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

“願君收視觀三庭,勿與嘉穀生蝗螟。”————————【芙蓉城】

“他很美,是吧?”那人驚鴻掠過水麪似得匆匆離去之後,賈詡對猶在目視對方背影的周瑜說道,眼中少有的帶着些揶揄的神情:“涼州羌漢雜居,地通西域,不同你們江淮、江東的人生來就纖細俊秀。涼州人無論羌漢、相貌多生得端正雄偉,體格壯大,難得會有一個像他這樣‘俊美’的男子。”

周瑜淡淡的收回了目光,語氣從容平靜:“但也是個不慕名利的奇人,有古任俠之風。”

“是啊,不然他也不會單憑一句話,就從武威一路護送我到隴西了。”賈詡目光閃爍了一下,悠悠說道:“許多人初次見他,都誤以爲是女子,這對於慷慨自重的涼州人來說,是不能容忍的。若有人敢以此輕佻不端,他必會拔劍殺人雪恥,公瑾適才就應對的很好。”

賈詡用一種長輩對晚輩的語氣跟周瑜說着,周瑜並未有覺得任何怪異,反倒很是自然的接口說道:“賈公謬讚了,爲美色所惑者,皆是心志不堅之輩。瑜雖然魯鈍,但也不至於此。”

“放眼天下,也難得再尋出公瑾這般的年輕俊彥。不光是待人接物、心志品性;還是上陣殺敵、擔負大事,都遠勝同儕數倍。”賈詡緩緩說道。

周瑜心中一動,他隱隱約約能猜出來自己這回前往枹罕,很大程度上應有賈詡的舉薦,只是賈詡又如何知道他們到枹罕的時候,韓遂會下令攻城、宋建會恰好逃跑跟自己一頭撞上呢?這種對蛛絲馬跡的分析以及對人心的洞察能力、對局勢的預測推斷,縱然是周瑜也是自愧不如。

因爲水衡都尉周忠的關係,周瑜很受荀氏等在朝的一批潁川士人們的青睞,連帶着這次來西涼都有刺史鍾繇對他頗多關照。對於朝中錯綜複雜的諸多派系,周瑜或多或少的都清楚一些,當初在渭河邊與皇帝單獨交談之後,皇帝更是直接將其拉入了自己的陣營,並給了他這一次鍍金的機會。

他當初在渭河只憑幾句話便投於皇帝的門庭,皇帝作爲人主自然不會輕信,總會讓他做一些只有親信才能做的事情當做投名狀。而周瑜自來了雍涼以後,所領受的任務都是爲了朝廷,並無什麼異處。如今雍涼事務眼見就要告一段落,自己究竟是否通過了皇帝的‘觀察’,看來還得從賈詡的態度着手。

於是周瑜謹慎的答道:“這還得多謝賈公擡舉,給了在下一個機會。”

“我不過是爲你升起了帆,這船能行多遠,關鍵還要看天給多大的風。”賈詡絲毫不隱瞞自己的意圖,他看着眼前年正少壯、英姿煥發的年輕人,神色忽然有些複雜了起來。

此人既有自己與荀攸多方傾力擡舉、結交,又早已簡在帝心、寵命優渥,其自身本就聰睿勇武、年輕英俊,這樣的人,說是天之驕子也不爲過吧。

“嗯?”周瑜心裡一突,難道自己已經在不經意間達到了皇帝的預期?可是由自己斬殺宋建,賺取封侯,對皇帝、對賈詡來說又有什麼用呢?

此時天際忽然傳來一陣‘嗡嗡’的噪聲,就像是夏夜在耳邊盤旋低鳴的蚊蟲,但夏日的蚊蟲遠沒有現在這個聲音密集。賈詡扭過頭去看向西方,動作自然的像是要看西邊即將落下的夕陽:“在枹罕的時候你應該就注意到了吧?”

他低聲問向周瑜,而周瑜也是極爲認真的答說道:“在枹罕東南、也就是此地西北處,我就聽到過這種聲音,只是忙着與韓遂寒暄,一時失於覺察。待回過神來時,耳畔卻已聽不見這個聲音了。”

此刻尚未日落,太陽懸在西邊羣山之上,而在那淡黃的天際與蒼茫的羣山之間,忽然升出一團輕飄飄的黑氣。像是山腳下有鄉村聚落的人正燒火做飯、炊煙裊裊;又像是當年防範羌胡的邊塞烽燧、狼煙沖天;更像是一團移動速度極快的烏雲,黑沉沉的、密密麻麻的在瞬間遮蔽半邊天空,可此時卻沒有絲毫起風下雨的意思。

“蝗初生如粟米,數日便大如蚊蠅,能跳躍羣行,又數日能羣起而飛,越州連郡,無所不齧。”賈詡這時已經開始撥馬往回走了,周瑜見狀,也跟着準備返身回營,不遠處的轅門底下已有一票騎兵奉張濟的軍令趕來接應。這些在平日裡總是威武悍勇的漢子,此時皆是神色慌張,顯然也是發現了天邊的蝗羣。

周瑜聞言,一邊策馬一邊看向遠處似乎離他越來越近的黑雲,問道:“可我記得朝廷屢發詔旨,要百姓搜捕蝗卵,殺蟲於卵中,爲何此時還有蝗羣?”

當初他可是屢次跟隨皇帝微服於城郊畎畝之中,曾親眼見過皇帝對趙溫等人下達滅蝗、捕蝗的決策,深知皇帝的決心之重,要趁着當時的蝗蟲尚未徹底孵化,防患於未然。

可如今爲何還是人力敵不過天命?

“我在武威守孝的時候,與田間老農常有往來,這蝗蟲分春、夏兩種。三四月間的蝗蟲是爲春蝗,由土中而生,四月以後的蝗蟲則是‘初蝗’。只要第一回不能全然防下,夏蝗依然會蔽日盈地,何況搜捕蝗蟲的是在關中,隴西這一塊,卻屬政令不達之地,所以才使蝗蟲乘勢復起。”賈詡在馬上輕聲說道。

此時兩人已經越過轅門,返回了軍營,營中此時一片嘈雜,就像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忙亂。張濟已經吩咐各級軍官帶士卒進營帳躲避、安撫軍心;又分出部分人手將糧草掩藏看護起來。雖然張濟不善謀略,卻在治軍上是一把好手,再加上有姜冏、毌丘興等人在一旁襄助,很快就將鬧哄哄的場面控制了下來。

未過多時,李參在城中派了主簿過來,說是已經派人騎快馬趕赴南邊的縣鄉告知情況、預備蝗羣。雙方交流了彼此的情況以後,當即決定,兩者即刻合兵南下隴西郡的治所狄道,由李參帶兵鎮守,主持救濟、張濟則帶着麾下萬餘人趕赴漢陽郡與隴西郡交界的襄武縣,以防受災的羌漢百姓鋌而走險、造反作亂。

“隴西侵受蝗羣,則鄰近的金城、武都等郡必不能倖免。但武都、漢陽等郡近年多承詔旨,開渠備荒,有良吏治民、又有大軍鎮守,可堪無虞。唯所慮者,就只有涼州金城等郡,若是韓遂救災不利,致使羌胡劫奪郡府,我等也應早做防備纔是。”賈詡坐於張濟下首,語氣淡然的說道。

“此事也應快馬呈報朝廷。”周瑜補充道:“關中乃我大漢根基所在,今年已受苦旱,決不可再受蝗羣。”

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
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