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高宏

輕輕的睜開眼睛,將壓在自己身上的手臂拿開,看着躺在身邊的兩個女人,天啓皇帝苦笑着拍了拍額頭。自己這是怎麼了?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緩步的走下牀,段貴妃和王貴妃還在熟睡,臉上掛着幸福的笑容,或許這對她們來說,這就是幸福了吧!把自己的衣服穿好,對着不遠處的太監招了招手,天啓皇帝緩步的向門外走去。

“陳洪幹什麼去了?”天啓皇帝看了一眼小太監,沉聲問道。

“回皇上,陳總管在前面,外面的大臣來了,好像是遼東的戰報來了。”小太監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恭敬的回答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對小太監道:“不要打擾兩位娘娘,讓人都精心一點的伺候。”

“是,皇上,奴婢會吩咐下去的。”小太監神色一稟,獻媚的答道。

滿意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便擡腿向乾清宮走去,走了幾步便停了下來,對小太監吩咐道:“讓御膳房把朕的早飯送到乾清宮去!讓他們用點心思,給兩位貴妃補一補!”

天啓皇帝還沒有走進乾清宮,便看到了迎面而來的陳洪,便開口問道:“怎麼?外面來了奏摺?”

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陳洪恭敬的道:“回陛下,詳細的遼東戰報已經來了,還有孫承宗孫大人上的請賞摺子都來了。內閣的大學士和六部的尚書侍郎,還有在京的文武官員都來了,陛下是不是見一見?”

輕輕的拍了拍額頭,天啓皇帝有些疑惑的問道:“今天是什麼日子?怎麼這些人全都來了?”

“回陛下,今天是三月十九,應該是早朝的日子。本來內臣想告訴大臣們這早朝就不上了,可是這遼東的戰事摺子既然來了,陛下是不是上朝啊?”陳洪躬着身子,恭敬的說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道:“是啊!應該上個早朝,這畢竟是一件大喜事,有了這次的事情朕也就可以一展拳腳了。”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天啓皇帝有搖了搖頭,對陳洪說道:“朕還沒吃早飯,讓他們等一等吧!”

天啓皇帝在吃早飯,朝堂裡的大臣們卻等的有些着急了,不禁互相看了看,開始談論了起來。不過談論的大多是這次遼東的戰事,大明自薩爾滸以來,第一次有這樣的勝利,自然是要好好的慶祝一下的。

不過有的大臣是高興,有的卻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看不出來在想什麼!不過世襲勳貴的這一邊,卻是非常的熱鬧,說起話來聲音也大。有的認爲孫承宗的做法是對的,有的則認爲太冒險,還有的人認爲孫承宗過於的小心了,應該趁着大勝的威勢,直接攻打開原和鐵嶺。甚至有人的認爲應該直接攻打建州,一舉剿滅建奴,永絕後患。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此時卻是吵得不可開交。

“皇上駕到!”隨着這一聲喊聲,大殿裡頓時安靜了下來。

天啓皇帝緩步的走上自己的龍椅,對着下面的大臣揮了揮手,沉聲道:“衆位愛卿平身!”等到所有人站了起來,天啓皇帝笑着說:“聽說遼東的戰報到了,找個人念一唸吧!”說着看了一眼劉一璟,天啓皇帝便道:“劉愛卿,你來念一念吧!”

“是,皇上。”劉一璟接過陳洪遞過來的奏摺,輕輕的打開,大聲的讀了起來。

這份奏摺非常的詳細,從建奴來犯,到派出細作,到孫承宗將計就計,到血戰瀋陽城,寫的非常的詳細。其中有對將領的讚揚,有對皇上的吹捧,更是着重說了那個洋人和新式的火炮,洋洋灑灑萬於言。

等到劉一璟將奏摺唸完了,朝堂上都愣住了,對於戰鬥經過的驚險,這些人並沒有想到。瀋陽城險些就丟了,他們都沒有想到孫承宗敢冒這樣的險。更讓他們吃驚的是新式的火炮,誰也沒有想到朝廷居然還有新式的火炮,真是讓人不可思議,這些大臣不由的面面相覷。

“衆位愛卿,奏摺唸完了,不知道衆位愛卿有什麼看法?不如站出來說說吧!”接過陳洪遞過來的奏摺,天啓皇帝笑着說道。雖然心中有些後悔暴露了火炮的事情,可是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和自己馬上要着手辦的事情,這些都是小事情。

“陛下,臣有本奏!”天啓皇帝的話音剛落,便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大聲的說道。

看了一眼站出來的人,是禮部尚書孫如遊,天啓皇帝笑着點了點頭,大聲的道:“孫愛卿啊!說吧!”

“陛下,臣覺得此次遼東大捷,乃是鼓舞軍隊士氣,振奮軍心民心之大事,臣覺得應該讓孫承宗孫大人午門獻俘,陛下親自出迎,以彰顯其功。也能告訴天下的百姓和軍士,只要有功於朝廷,有功於皇上都能得到應有的待遇。”孫如遊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便開始慷慨激昂的說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覺得孫如遊說的有道理,這樣的事情必須要大力的宣傳。不但能夠振百姓的士氣,也能夠震懾周圍的國家,確實是非常的不錯。

“陛下,臣覺得孫尚書說的有道理,不過在這個基礎上,應對孫大人以及此次有功之臣進行獎賞。讓天下所有人都看到,有功於國的,有功於朝廷的,朝廷都會記得!”這次站出來的是戶部尚書吳亮嗣,他的話說完,很多人都慢慢的點了點頭。

滿意的看了一眼下面的大臣,天啓皇帝笑着道:“既然是衆位愛卿都是這個意思,那就這麼辦吧!讓孫承宗午門獻俘,內閣擬出一個賞賜的辦法了,就根據孫承宗上的那個摺子。”

“陛下,臣有本奏!”天啓皇帝的話音剛落,又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恭敬的道。

天啓皇帝向下看去,忽然覺得這個大臣自己並不認識,看他的穿着打扮應該是中書舍人。以前的朝代,中書舍人掌管着詔書詔命,很多時候替皇帝擬聖旨,地位非常的高。可是到了明朝,這個權力給了內閣,在內閣之內設了中書科,中書舍人便歸了中書科,而中書舍人的官職不過是從七品。

看了一眼這個人,天啓皇帝有些詫異,這不過是一箇中書舍人,在這朝堂上並麼有他的位置。他之所以能在這裡,是爲了記錄天啓皇帝上朝時候的旨意,回去之後由內閣擬旨。

此時朝堂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這個人的身上,在這朝堂之上,他是沒有說話的權力的。在這朝堂之上,也很少有人認識他,就連站在天啓皇帝身後的陳洪都不認識。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道:“愛卿的官職是從七品的中書舍人,說句實話,朕不知道你的名字,你現在也不用告訴朕你的名字。既然你有本奏,那朕就讓你說,如果你說的能讓朕滿意,朕在問你的名字。”

“是,陛下。對於遼東的戰事,臣沒什麼好說的,臣想說的是關於新式的火炮的。”那人雖然被衆人看着,可是臉色卻絲毫不變,依舊是一臉的沉着淡然,侃侃而談。

“陛下,微臣看過我大明的軍器製造作坊,普通軍隊使用的器械都是由工部牽頭,各部衙門配合打造的。可是工匠待遇低,地位也低,他們沒有打造好武器的興致。這就導致了很多武器質量不合格,生產速度也非常的慢,更加的不利於改革和革新。陛下既然研究了新式的火炮,臣有一個非常好的設想,就是成立。”那人說起話來很是明白,一看對這件事情關注就不是一兩天了。

那人還要繼續說,天啓皇帝卻一揮手打斷了他,笑着看着那人,興奮的問道:“好了,你說的朕非常感興趣,你叫什麼名字?”

“回陛下,臣高宏圖!”那人恭敬的施了一禮,沉聲道。

此時大殿裡的大臣都在看着這個高宏圖,只是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不同,只不過大多數都沒有在意,一副無所謂的表情。這大殿裡,除了天啓皇帝對高宏圖有興趣之外,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工部尚書袁應泰。

袁應泰早就有了改組工部的想法,此時有了這樣一個人,自然是非常的感興趣,恨不得現在就和他好好的談一談。

天啓皇帝此時卻愣住了,上大學的時候看過一些歷史方面的書,他還真的知道這個高宏圖。這個人因爲不巴結任何人,也不結黨,所以前半生都是鬱郁不得志。甚至一度在家賦閒十幾年,直到南明小朝廷,他才成爲了內閣大學士。可是他的話沒人聽,在明朝滅亡了之後,他自己絕食而死,跟隨着自己終於的國家一起死了。

對於這樣的人,天啓皇帝是一定不會放過的,此時看到從容淡定的高宏圖,天啓皇帝心裡一陣欣喜。這次得到了這個人,工部的事情就可以考慮實行了。對於這個人,天啓皇帝是十分的喜歡,不禁高興的笑了起來。

第37章 準備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454章 氣勢第465章 進去吧第8章 父子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601章 海匪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91章 隆中對三第1章 第一件事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458章 甘薯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410章 探監第371章 廷議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7章 君前第532章 武研院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376章 大喜第8章 父子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80章 審問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116章 首級第545章 憤怒的官應震第122章 駱思恭的人選第34章 登基第82章 信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34章 登基第126章 夜宴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250章 遵化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70章 火器廠第287章 張家口第160章 人手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144章 皇后第53章 籌建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96章 師徒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257章 戚家軍第72章 試炮第25章 粉墨登場第323章 出城第194章 密摺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587章 打算第100章 葉志高第502章 血戰第217章 夜襲第189章 阻力第348章 援軍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230章 聯姻第581章 顏思齊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423章 賬冊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31章 妥協第106章 私心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529章 軍機處第300章 望江樓第19章 紅丸第378章 入貴州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616章 鄭芝龍第454章 氣勢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487章 準備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134章 局勢一第76章 罷官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601章 海匪第596章 駱思恭的奏對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251章 廣寧第32章 博弈第511章 拜師第547章 京畿地震
第37章 準備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454章 氣勢第465章 進去吧第8章 父子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601章 海匪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91章 隆中對三第1章 第一件事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458章 甘薯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410章 探監第371章 廷議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7章 君前第532章 武研院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376章 大喜第8章 父子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80章 審問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116章 首級第545章 憤怒的官應震第122章 駱思恭的人選第34章 登基第82章 信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34章 登基第126章 夜宴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250章 遵化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70章 火器廠第287章 張家口第160章 人手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144章 皇后第53章 籌建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96章 師徒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257章 戚家軍第72章 試炮第25章 粉墨登場第323章 出城第194章 密摺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587章 打算第100章 葉志高第502章 血戰第217章 夜襲第189章 阻力第348章 援軍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230章 聯姻第581章 顏思齊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423章 賬冊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31章 妥協第106章 私心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529章 軍機處第300章 望江樓第19章 紅丸第378章 入貴州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616章 鄭芝龍第454章 氣勢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487章 準備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134章 局勢一第76章 罷官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601章 海匪第596章 駱思恭的奏對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251章 廣寧第32章 博弈第511章 拜師第547章 京畿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