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

“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詩·小雅·大田】

見兩人在一邊窸窸窣窣的說着什麼,遊楚心裡大爲好奇,卻又不敢張望,心裡覺得十分憋屈。自打見了這個‘王輔’以後,他發現對方也不是如坊間談論的那般放浪不羈、輕世傲物,反而很有氣度。雖然對方沒有刻意擺什麼架子,卻總讓遊楚感到一絲若有若無的疏離感、還有一種讓他不敢暢所欲言、十分壓抑的氣勢,這種感覺讓他在記憶裡似曾相識。

遊楚想起在他還很小的時候,其父是左馮翊的上計吏,曾隨其入雒陽拜訪過當時的三公,那時候面見上位者的感覺,就跟這時候的感覺一樣。

皇帝好像這纔回想起來還有遊楚在場,正打算轉身說些什麼,視線在不經意的掠過壟溝的時候,忽的一頓,像是看到了什麼。

他指着其中一條淺溝說道:“那土裡的是什麼?挖來看看。”

衆人皆不明所以的往皇帝所指的方向看去,趙溫只看見那地方全是黃色的碎土,什麼也沒有,心裡不免有些疑惑。而張繡卻不管那麼多,直接邁步走下了田坎,彎腰搜尋了一陣,很快從碎土之中撿起一個土塊走了回來。他有些不確定這個是不是皇帝所要見的東西,那土塊的一側整齊的排列着十幾個黃色的、長條形的蟲卵,密密麻麻的,令人看了不禁皺起眉頭。

這正是皇帝要問的東西:“爾等可知這是何物?”

在場衆人如趙溫、劉繇等無不是豪強高門出身,就連張繡也不曾閒得去田裡鄉野看這東西。

皇帝環顧了盡皆茫然的衆人一眼,看向剛纔站在遊楚身後、準備攔着他的那名年輕俊秀的青年,再次問道:“周郎,你也不知道?”

殿前羽林郎周瑜沒想到皇帝會親自對他發問,當即有些臉紅,因爲他周氏雖然在廬江郡廣有田業,但終日裡都是出行坦途、起臥高堂,從未親眼見過此物。想他從汝南奉璽入朝以來,皇帝曾幾次親自召見過他,周瑜欽佩皇帝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心智,皇帝賞識周瑜出色的才學姿容,君臣問對,相見甚歡。

如今在對他青睞有加的皇帝面前,連這個都不知道,這讓周瑜大感慚愧。但皇帝有話,他不得不答,只好含糊其辭的說道:“此物應是蟲類。”

“不僅是蟲類。”皇帝在前世曾去過當地農家養殖的蝗蟲大棚,親眼見過這種東西,於是直截了當的說道:“而且還是蝗蟲所產。”

“蝗蟲?”趙溫想到歲前皇帝曾對他們預示旱蝗的時候,就曾說過蝗蟲喜歡產卵於土中,當時他還與董承等人一樣,都認爲‘蝗蟲是魚蝦所化’。如今被皇帝使人挖出一塊不明物,說這就是蝗蟲卵,趙溫雖然有些驚異,但仍是半信半疑。

遊楚將衆人俱是一臉慎重,也知道蝗蟲這東西非同小可,一旦引起蝗災,輕則啃食禾苗,禍及百姓;重則是政教不均,上降警示。只不過,這東西真是蝗蟲的卵?不、蝗蟲是卵生的?

以往的人生閱歷讓他並不如何相信這個結論,但遊楚見皇帝一臉如臨大敵的模樣,還是謹慎的說道:“田間有許多這種東西,即使有害,只要將其從土中翻出暴曬,便可無虞。”

趙溫瞥了遊楚一眼,脫口便說道:“你又怎知此物非是田間獨有、而非處處都是?”

劉繇在一旁看了半天,這時開口說道:“在下聽說蝗之所生,必於大澤之涯,還得是驟盈驟涸之處。如幽燕以南、青徐兗豫諸郡之地,湖池衆多,一旦因旱而涸,則必生蝗。”

他這番話說的也不算錯,在乾旱的年份,湖泊水域面積縮小,窪地裸露,爲蝗蟲提供了許多適合產卵的場所。所以人們經常見蝗蟲從乾涸的湖岸邊出現,便誤以爲蝗蟲是魚蝦所變,等到蝗蟲逐漸遷移到低窪易澇的地方消失後,人們又會誤以爲蝗蟲復變爲魚蝦。

皇帝現在很難跟這些思維仍侷限於‘腐草生螢’的古人解釋生物,而且他也沒有時間給衆人證明蝗蟲卵生的這個事實,只好帶有不容商量的語氣說道:“此物現於田野,殊爲不祥,宜速除之,使其殄絕滅盡纔好。”

“唯。”趙溫習慣性的帶着恭謹應承的語氣說着,一時忽視了還有遊楚這個外人在場:“回去以後,可詔……找尋中臺發行文於各處,再請國家下詔。只是念在黎庶無知,不信蝗乃卵生,不肯憚勤效力,若是強命,恐增不滿,故只能以溫詔勸行。”

他此時的注意力全放在皇帝身上,就怕皇帝會一意孤行,在卵未生蟲,真正證實之前,認定這個是蝗蟲卵,強使關中百姓在田地裡挖蟲卵,把事情搞的沸沸揚揚、起到反效果。只是見皇帝面色沉靜的點了點頭、表示聽進去了之後,趙溫一直懸着的心這才沉了下去,繼續說道:“至若軍屯、民屯等官田,可發切詔責令各官,認真辦理,不可有誤。”

“這纔是老成謀國之言。”皇帝悠悠嘆道,治國有時就該宜緩不宜急、條理明晰,單從這一點上來看,趙溫就是個很合格的宰相。

劉繇根據自己在青徐之間遊歷的見識,跟着補充說道:“蝗蟲既生於涸澤,便是說此物經不得水淹,待田間有水漫灌,此物便必不得生蟲。”

看如今這天色,今年必然是會生旱災了,到那時又會有多少水可用呢?皇帝心裡想着,左右是要去看看長安附近的溝渠與河工,不妨就趁此一觀,於是他再次看向遊楚,說道:“這附近可有翻車等物?”

“有,就在前面不遠。”終於在眼前這一場嚴肅的討論中得以喘口氣的遊楚,立即找到了說話的機會,指向路盡頭的某處。

皇帝順着目光看了過去,說道:“好,給他一匹馬,我等騎過去瞧瞧。”

說完,便從周瑜的手中接過馬繮,動作麻利的翻身上馬,張繡見狀,也跟着上了馬,並將手中拿着的土塊隨手扔在地上。那土垮在堅實的路面上被砸個粉碎,黃色的蟲卵盡皆裸露了出來。

皇帝正拿着繮繩,低頭看了一眼,留下一句話後,便騎馬離去:“把這它碾了。”

於是跟在後頭的一行人刻意騎馬從這些蟲卵上踏過,很快便將這些蟲卵與碎土與土路踏爲一體。

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
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