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派兵

聽到士卒的報告,屋子裡的人全都愣住了,怎麼會在瀋陽前衛方向發現一支建奴騎兵?難道他們是要進攻瀋陽前衛?那邊有一支人馬在大明朝的腹地,這邊也駐紮着一支人馬,建奴究竟想要做什麼?

緊緊的皺着眉頭,熊廷弼心裡那種不好預感越來越強烈,剛剛壓下去危機感忽然間再一次涌了上來。看着跪在地上的士卒,熊廷弼沉聲問道:“那些建奴騎兵準備做什麼?他們有沒有進攻瀋陽前衛的跡象?”

“回大帥,暫時沒有進攻的跡象。以前我們在城外都有散騎,可是最近幾天散騎晚上都沒有回來。總兵大人就派出了小股的偵騎,用了三天的時間才找到這支建奴,他們就駐紮在那裡,並沒有進攻的跡象。”士卒對着熊廷弼施了一禮,恭敬的說道。

緩緩點了點頭,熊廷弼輕輕的揮了揮手,沉聲道:“你去吧!告訴你們總兵就說本帥已經知道了!”

“是,大帥!小的告退!”對着熊廷弼等人施了一禮,士卒躬身退了出去。

等到士卒出去,屋子裡再一次陷入了安靜之中,沒有人說話,幾個人的目光全都看着熊廷弼。在這個時候,熊廷弼需要拿出一個主意來。

深深的嘆了口氣,熊廷弼沉着臉說道:“賀將軍,這次領軍去薊州,你帶着人吧!記着帶着趙率教一起去,直奔薊州,到了那裡之後聽從孫大人的安排!”

“是,大帥!卑職遵命!”此時賀世賢已經沒有了原本的不在乎,滿臉嚴肅的看着熊廷弼,一臉凝重的說道:“大帥放心,卑職一定盡心盡力!”

滿意的點了點頭,熊廷弼將目光看向了一邊的楊漣,輕輕的嘆了口氣,頗爲無奈的說道:“楊大人,瀋陽城我坐鎮在這裡,大人還是坐鎮遼陽城吧!不知道爲什麼本帥總覺的遼東肯定會有事情發生。本帥有一種預感,這次衝進關內的那支人馬不過是障眼法,建奴的意圖還是在遼東。只有將瀋陽和遼陽在內的遼東之地拿下,建奴才能發展壯大。這麼多年本帥和建奴交手多次,對於努爾哈赤還是有一些瞭解的。對於遼東之地,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覬覦之心!這次一定要緊守住遼東,不然我們就是大明朝的千古罪人!”

聽着熊廷弼的話,楊漣心裡頗爲感動,正色的對着熊廷弼的施了一禮,沉聲道:“熊大熱不計個人安危,楊某無比欽佩,如果有一天熊大人蒙受不白之冤,楊某願意上書爲熊大人陳情!”

緩緩的點了點頭,熊廷弼頗爲感動的說道:“熊某在此謝過楊大人!”

熊廷弼和楊漣都明白,這次將建奴放進關內已經是罪過了,當然被攻訐的肯定是遼東督師熊廷弼。如果熊廷弼帶着人勤王救駕,無論有沒有和建奴軍隊照面,只要有了這份功勞,熊廷弼就能將功補過。可是如果熊廷弼這個時候呆在瀋陽,建奴有動作還好,如果建奴沒有動作,熊廷弼一個畏戰的罪名是跑不掉的。如果有別有用心的人,熊廷弼甚至都會被扣上一個通敵的罪名。

兩個人說的都沒在意,不過一邊聽着的卻是留上了心,輕輕的咳嗽了一聲,陳洪面陳似水的說道:“兩位大人,事情還沒有出之前,這樣揣摩聖意可不行。皇上乃是英明之主,自然不會冤枉有功之臣。熊大人上次被楊淵冤枉,皇上英明睿智,懲治了楊淵還了熊大人清白。咱家希望兩位大人慎言,如此抹黑聖上的名聲,可不是爲臣之道!”

聽着陳洪的話,楊漣和熊廷弼對視了一眼,二人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無奈。以前都習慣了不信任皇帝,想想天啓皇帝以前做事的態度,兩個人也覺得似乎有些杞人憂天了。熊廷弼對着陳洪一拱手,笑着說道:“是我們不妥,希望公公不要見怪!”

輕輕的移了移身子,陳洪笑着說道:“熊大人這一禮我是真的不敢受,兩位大人都是皇上器重之人,都是大明朝的能臣幹吏。咱家不過是皇上的家奴,只不過是覺得兩位大人說的有些過了,希望兩位大人不要往心裡去!”

“陳公公說笑了,誰不知道公公是皇上身邊的大紅人,深得皇上的信任,不要妄自菲薄!”楊漣似乎也覺得有些過了,笑着對陳洪說道。

楊漣和熊廷弼都不是腐儒,兩個人對陳洪都沒有偏見,對於這個天啓皇帝派來的監軍太監,兩個人還是很尊重的!無論是在京城,還是現在在遼東,他們對陳洪的印象都非常的不錯。

“既然如此,事情就這樣吧!分頭去準備!”熊廷弼說着對楊漣一拱手,笑着說道:“楊大人,這次匆忙,下一次本帥一定爲楊大人擺上一桌!”

“熊督師客氣,上高水長,以後有的是機會!”對着熊廷弼一拱手,楊漣笑着說道。

當天下午,瀋陽總兵賀世賢帶領着集結好的五萬人馬,六位總兵趕赴薊州增援孫承宗。

遼東那裡已經做出了應對,京城裡天啓皇帝卻還在猶豫,雖然召集了幾次議事,可是大臣們的注意他都不滿意。有的人說掉全國兵馬進京勤王,先不說人吃馬喂糧草軍需,單是路途遙遠來不來得及都兩說。有的大臣說調動京營人馬增援遵化,天啓皇帝還沒有說什麼,下面的大臣就已經吵起來了。

自從天啓皇帝讓孫傳庭整肅京營,現在的三大營不過五萬人馬。爲了平定山東叛亂,熊文燦帶走了一萬,這個時候無力在派人去增援遵化了。

輕輕的拍着自己的額頭,天啓皇帝頗爲無奈的嘆了口氣,每天拿出兩百萬軍隊的軍餉,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真的沒有軍隊可以調動。倒是遼東能抽掉幾萬人,不過這次的危機能夠解決了,以後怎麼辦啊?自己身處的這個時代,可是一個亂世末年,歷史也改變了,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天啓皇帝第一次對軍隊如此的渴望,如果自己有一支幾十萬的精銳人馬,何至於如此的捉襟見肘!

“陛下,臣妾燉了蓮子羹!”就在天啓皇帝深思的時候,張皇后手裡端着托盤走了進來,嬌聲的說道。

連忙來到張皇后的身邊,天啓皇帝結果托盤有些嗔怪的說道:“你現在有了身孕,這樣的事情交給宮女做就好了!”

“是,陛下!妾身知道了,下不爲例!”對着天啓皇帝吐了吐舌頭,張皇后嬌俏的說道。

輕輕的捏了捏張皇后的鼻子,天啓皇帝笑着說道:“你啊!”

慢慢的將手中瓷碗放下,天啓皇帝笑着說道:“寶珠的手藝還是這麼好!”

“陛下喜歡就好!不知道遵化的事情皇上有沒有決斷?”張皇后和天啓皇帝相處這麼久,雖然天啓皇帝的脾氣有了些許改變,可是張皇后知道自己問一問天啓皇帝不會生氣的!

看了一眼張皇后,天啓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頗爲無奈的說道:“朕不想調集全國兵馬勤王,三大營不過四萬人馬也不能動。現在朕也不知道怎麼辦?也不知道遵化能堅持多久,孫承宗已經給朕上書了,他會調動薊州、昌平、保定、遼東四鎮的軍隊增援遵化,現在朕也只能將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

聽了天啓皇帝的話,張皇后略微沉吟了一下,有些遲疑的說道:“陛下,妾身有些想法不知道該不該說?”

“寶珠有什麼話就說吧!這麼長時間了,朕的脾氣你還不知道!”天啓皇帝笑着張皇后,淡然的說道。

“陛下,妾身聽說上次瀋陽城之戰,孫大學士使用了一種新式的火炮打贏了建奴。既然皇上現在沒有軍隊,那爲什麼不送些火炮給孫大學士?另外皇上也可以在京城的城頭上裝一些,一大孫大帥那裡不利,也算是一種依仗啊!”張皇后看着天啓皇帝,神色頗爲認真的說道。

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天啓皇帝在心裡罵了自己一頓,燧發槍的研究陷入了瓶頸,天啓皇帝就忽略了火器廠大的事情。因爲深知燧發槍的缺點,天啓皇帝讓徐光啓和畢懋康對燧發槍進行改進,因爲一直沒什麼成果,天啓皇帝就將火器廠拋到了腦後。

這段時間以來,天啓皇帝的心思一直在朝堂上,現在張皇后說起來,天啓皇帝纔想到。自己軍隊不足,可是自己有裝備啊!火器廠已經造出了兩個人擡着的小炮,非常適合野戰的小炮,只不過射程只有兩裡遠。不過因爲搬運方便,天啓皇帝相信這個只要用好了,肯定比紅夷大炮有威力!

摟過張皇后親了一口,天啓皇帝笑着說道:“寶珠真是我的好皇后,朕真是好福氣!”

雖然嫁給天啓皇帝的時間已經不短了,現在張皇后也懷着天啓皇帝的孩子,可是還是不太適應天啓皇帝大膽的動作。張皇后連忙左右看了看,見沒有人才臉色嬌紅的說道:“陛下!”

“等這次事情過去,朕好好的賞賜你!”笑着看着張皇后,天啓皇帝笑着說道。

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165章 幕後第339章 因由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391章 渡赤水第589章 日出第444章 抄家第582章 鄭一官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123章 到了第113章 出發第16章 兩個女人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495章 地道第217章 夜襲第1章 第一件事第321章 抓人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332章 選將第260章 將在外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360章 二人擡第86章 策論第581章 顏思齊第394章 平定第604章 定論第224章 一個月第589章 日出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429章 城門第516章 行動吧第336章 心第175章 許顯純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573章 立太子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31章 妥協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488章 突入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29章 山雨欲來第527章 計劃第212章 人選第33章 幕後第24章 序幕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17章 計劃第235章 徐家集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29章 山雨欲來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572章 監視第70章 火器廠第97章 抵京第215章 趙率教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266章 滿桂第73章 將軍第195章 時機第385章 御前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238章 造反了第526章 爭奪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281章 投降吧第33章 談話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206章 早朝詩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56章 新的一年第38章 選後第422章 抉擇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522章 太子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39章 聞風而動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1章 妥協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511章 拜師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36章 早朝
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165章 幕後第339章 因由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391章 渡赤水第589章 日出第444章 抄家第582章 鄭一官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123章 到了第113章 出發第16章 兩個女人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495章 地道第217章 夜襲第1章 第一件事第321章 抓人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332章 選將第260章 將在外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360章 二人擡第86章 策論第581章 顏思齊第394章 平定第604章 定論第224章 一個月第589章 日出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429章 城門第516章 行動吧第336章 心第175章 許顯純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573章 立太子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31章 妥協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488章 突入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29章 山雨欲來第527章 計劃第212章 人選第33章 幕後第24章 序幕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17章 計劃第235章 徐家集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29章 山雨欲來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572章 監視第70章 火器廠第97章 抵京第215章 趙率教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266章 滿桂第73章 將軍第195章 時機第385章 御前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238章 造反了第526章 爭奪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281章 投降吧第33章 談話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206章 早朝詩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56章 新的一年第38章 選後第422章 抉擇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522章 太子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39章 聞風而動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1章 妥協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511章 拜師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36章 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