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大明脊樑

見周嘉謨面色不變,天啓皇帝的臉上也沒有露出什麼奇怪的表情,只是玩味的看着周嘉謨,道:“周愛卿,你拿着一份彈劾自己弟弟的奏摺到朕這裡來,究竟是想和朕說什麼呢?要朕將這份奏摺留中不發?”

如果換做別的人,聽到天啓皇帝這樣說,恐怕早就惶恐的跪下了。可是周嘉謨卻不同,這位吏部天官的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輕輕的搖了搖頭,道:“這件事情還沒查清楚,臣不會說什麼。雖然臣相信張謙,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臣不敢保證。如果查明這是真的,臣或許回到皇上這裡來給張謙求情!”

點了點頭,以天啓皇帝對周嘉謨的瞭解,這個人就不是一個會徇私枉法的人。眉頭微皺的看着周嘉謨,天啓皇帝遲疑的說道:“周愛卿,不要再藏着掖着了,有什麼話說吧!”

“皇上,臣想去江南,請皇上給臣一個巡查江南的身份!”周嘉謨絲毫不客氣,一副本該如此的表情,看不出覺得自己的要求有什麼不妥。

饒是天啓皇帝心神堅定,此刻也被周嘉謨弄得一愣,這是哪和哪啊!官員對於官位從內心裡面有着很深的渴望,這一點天啓皇帝十分的瞭解,可是像周嘉謨如此直接的,天啓皇帝還是第一次遇到。無論是封賞誰,都是一副誠惶誠恐,哪怕是心裡在希望,那也是不住的推脫和遷就。皇上登基都要三辭三請,最後才登基繼位的,更不要說這些大臣了。

“周愛卿,朕能問問你要到江南去幹什麼嗎?”天啓皇帝看着周嘉謨,小心翼翼的道。此時天啓皇帝老頭子是不是被氣瘋了,天啓皇帝可不想在刺激這個老人家。

“皇上,這是張謙給老臣寫的信,請皇上過目!”周嘉謨在懷裡拿出一封信,恭敬的舉過頭頂。

天啓皇帝對着一邊的王承恩失了一個眼色。王承恩連忙下去將信件拿了上來,恭敬的呈給天啓皇帝。

將信封打開,天啓皇帝將信件抽了出來,慢慢的看了起來。這封信上的說法和那份奏摺上完全相反,顯然就是兩種極端。不過天啓皇帝更相信這封信上的說法,對於周嘉謨的人品和識人眼光,天啓皇帝還是信得過的。

“皇上。老臣的爲人相信皇上心裡有數,這次無論是不是我的弟子,老臣都想要去江南一趟。揚州發生地震,當地官員和商人勾結,簡直就是在草菅人命!無論是武陽還是張謙,讓老臣查不來。絕饒不了他們。杭州發生兵變,浙江巡撫就推出來一個把總,如此矇蔽盛聰,簡直就是肆無忌憚!通過這兩件事情,臣可以看到整個江南官場出了大問題!”周嘉謨此時似乎激動了起來,下巴上的鬍子由於激動,已經開始顫抖了起來。

天啓皇帝看着激動的周嘉謨。點了點頭,看到奏摺和這封信的時候,天啓皇帝知道整個江南似乎在醞釀着一股風暴。從自己宣佈軍制改革開始,各路牛鬼神蛇都蹦出來了!揚州的地震不過是一個誘因,這些人實在是太肆無忌憚了!

“周愛卿,你年紀不小了,實在不適宜到江南去奔波。況且官應震已經去了,你就留在這裡吧!”天啓皇帝看着周嘉謨。輕聲的安慰道。

“皇上,官大人主持賑災,不出紕漏已經是難得了!如果讓其分身去和姦商和貪官周旋,恐怕是有心無力。臣此去江南,不干涉賑災事宜,着重考察江南之官吏,澄清官場!”周嘉謨的態度似乎很堅決。沒有因爲天啓皇帝的話退縮,反而勸起天啓皇帝來了。

慢慢的走下龍椅,天啓皇帝在原地來回的走着,眉頭皺的緊緊地。江南官場的事情的確是個問題。這一點天啓皇帝早就知道,恐怕那裡早就被一些大族把持着了。

“皇上,臣今年八十三了,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臣已經老了,可是臣的心裡卻不甘心。臣一輩子都想看到大明朝強盛起來,恢復太祖時候的榮光,震懾八方!現在臣大半個身子已經埋進了土裡,讓臣在爲大明做一些事情吧!臣知道皇上心中有大抱負,臣或許看不到那一天了,不過臣願意爲皇上的大抱負出一份力。”周嘉謨神色淡然,可是語氣異常的堅決。

“皇上,江南大族很多,多年來把持當地政事,橫徵暴斂,違反國發之事不知凡幾。皇上先要推行新政,那就繞不開江南,江南也是重中之重。江南終究要有人去敲開,臣已經來了,這埋進黃土裡的身子也沒有什麼值得珍惜的。如果事不可爲,皇上也可殺了老臣以平息衆怒,臣死而無憾了!如果大事可成,臣也算是爲皇上盡了一份了,同樣死而無憾了!”說道這裡,周嘉謨撩起自己的衣服,緩緩的跪了下去,以頭觸底。

看着那個跪在地上的蒼老身影,天啓皇帝連忙轉過身,眼淚順着眼角便流了下來。這是一個老臣子的堅持,這就是大明朝的臣子,這就是大明朝的脊樑!

將眼淚擦掉,天啓皇帝慢慢的轉過身,伸手將周嘉謨攙扶了起來,用力的抓着周嘉謨的手臂,卻對一邊的王承恩道:“王承恩,內閣擬旨,着內閣大學士榮祿大夫吏部尚書周嘉謨爲欽差大臣,代天巡守,所到之處,如朕親臨!”

“臣周嘉謨謝主隆恩!”周嘉謨想要跪下來,可是被天啓皇帝緊緊地抓着,怎麼也跪不下去!只好談了口氣,道:“皇上,爲君者,切忌朝令夕改!改革不易,貴在堅持!”

“愛卿放心,朕記下了!”天啓皇帝雙眼通紅的看着周嘉謨,點着頭道。

深深的看了一眼天啓皇帝,周嘉謨開口道:“皇上,老臣告退了!”說完轉身走了出去,雖然年紀很大了,此時卻給人一種意氣風發之感。

看着周嘉謨的背影,天啓皇帝突然一躬倒地,知道周嘉謨遠去,才站直了身子。

紫禁城門外,周嘉謨看着被落日餘暉灑滿的北京城,撩起衣服跪倒在地,三拜九叩,一絲不苟。在最後一拜時,周嘉謨大聲的喊道:“大明千秋萬代!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朝聖般的做完這一切,周嘉謨上了自己的轎子,對着外面的人吩咐道:“走吧!回去!”

老家人臉色有些蒼白,顫抖着聲音道:“老爺回府,起轎!”

站在亭子裡,天啓皇帝看着那頂四人擡得轎子慢慢的消失在了夕陽的餘暉了。輕輕的嘆了口氣,天啓皇帝轉過頭看着王承恩,道:“王承恩,你說朕同意周愛卿此行,究竟是對是錯?周愛卿這麼大年紀了,朕還讓他去做這種留罵名於身後的事情,朕是不是做錯了?”

“皇上,原本這樣的國事,奴婢是不能插言的,不過有些話我還是想要說給皇上聽!”王承恩的臉上顯出猶豫的神情,良久似乎做了什麼決定,嚴肅的道。

“你說吧!朕從來也沒拿你當過外人!”天啓皇帝點了點頭,語氣低沉的道。

沉吟了半晌,王承恩似乎纔想好,開口說道:“皇上,奴卑曾經見過一位老將軍,那個時候奴卑還是一個小太監。他說馬革裹屍,本就是悍將的最佳歸宿,老死病牀上,對他來說那是恥辱!奴卑不知道這位將軍說的對不對,不過馬革裹屍對那位將軍來說就是最好的歸宿!”

見天啓皇帝示意自己繼續說,王承恩接着道:“朝廷上下,文武百官,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不過奴卑還聽過一句話,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有什麼樣的臣子。皇上雄才大略,臣子自然也想着爲國盡忠。周大人八十三了,宦海沉浮,勾心鬥角,也曾爲名利所束縛。可是在這垂垂老矣的時候,他心底最初的那份報國平天下的理想再一次燃燒了起來,這都是因爲皇上啊!”

深深的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啓皇帝沉默的站在那裡,臉上帶着幾分凝重。

“皇上,其實周大人此行無論成敗,青史上都會留下大的名字,而且一定是名垂千古。”王承恩見天啓皇帝還有疑慮,沉聲說道。

“這是爲何?”天啓皇帝一愣,看着王承恩道。

組織了一下自己的語言,王承恩神情嚮往的道:“古往今來,充當改革先鋒的人無一不是名垂青史,無論改革的成敗與否。漢朝的晁錯,宋朝的王安石,雖然下場都不是很好,可是青史的評價卻非常的高。”

聽了王承恩的話,天啓皇帝頓時明白了,此時江南的軍制改革應該已經開始了,此時周嘉謨就是改制的急先鋒。無論最後改革成敗與否,周嘉謨的名字都會出現在歷史上。想想後世的教科書,對於哪一位改革者不是積極的評價。哪怕是王莽那種謀朝篡位的,都進行了積極的評價。被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是詆譭的張居正,更是被稱爲大明脊樑!

面對着夕陽灑下的黃昏,天啓皇帝臉上帶着笑容,彷彿看到了即將升起的朝陽,那樣的光芒萬丈,那樣的刺人的雙眼。

第219章 佔領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376章 動作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152章 文武失和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532章 武研院第300章 望江樓第589章 日出第468章 龍昌票號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19章 紅丸第538章 揍他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322章 審問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395章 還是錢的事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532章 武研院第411章 任長樂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40章 做媒第31章 妥協第34章 登基第380章 武狀元第556章 君前第488章 突入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400章 關係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29章 山雨欲來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40章 做媒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50章 互相試探第149章 謀劃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67章 孫承宗第446章 鹽政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413章 動手吧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257章 戚家軍第40章 做媒第454章 氣勢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453章 火炮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90章 隆中對二第11章 心思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7章 君前第401章 登岸第529章 軍機處第633章 溫馨第257章 戚家軍第82章 信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138章 找人第77章 疑惑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89章 隆中對一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50章 互相試探第8章 父子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197章 綁架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28章 奏摺第85章 熊廷弼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120章 探子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523章 銀子第114章 吳三桂第487章 準備第21章 駕崩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108章 大朝會二
第219章 佔領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376章 動作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152章 文武失和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532章 武研院第300章 望江樓第589章 日出第468章 龍昌票號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19章 紅丸第538章 揍他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322章 審問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395章 還是錢的事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532章 武研院第411章 任長樂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40章 做媒第31章 妥協第34章 登基第380章 武狀元第556章 君前第488章 突入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400章 關係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29章 山雨欲來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40章 做媒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50章 互相試探第149章 謀劃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67章 孫承宗第446章 鹽政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413章 動手吧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257章 戚家軍第40章 做媒第454章 氣勢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453章 火炮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90章 隆中對二第11章 心思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7章 君前第401章 登岸第529章 軍機處第633章 溫馨第257章 戚家軍第82章 信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138章 找人第77章 疑惑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89章 隆中對一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50章 互相試探第8章 父子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197章 綁架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28章 奏摺第85章 熊廷弼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120章 探子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523章 銀子第114章 吳三桂第487章 準備第21章 駕崩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108章 大朝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