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大雨傾盆

九月份的北京城,到處都是一副繁忙的景象,如果不去北城的話,整個京師都是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隨着各地鄉試的結束,今年的士子們都開始向京城聚集。其中還有各地進京參加武舉的武舉人,不過大多數都是各地勳貴子弟。

京城在這個顯得更加的繁華,人來人往,車來車往,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很多有見識的人都明白,這樣的繁華不過是表象,如果你去北城看看,或許就會明白這個國家已經到了什麼地步。

不過沒有人去關心這些,無論是朝堂上的肉食者,還是自允以天下事爲己任的讀書人。他們更多回去城南的青樓,會去最好的酒樓,他們不會到北城來。

天啓皇帝此時就走在北城的街道上,看着低矮的房屋,到處倚着躺着的氣概,天啓皇帝的眉頭皺的很緊。跟在天啓皇帝身邊的王承恩則是一臉的擔心,如果不是天啓皇帝帶着侍衛,他是一定不會讓天啓皇帝到這裡來的。

似乎是上天聽到了王承恩的祈禱,並沒有在北城多待,很快就準備回宮了。不過王承恩也感覺到了天啓皇帝的變化,很明顯天啓皇帝的心裡被觸動了。在天啓皇帝的身邊,王城恩對天啓皇帝的脾氣也瞭解一些了,現在天啓皇帝的心中應該很是憤怒。

回到皇宮裡,天啓皇帝什麼也沒有做,這已經出乎了王承恩的預料。不過到了下去,他再一次被天啓皇帝叫到了身邊。

“王承恩,你去把駱思恭給朕找來!”自從駱思恭從張家口回來,天啓皇帝只見過駱思恭一面,而且並沒有詢問太多的事情。這一直讓王承恩很詫異,畢竟天啓皇帝一直對張家口得事情很上心。

現在天啓皇帝想見駱思恭。王承恩自然是不敢怠慢。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恭敬的說道:“是,陛下!臣這就是去辦!”

沒有耽擱太久,在王承恩帶領下,駱思恭快步的走了進來。去了一趟張家口,駱思恭的身上彷彿增加了一些東西。讓他整人看起來比以前更加的有氣勢。

來到大殿的中央,駱思恭撩起衣服跪倒在地,大聲的說道:“臣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見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三拜九叩,駱思恭做的一絲不苟。

滿意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說道:“這次張家口的事情你辦的很好,真的心裡很滿意,非常的不錯。”

“全賴陛下洪福齊天!”駱思恭對着天啓皇帝拜了拜。語氣恭敬的說道。

輕輕的揮了揮手,天啓皇帝笑着說道:“起來回話吧!”

“是,皇上!”謝過恩之後,駱思恭緩緩的站了起來,恭敬的站在那裡。

“皇太極還好嗎?有沒有難爲他?”看着駱思恭,天啓皇帝面無表情的問道。

聽到天啓皇帝的話,駱思恭頓時微微一愣,顯然沒想到天啓皇帝會這麼問。沉吟了一下。駱思恭聲音嚴肅的說道:“回皇上,皇太極被錦衣衛壓在一個隱秘的地方。並沒有壓在詔獄裡。”

“不要讓他出什麼事情,等什麼時候朕想見他再說,至於那個陳良宇,儘快安排行刑。壓着他遊街三日,然後在菜市口凌遲了吧!”天啓皇帝的語氣很輕,沒有什麼感情。顯然這些都是小事情。

對着天啓皇帝躬身施禮,駱思恭用力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陛下放心,臣回去就辦!”

笑着點了點頭,天啓皇帝又將目光轉向了一邊的王承恩。沉聲說道:“駱思恭這次的事情辦的漂亮,司禮監那邊有沒有賞賜的方案?對於這件事情,天啓皇帝必須要親自過問一下。

“回皇上,司禮監的意見已經擬定好了,升授金吾將軍,加授龍虎將軍,另外加正二品上護軍。”王承恩看着天啓皇帝,將司禮監的意見說了出來。其實這個賞賜可以說非常的少,而且不過是散階和勳職,實際的好處一個沒有。

不過司禮監也明白,天啓皇帝既然是讓他們擬定賞賜,他們就不能擬定的太高。畢竟這裡面要爲天啓皇帝留有餘地,畢竟還是要天啓皇帝特旨加恩的。

天啓皇帝皺着眉頭想着,駱思恭已經是錦衣衛的都指揮使,實權上確實沒有升賞了。不過着賞賜也不怎麼樣,沉吟了一會兒,天啓皇帝沉聲說道:“受榮祿大夫,加柱國,另外晉封左都督,恩蔭一子爲錦衣衛千戶,另外賞賜白銀萬兩。”

“臣駱思恭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駱思恭連忙跪倒在地,顯然他也沒有想到,天啓皇帝會給自己這麼重的賞賜。

榮祿大夫乃是一品的散階,柱國乃是一片的武勳,還恩蔭了一子,至於白銀萬兩則是微不足道了。最讓駱思恭沒有想到的是那個左都督,大明建國的時候,太祖皇帝改樞密院爲大都督府,設大都督,節制中外兵馬。洪武十三年誅胡惟庸,爲防止軍權過分集中,改大都督府爲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各設左﹑右都督一員。各都督府通過都司統領京衛及外衛之兵。明中葉後,各衛僅存空名,都督遂爲虛銜。

現在的大都督雖然只是虛銜,不過卻是達到武官頂峰的標誌,駱思恭今年五十九歲了。錦衣衛指揮使這個位置能夠在坐幾年未可知不過卻不會太長了,天啓皇帝這是在讓駱思恭沒有遺憾。

緩步的走下臺階,天啓皇帝輕輕的將駱思恭攙扶了起來,沉聲說道:“你對大明朝的忠心,對朕的忠心,朕都知道,朕全都看在心裡。好好做事,朕不會虧待了自己人。”

此時的駱思恭覺得心裡暖洋洋的,他做了這麼多年的錦衣衛指揮使,對提拔的萬曆皇帝都沒有這樣的感情。他心裡知道,這或許就是知遇之恩吧!對着天啓皇帝躬身施禮,駱思恭聲音顫抖着說道:“臣定當肝腦塗地。”

駱思恭離開了皇宮,帶着滿足和欣慰,他的心裡是熱的。整個張家口的事情似乎就這麼過去了,大明朝的朝廷再一次恢復了平靜,古井不波。

天啓元年,九月初六,鳳陽府,知府衙門。

鳳陽乃是當年太祖皇帝朱元璋龍興之地,這裡自然能得到大明朝歷代皇帝的照顧。所以鳳陽城一再擴建,現如今已經是一座非常大的城池了,也同樣非常的繁華。

作爲鳳陽府的知府,李長玲是四品的文官,這在官場上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最讓人詫異的是這位李長玲李大人今年不過剛剛四十歲,顯然前路還長着,將來官至一省巡撫或者六部尚書也未見得不可能,這纔是真的叫做前程似錦。

不過現在這位李大人卻並沒有了以往的從容淡定,站在屋檐下面望着天空,絲毫不在意天空中的雨點打在自己的官服上。

“府尊,天已經不早了,你還是早一天休息吧!”師爺張芳來到李長玲的身邊,恭敬的說道。

回頭看了一眼張芳,李長玲輕輕的嘆了口氣,語氣頗爲無奈的說道:“這已經是第三天了,三天兩夜的暴雨,到了這個時候沒有一點停下來的跡象,本府怎麼睡的着啊!”

師爺張芳是舉人出身,並不願意做官,因爲是,李長玲父親的學生,所以纔在李長玲的身邊做師爺。對於這個名義上的師爺,實際上的師兄,李長玲一直都是非常的尊重的。

“在這裡看着也沒有用,老天爺要下雨,我們有什麼辦法。我們能做的也就是盡人事聽天命,如果黃河真的決口了,也是能算是天災。”張芳說的話似乎是在安慰李長玲,可是他的臉色也是非常的不好看,看着漆黑的天空一籌莫展。

輕輕的嘆了口氣,看了一眼張芳,李長玲沉聲說道:“去年秋天,本官上書朝廷請朝廷撥付治河的銀兩,想要把河堤加固一下。奈何奏摺猶如石沉大海,一去不返,沒有了絲毫音訊。後來我給家師寫信詢問情由,結果家事回信說京城有大變,已經顧不上這些了。現在看來這老天爺是一點功夫都不給啊!如果黃河真的有事情,本官恐怕罪責難逃啊!”

“府尊放寬心吧!黃河決口本就是天災,如果沒有人禍,府尊自然不會受到牽連。何況府尊的座師已經是內閣次輔,實際控制着內閣,只要有他代爲周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張芳沉吟了一下,輕聲的說道。

緩緩的搖了搖,李長玲頗爲無奈的說道:“本官的官職是保住了,可是這沿河的百姓怎麼辦?黃河大堤真的決口,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死於非命了。弄不好那是會出大亂子的,到時候恐怕誰也保不住我。”似乎下定了什麼決心,李長玲看着張芳,沉聲說道:“着急人手,我要大堤上去看看!”

“府尊,現在下這麼大的雨,又是晚上,還是等天亮再去吧!道路泥濘,很不好走,很容易有危險啊!”聽到李長玲的,張芳頓時大吃一驚,連忙勸解道。(未完待續……)

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81章 出發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357章 等待第89章 隆中對一第221章 范文程第322章 審問第146章 準備第334章 二臣傳第218章 衝進去第360章 二人擡第437章 百草園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59章 接着密謀第22章 主角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502章 血戰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189章 阻力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447章 出事了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371章 廷議第281章 投降吧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149章 謀劃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537章 老狐狸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50章 互相試探第183章 風雲動第202章 會京師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48章 周嘉謨第43章 吏部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495章 地道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230章 聯姻第289章 都到了第231章 動作第65章 請辭第67章 孫承宗第380章 武狀元第196章 大清洗第77章 疑惑第239章 分兵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90章 隆中對二第31章 妥協第3章 登基大典第488章 突入第427章 錦衣衛的刀第194章 密摺第445章 食鹽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376章 大喜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50章 互相試探第86章 策論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519章 完結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62章 早朝之上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146章 準備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75章 朝議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136章 局勢三第73章 將軍第114章 吳三桂第189章 阻力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189章 阻力第368章 心思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328章 善後
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81章 出發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357章 等待第89章 隆中對一第221章 范文程第322章 審問第146章 準備第334章 二臣傳第218章 衝進去第360章 二人擡第437章 百草園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59章 接着密謀第22章 主角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502章 血戰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189章 阻力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447章 出事了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371章 廷議第281章 投降吧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149章 謀劃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537章 老狐狸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50章 互相試探第183章 風雲動第202章 會京師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48章 周嘉謨第43章 吏部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495章 地道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230章 聯姻第289章 都到了第231章 動作第65章 請辭第67章 孫承宗第380章 武狀元第196章 大清洗第77章 疑惑第239章 分兵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90章 隆中對二第31章 妥協第3章 登基大典第488章 突入第427章 錦衣衛的刀第194章 密摺第445章 食鹽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376章 大喜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50章 互相試探第86章 策論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519章 完結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62章 早朝之上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146章 準備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75章 朝議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136章 局勢三第73章 將軍第114章 吳三桂第189章 阻力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189章 阻力第368章 心思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328章 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