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

“若固相拒,是見溺不救也。請舍外廳,翌日可去。”————————【三水小牘】

甄儼是個老實木訥的人,他剛纔也不是故作矜持,而是實在不善於排兵論陣。本以爲劉虞是爲了給他面子,僅是做一個姿態,豈料劉虞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這就讓甄儼有些不知所措了。

躊躇了一會,甄儼沉吟道:“既然劉公有所垂詢、將有賜教,在下晚輩,也不敢藏拙了。”他先是給自己預留一個臺階,而後再緩緩談道:“我聽聞劉公奉天子詔,出井陘,是爲收取常山,威懾趙國、鉅鹿等郡,襲擾袁逆之後。至於是否相援公孫將軍,在下也未見詔書明旨,故而還是以國家爲要。”

以朝廷戰略爲主,儘量不節外生枝,這是甄儼所能做的最穩妥的辦法。甄氏是河北大族,袁紹幾次親近不成,兩家早已有了齟齬,尤其是袁紹在扶立劉碩登基後,當即給甄氏下了聘書,等若強娶。這讓甄氏敢怒敢爲,於是纔會響應親家、常山張氏的相邀,投靠劉虞。

公孫瓚與甄儼沒什麼利益交集,此時甄儼要想保住甄氏,就得先抱住朝廷、劉虞的大腿。至於公孫瓚該不該援,並不在甄儼的考慮之內,況且,跟公孫瓚比起來,甄儼在立場上更親近劉虞這個士人。

“甄君也是這樣想的……”劉虞似有遺憾的嘆了口氣。

“是啊。”張瓚是甄儼的舅舅,又是劉虞舉薦的故吏,心也是往一處偏:“天子既無明詔,劉公麾下兵馬也不足以趕赴解圍,當前急務,理應是鎮守常山,南窺趙國,讓袁紹不敢率全軍與朝廷接陣。而公孫瓚……當年劉公任幽州牧時,彼尚且忤逆上官,目無法紀。如今若是救了,安知他肯否爲朝廷效命、朝廷是否能駕馭得住他,或者是與袁紹早有勾結,意欲伏擊劉公!”

被晾在一邊的公孫續坐不住了,他拍案道:“劉公!天子賜下髦節,是準劉公督幽冀二州軍事!如今劉公只提冀州如何,閉口不談幽州,可是違背聖意?”

“以如今的形勢,我只能以朝廷爲重。”劉虞故作不忍,低聲說:“公孫伯圭好歹與我共事一場,我不能不救,只是賊勢洶然……”

“家君是朝廷封拜的鎮北將軍、幽州牧、薊侯!”公孫續自打出易京千里求援,先是到太原,然後又被劉虞以未奉詔書爲由搪塞、遣去長安,在長安後他連皇帝的面也沒見着,幾番謁闕上疏也沒有下文。好不容易苦苦熬過了冬天,跟隨出征,孰料劉虞依然是不肯搭救的,他又急又惱:“易京與無極近在百里,劉公坐視朝廷重臣深陷死地而不顧,是真的以朝廷爲重麼?”

“荒謬!”趙該喝止道:“公孫瓚有何德能,敢與朝廷並論?”

公孫續索性推案而起,怒目環視了在場衆人,羞辱至此,直恨不得拔劍。他此時算是明白父親爲何憎惡劉虞了,對方總是喜歡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去遮掩、實現他那陰私的心計:“劉公!家君脾性易怒,當年在幽州的確多有得罪。但畢竟共事一場,如今朝廷號召天下忠臣勤勞王事,劉公與家君皆爲朝廷股肱,爲何放不下恩怨呢!”

公孫續這一番怒髮衝冠的模樣着實把人們嚇了一跳,張燕下意識的將手放在了劍柄上,那名立在帳下的年輕軍吏看似粗猛,其實已趁着所有人將注意放在公孫續身上的時候,悄悄走到公孫續身後的一根柱子旁。

其實對於劉虞執意不肯襄助公孫瓚的原因,座中衆人都心照不宣。除了當前的實力、朝廷既定的戰略不允許以外,與公孫瓚的個人恩怨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本該是個被規避的話題,但卻被公孫續一語點破,日後傳將出去,劉虞的聲名將如何?

然而就連別人都開始爲劉虞感到尷尬了,劉虞依然面不改色,他手指仍掐着公孫瓚投遞的信件,信上的措辭毫不掩飾的帶有公孫瓚張揚的語氣。劉虞起先讀的時候尚且能穩住語氣,此時柔軟的縑帛邊角早已被掐上幾道深深的痕跡,他舒了口氣,對公孫續背後的那名帳下吏投了個眼色,仍舊語氣平穩的說道:“局勢如此,我實在不敢犯險,若有萬一……就算是我對不住他吧。”

公孫續心頭涌上了一股濃濃的無力感,可以想見,劉虞大大方方的承認了自己的過錯,事後不僅得不到責備,更能博得一片舍義奉公的名聲。屆時天下人都知道劉虞甘願揹負不義之名,也要衛護朝廷的忠心,可誰又知道他父親呢?

他慘笑一聲,也不顧什麼軍令規矩,大喇喇的走了出去。

劉虞心裡不是滋味,也任由他去,勸止張燕不做追究後,便讓衆人皆散去了。

在他做下決斷的當天,劉虞便收縮兵力,後撤至常山真定。纔到真定不久,劉虞便接到探報,說是袁紹部將文丑率兵突襲了中山,後怕之餘,劉虞又開始患得患失,覺得自己選擇不出一兵,作壁上觀,用意是不是有些太明顯了?畢竟公孫續是皇帝點名隨軍的,若說皇帝沒有籠絡公孫瓚的意思,這實在說不過去。

於是他連夜未眠,也不看看時辰就喚來了趙該。

趙該忍着哈欠,在聽完劉虞的憂鬱之後,他胡亂想了一想,道:“興許是國家有招徠之意,但公孫瓚畢竟惡名在前,就連國家心中也不看好此事,故才只將公孫續派來,卻不在詔書上多作任一言語。”

趙該心裡想着,劉虞此時惴惴不安,無非是做了那麼多年的忠厚君子,一朝算計得人,內心愧恨,想找個理由慰藉罷了。至於用兵策略到底是對是錯,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於是趙該忍着睏意,在劉虞思忖人選的時候眼神百無聊賴的往四下裡掃視着,忽然讓他瞥見帳外的一個人影。

“不如喚伯道來吧。”

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
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