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

“天子者埶位至尊,無敵於天下。”————————【荀子·正論】

己方攻城之師,又人多勢衆,這種情況下城內守將都敢派出騎兵主動出擊,而且還幾次得手,這讓李傕大爲光火。

很快,在皇甫嵩再度派出騎兵突擊陣營、打擊敵方士氣、以緩解城上壓力的時候,李傕受到教訓,立即派出手下最精銳的羌胡義從前去攔截,張猛未料到敵軍反應會如此之快,猝不及防之下被陷入重圍。

北軍三營騎兵多出自三河六郡善於騎射的良家子弟或是從親善朝廷的羌胡部落裡應募而來的胡騎,只要稍加訓練,協調陣型便可成軍,這也是皇甫嵩會放心將其幾次派出城執行衝鋒任務的原因。

如今見三營騎士被圍,皇甫嵩不願承擔張猛全軍覆沒的後果,當機立斷,派出經驗豐富的羽林中郎將徐榮領羽林騎前去解圍,在城頭的旅賁令張遼見機請纓,皇甫嵩想也不想便答應了。

徐榮與張遼帶着三千騎兵自宣平門衝出,李傕圍點打援,立即派胡軫迎敵,雙方在城下迎面交鋒。

只見張遼一馬當先,手持長槊策馬與敵軍對衝,胡軫手下士兵一旦靠近,他就藉着戰馬的衝力,用長槊猛地將對方掃落下馬。徐榮老成,並不捨身在前,反而從容的帶領手下左右突擊,如此往來十來個回合,胡軫手下折損嚴重,不願再戰,引兵往一旁退去。

就在這時,只聽城頭一陣沖天的歡呼,數萬人齊聲高喊‘萬歲’!

李傕驚駭萬分的看着城頭佈置鮮明的帝王依仗,以及那杆漢字大纛下,猶如羣星拱月般站立的年輕人。

皇帝親自駕臨城頭觀戰,瞬間把軍隊士氣提升到了一個巔峰,城頭上萬餘守軍齊聲喝道:“皇帝在此,何人敢迫近至尊!”

看見皇帝不着片甲的站在城樓上,叛軍登時停滯不前,他們雖然是被將領蠱惑,爲了求生而造反,但從來沒有想過要傷害皇帝。

在場衆人都開始猶豫不敢上前,甚至有些原本出身雒陽禁軍的士兵都不由自主的放下了舉起的刀劍,鬆掉了拉滿的弓弦。

城下的叛軍連同李傕等將領在內都沉浸在震驚之中,無暇應對,攻城的一方一時沒有動作,守城的一方也在皇帝的嚴令下更是不敢趁機反擊。

唯有在城下身陷重圍的張猛等人,趁着衆人發楞的功夫,奮起一擊,帶着騎兵衝出了包圍,與徐榮匯合。

李傕眉頭一皺,回過神來,正欲叫醒衆人前去追擊,這時賈詡湊上前來,在他耳邊說道:“至尊在上,不可再動刀兵。如今軍心浮動,實不宜繼續進擊,不如暫且收兵,免得再出變故。”

這裡的變故是在擔心自己手下那些原雒陽禁軍士兵會在皇帝與城頭故將的感召下反戈一擊,臨陣變節的事李傕已經在胡軫等人身上經過一次,李傕自然明白其會帶來怎樣顛覆性的結果。

經賈詡這麼一提醒,李傕連忙派人收兵回營,再做打算。

皇帝手扶城牆,在城上俯身看見李傕等人連聲呼喝退兵,略有些遺憾,原本他還打算命全軍喊勸叛軍、尤其是叛軍中佔多數的原雒陽禁軍們棄暗投明。

見李傕等將校約束部曲,散而不亂的退回後,皇帝便知道自己是沒有這個機會了。不過他還是有所收穫,因爲他此次登上城頭,雖說有些冒險,但還是通過此舉探明瞭叛軍內部其實還是有大多數士兵在心裡是對皇帝抱有敬畏的。

只要對朝廷、對皇帝尚心存敬畏,那麼皇帝派人翦除李傕等叛軍中的死硬分子所遭遇的士兵反抗就會微乎其微。

皇帝心情愉悅,看到徐榮等人登上城頭,便把他們叫了過來。看着在陣中進退有度、沉穩從容的徐榮;當敵制決、靡有遺失的張遼;以及衝殺數次、仍精神抖擻的張猛,皇帝一一將他們扶起,拍着他們的肩膀,道:“有將如此,天下何愁不平!”

李傕等人從皇帝登城臨戰的事件中好不容易回過神來,在離長安數裡遠的地方紮下營寨,不敢靠近。

這舉動在皇帝與馬日磾、皇甫嵩等人眼中,無疑是內心怯弱的表現,兵無戰意、將無戰心,所謂十萬之師,不過圈裡羊羔罷了。李傕召集郭汜、樊稠、張濟等衆人來帳中討論今日戰事,衆將都說各自手下士兵被皇帝唬住,明日出陣恐怕會很成問題。

畢竟在這個時代,尋常士兵,哪裡有膽子會像樑冀、董卓一樣敢於弒君?

“我從軍數年,從沒打過這麼窩囊的仗!”李傕拍案道:“明日我等不如分兵,四面圍攻,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同時出現在四面牆上!等到咱們打下了長安,將皇帝送回宮中,屆時看誰還會擾亂軍心?”

衆人一聽是個好辦法,紛紛表示同意。

只是賈詡仍對今天的事心存疑惑:“陛下不過總角稚子,何來膽量敢親上城頭?今日之事,或許另有隱情。”

“哼。”李傕不屑的說道:“定然是那王允懼我軍勢大,故而將皇帝逼上城頭,想以此嚇退我等。如此行徑,實在是奸臣所爲,我等明日定要曉諭全軍,讓將士奮發登城,務必誅殺奸臣,救陛下於險地。”

李傕狡猾的將皇帝主動登城說成是受王允這樣的奸賊所迫,自己登城作戰成爲了正義之舉,這個說辭無疑能迷惑所有內心動搖的士兵,明日若是皇帝再次登城,恐怕就不會取得像今日這樣的效果了。

見衆人摩拳擦掌,無不贊同李傕給出的理由。賈詡微微一嘆,不知道爲什麼,他總覺得心裡發慌,好像有什麼事情不在他的意料之中,讓他特別不踏實。他仔細回想起今日看到的那一幕,年輕的皇帝堅定的站在城樓上,並無一絲被脅迫的模樣。

如果真的是王允逼皇帝登城,那麼,王允當時在哪裡呢?

想到了這裡,賈詡悚然一驚,他發覺自己少算了一種可能性,那是一件極不可能又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就在這個時候,只聽李傕帳下軍吏宋果前來稟告:“長安城裡出來一隊人馬,說是朝廷派來的使節,揚言要見諸位將軍!”

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
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