的樣子也不會武,不知道家裡是做什麼的。

伸手點指着幾個人,孫之獬臉上頓時猙獰了起來,狠狠的一甩袖子,大聲的說道:“上高水長,咱們走着瞧!”說完便大步的走了下去,樓上頓時響起了噓聲。

風波來的快去的也快,很快說書的便繼續說,貢士們互相猜測,有的某某人文采斐然,必定奪取狀元,有的說另外一個人是會試的會元,連捷得到狀元的可能姓不低。

通過會試的貢士數目基本上和三甲進士相等,貢士們考取進士是沒問題的,關鍵在名次高低。

一甲進士及第,前三名稱鼎甲,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直接授予翰林編修,英宗朝之後慣例“非翰林不入內閣”,授了翰林編修,將來做到內閣大學士的可能姓就很大,算是半隻腳踏進內閣了。

二甲進士出身,選年輕而才華出衆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三年之後考覈,稱爲“散館”,成績優異者點翰林編修,稱“留館”,也就和三鼎甲一樣具備了將來入內閣的資格,但時間上就多了三年。另外的庶吉士,或者到六部任主事,都察院做御史,或者到地方做知縣,比留館的就差了許多。

三甲同進士出身,這就又差了一層,除了個別出衆的,基本上當不了庶吉士,只能做行人、太常、府推官、知州、知縣等官。

當朝首輔帝師孫承宗當年那是一甲第二名,也就是榜眼,做了十年的翰林編修。現如今乃是大明朝的當朝第一人,無人能出其右。

見賢思齊,這裡許許多多的貢士,誰不想成爲大明朝的第二個孫承宗,也做到首輔的位置上去?將來成爲首輔帝師,不但能夠名留青史,而且還能夠權傾朝野。

只不過此時此刻的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名次,將由內閣大學士、禮部尚書侍郎等朝廷大員組成的考官班子選定三甲名次,然後纔是各讀卷官將把他們的考卷讀給皇帝聽,由天啓皇帝親自選定天子門生。如果天啓皇帝不滿意,可以將卷子打回,重新挑選。

大家雖然恢復了剛剛的樣子,也都在交談着彼此的事情,不過依舊有很多人的目光像盧象升這一桌看過來。畢竟這裡剛剛出了風頭,有好信者甚至已經在開始打探幾個人的身份了。

不過盧象升幾個人卻顯然不在乎這些,互相介紹一些之後便坐下來聊天。

“盧兄,小弟有一句話不知該不該問?”看着盧象升,汪喬年臉上帶着些許的不好意思,語氣帶着幾分忐忑的道。

“汪兄客氣,有什麼話但講無妨!”盧象升對這個人也很好奇,心裡也有幾分親近之意,不由沉聲問道。

汪喬年沉吟了一下,沉聲道:“盧兄家學淵源,不知道以後是否有志兵事?當朝首輔孫大人乃是以兵事見長,如果盧兄有這個心思,可以在殿試之後,上門求學!”

聽了汪喬年的話,盧象升微微一愣,他自然是想好好的做些事情,能夠到邊鎮自然是最好了。對於汪喬年的說法,盧象升也有心動心,能夠拜在孫承宗的門下,自然是求之不得事情。

不過盧象升心裡清楚,孫承宗可是泰昌皇帝和天啓皇帝兩位皇帝的老師,沒有人不想拜在他的門下。可是那又談何容易,苦笑着搖了搖頭,盧象升語氣中帶着無奈道:“這件事情容後在說吧!現在我們是在等消息啊!”

看着盧象升一臉的落寞,汪喬年也有些尷尬,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語氣中帶着歉意的道:“盧兄,小弟一時唐突,希望盧兄不要見怪!”

“汪兄客氣了!”盧象升也報了抱拳,不過神色還是有些黯然。

щшш ¸TTkan ¸¢O

幾個人各自想着心事,誰也沒有在說話,慢慢的陷入了安靜。

不過很快樓下便有聲音傳了上來,現實銅鑼的響聲,接着便是人的喊聲:“報喜了!”

衆人全都安靜了下來,有的人跑到樓梯下面去看了,內心的急切可想而知。

時間不長,報喜的人就跑了上來,臉上掛着笑容,大聲的喊道:“哪位是浙江上虞倪元璐倪老爺?”

顫抖着站起身子,倪元璐的鬍子都在不住的顫抖,嘴角晃動了半晌,才發出聲音道:“我就是!”

報喜之人連忙跑了過來,對着倪元璐施了一禮,大聲的道:“恭喜倪老爺,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

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195章 時機第530章 佈置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592章 抓人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473章 小鎮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545章 憤怒的官應震第151章 換位第260章 將在外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96章 師徒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22章 主角第258章 回京城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353章 改制第287章 張家口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123章 到了第37章 準備第85章 熊廷弼第79章 夜晚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537章 老狐狸第322章 審問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70章 火器廠第212章 人選第527章 計劃第566章 崔福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30章 憤怒第461章 出城第610章 招生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100章 葉志高第357章 等待第127章 選定第5章 前進的步伐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33章 幕後第488章 突入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104章 朝局第38章 選後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258章 回京城第315章 盧象升第518章 撤軍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191章 騎兵第81章 出發第167章 抉擇第77章 疑惑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566章 崔福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224章 一個月第530章 佈置第346章 改軍制第188章 審問第257章 戚家軍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1章 第一件事第468章 龍昌票號第170章 無賴第68章 覲見第380章 武狀元第51章 密談第260章 將在外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183章 風雲動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126章 夜宴第488章 突入第69章 京營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613章 攤牌第636章 開戰第257章 戚家軍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217章 夜襲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51章 密談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430章 廠衛
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195章 時機第530章 佈置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592章 抓人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473章 小鎮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545章 憤怒的官應震第151章 換位第260章 將在外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96章 師徒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22章 主角第258章 回京城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353章 改制第287章 張家口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123章 到了第37章 準備第85章 熊廷弼第79章 夜晚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537章 老狐狸第322章 審問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70章 火器廠第212章 人選第527章 計劃第566章 崔福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30章 憤怒第461章 出城第610章 招生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100章 葉志高第357章 等待第127章 選定第5章 前進的步伐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33章 幕後第488章 突入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104章 朝局第38章 選後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258章 回京城第315章 盧象升第518章 撤軍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191章 騎兵第81章 出發第167章 抉擇第77章 疑惑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566章 崔福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224章 一個月第530章 佈置第346章 改軍制第188章 審問第257章 戚家軍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1章 第一件事第468章 龍昌票號第170章 無賴第68章 覲見第380章 武狀元第51章 密談第260章 將在外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183章 風雲動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126章 夜宴第488章 突入第69章 京營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613章 攤牌第636章 開戰第257章 戚家軍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217章 夜襲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51章 密談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430章 廠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