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君前

事情似乎談的差不多了,衆人將剛剛趕走的女子又招呼了回來,牀上再一次開始了絲竹亂耳。女人的嬌笑聲卻顯得特別的刺耳,這些人的心裡在想什麼,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南京的情勢可以用波譎雲詭來形容,所有人都知道南京或者整個東南,此時就像一個巨大的火藥桶,差的或許就是引燃火藥桶的那一顆火星。

與南京相比,北京倒是顯得風平浪靜,原本整日裡上書的大臣全都失去了蹤影,朝堂上安靜的有些可怕。有的大臣還上了請罪摺子,風向調轉之快,讓很多人目不暇接。

天啓皇帝雖然很關心南方的局勢,可是國家這麼大,事情這麼多,天啓皇帝不可能將所有的經歷全都集中在南京和東南。這一天天啓皇帝着召集內閣和六部的官吏,準備詢問一下近期的事情。

在一個個小太監的引領下,被傳召的大臣都來到了東暖閣,雖然天氣已經很暖和了,可是天啓皇帝還是習慣住在東暖閣。這裡倒也不熱,沒有讓天啓皇帝覺得不舒服。

所有人到齊了,天啓皇帝才走出來,見大臣們要行禮,天啓皇帝笑着擺了擺手,道:“不是在朝堂上,不要見禮了!”說着說過頭對王承恩吩咐道:“給諸位大人弄個坐,今天恐怕時間短不了,不要讓諸位大人太過勞累。”

見所有人都做好了,天啓皇帝才笑着說道:“這段時間諸事紛擾,朕也沒有太過關心國事。今日略有閒暇,將諸位愛卿找來商議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大事情發生。”

在場的人都知道。這不過是天啓皇帝的開場白,誰要是這個時候跳出來說事情,那纔是二百五。在場的人都是官場的老油條了,自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笑着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接着說道:“既然沒有說。那朕一件一件的問,先從內閣這邊開始吧!”笑着將目光轉向內閣這邊,等到所有人準備好了,天啓皇帝纔開口道:“劉愛卿,京畿之地賑災的事情安排的怎麼樣了?可有什麼困難的事情?”

“回皇上,國庫充盈。皇上又將內庫的銀子拿出來了,賑災自然是沒有問題。京畿之地都在感戴皇上天恩,皇上盡收京畿之地民心矣!”說道這個,劉一璟的臉上閃過一抹喜色,這倒是不是他哄騙天啓皇帝,而是事實如此。

地球小冰川期。大災小難不斷,天啓皇帝也沒有辦法阻止,只能是盡力賑濟而已。將目光投向戶部,天啓皇帝臉上略微有些凝重,道:“戶部上書官應鎮到揚州賑災,戶部的事情暫由陳愛卿負責,朕這裡有一件關於戶部的事情。不知道陳愛卿知不知道!”

雖然天啓皇帝話說的很客氣,可是自己真要是不知道,恐怕這戶部侍郎是做不下去了。戶部侍郎陳燁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連忙站起身子,恭敬的道:“請皇上示下!”

“年初的時候朕便下旨給戶部,今年要在京畿之地、山東等地種植紅薯,不知道這件事情辦得怎麼樣了?爲什麼不見戶部有摺子上來?難道還要等到明年嗎?”天啓皇帝的語氣很輕緩,可是誰都能夠清楚天啓皇帝的責問之意。

下面的陳燁頓時鬆了一口氣,如果是其他的事情,自己還真的不一定知道。可是這件事情可是戶部的重中之重。陳燁也有參與。組織了一下自己的語言,陳燁恭敬的道:“啓稟皇上,這件事情年初的時候官大人便已經佈置下去了,有專門的官員負責。”

“你不知道嗎?”天啓皇帝眉頭一皺,辦了就好。不過陳燁身爲戶部侍郎,難道一點也不瞭解嗎?

陳燁額頭上已經有汗水了,這次不是對戶部懷疑了,而是對自己了。連忙解釋道:“回皇上,臣雖然不負責這件事情,不過臣身爲戶部侍郎,自然瞭解了很多!”

“那你說說吧!”天啓皇帝的緩緩的點了點頭,語氣平和的道。

“是,皇上!年初的時候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很多人百姓不願意試種紅薯,生怕朝廷嘴大,到時候收成不好沒了衣食。後來官大人想到了一個辦法,戶部出一下錢糧,給足一年的錢糧。土地上改種番薯,收成則歸朝廷所有。如果明年有百姓想種,朝廷在給予種苗!”陳燁連忙將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靜靜的等待着天啓皇帝的決斷。

略微沉思了一下,天啓皇帝纔開口道:“這件事情朕知道,當時官應鎮給朕上了摺子,朕責成督察員與地方官府還有戶部一起辦理。朕想知道的不是這些,那些番薯的產量如何?現在應該已經該成熟了吧?”

“皇上英明,確實如此。番薯產量自然是極高,收成也不錯。官大人原本是要向皇上詳細啓奏的,揚州事出突然,官大人走的急切了一些,此時便被耽擱了。戶部和地方官府商量了一下,已經有大戶表示願意明年大規模的種植,希望皇上能准許將今年的收成全部留作種苗!”陳燁想了想還是將之前商量的結果說出來了,雖然因該由官應鎮來說,可是現在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似乎是滿意了陳燁的回答,天啓皇帝笑着說道:“戶部好好的整理一下,遞一份詳細的奏摺上來!”

“是,皇上!”終於過了這關,陳燁的心裡大鬆了一口氣,慢慢的坐了回去。

將目光再一次轉向劉一璟,天啓皇帝沉聲道:“劉愛卿,國子監的事情怎麼樣了?不要因爲建造國子監,耽誤了百姓的農事。”

“皇上放心,國子監的事情一切正常,已經完工了三分之一,相信明年五六月份便能建造完畢了。”劉一璟臉上閃過一抹喜色,連忙恭敬的道。

滿意的笑了笑,天啓皇帝有道:“內閣這邊還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說嗎?有的話現在說吧!”

“皇上,明年又是大舉之年了,各地的秋闈也要開始了。不知道皇上有沒有什麼旨意,如果沒有臣就按照歷年慣例同知各方了!”劉一璟想了想,將這件事情說了出來。

這件事情還真是大事情,天啓皇帝臉上閃過一抹慎重,不過改革八股文現在言之過早。有一件事情似乎可以傳諭天下了,這個倒是個好機會。

“劉愛卿,內閣回去擬一道聖旨,明年春闈之後,國子監將會舉行一場招收學院的考試。沒有戶籍限制,沒有功名限制,但是年齡必須在四十歲以下。通過考試者便可入讀國子監,凡從國子監畢業,便賜予同進士出身,入朝爲官。讓各地方官府做成皇榜,張貼於鄉試考場!”天啓皇帝將自己思慮已久的想法說了出來,嚴肅的道。

“皇上,招生這件事情臣倒是覺得可以,可是畢業就賜同進士出身,是不是有些過於草率了?”劉一璟面帶爲難之色的看着天啓皇帝,臉上帶着幾分遲疑道。

這個消息一旦公佈出去,那就是天下譁然,不過反對之聲到不見得多高漲。畢竟每家都有很多的讀書人,能夠考中進士的並不多,多一條出路不併不是什麼壞事。只是現在做官的這些大人,恐怕會頗有微詞啊!

“皇上,科舉制度乃祖宗成法,萬萬不可改動。況且已經有科舉考覈,如此舉措,豈不是多此一舉?”禮部侍郎鄒誠臉色很是嚴肅,快速的走出來道。

天啓皇帝對這個鄒誠一點好感都沒有,上次說自己實德,上天預警,要不是顧及輿論,天啓皇帝早就把他抓到昭獄裡去了。和南京那些人不明不白的,整日裡唧唧歪歪,也不沒見出過什麼又建設的注意,整個一個尸位素餐。雖然沒把他抓到昭獄裡去,可是天啓皇帝對他就沒什麼好臉色了,沉聲說道:“鄒愛情,朕何時說過改科舉祖制了?國子監不過是欲收盡天下賢才而已,難道愛卿以爲賢才盡在朝中不成?”

鄒誠臉色頓時一陣紅一陣白的,連忙道:“是臣思慮欠妥,請皇上恕罪!”

“退下去,以後想好了再說!”天啓皇帝一揮手,有些生氣的道:“不知道哪位愛卿還覺得不妥?”經過鄒誠這一鬧,劉一璟的問題也直接過去了。

“既然諸位愛卿都沒什麼意見,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吧!”天啓皇帝顯然沒有和他們商量的意思,將目光轉向軍機處這邊,沉聲道:“國武監的建造怎麼樣了?成國公,明年可否招學員?”

成國公沒想到天啓皇帝突然轉到自己這裡,不過自己一心撲在國武監上,自然對答如流,從容的道:“回皇上,國武監一切進展順利,明年招收學員沒有問題。”

“好,既然如此傳諭天下諸軍,明年武舉之時,國武監也招收學員,年齡也要在四十歲以下。另外限定每一軍的報名人數,不要什麼歪瓜裂棗都來。除了各軍之外,出皇榜,傳諭天下!朕要國武監成爲我大明良將的搖籃!”天啓皇帝大笑着說道,頗有意氣風發之感。

PS:晚點還有一章,應該還有,是的!

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2章 提上褲子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461章 出城第433章 欽差到南京第74章 體檢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181章 人和人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316章 父子第502章 血戰第114章 吳三桂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551章 蠢貨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385章 御前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38章 選後第220章 涌動第86章 策論第127章 選定第126章 夜宴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63章 莫須有第511章 拜師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19章 紅丸第422章 抉擇第482章 殺機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511章 拜師第394章 平定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266章 滿桂第522章 太子第458章 甘薯第133章 思考第3章 登基大典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69章 京營第78章 博弈第156章 攻城第570章 人心第159章 喝酒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446章 鹽政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21章 駕崩第616章 鄭芝龍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10章 起風了第413章 動手吧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116章 首級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572章 監視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151章 換位第134章 局勢一第152章 文武失和第522章 太子第491章 圍城第76章 罷官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49章 讀聖賢書第400章 關係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135章 局勢二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454章 氣勢第565章 軟禁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
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2章 提上褲子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461章 出城第433章 欽差到南京第74章 體檢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181章 人和人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316章 父子第502章 血戰第114章 吳三桂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551章 蠢貨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385章 御前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38章 選後第220章 涌動第86章 策論第127章 選定第126章 夜宴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63章 莫須有第511章 拜師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19章 紅丸第422章 抉擇第482章 殺機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511章 拜師第394章 平定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266章 滿桂第522章 太子第458章 甘薯第133章 思考第3章 登基大典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69章 京營第78章 博弈第156章 攻城第570章 人心第159章 喝酒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446章 鹽政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21章 駕崩第616章 鄭芝龍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10章 起風了第413章 動手吧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116章 首級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572章 監視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151章 換位第134章 局勢一第152章 文武失和第522章 太子第491章 圍城第76章 罷官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49章 讀聖賢書第400章 關係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135章 局勢二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454章 氣勢第565章 軟禁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