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袁崇煥進京

在煙花和爆竹聲中,天啓元年終於走到了盡頭,這是一個多事的年頭,是讓大家津津樂道的年頭。雖然是過年,可是依舊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不過這個年總算是過去了。

從初一到十五,大明朝的衙門都上班,沒有奏摺遞進來,沒有大臣們的上奏。一切都顯得非常的寧靜祥和,看起來一副天下太平的景象。天啓皇帝雖然心裡着急,可是有些事情卻是急不得的。陪着後宮的女人們過了一個好年,除了偶爾想一下給今年的計劃,天啓皇帝也好好的休息着。

正月十六是大朝會的日子,雖然是大朝會,可是並不議論什麼政事。不過是朝廷中仿周禮舉行的儀式,是禮儀最高的超儀。

到了這一天,由錦衣衛陳設鹵簿儀仗,教坊司陳列大樂,禮儀司陳列諸國文書、賀表、貢物,還設糾儀御史糾察百官,監督那些站久了愛打瞌睡或交頭接耳聊私的。待時辰一到,皇帝升座,鼓樂齊鳴,百官跪拜致賀,行禮如儀。禮畢則羣呼萬歲、萬萬歲。

整套禮儀下來,天啓皇帝也是非常累,不過也不得不強打精神。畢竟在整套禮儀過後,還有非常重要的賜宴,皇帝和大臣要一起吃飯。

不過能吃的下去卻沒幾個,有的老大臣在行禮的過程中已經暈倒了,沒暈倒的也都是上汽不接。能夠吃的下去的大多都是武官,自然是引來無數讀書人的不屑。

在大朝會過後,整個朝廷又恢復了慵懶,大家都還沉浸在新年的氣氛裡。朝廷也沒有什麼事情,大家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眼了。

轉眼間時間便進入了二月,在正月裡其實也發生了一些事情,四川的叛亂取得了決定性的優勢。孫傳庭率領人馬收復了廬州之後,乘勝追擊,攻下了紅巖和天台兩座山寨。

在這之後。孫傳庭決定兵分兩路,其中他率領着明軍繼續正面突進。由降將羅乾象大人偷襲奢崇明的最後據點蘭州城,在兩路兵馬的夾擊下,蘭州城三日便被攻了下來。

奢崇明父子帶領着殘兵敗將進入貴州境內,準備投靠水西安邦彥。時間到了二月,袁可立和朱燮元率領的援軍距貴陽不過百里,孫傳庭砸蘭州城整軍。隨時準備揮師進入貴州。

朝廷在得到戰報的摺子之後,自天啓皇帝到大臣全都送了一口氣。與此同時,朝廷也收到了朱燮元的摺子,把蜀王的事情說了說。

雖然有人頗有疑慮,可是天啓皇帝卻力排衆議,下旨褒獎蜀王。除了這件事情。所有的事情全都是風平浪靜。

不過時間到了二月,朝廷就有事情要忙了。主要的事情有兩件,第一件就是科舉,今年是大比之年,會試是要在三月份舉行的。

這樣的掄才大典沒人敢怠慢,不過這樣的事情朝廷上下都十分的有經驗,做起來自然是有條不紊。天啓皇帝也插不上什麼手。按照以往的規矩,主考官有兩名,主考因爲進士出身的內閣大學士擔任。副主考應有尚書以下左副都御史以上的文官擔任,多年來的慣例。

按照這個官吏,內閣爲天啓皇帝推薦了兩個人,主考乃是內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孫慎行。副主考乃是左都御史楊鶴,兩個人都是素有清名,在士林文壇頗有聲望。

對於這件事情天啓皇帝也沒有什麼想法。自然就放手讓下面的人去做了。不過天啓皇帝的一道聖旨卻把所有人都弄愣住了,因爲那是關於武試的。天啓皇帝準備今年親自過問武試的事情,還早親自舉行殿試,採用和文官科舉一樣的方法。

這個消息一出來,一時間衆人譁然,大明朝一項都是重文輕武,武舉人不過是世襲勳貴們鍍金的地方。天啓皇帝這樣的做法得到了文官的反對。不過反對的理由卻並不充分,畢竟武舉每三年舉辦一次,提高一下地位也沒什麼大不了。

不過天啓皇帝的舉措卻讓一種人眼前一亮,那就是那些世襲武職的勳貴。如果真的能把武試的地位變的和文試一樣。那麼他們的後輩就能揚眉吐氣了,這是提高武官地位的直接方法。

一時間朝廷因爲這件事情吵得不可開交,遼東改軍制的事情都沒有這樣的激烈的反對過。天啓皇帝每天都會收到無數的奏摺,不過確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事情到了二月中旬,天啓皇帝終於還是下了這道聖旨,從今以後武者也有殿試。所有人都知道,這又是一項改革,很多大臣已經有了感覺,這位少年天子絕對不會到這裡就結束,這不過是一個開始。

除了科舉的事情引起了軒然大波,還有一件事情卻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那就是外察!大明朝的京察分爲兩部分,有的是內察是京官,外察則是地方官。內察已經在年前結束了,外察不過剛剛開始。

其實外察的聖旨早就下來,過完年就有人到吏部述職了,這一天是二月初三,京城的城門口來了一個人。

這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一身白色的絲綢長衫,鬍鬚飄灑在胸前。臉上掛着溫和的笑容,眼中卻不是閃過意思銳利的光芒。在他的身後是一個老僕人,牽着兩匹馬,風塵僕僕的樣子。

駐足在城門口,中年人輕輕的嘆了口氣,臉上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口中喃喃自語道:“袁某腹有良謀,這次一定要得以施展。”

“少爺,我們要去驛館休息嗎?天色已經不早了!”見中年人站在那裡不動,老僕人似乎有些着急,走到男人的身邊,語氣恭敬的道。

看了一眼老者,中年人語氣輕緩的說道:“找一家客棧住下吧!我不過是個七品知縣,驛館那裡不會有什麼好位置,我們還是自己找個地方住吧!”

老僕人的臉上絲毫沒有奇怪,他了解自己家的少爺,早就料到了他會這樣說。他不過是想提醒自己的少爺,天色已經不早了,該進城了。

兩個人剛走進城門,一個人便迎了上來,對着中年人施了一禮,語氣恭敬的說道:“敢問可是昭武知縣袁大人?小的是御史侯大人府上的管家,在此恭候多時了!”

看着面前的中年人,袁崇煥的眉頭微皺,沉吟了半晌才笑着道:“原來是侯管家,幾年不見越發的年輕了!”

“袁大人說笑了,老朽已經不行了!我家大人讓小的在此恭候袁大人,請袁大人到府上去住!”侯管家態度異常的恭敬,他知道這位袁大人和自己的老爺交情莫逆,乃是真正的通家之好。

笑着點了點頭,袁崇煥捋了捋鬍鬚,面帶感激的道:“侯兄真是客氣,不過恭敬不如從命,煩勞侯管家帶路!”

一行人跟着侯管家像城裡走去,在轉過幾條街之後,在一座院子前停了下來。這是一座三進的院子,價值不菲,很少有御史能住的起這樣的宅子。

這裡正是山西道御史侯恂的宅子,作爲河南的士紳家族,侯家世代爲官,家資頗爲豐厚。

管家上前交代了幾句,邊有人快步的跑進去通報了,時間不長便有一箇中年人出來了。

“元素賢弟,幾年沒見風采依舊啊!”這人正是山西道御史侯恂,還沒有走到袁崇煥的身邊,便已經笑着說道。

對着侯恂一抱拳,袁崇煥躬着身子道:“侯兄,多有叨擾!”

“元素說的這是什麼話?你我相交莫逆,那是真正的通家之好,我們進去聊!”說着侯恂拉着袁崇煥往裡走,臉上掛着開心的笑容。

兩個人走進大廳,看都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正在那裡,手裡拿着一本書,上下左右的看着。瓷娃娃一般的樣貌,一副認真的模樣,看起來真是可愛非常。

詫異的看着這個孩子,袁崇煥吃驚的問一邊的侯恂,道:“這是賢侄?”

“嗯,四歲了,淘氣的很!”侯恂的嘴上雖然這麼說,眼中卻閃過深深的疼愛。

走到孩子的身邊,慢慢的蹲下,袁崇煥將腰間的玉佩摘了下來,笑着對男孩道:“叔叔第一次來,這是給你的見面禮!”說着將玉佩遞給了男孩。

“長者賜不敢辭,謝謝叔叔!”對着袁崇煥一笑,男孩恭敬的將玉佩接了過去。

眼中滿是震驚的看着男孩,袁崇煥看着侯恂道:“侯兄後繼有人啊!很有可能青出於藍啊!賢侄有名字了嗎?”

“有了,大名方域!”侯恂看着自己的兒子,臉上掛着滿意的笑容。

“侯方域,好名字!想必又是世叔的手筆吧!”袁崇煥看着侯恂,笑着問道。

輕輕的點了點頭,侯恂有些哭笑不得,不過還是沉聲道:“正是家父取得名字!”回頭看了一眼丫鬟,侯恂沉聲道:“把少爺抱到後面去!”

等到屋子裡沒有人了,侯恂沉着連看着袁崇煥,一臉認真的說道:“三年前你外放昭武知縣,爲兄便覺得異常可惜。這次你既然回來了,爲兄一定要上書保舉你,讓你得償所願!”(未完待續。。。)

第39章 聞風而動第139章 大婚一第69章 京營第7章 君前第482章 殺機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20章 試探第437章 百草園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448章 同行第140章 大婚二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596章 駱思恭的奏對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69章 京營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172章 拼了第550章 算計第405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243章 改變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207章 登聞鼓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551章 蠢貨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558章 進城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479章 不忍心第8章 父子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151章 換位第438章 吉祥巷第260章 將在外第371章 廷議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287章 張家口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260章 將在外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473章 小鎮第591章 聚將鼓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561章 回合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461章 出城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39章 聞風而動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388章 四強第210章 楊嗣昌第149章 謀劃第102章 拜訪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100章 葉志高第548章 遠見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636章 開戰第132章 威信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57章 開始了第195章 時機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424章 去南京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228章 科爾沁第609章 開臺第61章 謀劃第62章 早朝之上第401章 登岸第639章 登島之戰第68章 覲見第616章 鄭芝龍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65章 請辭第49章 讀聖賢書第523章 銀子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34章 登基第28章 奏摺
第39章 聞風而動第139章 大婚一第69章 京營第7章 君前第482章 殺機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20章 試探第437章 百草園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448章 同行第140章 大婚二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596章 駱思恭的奏對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69章 京營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172章 拼了第550章 算計第405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243章 改變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207章 登聞鼓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551章 蠢貨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558章 進城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479章 不忍心第8章 父子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151章 換位第438章 吉祥巷第260章 將在外第371章 廷議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287章 張家口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260章 將在外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473章 小鎮第591章 聚將鼓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561章 回合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461章 出城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39章 聞風而動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388章 四強第210章 楊嗣昌第149章 謀劃第102章 拜訪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100章 葉志高第548章 遠見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636章 開戰第132章 威信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57章 開始了第195章 時機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424章 去南京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228章 科爾沁第609章 開臺第61章 謀劃第62章 早朝之上第401章 登岸第639章 登島之戰第68章 覲見第616章 鄭芝龍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65章 請辭第49章 讀聖賢書第523章 銀子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34章 登基第28章 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