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

“志邪者不待成,首惡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論輕。”————————【春秋繁露·精華】

“……你們!”胡軫心裡掠過一絲不好的念頭,他勒住身下焦躁不安的坐騎,向四周叫道:“朝廷既已赦免我等,又何故出爾反爾,難道就不怕城外十萬大軍嗎?”

“胡軫、楊定,你二人臨陣背叛朝廷,阿附逆賊之時,自當想到會有今日。還有何顏面乞求朝廷赦免?”旅賁令張遼帶着數百人團團圍住了宮門,冷冽的說道。

此時李傕等人身後有王忠帶兵堵住門口,身前又被張遼圍住,四方牆上排列強弓勁弩,可謂插翅難飛。

此時他再怎麼愚鈍也想清楚了事情原委,可他實在是不敢相信,自己一向信任有加的賈詡會背叛他,暗自投靠朝廷。

似乎看出了李傕心中所想,賈詡朗聲說道:“李稚然,起兵之前,朝廷便有派使者攜赦詔到陝縣,陛下既早已赦免我等,爲何你私下隱瞞消息,脅迫我等隨你造反?既然你不義在先,就別怪我負你在後。”

此話一出,不僅是身旁的郭汜,就連賈詡旁邊的董承都是一臉錯愕,而張濟顯然是被賈詡提前告知過,冷眼瞧着當初連哄帶嚇的騙他們造反的李傕,往地上啐了一口。

“樊將軍!”賈詡說道:“李傕、郭汜、胡軫、楊定等人皆爲朝廷欽定不赦之徒,陛下念你武勇,未曾參與主謀,又主動歸順有功,特饒你不死,官爵如故。快到我們這裡來,免得一會被流矢傷了你。”

樊稠的心情從一開始對朝廷的驚怒交加,到聽賈詡說出的事情之後轉而對李傕的怨恨,還道自己深受連累,以爲必死。直到聽了賈詡這話之後,他的心思再度活絡起來。

見身邊樊稠也被說動了心,本想假借勇武的樊稠殺出宮外的李傕急道:“樊稠!我等可是軍中袍澤,你切不可聽信小人之語!”

樊稠雖然莽撞,此時也知形勢,當即冷笑一聲,撥馬就要往賈詡那裡跑去。

“你這豎子!”李傕大怒,追上去拔刀便砍。

樊稠聽聞身後動靜,趕緊側身躲避,同時拔刀相抗。

張遼見狀,立即下令衆人持盾將李傕等人團團圍住,讓城牆、闕樓上的士兵彎弓放箭。

“李將軍!”早已躲在張遼身後的王凌冷笑道:“一個多月前董卓便死於此地,爾等既自詡爲董卓餘部,忠義當先,大可就此隨他而去,以旌壯烈。”

李傕等人不甘就戮,但也敵不過萬箭穿心。

待他們死後,王凌一面使人往宮中報信,一面讓董承、樊稠等人親自砍下李傕等人的頭顱,以做投名狀。

賈詡則與張濟、董承帶着李傕、郭汜等人的首級,趕赴未央宮南。

未央宮南司馬門與西安門之間的狹長過道上駐紮着簡陋的營寨,李傕等人帶入城中的親兵就臨時居留在此。

此時這千餘部曲正被北軍步兵校尉魏桀等人帶兵堵在街頭街尾,射聲校尉沮儁與衛士令高順各自帶兵守在兩側的宮牆、城牆上。

這羣部曲被四面圍住,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直到樊稠等人來後,也不說話,只各自叫走了自家親信,獨留下李傕等人的衛士仍在包圍圈內。

李傕的兩個從弟、都尉李桓、李維站在人羣中,看着樊稠等人各自的親兵被一隊隊叫出嚴陣以待的包圍,心裡焦急萬分。

看到賈詡正與魏桀交頭接耳說些什麼,李維衝賈詡喊道:“賈公!敢問是出了何事?”

賈詡看也沒有看他一眼,點齊了樊稠、董承等衆人手下後,撥馬便走,把李桓等人丟在原地。

一絲不祥的預感浮現在李桓心頭。

魏桀見狀,即刻說道:“李傕、郭汜、胡軫、楊定等人意圖作亂,謀逆叛上,罪不容赦!今奉有天子詔,特命我等領兵討伐從賊,願尊國家者,跪地免死!不服王命者,格殺勿論!”

在去往宣平門的路上,董承與賈詡並轡而行,聽得身後隱隱傳來的李桓等人殊死反抗的聲音。跟一臉灰敗,戰戰兢兢的樊稠比起來,董承無動於衷,甚至還有閒暇跟賈詡說話。

“賈公當初信誓旦旦,言反攻長安,奉國家以討不臣。如今不知又是何時攀附上了朝廷,倒真是讓我驚奇。”

董承當初久在河東,未有如李傕等人那樣親身體會到賈詡的智謀,即便如此,他也不敢小看賈詡對叛軍將士的影響力。

本來他還以爲賈詡作爲提議反攻長安的罪魁禍首,定然逃不過此次朝廷的伏殺,沒想到賈詡不知怎麼取得了朝廷的信任,不僅逃過一死,而且還要代替朝廷安撫城外大軍。

既然賈詡暫時死不了,那倒不如趁此將賈詡收入自己麾下,借他在軍中的威望,讓董承更徹底的掌握城外的十萬大軍。

賈詡微微點了點頭,看着一旁樊稠、王方等人同樣投來探詢的目光,他認爲有必要做個解釋:“李傕私殺朝廷天使,明知朝廷已經赦免我等,卻隱瞞不報,哄騙我等叛亂。此等賊僚,即便是袍澤,又豈能與我等共事?此外,蔡公奉命招撫,朝廷誠意昭彰,我等何必與李傕赴死,而捨棄眼前富貴?”

“賈公說的是,如今朝廷睿鑑,賞罰分明,正是我等大丈夫卒功立業的時候。”張濟唯賈詡馬首是瞻,立時附和道:“當初在陝縣,賈公救了我等一回,這次賈公依舊是救了我一回。若說是爲一己之利,背棄袍澤,應受唾罵的是那李傕!而不是賈公!”

樊稠與王方、李蒙互相看了一眼,在甫一開始的心慌意亂後,此時終於靜下心來想清了前因後果。確實,若不是賈詡剛纔出口搭救,樊稠恐怕早就跟李傕一個下場了。

更何況賈詡說的也沒有錯,自己何必辛辛苦苦的爲李傕做刀子,用自己與將士的性命來滿足他個人的私慾?

見樊稠等人對賈詡都逐漸面帶感激,董承心中警聲大作,他沒有賈詡那樣三言兩語就能收服人心的本事,在這個時候,他不得不拿出自己最大的優勢出來。

董承感慨道:“今早我入城查驗王允屍身,事前與皇帝的舅父、北軍中候王斌見了一面,他說我以外戚之尊,甘爲叛賊,實屬可惜!又言盡利弊,說我反正。我當時便想,我等十萬將士若是能好生安置,各有一個前程,那麼就此歸降又如何?何況我等本是朝廷兵馬,不是李傕等人的走狗,何必丟了自己的性命,成全他人的功名?”

說到這裡,就連賈詡都忍不住側頭多看了董承兩眼,目光中透着一絲審視。

董承像是受到了鼓勵,繼續說道:“我等受人哄騙,無奈從賊,爲諸位將士的身家性命着想,我當時就與王斌商定合計,賺李傕等人入城受死,以保全三軍!”

“承蒙仗義,承蒙仗義!”樊稠大爲感動,沒有想到平日交往不深的董承會爲了他們做到這種地步。

見賈詡繼續無動於衷,反倒是愈加好整以暇的看着他,董承嚥了口唾沫,心道;‘這回非得將你收服不可!’

“諸位且放寬心,我董氏對今上有撫育之恩,可謂功莫大焉。王斌已代皇帝答允了我,爲表親親之義,此事過後,我家小女便要入住椒房。”董承看到變了衆人皆變了神色,就連賈詡的表情都凝重了許多,得意道:“屆時我爲大將軍,諸位與我同爲袍澤,何愁會少了富貴?”

樊稠自以爲看清了形勢,投機的快,與王方、李蒙二人當即在馬背朝董承拱手行禮道:“我等謝將軍保全之恩,皆願以將軍爲主!”

董承‘哈哈’一笑,轉而凝視着默不作聲的賈詡,一旁的張濟也不說話,似乎在等着賈詡表態。

賈詡突然笑了,溫和有禮的答道:“詡在此要提前恭賀大將軍了,還望大將軍念及袍澤情分,不忘提攜我等。”

張濟立時有了動作,跟着賈詡表示順從。

董承這才放下心,只要掌握了絕對的實力,他不相信賈詡會生出什麼別的念頭來。

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
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