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

????聽了熊廷弼的話,天啓皇帝臉上頓時露出了喜色,這件事情可以說是他最關心的事情。.現在有了消息自然是好的,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吩咐道:“讓欽天監推算一個曰子,朕要舉行武殿試!”

“是,皇上!奴婢等一下就去傳旨!”王承恩恭敬的行了一禮,臉上帶着獻媚的笑容。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又把目光看向了一邊的熊文燦,沉聲道:“雖然是殿試武狀元,可是畢竟吏部管着天下官員的官帽子,這些武狀元的官帽子還要他們來管。等一下去你去找吏部尚書周嘉謨,不要讓他躲了清閒!”

“是,皇上!”熊文燦微微一愣,只好恭敬的答道,至於其他的話他是不方便說也不能說的。

“事情就這樣吧!還有其他的事情嗎?”緩緩地點了點頭,天啓皇帝面無表情的問道,顯然是準備下逐客令了。

熊文燦微微一愣,不過他的事情也說完了,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恭敬的道:“臣告退!”說着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恭敬的退了出去。

大殿裡只有剩下了天啓皇帝和盧象升,至於一邊以王承恩爲首的太監團隊,直接就是被無視的。

“來人,給盧愛卿賜坐!”天啓皇帝笑眯眯的看着盧象升,對一邊的王承恩吩咐道。

站在一邊的王承恩都是一愣,更不要說大殿中央的盧象升了。作爲正七品的翰林編修,雖然在朝中的地位很特殊,可是要在御前賜坐,那可是差的遠了。

王承恩不禁打量了盧象升一眼,真不知道這個少年有什麼本事,怎麼皇上就這麼器重他?不過這些事情他也只能在心裡揣摩,說出來是絕對不敢的,不敢有一絲耽擱,他一轉身向着後面去了。

坐在王承恩搬來的錦墩上,盧象升有些如坐鍼氈,那是一臉的不舒服。有些無奈的看着天啓皇帝,嘴脣顫抖着卻什麼也沒說出來。

“怎麼?朕的座位不舒服?”笑眯眯的看着盧象升,天啓皇帝玩味的道。

“皇上折煞微臣了,臣實在是誠惶誠恐!”盧象升一臉的無奈,臉上的武官都快皺到一起去了,說話的語氣中都帶着一絲祈求。

笑着揮了揮手,天啓皇帝笑着說道:“建鬥不必如此,朕沒拿你當外人,你拜到孫先生的門下,我們就是同門。在朕面前不必拘謹,朕已經考察過你的人品和能力,朕是不會同意你拜在孫先生的門下的。現在朕可以斷定,你是不可多得人才,盧愛卿在天之靈看着你,看着你爲他報仇雪恨!”

“皇上!”頗爲動情的看着天啓皇帝,盧象升眼圈有些發紅,心中頓時升起了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覺。學會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自己這一生能有這樣的主公,可以放手去做了!

笑着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吟了一下,道:“建鬥,朕知道你文武雙全,有沒有興趣去考武狀元?你要是能夠拿到文武雙狀元,那就是大明朝的一個傳奇了!”

原本一位盧象升會很高興,沒想到他卻沒有說什麼,臉上卻帶着一絲憂慮。似乎有什麼想說,只是還在猶豫。

天啓皇帝微微一愣,神色頓時嚴肅了起來,道:“建鬥,有什麼話儘管說,在朕面前無需隱瞞!”

慢慢的站起身子,盧象升撩起衣服跪倒在地,語氣恭敬的道:“皇上器重微臣,乃是微臣的福分。臣知道,這裡面有家父的原因,也有孫大人的原因,更有皇上器重的原因。不過臣希望皇上不必過多在意臣,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臣雖然不畏懼,卻不勝其煩,臣只想一心爲大明朝做些事情,爲皇上進忠。臣或許不知天高地厚,不過臣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皇上答應!”

看着一臉真誠的盧象升,天啓皇帝忽然覺得自己的喉嚨像被什麼堵住了,用力的點了點頭,道:“愛卿儘管說,朕在聽!”

“皇上,臣希望以後皇上不要對臣超拔使用,臣願意一點一點的做起,不希望授人以柄,也不希望爲皇上和孫大人帶來麻煩。最重要的是臣覺得自己不輸於人,靠着自己的本事也能揚名立萬,建功立業!”盧象升的氣質爲之一變,臉上帶着幾分激昂,甚至還有些輕狂。

詫異的看着盧象升,天啓皇帝居然還有這樣的一面,微微一愣之後,便笑着點了點頭。

看到這一幕盧象升頓時鬆了一口氣,他剛剛說出那些話把自己都嚇了一跳,說完就後悔了。如果皇上以爲自己疏狂,那就糟糕了,實在是有些不識擡舉。不過看到天啓皇帝笑,盧象升就知道沒事了。

“愛卿真是讓朕大吃一驚,如果是別人這麼說,朕或許會以爲他是沽名釣譽,或者是胡吹大氣。不過朕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孫先生的眼光,朕等着看你爲大明朝立下功勳的那一天!”天啓皇帝看着盧象升,大笑着說道。

“謝陛下體諒,臣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盧象升頓時以頭觸地,大聲的說道,聲音都帶着顫抖。

走下龍椅將盧象升攙扶了起來,天啓皇帝沉聲道:“原本想留你在京城多待一段時間的,不過看你也沒這個心思。這樣吧!過幾天的武舉殿試你和朕一起去看,等到這件事結束了,朕派你去遼東,你去找孫先生。至於你的官職,讓孫先生想吧,想幹什麼自己去和孫先生說。”

“臣謝主隆恩!”盧象升再一次跪倒在地,臉上帶着濃濃的喜色,恭敬的道。

“好了,你下去吧!到了曰子,朕會派人找你!”天啓皇帝等盧象升行完禮,才笑着說道。

“臣告退!”盧象升躬着身子退了出去,臉上哀愁盡去,一臉的意氣風發。

幾天後的四月初六,欽天監認定是個好曰子,大吉大利。天啓皇帝倒是無所謂,便下旨將這一天訂成了大明朝武舉殿試的曰子。

這天一早,三十名參見殿試的武者便由人帶着進了皇宮,紫禁城裡面已經準備好了一個演武場,他們全都在這裡等待着。周圍站立的全是錦衣衛,還有不少手拿火槍的禁衛,全都虎視眈眈的看着這三十個人。如果誰有什麼圖謀不軌的行爲,肯定是當場格殺。

太陽升起之後,天啓皇帝才帶着大臣們姍姍來遲,綾羅傘蓋,太監宮女一大堆。

天啓皇帝則是微微皺着眉頭,在他的身邊正有一個人在大呼小叫,顯得異常的興奮。周圍的文武百官沒人去看她,倒是一個跟在她身後的小男孩,不時靦腆的笑一笑,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你能不能消停一會?”天啓皇帝看着自己這個妹妹,實在是有些頭疼,怎麼一聽到考武狀元這麼興奮?天啓皇帝說着狠狠的瞪了一眼王承恩,要不是他多嘴,就沒有現在得事情了。

王承恩則是一副委屈的樣子,見天啓皇帝蹬自己,連忙把身子放的更低了。

似乎覺的天啓皇帝真的生氣了,朱婉君立刻乖了起來,亦步亦趨的跟在天啓皇帝的身邊,看起來異常的溫婉賢淑。

無奈的搖了搖頭,天啓皇帝也沒搭理她,加快腳步向着不遠處的臺子上走了過去。

天啓皇帝既然來了,那殿試自然就是開始了,在一大套禮儀之後,真正的考試纔開始。

看着這三十個人,天啓皇帝對身邊的兵部尚書熊文燦道:“熊愛卿,你這是準備怎麼考試?”

“回皇上,因爲是武狀元,自然是要人中龍鳳。考覈一共分爲四項,分別是弓箭、馬術、步戰和騎戰,一樣一樣的考覈,當讓每一次都是有要求的,如果達不到標準的,直接淘汰掉!”熊廷弼自然是胸有成竹,臉上帶着笑容稟報,這些他都想了很久了,自然不會有什麼差錯。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聲道:“這次就先這樣吧!畢竟準備的都不充分,等這次考覈之後,朕會制定一個武狀元考覈的流程。等到下次武舉的時候,正好拿來用!”

舒了一口氣,熊文燦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下次怎麼樣他不管,這次這樣就行啊!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恭敬的道:“皇上,是不是可以開始了?”

“嗯,開始吧!”想了想天啓皇帝又道:“把這三十人的花名冊給我,朕要看看!”

熊文燦一愣,看花名冊幹什麼?又不認識這些人,難道皇上有熟悉的人?晃了晃腦袋,將亂七八糟的想法趕走,熊文燦將一個本子呈給天啓皇帝,一邊說道:“這便是這三十人的花名冊,上面記載着這些人的名字和籍貫!”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拿過花名冊,伸手便翻了起來。天啓皇帝的心中還是有一些期盼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熟悉的人。

似乎並不想讓天啓皇帝失望,剛剛打開,天啓皇帝就看到了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就是吳三桂,籍貫是遼東,後面被寫着總兵吳襄之子。看到這個名字,天啓皇帝就愣住了!(未完待續。)

第126章 夜宴第125章 命案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505章 迷局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8章 父子第357章 等待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423章 賬冊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82章 信第104章 朝局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530章 佈置第425章 秦淮河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605章 回京第85章 熊廷弼第356章 接頭第202章 會京師第195章 時機第636章 開戰第155章 交戰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27章 現實很骨感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75章 朝議第204章 方家第142章 大婚四第69章 京營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433章 欽差到南京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556章 君前第589章 日出第16章 兩個女人第160章 人手第281章 投降吧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447章 出事了第388章 四強第556章 君前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401章 登岸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70章 火器廠第19章 紅丸第3章 登基大典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300章 望江樓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127章 選定第96章 師徒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221章 范文程第235章 徐家集第257章 戚家軍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241章 叛亂起第328章 善後第106章 私心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34章 登基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32章 博弈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149章 謀劃第610章 招生第532章 武研院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487章 準備第157章 安全了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433章 欽差到南京第77章 疑惑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53章 籌建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112章 大朝會完
第126章 夜宴第125章 命案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505章 迷局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8章 父子第357章 等待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423章 賬冊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82章 信第104章 朝局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530章 佈置第425章 秦淮河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605章 回京第85章 熊廷弼第356章 接頭第202章 會京師第195章 時機第636章 開戰第155章 交戰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27章 現實很骨感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75章 朝議第204章 方家第142章 大婚四第69章 京營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433章 欽差到南京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556章 君前第589章 日出第16章 兩個女人第160章 人手第281章 投降吧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447章 出事了第388章 四強第556章 君前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401章 登岸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70章 火器廠第19章 紅丸第3章 登基大典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300章 望江樓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127章 選定第96章 師徒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221章 范文程第235章 徐家集第257章 戚家軍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241章 叛亂起第328章 善後第106章 私心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34章 登基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32章 博弈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149章 謀劃第610章 招生第532章 武研院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487章 準備第157章 安全了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433章 欽差到南京第77章 疑惑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53章 籌建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112章 大朝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