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

“跪石隱崖,不餌而釣,仰詠俛吟,及暮而釋竿。”————————【苻子·方外】

王昶一時愣住了,不知劉虞這話的意思,因此不敢搭腔。趙該倒是頗有眼色的示意王象帶閒雜人等退下,等堂內僅剩劉虞、趙該以及王昶三人之後,趙該這才適時插話道:

“使君,看來王公雖然閒居在家,但心裡一直掛念着朝政啊。”

劉虞的臉上浮現一絲笑意,看着王昶說道:“這麼說,王郎此行過來,是有所見教咯?”

“啊,不敢。”王昶連忙別過剛纔那個釣魚的話題,迅速恢復了起先平靜的神色,說道:“只是王公閒居祁縣老家,不方便來晉陽見使君。但有些話不得不說,所以遣晚輩代爲轉述。”

說完這話,王昶從袖中抽出一份帛書,從席上站起,躬着身子雙手遞給劉虞。

劉虞展開細看起來,只聽王昶在一旁說道:“王公雖已不再朝堂,但一直心憂社稷,尤其是幷州乃其桑梓之地,更是特爲留心。使君之德名天下皆知,如今又幸賴使君牧並,故而王公特爲進上治民條陳,望有所襄助。”

“王公所言,請聚各家青壯,練爲郡兵,歸州郡統管。”劉虞心裡一喜,臉上卻似笑非笑的說道:“這是真的麼?”

王昶全然無視趙該驚訝的目光,鎮靜的點了點頭:“如今州郡殘破,城池荒廢,而羌胡熾盛,屢有侵奪。聽聞朝廷有意在歸附的匈奴之中,挑選精兵以鎮並土。雖然這是利己疲彼的良計,但對方到底歸屬胡人,難免會心懷異志,終不如我漢家兒郎可靠。是故王公便有意聚各家青壯,編練成軍,以期震懾內外。”

劉虞呵呵一笑,側目看了看趙該,將那份帛書收到袖中,忽然說道:“文舒年齒幾何?”

王昶沒有料到劉虞會突然問起這個,他有些莫名的說道:“勞使君掛念,在下去歲及冠。”

“喔。”劉虞垂下眼簾,淡淡應了一聲,又擡聲問道:“現長安令王凌,與你同歲,彼此可是認得?”

“諾,王兄年長於我,在下常以兄事之。”王昶與王凌俱知名於郡,彼此契交,情同手足。此時聽劉虞突然提起久未見到的王凌,有些不解其意的看向對方。

劉虞這才現出用意,說道:“別說長安,就說整個京兆,有誰不識得‘小王公’的大名?文舒或許不知,王彥雲在長安爲政寬惠,頗有治名,聽說再過一年就將另有重用……”

王昶有些驚異,沒有想到與他齊名的王凌在祁縣王氏如此衰微的時候,還能混得風生水起。而想他晉陽王氏,雖然祖上與祁縣王氏同出一脈,但先輩的成就卻不及王允他們顯赫。不僅如此,就連自己這一輩也要被王凌壓過了麼?

劉虞目光深沉的盯着王昶,將對方臉上的每一分變化都瞧在眼裡,笑着說道:“文舒既曾與彥雲齊名,才幹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不知可有出仕州郡的意思?”

王昶恍然回神,纔想起自己是爲了轉交王允的書信來的,怎麼忽然說到自己身上去了?

“聽聞王郎在家孝事父母,清廉正直。”趙該這時在一旁附和說道:“使君何不薦舉王郎爲孝廉?說起來北州承喪亂已久,幷州也有多年未出孝廉、茂才,如今薦舉賢智,正好讓世人知曉幷州亦是文教之土。”

“正是此理。”劉虞拊掌笑道,顯然是很贊同趙該的提議。他看着有些不知所措的王昶,一副忠厚模樣:“文舒以爲如何?”

“這、這……”王昶尚在猶疑,只聽劉虞接着感慨說道:“先有王彥雲撫綏京畿,後有王文舒薦舉孝廉,王公即便不在廟堂,王氏也是後繼有人啊。”

這話像是刺激到了王昶,他稍想了一想,脫口說道:“若是使君不嫌……”

劉虞放聲笑了,幾人說了會子話,他便讓王昶回去了。臨走前,劉虞又對王昶說道:“今日的話,勞煩轉告王公,讓他安心就是。”

王昶到底年輕,即便隱隱察覺剛纔的話裡有些帶着深意,但還是不得其要。

劉虞將趙該引入後室,重又坐回起先的廡廊下,各自倒了碗茶。劉虞拿出收好的那份帛書,輕輕撫摸、感受着帛書的質感,自言自語的說道:“聚各家青壯,編練成軍,由龐德一體統帶,這本是朝廷與使君早先商議好的成計。原以爲會遭人反對,怎料我尚未提及,便爲人獻了出來,到讓人信之不過。”

趙該聞言說道:“使君可是擔心裡面有詐?”

劉虞依舊是那副從容沉穩的模樣,只是在眉宇間縈繞着一絲遲疑:“豪強手上的兵倒好收,但未必聽用,他莫非是存着這個念頭?或是想借此要挾我?”

以禮相待,舉薦豪強的人才或入州郡、或入朝廷,等到接觸的俊才都不在了,再依次征伐豪強青壯家兵爲郡兵,等待戰機出現時再將郡兵調走。如此豪強便無力反抗,要殺要剮,只能悉聽尊便。這是歷史上能吏樑習治理幷州的方法,經過了實踐的考驗。

皇帝在與劉虞等人商榷如何治並時特意提到過這個法子,再根據當下情勢進行改進後,便成了劉虞心中早有的治並之策。

先提出要徵辟本地士子收爲別駕、從事、功曹等職,等豪強薦舉上來後,再一概冷藏;期間又徵辟僑居本地的士子,以外製內,擴充自己的實力,彌補其因爲屯田受挫而造成的不利局面;並藉此與豪強們達成妥協,在微妙的平衡之下,雙方對幷州共治。

等到解決了這一些之後,歸附的部分南匈奴也應該都到了,那時候從中擇選精兵以爲憑恃,再以胡人異心的理由抽調豪強之兵,一步步可謂是水到渠成。

可現在南匈奴的兵還沒到,王允便主動提出要組建郡兵,這不得不讓人憂慮他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若是如此,那可就錯了。”趙該笑道:“這些郡兵一旦組建,就將被調往他處,異地駐守,換其他人來駐此地。屆時沒了兵馬,這些人也鬧不出什麼花樣來。”

“時機不對。”劉虞搖了搖頭,道:“若是在夏育手中兵馬既成,對豪強威脅甚巨的時候,再提出聚集精壯,那麼組建的郡兵無論是將領任免、調派、指揮,都將是由我做主。可是現在去卑未至,他們便急着要組建郡兵,這時候對郡兵的調派等權,他們也就有了與我市價的餘地。”

趙該想了想,不以爲然的說道:“使君不妨拖着,等到南匈奴的人歸附了,再做此事也不遲。”

“那時候也未必會很輕易,與他們市價是逃不了的。”劉虞看着地上的淡黃色的陽光,以及院子裡肆意抽芽生長的青草,輕聲道:“若是王允不在,彼等豪強猶如散沙,我大可用薦舉入仕的法子,將其逐一擊破,服我者,薦舉爲官,不服我者,家裡一個能人都別想出。可誰讓他在幷州吶……”

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
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