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希望

天啓皇帝輕輕的點了點頭,臉上帶着笑容,一邊的王承恩覺得很是意味深長。沉吟了片刻,天啓皇帝道:“最近有沒有哪位大臣求見?”

“回皇上,昨天內閣大學士徐光啓來了,他說火器廠有了些研究成果希望皇上有時間去看看!不過昨天皇上在後宮裡,奴卑就沒敢打擾陛下!”王承恩躬身站在一邊,有些忐忑的看着天啓皇帝。

不知道是因爲張皇后還是因爲建奴,天啓皇帝最近幾日似乎沒什麼心情,不過王承恩已經習慣了小心翼翼的。

微微一愣,天啓皇帝不知可否的點了點頭,道:“那就去看看吧!帶幾個人出宮,去一趟火器廠,朕要看看火器廠有什麼新的成果。”

“是,皇上,奴卑這就去安排!”王承恩不敢有絲毫的停留,轉身快步的走了出去。

天啓皇帝邁步走到大門口,擡頭看着天空,目光中變得有些迷離。很快王承恩就把一切安排妥當了,天啓皇帝便動身趕往火器廠。

在天啓皇帝趕去火器廠的同時,京城的城門口有一行人剛剛到。領頭的人騎在馬上,從打扮上看乃是一位武將,在他的身後則是一輛馬車。

馬上走到城門口,武將翻身下馬,來到馬車的前頭,將車簾子挑開,對着裡面的人恭敬的說道:“師叔,已經到京城了!”說完將放在車上的下車蹬搬過來放在地上,恭敬的站在一邊等着這個人下來。

從車子裡面伸出一隻手,上面翠綠色的扳指很是顯眼,接着便從裡面出來一個人。這個人的年紀不大,看起來也就是三十多歲的樣子。一身白衣,手裡拿着摺扇,一副翩翩濁世佳公子的模樣。

“俞師侄,這次你師公讓我來幫你,師叔自然不能不同意。可是如果和你說的不同,不要怪師叔不念同門之情。”輕輕的將手裡的摺扇展開,年輕人看着身邊的武將,收起話來卻一點也不客氣。

“是,師叔,師侄知道!”武將不是別人,正是前去請人的俞諮皋。在他身邊的也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師叔張玉坤。

滿意的點了點頭,張玉坤走下了馬車,笑着說道:“走吧!一路走來很是辛苦,先找個地方好好的休息一下,我聽說着京城的便宜坊是個好去處。我們走吧!”

張玉坤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一邊的俞諮皋雖然笑臉相迎,可是這心裡可不怎麼好受。這便宜坊雖然名字叫便宜坊,可是真的吃起來那是一點也不便宜。自己這個師叔可是那種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人,以後自己的日子慘了。

閒庭信步的走在京城的街頭,張玉坤一臉的淡然。不時的對路邊的人微笑。忽然她回過頭對俞諮皋道:“俞師侄,皇上會不會見師叔?”

“回師叔,師侄離開京城中之前曾經像皇上說過,當然沒有將師門的事情全都說出來。皇上對師叔很是感興趣,知道師叔來了,肯定會見的。”俞諮皋略微沉吟了一下,對張玉坤說道,以俞諮皋對天啓皇帝的瞭解。這件事情肯定能成。

點了點頭,張玉坤沒有在說什麼,臉上依舊是雲淡風輕,和剛剛一樣的向前走。

俞諮皋對這位師叔無可奈何,有的時候他都懷疑父親說的對不對,這位師叔真的有那麼大的能力。不過俞諮皋一點也沒有表現出來,這點成府他還是有的。

在俞諮皋陪着自己師叔到處閒逛的時候。天啓皇帝已經離開了紫禁城,目的地正是京郊的皇莊,當然現在已經改成火器廠了。

天啓皇帝悄然來到火器廠,裡面的徐光啓等人並不知情。不過在消息傳進去之後,徐光啓馬上帶着人來迎接了,緊跟在徐光啓身後的正是畢懋康。

“臣徐光啓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徐光啓恭敬的撩起衣服跪倒在地,神情似乎很是激動。

天啓皇帝微微一愣,這徐光啓怎麼會這個態度?不過天啓皇帝也沒有多想,緩緩地點了點頭,道:“愛卿平身吧!朕知道愛卿有新的成果,朕便有些迫不及待了。”

從地上站起來,徐光啓作爲嚮導在天啓皇帝的面前引路,臉上帶着激動的笑容,又有些小心翼翼。其實徐光啓將天啓皇帝請來,雖然是爲了參觀火器廠的最新成果,可是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錢,。

火器廠自從成立以來,對朝廷的貢獻非常大,無論是碎髮槍還是改進型的火炮,徐光啓都是功不可沒。不過這也和天啓皇帝的投入有關係,要知道今年一年火器廠消耗的白銀就在三百萬兩以上。

在這樣的投入小,火器廠如果再不拿出些東西來,也實在是說不過去了。這次徐光啓將天啓皇帝請來,讓天啓皇帝看的就是火器廠最新的產品,最新型的火槍。

跟着徐光啓來到試驗場,天啓皇帝臉上掛着笑容,雖然看出徐光啓有心事,可是天啓皇帝是絕對不會說破的。現在天啓皇帝需要做的,那就是等待着徐光啓給自己掩飾。

“皇上,根據前一段時間碎髮槍的使用情況,以及皇上交給臣關於火槍和火炮改進的方案,臣和火器廠的諸位大人研究了一下,終於在前幾天研究出一種新式的火槍。”徐光啓說的天啓皇帝的方案,其實是天啓皇帝按照自己後世的知識寫下來的,其中自然也配上了圖片。

不過因爲學文科的關係,天啓皇帝對火炮和槍械的製造一竅不通,只是根據自己的記憶畫的。其中那把大大的左輪手槍天啓皇帝真的希望能造出來,不過他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聽了徐光啓的話,天啓皇帝緩緩的點了點頭,笑着對徐光啓道:“徐愛卿一向都是謹慎小心,這樣的話說出來肯定是有好東西。好了,不要藏着掖着了,拿出來給朕看看吧!”

伸手招呼過來一個人,徐光啓吩咐道:“皇上看着呢,千萬別丟人!”

那人用力的點了點頭,給天啓皇帝施禮之後從後面拿來一支火槍。正是新式的碎髮槍。槍管漆黑陰冷,後面的龍頭十分的引人注意。

只見那人從腰間拿出一個紙筒,將火藥倒入槍管,可是他彈頭卻吸引了天啓皇帝的注意了。那不再是圓形的彈頭,而是錐形的彈頭,下面似乎還有一個坑。天啓皇帝十分的清楚,這種子彈在後世叫做米尼彈。沒想到徐光啓居然能夠造出這樣的子彈。

一邊的天啓皇帝臉上終於露出了狂喜的神色,他知道一個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事情,不過現在還知道能不能行。激動的心情壓下去,天啓皇帝靜靜的看着持槍的人。

伴隨着一聲清脆的槍響,遠在二百米外的靶子上面多了一個洞。開完槍的那人恭敬的站在一邊,等待着天啓皇帝的詢問。

徐光啓則是緩緩的點了點頭。臉上帶着幾分忐忑的看着天啓皇帝,他的心裡也沒底。雖然對這種槍有信心,可是讓天啓皇帝在加大對火器廠的投入,徐光啓自己都覺得有些臉紅。不過他也知道這是必須投入的,一點都不能耽誤。一定要儘快。雖然國家的用錢的地方很多,可是徐光啓覺得自己這裡是最該用的,當然其人也是這麼覺的。

沒有說話。沒有去看周圍人的目光,天啓皇帝對着開槍的人招了招手,示意他把槍拿過來。當槍到了天啓皇帝的手上,天啓皇帝沒有看其他的,連忙將槍管倒過來。

天啓皇帝看到了裡面的東西,那是螺旋形的膛線,這讓天啓皇帝有種想哭的感覺。伸手撫摸着上面粗糙的感覺,天啓皇帝慢慢的擡起頭。臉上全是喜色。

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天啓皇帝對身邊的徐光啓道:“將那種槍彈給朕拿來!”

徐光啓見天啓皇帝看出了不同,心頓時放下了,臉上也有了笑容,將那種圓錐型的子彈拿了過來,恭敬的遞給了天啓皇帝。

輕輕的捏着自己手裡的子彈,天啓皇帝心中的激動簡直無以附加。他知道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要知道無論是碎髮槍還是火繩槍,全都是前裝槍的範疇。

在前裝槍誕生開始,雖然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改進,可是在面對騎兵的時候。總是能將其正面擊潰。這也是最後還是要發展騎兵的關鍵,雖然有了槍,卻還是冷兵器時代的原因。

不過天啓皇帝心裡十分的清楚,如果說帶有膛線的碎髮槍還不能使人類進入全火器時代,那麼配上米尼彈的前裝碎髮槍,真正意義上開啓了人類熱兵器時代。

有了這種槍,天啓皇帝知道自己不再需要騎兵,不在需要費勁心力的養馬,自己可以建立一支現代軍隊。那是配帶着鋼盔,穿着整齊的軍服,身上揹着槍的士兵。

良久,天啓皇帝平復了自己激動的情緒,將手中的槍交給一邊的徐光啓,道:“這種槍和子彈的造價是多少?”

“回皇上,一支這樣的火銃造價在十五兩銀子左右,這種槍彈一兩銀子大概能造一百發。”徐光啓小心翼翼的看着天啓皇帝,將自己的造價報了出來。他知道這種槍的優勢,可是價錢實在太貴了,大明朝現在根本就用不起。

徐光啓沒想到天啓皇帝居然沒有質疑,只是輕輕的點了點頭,接着便又陷入了沉思。雖然很想知道天啓皇帝在想什麼,可是徐光啓卻怎麼也不敢開口。

此時天啓皇帝正在不斷的計算着,一支槍就是十五兩銀子,這可真不是一般的貴。十萬支槍就是一百五十萬兩,再加上子彈,想要武裝一支十萬人的軍隊,總花費恐怕要在三百萬上下。

苦笑着搖了搖頭,雖然不會放棄這種槍彈的製造,可是天啓皇帝也要好好的想想。馬上就要到年底了,這是天啓三年的年底,一晃天啓皇帝已經登基三年了。

將目光投向西北,如果這次能夠重創建奴,那麼外部的壓力就沒有了,天啓皇帝終於能夠開始對內的改了。天啓皇帝相信只要改革成功,自己有足夠的錢將所有的軍隊全都換成這樣的裝備。

看着一臉期望的徐光啓,天啓皇帝也明白了他爲什麼是這個態度,略微沉思了片刻,道:“徐愛卿,現在已經是十月了。馬上就要過年了,你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見徐光啓要說什麼,天啓皇帝擺了擺手,道:“這段時間並不是讓你在家休息,朕有重要的事情交給你。”

徐光啓見天啓皇帝面容嚴肅,點了點頭,恭敬的站在一邊。等待着天啓皇帝給自己交代任務。

“這段時間裡,徐愛卿需要做的事情有幾件,這第一件事情就是將這種槍的成本降下來。十五兩的成本太高了,朕希望你能在性能不變的基礎上,將造價降下來。朕不需要知道用什麼方法,這個事情交給你!”天啓皇帝目光灼灼的看着徐光啓。這件事情一定要在日程上,這是省錢。

聽着天啓皇帝期盼的話語,看着天啓皇帝期盼的目光,徐光啓緩緩的點了點頭,面容嚴肅的說道:“皇上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

滿意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道:“這種槍從今天開始就叫做光啓式步槍,用來表彰徐愛卿的功勞。另外火器廠的所有人全部都有賞賜,參與研製這種槍的人,賞金加倍!”

“謝皇上龍恩!”在場的人全都跪到了地上,神情異常的激動。徐光啓更是激動的無以附加,嘴脣顫抖着都說不出話了。

將徐光啓攙扶起來,天啓皇帝笑着說道:“愛卿的功勞朕記得,相信大明朝的百姓也會記得。以後一定能夠名垂青史!”

“皇上,臣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徐光啓老淚縱橫,今生能夠一展胸中所學,已經是難得造化了。天啓皇帝如此看重自己,徐光啓已經不知道怎麼表達感情了。

天啓皇帝站在一邊,等徐光啓的情緒平穩下來。才拉着徐光啓找到一個機密的房間,道:“愛卿,這第二件事就是你要好好的篩選一下,大明的火器十分發雜。種類特別多。以後不要分散注意力到沒有潛力的火器上,主要定下方向。火炮自然是要抓緊的。愛卿可以在現有的火炮中挑選,根據其射程和威力予以分類,這樣能夠更好的研究。至於火槍也是一樣,現在光啓式步槍雖然很不錯了,可是肯定還能更好。”

徐光啓認真的聽着,不時的點着頭,天啓皇帝笑着說道:“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些事情弄好了,比馬上開始生產要有用的多。朕準備在明年進行改制,大明朝想要中興,光光強兵是沒用的。做的事情很多,富民更是重中之重。”

現在徐光啓終於明白了,天啓皇帝不是不給自己錢,而是將目光放到了更遠的地方。對於天啓皇帝說的改制,徐光啓雖然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可是他的心裡可是十分的期待。

根據徐光啓對天啓皇帝的瞭解,這位皇帝不動則已,一動必然是雷霆萬鈞!張居正當年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現在天啓皇帝想要改革,想必也是更加的有效的。

很識趣的沒有詢問下去,徐光啓知道這個自己不該問,而是轉移話題道:“皇上,不知道還有什麼事情需要交代給臣的?”

天啓皇帝低着頭想了想,面容嚴肅的道:“愛卿還要把現在火器廠需要的花費和最大的產量報上來,朕想要詳細的瞭解一下。”

“是,皇上!臣定當盡心竭力。”徐光啓不知道已經說了幾遍盡心竭力了,他現在全身充滿了幹勁,彷彿自己年輕了十歲一樣。

點了點頭,火器方面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了,天啓皇帝又將話題轉移到了造船上,沉聲問道:“徐愛卿,造船的事情也一直是你在管着,今年年底能有多少船交給戚繼光?”

“回皇上,到年底之前,主力的戰船會有五艘,另外還有兩艘補給船,剩下的就是三艘護衛快船。這是十艘戰船正好可以作爲一個艦隊,按照皇上說過的協同作戰的方式。臣知道皇上希望水師能夠短時間內形成戰力,這樣的造船方法能夠保證建造一批就能使用一批。”徐光啓臉上的表情變得很是淡然,將事情講解給天啓皇帝聽。

雖然沒有什麼表情,可是天啓皇帝的心思卻在不斷的翻轉,自己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這是自己下一步動作的基礎。不過天啓皇帝也知道這件事情急不得,便沒有再問徐光啓什麼,道:“愛卿做的不錯,你的那個徒弟也不錯,讓內閣擬一道聖旨,擢升爲工部主事。”

“謝皇上隆恩!”徐光啓連忙替自己的徒弟謝恩,臉上帶着滿足的笑容。

正在天啓皇帝想要在說些什麼的時候,外面的王承恩忽然跑了進來,面帶喜色的跪到在地上,大聲的道:“皇上!皇后娘娘要生了,請皇上快些回宮!”(未完待續。。。)

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348章 援軍第423章 賬冊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72章 試炮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433章 欽差到南京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458章 甘薯第220章 涌動第429章 城門第605章 回京第354章 警察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378章 入貴州第93章 隆中對五第233章 談生意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169章 高宏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343章 行軍第81章 出發第206章 早朝詩第614章 開考第453章 火炮第143章 艾菲斯第62章 早朝之上第525章 路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518章 撤軍第8章 父子第348章 援軍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246章 派兵第360章 二人擡第206章 早朝詩第336章 心第29章 山雨欲來第313章 桃花運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633章 溫馨第633章 溫馨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10章 起風了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54章 家宴第596章 駱思恭的奏對第146章 準備第328章 善後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587章 打算第20章 試探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572章 監視第400章 關係第316章 父子第10章 起風了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158章 暮色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629章 談判四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418章 對策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518章 撤軍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485章 沒死透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37章 準備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241章 叛亂起第149章 謀劃第35章 新皇帝第38章 選後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529章 軍機處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487章 準備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560章 張大可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115章 下雪了
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348章 援軍第423章 賬冊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72章 試炮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433章 欽差到南京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458章 甘薯第220章 涌動第429章 城門第605章 回京第354章 警察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378章 入貴州第93章 隆中對五第233章 談生意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169章 高宏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343章 行軍第81章 出發第206章 早朝詩第614章 開考第453章 火炮第143章 艾菲斯第62章 早朝之上第525章 路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518章 撤軍第8章 父子第348章 援軍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246章 派兵第360章 二人擡第206章 早朝詩第336章 心第29章 山雨欲來第313章 桃花運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633章 溫馨第633章 溫馨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10章 起風了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54章 家宴第596章 駱思恭的奏對第146章 準備第328章 善後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587章 打算第20章 試探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572章 監視第400章 關係第316章 父子第10章 起風了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158章 暮色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629章 談判四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418章 對策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518章 撤軍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485章 沒死透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37章 準備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241章 叛亂起第149章 謀劃第35章 新皇帝第38章 選後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529章 軍機處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487章 準備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560章 張大可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115章 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