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乘風破浪

對於開海的事宜,孫承宗並不是很瞭解,可是這絕不妨礙他以一個大臣的身份考慮這個問題。低着頭想了想,孫承宗便直言不諱的說道:“皇上,老臣覺得在福州開海是非常英明的決策,遠比從新開通通商口岸來的有利。”

天啓皇帝緩緩的點了點頭,面色也變得凝重了起來,自己是穿越過來的,對於大方向的把握自認沒有問題。可是這畢竟不是自己的時代,想要把握這個時代的脈搏,還是交給這個時代的人最合適不過。

“愛卿有什麼話但講無妨!”天啓皇帝最信任的大臣莫過於孫承宗,一個能帶着全家幾十口人誓死報國的大臣,?天啓皇帝是從內心裡面信任。這樣的人絕對不會因爲私利坑害國家,當然不能說他沒有私心,可是他的私心絕對不會用到這裡。

“皇上,泉州一直以來都是海貿之地,從宋朝開始便已經是了。無路是地方上,還是官方上,大明都沒有比泉州更合適的地方了。況且泉州有福建水師,雖然不能夠遠征,守護泉州卻綽綽有餘。這些都是地方上的優勢,而且泉州距離澎湖不遠,這些都是非常大的優勢。”孫承宗研究了很多的資料,一直覺得泉州是最合適的地方。

一來是開海的根基好,二來是地理位置好,這些都是無可取代的!其他地方的人或許對海貿不瞭解,可這絕對不包括泉州人。如果天啓皇帝想要樹立一個榜樣城市,那就沒有比泉州更合適的地方了。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也考慮了一下,這個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不過這件事情也還沒有到特別着急的時候,畢竟臺海不平靜,開海也沒什麼好說的。

低着頭想了想。天啓皇帝想起了一個人,擡起頭對孫承宗說道:“愛卿,福建巡撫南居益,這個人你瞭解嗎?”

孫承宗微微一愣。天啓皇帝這麼問。顯然是要重用這個南居益了!這個人孫承宗還真的知道,不過具體怎麼樣卻不太瞭解。

“南居益世居渭南。可謂詩禮傳家,乃是有名的忠義之家。南居益的太祖父南逢吉,嘉靖十七年進士,授禮部儀制司主事。歷官雁門兵備道、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後曾在渭南建姜泉書院。在士林中的聲望非常的高。南居益的祖父南軒,嘉靖三十二年進士,任吏部文選司郎中、翰林院庶吉士。[1後擢爲四川副使,以山東參議致仕”天啓皇帝對這些不瞭解,可是在朝爲官的,對於這些事情自然是非常的清楚。

見天啓皇帝盯着自己看,孫承宗便接着說道:“南居益的父親乃是南京禮部尚書南師仲。不過已經致士了!渭南南氏在朝中非常的有名,可以說是官宦世家了!南居益也繼承了門風,剛剛由福建布政使升任福建巡撫。臣與他接觸不多,不過此人不結黨。不營私,可謂一時之選。”

聽了孫承宗的話,天啓皇帝點了點頭,自古科舉之路就不好走,南氏一族由此成績,真的是讓人瞠目結舌。不過對於天啓皇帝來說,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南居益能力。

朝中已經接到了南居益的奏摺,上奏的事情也是關於荷蘭人侵佔澎湖的。在南居益看來,澎湖巡檢司乃是大明的治所,澎湖就是大明的國土。如果被荷蘭人佔了,對沿海騷擾很大,他請求天啓皇帝予以懲治。

天啓皇帝早就再打這個注意了,現在自然到了用人的時候,既然南居益有這個把握,天啓皇帝自然不會讓他失望。看了一眼孫承宗,天啓皇帝沉聲說道:“軍機處擬旨,加封南居益兵部右侍郎,領福建軍事,主持對荷蘭事宜。另外軍機處下一個文書,告訴南居益,朕會派人去和他聯絡。軍機處派一個幹練的人去,聯合西班牙人一起對付荷蘭人。不過要記住,讓西班牙人衝在前面。另外催促俞諮高和戚金,讓他們儘快趕到福州。”

“是,皇上!臣會盯着這件事情,一定會在年前將事情辦好,開春之後,便可以進行會戰了”孫承宗知道天啓皇帝是鐵了心要打這一仗,自然不會在說沒用的,準備好纔是關鍵。

似乎又想起了什麼事情,天啓皇帝看了一眼孫承宗,道:“愛卿,你對遼東之事怎麼看?現在是否到了用兵的最佳時刻?”這也是天啓皇帝最近比較煩心得問題。

“皇上,現在軍制改革已經完成了,可是畢竟時間上短,不宜大規模的對外用兵。況且皇上有意在臺海開戰,這個時候更不利在遼東動手。不過在遼東也不能只守不出,應該適當的騷擾和推進,不能給建奴休養生息的時間。這些事情,以遼東的軍力,做起來還是沒有問題的。況且還能練兵,可謂一舉兩得。”孫承宗想了想,恭敬的說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說道:“這件事情也交給軍機處了,你們給我遼東督師朱燮元行文。”

“是,皇上,如果沒有什麼事情。臣先告退了!”孫承宗見天啓皇帝說完了,便準備離開了。得到天啓皇帝的允許後,便轉身離開了。

福建巡撫衙門,被天啓皇帝掛在嘴上的南居益此時正在喝茶,一副沉醉的樣子。午後的陽光灑在大堂裡,這是南居益難得的休閒時光,也是他爲數不多的愛好。

對於南居益來說,仕途之路走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到頭了。自己不是翰林出身,想要再進一步,如內閣基本上已經沒了希望。做到一省巡撫,再向上便是總督,如果這麼苦熬,恐怕總督也沒有自己的份。況且不能達到文臣的巔峰,這一直是整個南家的憾事。

在別人看來,南家乃是書香門第,世代多有人考中進士,已經是可望不可及的了。可是人望高處走,水往地處流。在南家人看來,這還不夠。原本自己的祖父乃是翰林院庶吉士,十分的有希望如內閣,達到文臣的巔峰。

可是後來居然落到在山東參政的職位上致士。不得不說是一大憾事。想着祖父去世時候的面容。南居益到現在都覺得心痛。心裡自然是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完成祖父的遺願。不過科舉失利。自己沒能入翰林院,這讓南居益傷痛欲絕。

不過現在南居益的心裡再一次燃起了希望,天啓皇帝登基以來,改革吏治。重視軍務,這才南居益看來都是明君聖主的作爲。尤其是在聽說軍機處的事情之後,南居益心中那份鬥志便再一次燃燒了起來。

自己或許不能如內閣,可是軍機處卻可以!天啓皇帝將軍機處擺在了和內閣同等的地位,而且從實際的權利上,軍機處日漸深重。

正是在這個時候,荷蘭人撞到了這裡。這讓南居益大喜過望,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如果能夠妥善的處理這件事情,那便是自己的政績。在南京見過天啓皇帝之後,南居益甚至都想仰天大笑。一旦天啓皇帝宣佈開海,那麼自己一定會成爲大功臣。到時候調回京城,進入軍機處,絕對是有可能。

如果放在以前,南居益還不會報太大的希望,可是對於天啓皇帝不一樣。這位皇帝雖然年輕,可是絕對能夠做到知人善任。

“老爺,外面有客人來了!”跟隨在南居益身邊的並不是老管家,而是他在這裡納的小妾劉氏。跟在他身邊幾年了,也爲他的生了兒子,南居益福建也享受着天倫之樂。

聽到劉氏的話,南居益微微皺了皺眉頭,這個時候有什麼客人?不過他沒有問劉氏,因爲劉氏肯定不知道,這應該是自己的師爺稟告上來的。自己的師爺跟在自己身邊多年,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午後休息的這個習慣,那就只有一個可能,這個客人有自己必須見的理由。

緩緩的站起身子,整理一下自己的易容,看了一眼劉氏,南居益笑着說道:“晚上多做幾個菜,我想喝幾杯,不要讓廚子弄。”

“老爺放心吧!妾身一會就去弄,妾身親自下廚。”劉氏溫和的笑了笑。對於南居益能夠喜歡自己做的菜,劉氏一直非常的驕傲。

邁步走進會客廳,南居益便看到了那個坐在那裡的人,心中微微有些詫異,還有些欣喜,不過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一點。

看着走進來的南居益,許心素覺得自己的口中一陣發苦,對於這位大老爺,他是發自內心的畏懼。雖然南居益看起來很是儒雅,甚至有幾分書呆子的意味,可是許心素知道,這位南大人絕對不是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員。想要糊弄他,真的挺不容易的。

“你回來了?本官還以爲你一去不復返了,怎麼樣此行還算順利吧?”南居人看了一眼許心素,微笑着問道,語氣中也很是關心。

雖然南居益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可是許心素可不這麼想。這位巡撫大人絲毫沒有讀書人的死板,也沒有那些讀書人的正直,用自己的家人威脅自己的時候,臉上帶着的也是這樣的笑容。

不敢有絲毫怠慢,許心素恭敬的說道:“小的自知罪孽深重,能夠爲大人辦事,乃是小的的榮幸。跟何況大人對小的恩同再造,小的也不是忘恩負義之人,怎麼會不告而別!”

南居益微笑着點了點頭,似乎對許心素的回答很是滿意,至於許心素是不是在心裡罵自己,南居益似乎一點也不關心。看了一眼許心素,南居益笑着說道:“把你此行的經過說來聽聽吧!

“是,大人!”如果是以前,許心素或許會在心裡大罵南居益,可是現在他是絕對不會了。以前他被南居益逼着爲朝廷賣命,此時他是真的想爲朝廷賣命了。自從李旦死後,李旦的勢力落到了鄭芝龍的手裡,這讓許心素非常的擔心。

畢竟與李旦不同,許心素是單純的商人,並不是縱橫海上的海匪。這些年他和李旦相處的非常好,可是與鄭芝龍卻不一樣,兩個人關係非常的不好。沒有了李旦的庇佑,自己在海上寸步難行。在這次回來之前,荷蘭人已經在和自己談論保護費的問題了。這把許心素氣的夠嗆。

不過益許心素自己的實力,想要拒絕是絕對不可能。在路上,許心素想了很多,他舉的自己需要一個更大的靠山。這個靠山無疑就是朝廷。背靠朝廷。誰還敢欺負我?不過從自己的心裡,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作爲許心素這樣的人。天生就不願意和朝廷打交道,這已經滲透到他的骨子裡了。可是爲了自己將來,許心素不得不考慮這件事情,當然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

不敢有絲毫的隱瞞。許心素將自己這一路的經歷全都說了出來,甚至荷蘭人徵收自己過路費的事情都說了。說完便靜靜的等在一邊,等待着南居益說話。

聽完了許心素的彙報,南居益點了點頭,道:“大弗朗基人已經來了,這件事情你知道麼?”

“回大人,小的聽到了一些風聲。現在臺海雖然沒有什麼大事情發生,可是小的戰事卻不斷。鄭芝龍在不斷的清洗和收攏小的海盜,西班牙人正在修建堡壘,建立自己的基地。荷蘭人也在積極的備戰,同時也派人回去請求支援,小的覺得一場大戰在所難免。”只是將自己知道的事情說了出來,至於該怎麼做,許心素是提都不提。

身爲一個商人,許心素非常的明白自己的地位,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非常的重要。

南居益此時的神情已經十分的嚴肅了,他本能的覺得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大明應該想辦法干預,將事情納入大明的控制中。一旦事情失控,將來將很難收拾。

作爲一個巡撫,南居益的眼光十分的長遠,真正的歷史上,正是這一次海戰,徹底的墊定了鄭芝龍在臺海的地位。後來他打敗了明朝的福建水師,對大明東南沿海進行了劫掠,是地方局勢變得很是糜爛。

眉頭皺的緊緊的,現在南居益也只能是着急,自己是巡撫,不是總督!想要大規模的調動地方上的人馬,這是不可能的。雖然巡撫也有統領一省軍政大權的權力,可是緊緊也是統領。

如果是調動人馬平定叛亂,或者是剿匪,這些都不在話下。可是要開啓對外的戰端,巡撫可沒有這個權力。現在自己只能等待天啓皇帝的聖旨,希望得到的聖旨是自己希望的吧!

回過神之後,南居益看到許心素還坐在那裡,擺了擺手道:“這次的事情辦得不錯,本官記下了!回去看看家人,本官不是那麼不同情打理的人。你好好的辦事,事後本官絕對不會虧待你。”

脅迫雖然能夠達到目的,可是南居益知道預之於利,才能讓他更好的爲自己賣命。剛剛許心素的試探之語,南居益怎麼可能聽不出來,此時給他吃一顆定心丸,自然是無不可的。

“是,大人!”許心素站了起來,恭敬的給南居益行了一禮,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南居益也站了起來,自己腹中空空,劉氏的菜差不多做好了,該去喝一杯了!

茫茫的大海上,兩個人正在喝酒。雖然海浪不斷的拍擊在船身上,可是桌子上的酒卻一滴也沒撒出來。這支船隊非常的大,因爲每艘船都很大。

在船隊的中間,十幾艘大肚子的福船被保護着,這種專門運送東西的大肚子船隻,比一邊的護衛艦要大上兩圈。艦隊的最外圍是二十幾艘小船,當然也是相對於大船來說的小船。

整支艦隊由七十多艘戰船構成,行駛在大海上,乘風破浪。

一口將杯中的酒水喝掉,戚金看了一眼俞諮高,笑着說道:“這麼多天的訓練,今天才允許喝一次酒,師叔可真是夠嚴厲的。”

“那當然,這位師叔可不是凡人,自從師叔接手訓練之後,這些士卒的變化十分的明顯,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們既然把師叔請來,自然還是聽他的比較好。”俞諮高搖頭晃腦的端起酒杯,輕輕的抿了一口,臉上頓時露出一副享受的表情,順便鄙視的看了一眼一邊的戚金。

“這次我們馬上就要打仗了,這是師叔給的最後放鬆的機會。我心裡其實都等不及了,這麼好的戰船,如果不能在大海上逞威,實在是一大憾事。”沒後理會俞諮高,戚金的爲自己倒了一杯酒,笑呵呵的說道。

擺了擺手,俞諮高臉上帶着幾分潮紅,道:“你放心吧!仗有你打的,聽說皇上要開海了,以後我們發財的機會就來了。大把的銀子,隨手一抓都是一手油啊!”

皺了皺眉頭,戚金的面容頓時嚴肅了起來,道:“你這個愛錢的毛病怎麼還沒有改掉?這樣可不行,早晚會出事的!伯父的教導你都忘記了嗎?千萬不要丟了伯父的一世英名啊!”

第539章 難民第613章 攤牌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605章 回京第220章 涌動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53章 籌建第99章 告密第260章 將在外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511章 拜師第204章 方家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376章 動作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504章 希望第46章 木盒第47章 進京第391章 渡赤水第336章 心第560章 張大可第76章 罷官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357章 等待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143章 艾菲斯第388章 四強第409章 各自的盤算第202章 會京師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429章 城門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42章 內庫和人第239章 分兵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54章 家宴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23章 鬥法第173章 定計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106章 私心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604章 定論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27章 計劃第555章 方世鴻第316章 父子第172章 拼了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565章 軟禁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444章 抄家第467張 分歧第323章 出城第176章 戚家刀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194章 密摺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246章 派兵第70章 火器廠第21章 駕崩第527章 計劃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137章 信任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201章 劉徹第356章 接頭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97章 抵京第104章 朝局第31章 妥協第231章 動作第161章 中計了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96章 師徒第93章 隆中對五第566章 崔福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
第539章 難民第613章 攤牌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605章 回京第220章 涌動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53章 籌建第99章 告密第260章 將在外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511章 拜師第204章 方家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376章 動作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504章 希望第46章 木盒第47章 進京第391章 渡赤水第336章 心第560章 張大可第76章 罷官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357章 等待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143章 艾菲斯第388章 四強第409章 各自的盤算第202章 會京師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429章 城門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42章 內庫和人第239章 分兵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54章 家宴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23章 鬥法第173章 定計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106章 私心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604章 定論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27章 計劃第555章 方世鴻第316章 父子第172章 拼了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565章 軟禁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444章 抄家第467張 分歧第323章 出城第176章 戚家刀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194章 密摺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246章 派兵第70章 火器廠第21章 駕崩第527章 計劃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137章 信任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201章 劉徹第356章 接頭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97章 抵京第104章 朝局第31章 妥協第231章 動作第161章 中計了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96章 師徒第93章 隆中對五第566章 崔福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