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意外之喜

沒有回答青衫中年人的問題,範先生輕輕的轉動的自己手中的酒杯,面無表情。良久,範先生又爲自己倒了一杯酒,語氣中帶着感慨的說道:“狀元紅啊!我範氏一門可是書香傳代,自從洪武年間,祖上便是官身。曾祖父更是官至兵部尚書,祖父和父親也多受重用。”

看着範先生深情複雜的樣子,青衫中年人嘴角掛着一絲嘲諷,虧你還好意思說。如果你的祖上知道你現在做什麼,恐怕會從墳裡爬出來。

“我范文程從小就是聰慧過人,十八歲便考中了秀才,家父多麼希望我能夠高中狀元。家父早就準備好了狀元紅,希望我有朝一日能夠高中,可是到家父下世,我沒能考中。”猛地將酒倒進嘴裡,范文程臉上滿是無奈和苦澀。

青衫中年人滿臉的古怪,范文程的來歷他知道,不過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同情之意,反而眼中還帶着一絲鄙夷。當婊子還要立牌坊,說的恐怕就是這種人吧?不過他也感覺出了范文程似乎不太對,難道有什麼事情嗎?

“範先生,往事已矣,難道先生忘記自己的理想了嗎?完我對先生敬佩不已,先生豈可妄自菲薄?”寧完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這都火燒眉毛了,怎麼還有心情在這裡傷春悲秋?

擡頭看了一眼寧完我,范文程自嘲的搖了搖頭,語氣無奈的道:“當初範某在大明不得重用,深知明朝的腐朽,已經是亡國之象了。縱觀天下,範某覺得大金有能力滅掉明朝,就像當年的蒙滅宋一樣。一旦大金入主中原,我范文程自然會被重用。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連忙點了點頭,寧完我接口道:“這不是很好嗎?範先生大義,那就接着做下去啊!”

看了一眼寧完我,范文程無奈的嘆了口氣,沉生道:“或許老天爺看不慣,大明朝萬曆皇帝死了。登基的泰昌皇帝也不過是昏君一個。天不亡大明,泰昌皇帝登基不過一月便亡了,新登基的天啓皇帝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這次寧完我沒有在接范文程的話,他已經隱約能夠猜到范文程要說什麼了,不過他的臉色更加的難看了。

“原本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更是大好的機會,可是這位天啓皇帝很是不一般,這讓我想起了當年的年少登基的漢武帝。登基之後,天啓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選賢任能,這其中的代表就是孫承宗。在朝堂上有了這些能臣之後。天啓皇帝開始拙着手收拾那些朝堂裡的蛀蟲!”范文程將酒杯裡的酒再一次喝掉,臉色也變得有些紅潤。

嘆了口氣,寧完我贊同道:“是啊!用遼東的走私案拿掉了那些大臣,一來能夠將澄清朝堂,二來能夠封堵大金,可謂一石二鳥,手段高明。在這之後,天啓皇帝又在張家口動手。將大金的物資來源徹底堵死。在江南懲治鹽商,將財權收歸到朝廷。在遼東編練新軍,在京城整訓三大營。自從天啓皇帝登基以來,大動作小動作不斷,不過能夠確定的有一件事情!”

“他在改變大明,他在中興大明,而且已經是卓有成效了。這次遼東和遵化雙面開花。說明大明軍事上的恢復。從今天開始,在想劫掠大明,肯定變得非常的困難。大金補給困難,肯定矛盾重重。開原可鐵嶺丟了,大金與蒙古逐步的聯繫給隔斷。剛剛建立的同盟,恐怕很快就會被切斷。”范文程一邊喝酒,一邊絮絮叨叨的道,臉上帶着掩飾不住的喪氣。

寧完我的情緒也低落了起來,臉上帶着幾分無奈,他知道範文程說的是真的。自從來到京城,寧完我看到了大明正在逐漸變得強大,雖然百姓的生活還沒有改變,可是在沒有給百姓增加負擔的同時,天啓皇帝已經在悄悄地改變大明朝了。

“範先生,話雖然這麼說,可是大明不過剛剛起步,很多事情還說不定啊!”寧完我想要勸一勸范文程,不過他也不知道要怎麼說好。

“殺了他!”范文程忽然打斷了寧完我的話,臉色變的很是猙獰,一拍桌子道。

愣愣坐在那裡,寧完我目光直直的看着范文程,心裡都在撲通撲通的跳着。嘴脣不斷的抖動,良久寧完我才試探着道:“你說殺誰?”

寧完我原本是遼陽人,看慣了戰亂,死人見過不知道有多少,甚至自己也動手殺過人。不過范文程說到殺人,寧完我是真的害怕了。

“天啓皇帝已經做好了準備,外患已經暫時威脅不到大明瞭,天啓皇帝將着手整治內政。從天啓皇帝登基以來的做爲來看,變法的可能非常的大。一旦成功,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而且天啓皇帝絕對有這個能力成功,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范文程臉上的帶着瘋狂的神色,右手緊緊地攥着手中的酒杯,手指都發白了,可是范文程卻彷彿什麼都沒感覺到。

低着頭想了想,寧完我還是苦笑着搖了搖頭,道:“範先生,我們能夠在京城裡做這麼多事情,那是因爲那些人需要我們。單憑我們手裡掌握的證據,那些人做到這種程度已經是難得了。如果讓他們做這些事情,恐怕是不可能的,很可能把我們也出賣了!”

冷冷的哼了一聲,范文程聲音冷冽的道:“那些人尸位素餐,胸無大志,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我們爲什麼要將計劃對他們和盤托出?只要利用他們就好了!你要知道,天啓皇帝剛剛生了兒子,一旦天啓皇帝死去,那麼就是他的這個兒子繼位。到時候主弱臣強,再加上後宮和宦官干政,大明一定會走下坡路,大明朝亡國之日不遠矣。”

雖然還是有很多顧慮,可是寧完我也對范文程的計劃很是動心,語氣便不再那麼堅定,道:“可是天啓皇帝深居皇宮大內。想要刺殺可以說是難如登天,我們人手也不夠,恐怕行動無果啊!”

見寧完我不再堅持而是贊同了自己的意見,范文程臉上頓時露出了喜色。其實在他得到消息之後,范文程便已經有了決斷,今日的作爲不過是想說服寧完我。略微沉吟了一下。范文程再一次開口道:“既然已經走了決斷,那事情就好辦了!我們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只要將天啓皇帝殺死,大事可成矣!”

兩個人按照當前的局勢以及自己能夠動用的力量,將事情好好的分解一番,在各自離開了便宜坊。

寧完我是坐着馬車離開的,車子七拐八拐的在一座府門前停了下來,門子顯然是認識他。見寧完我回來了,門子連忙笑着迎了上來。獻媚着道:“寧先生回來了!老爺等您半天了,請先生到後園一見!”

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沒有理會門子,寧完我擡腿走了進去。忽然一陣風出來,掛在門上的燈籠掉了下來,寧完我一愣,看着上面寫着韓字的燈籠,若有所思。直到管家出來。站在那裡數落門子,寧完我才邁步走了進去。

與寧完我不同。范文程沒有到誰的府邸去,一個人在街上走了很久,確認沒有人跟着自己才轉身進了一個衚衕。來到一所不起眼的院門前,輕輕的推開門,閃身走了進去。裡面似乎在就有人在等着,見范文程走了進來。那人道:“大人,一切順利否?”

范文程點了點頭,面帶喜色的道:“一切順利,可是開始籌備了!”

那人頓時面露喜色,招呼身邊的幾個人像後面走去。很快便從後門消失了,一切便重歸於安靜。

京城裡很大,人很多,如果不是有心,恐怕不會有人發現什麼異常。雖然東廠和錦衣衛都在盡力調查着,不過天啓皇帝並不怎麼滿意。

將手裡面的奏摺放下,天啓皇帝輕輕的揉了揉自己發脹的額頭,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雖然上書彈劾孫承宗的人偃旗息鼓了,可是天啓皇帝對這件事情總是念念不忘。

不過御史風聞奏事,天啓皇帝不能過於苛責,錦衣衛也不能把人抓到詔獄裡去。雖然查到背後可能有建奴間隙的影子,也抓了幾個人,可是無一例外全都死在了詔獄裡。這是真正的死士,天啓皇帝的心理非常的清楚,越是這樣,天啓皇帝越是擔心。

這幾日朝中全都是賀喜的摺子,那些人似乎偃旗息鼓了,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一般。事出反常必有妖,天啓皇帝也聞到了些許詭異的氣息。

“王承恩,最近有什麼緊急的事情嗎?”天啓皇帝實在是沒有心思再看奏摺,低着頭對一邊的王承恩說到。

“回皇上,吏部剛剛又摺子地上來,是關於今年吏部考績的事情!”王承恩恭敬的站在一邊,他知道天啓皇帝沒心思看奏摺,這些經由司禮監的奏摺他早就記下來了。

天啓皇帝輕輕的點了點頭,雖然吏部每年都要考績,可是大部分全都流於形式。天啓皇帝心裡的非常的清楚,大明朝沒有一個健全的考察官吏的機制,京察也成了黨爭的工具。雖然張居正弄了一個考成法,可是現在已經沒有了意義。

擡頭看了一眼外面的天氣,天啓皇帝皺了皺眉頭,笑着對王承恩說道:“去準備一下,朕要去吏部。”

“皇上,有什麼事情可以把吏部尚書周大人找來,皇上何必親自去!”王承恩恭敬的對天啓皇帝行了一禮,語氣中略微有些擔憂。

天啓皇帝這麼愛出宮,王承恩真的怕出事情,要知道當年的正德皇帝可就是微服出尋成癮了。現在還沒有什麼,知道的人並不多,要是消息傳開,恐怕對天啓皇帝不利啊!

擺了擺手,天啓皇帝沒有理會王承恩的勸諫,笑着說道:“沒有關係,你多帶幾個人去準備吧!朕只是去吏部,不會有事情的,又沒有人知道朕出宮。”

見天啓皇帝不聽自己的,王承恩的目光有些安暗淡,略微有些無奈。不過他也在心裡告訴自己,皇上不以爲然,自己一定要更加的小心。

沒有過多的耽擱,天啓皇帝便帶着人來到了吏部的大門口。不過還沒有進去,便發現這裡似乎有事情發生。幾個人正在爭吵,其中就有吏部的小吏,只是並沒有動手。

天啓皇帝在王承恩的攙扶下走下了車,帶着幾個人走到了現場,想聽聽裡面在吵什麼。

正和吏部小吏對吵的是兩個人。全都是身穿青衫,手中拿着摺扇,從打扮上看着兩個人都是有功名的人。不過肯定不是進士,否則也不會和吏部小吏在這裡爭吵。

從兩個人的面目上看,兩個人應該是兄弟,因爲長得比較像,都是三十多歲的年紀,下顎有一縷鬍子。雖然被小吏氣的不輕,可是吵架的時候依然注意着自己的形象。見周圍的人越來越多。看起來是兄長的人道:“應星,不要和這些狗眼看人低的小吏一般見識,枉自虧損了名聲。咱們走,這官不做也罷!”

那個年輕一些的人也比較決然,用力的點了點頭,跟着自己的哥哥向外走去。

天啓皇帝來到近前,正好看到這一幕,聽到那個弟弟被稱作應星。天啓皇帝頓時有些驚愕。臉上雖然帶着震驚,不過天啓皇帝知道需要仔細的確認一下。轉過頭對王承恩吩咐道:“把那兩個人帶到對面的酒樓,本公子在哪裡等他們!”

“是,公子!”王承恩不知道天啓皇帝爲什麼對這兩個人感興趣,只以爲天啓皇帝是爲了找吏部的麻煩。不敢絲毫的懈怠,王承恩快步的走去攔住兄弟兩個人。

笑呵呵的對兄弟二人點了點頭,王承恩正色道:“兩位公子。我們家少爺有請,希望兩位公子賞光!”

兄弟二人頓時一愣,互相看了一眼,二人全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謹慎。仔細的打量着王承恩,怎麼看都像是大戶人家的管家。兄弟二人中的兄長連忙還禮。道:“不知道貴公子是哪一位?因何要尋我兄弟二人?”

“我家公子的名諱,老朽不敢提及,至於有什麼事情,也不是老朽能夠過問的。兩位公子丰神俊朗,一表人才,想必是我家公子有了結交之心,還請兩位不要推辭!”王承恩一副管家的模樣,說起話來不卑不亢,無形中擡高天啓皇帝的身價。

如果在後世,大街上有人攔着你,說看你長得帥,想要認識你,不知道你會有什麼感覺?不過在這個時代,這件事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在讀書人之間,這種事情也是屢見不鮮。

稍微想了想,兄弟兩個人就明白了,肯定是剛剛那位少爺看到自己兄弟二人在吏部門口的事情,有錢人家的少爺都比較閒,這是有好奇心啊!

見王承恩一副誠懇的樣子,兄弟二人也不好在推辭,笑着對王承恩拱拱手,道:“煩勞老丈在前面引路!”

王承恩見兩個人答應,頓時鬆了一口氣,如果他們不答應還要費些手腳。如果不能把人請去,難免給天啓皇帝留下辦事不利的印象。

將手裡的茶水喝乾淨,天啓皇帝有些無奈的看着王承恩的方向,就在他等的無聊的時候,王承恩帶着人走了上來。

“看兩位氣宇軒昂,在下頓生結交之心,冒昧相請,希望兩位不要見怪。在下京城白玉,還未請教兩位高興大名?天啓皇帝笑呵呵的迎上去,一副標準的讀書人範。

兩兄弟見一個少年人迎了上來,便知道這就是那位老管家口中的少爺,連忙抱拳還禮,道:“冒昧叨擾,希望白賢弟不要見怪!吾乃奉新人宋應升,這位乃是在下的弟弟宋應星!”

聽完兩個人的自我介紹,天啓皇帝頓時欣喜若狂,真是太好了,自己怎麼把這個人忘了?這可是《天工開物》的作者,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如果說徐光啓非常的擅長火器,那麼這個宋應星就是什麼都擅長。無論是農業、機械、採礦等等,他全都懂得。

最讓天啓皇帝看到的是,宋應星研究出了聲波,這是多麼偉大的研究啊!天啓皇帝相信,在自己的引導下,宋應星一定會成爲這個時代最著名的科學家。他將傲視全球的科學家,成爲當世第一人。

看到宋應星,天啓皇帝頓時覺得那件事情有了着落,現在可以開始着手準備了。伸手示意兩個人坐下,天啓皇帝示意王承恩安排酒菜。

一邊的宋氏兄弟也在打量着天啓皇帝,無論是穿着還是氣勢,對面這位年少的公子絕對不簡單。當聽到二人名字的時候,這位公子的喜悅時發自內心的,可是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不過兄弟二人誰也沒有開口問,他自然找自己二人來,肯定有其用意。等到酒菜上好了,兄弟二人全都嚥了嚥唾沫,自從早上兩個人就沒吃飯,現在確實有些餓了。

第197章 綁架第34章 登基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458章 甘薯第474章 人好多第58章 密謀第588章 朕來了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41章 參選第504章 希望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347章 成都第641章 拔刺第235章 徐家集第77章 疑惑第130章 採納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115章 下雪了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26章 籌備第401章 登岸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157章 安全了第84章 熊府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79章 夜晚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154章 開戰了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573章 立太子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28章 奏摺第176章 歡喜禪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56章 新的一年第530章 佈置第70章 火器廠第208章 天啓大案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102章 拜訪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3章 登基大典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15章 呂后第4章 原來如此第28章 奏摺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347章 成都第549章 牽連第98章 暗樁第371章 廷議第191章 騎兵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115章 下雪了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101章 王化貞第281章 投降吧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160章 人手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401章 登岸第157章 安全了第62章 早朝之上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237章 會盟第527章 計劃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205章 龍昌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540章 憤怒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82章 信第517章 對決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66章 送行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531章 步伐第25章 粉墨登場第128章 殺人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128章 殺人第105章 愁第508章 離心離德
第197章 綁架第34章 登基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458章 甘薯第474章 人好多第58章 密謀第588章 朕來了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41章 參選第504章 希望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347章 成都第641章 拔刺第235章 徐家集第77章 疑惑第130章 採納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115章 下雪了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26章 籌備第401章 登岸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157章 安全了第84章 熊府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79章 夜晚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154章 開戰了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573章 立太子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28章 奏摺第176章 歡喜禪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56章 新的一年第530章 佈置第70章 火器廠第208章 天啓大案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102章 拜訪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3章 登基大典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15章 呂后第4章 原來如此第28章 奏摺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347章 成都第549章 牽連第98章 暗樁第371章 廷議第191章 騎兵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115章 下雪了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101章 王化貞第281章 投降吧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160章 人手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401章 登岸第157章 安全了第62章 早朝之上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237章 會盟第527章 計劃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205章 龍昌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540章 憤怒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82章 信第517章 對決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66章 送行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531章 步伐第25章 粉墨登場第128章 殺人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128章 殺人第105章 愁第508章 離心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