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

“健子嬰之果決,敢討賊以紓禍。”————————【西征賦】

董卓立即明白了,起身大罵道:“庸狗,你竟敢謀害我邪!”

呂布哪有時間聽他廢話,手中長矛如迅雷閃電般探出,董卓躲閃不及,被長矛刺中。呂布神力,長矛直接刺透甲冑,透體而出。董卓吃痛大叫一聲,正想喚門外護衛,怎料李肅見呂布得手,緊隨其後,揮刀將董卓的頭顱砍了下來。

這一系列動作看似很久,其實不過發生在數息之內。

待董卓頭顱落地,田景這才反應過來,他怪叫一聲,想叫衛士來給董卓報仇,然而董卓先前責令他下馬步行,所以他只得甩開步子朝門口跑去。這時劉艾驅馬上前,攔住了田景,他拔出寶劍朝田景頭上作勢劈下。田景嚇得一屁股跌坐在地,頭上冠冕被劍鋒削落,劉艾從來都是一副溫和謙讓的模樣,何曾像今天這般面目猙獰?

田景見宮門已被人堵住,也不再掙扎,絕望的慘笑兩聲,折身返回董卓身邊,被追上來的劉艾拿劍刺死。

那老蒼頭也早已跳下車去,與另一個奴僕撲向董卓的屍體,還未做出什麼反應,‘主公’二字剛剛脫口,便被李肅等人殺死。呂布等人連殺三人,毫不留情,餘者皆驚駭萬分,旁觀的衆人再也無人敢上前。宮門內外諸軍驚肅,一副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樣子。

見大局已定,小人已死,呂布這才高舉赦詔,大喊道:“陛下有詔,董卓殘暴不良,禍亂朝綱,有悖人臣之理,有篡逆之心,今即誅之,以告天下。餘者皆受脅驅使,本無過尤,諒爾等無罪。若有敢爲董賊不平者,一概處死!”

說完,又使人手持此詔,策馬行馳於大道,高聲傳頌制詔內容。這下宮陛內外士卒全聽得清楚明白,士卒知道自己沒有受到怪罪,呂布殺董卓又是奉了皇帝詔令,哪裡會有不滿?縱是有些西涼死忠,也被呂布、李肅等人當場格殺,再無反抗之力。士卒們一個個皆稱萬歲,呼聲震動內外。

城中百姓飽受董卓暴戾,苦不堪言,此時聽說董卓死了,頓時全城沸騰了起來,人人都從家裡走上大道,幾於萬人空巷,填滿銜肆,大路雖寬,卻幾乎有人滿之患。城中數十萬百姓歌舞於道,慶祝奸賊伏法,長安士女更是賣掉珠玉衣裝,購買酒肉相慶。

滿城士民軍兵鹹呼萬歲,聲音匯聚成一層又一層音浪,不停的衝擊着長安城最高的建築,龍首山上的未央前殿。

尚藥監穆順與北宮門司馬蓋順藏匿在北掖門附近,待親眼見到董卓墮車身死,這才小心跑到一邊的宮道上,馬不停蹄的趕往宣室向皇帝稟告這一喜訊。

呂布未有注意到這個細節,他派人持詔通告全城之後,火速帶領李肅等一干人等,拿着手中另一份赦詔趕往城北胡軫紮營處。殺死董卓只是第一步,只有真正掌握了長安人數最多的胡軫部,纔算得上是大功告成。

宣室殿內,皇帝與楊琦、王斌等人對坐無言,彼此無話,他們面色看上去沉靜從容,其實內心極爲忐忑,哪怕是穿越者的皇帝也在暗自擔心自己的蝴蝶翅膀是否會改變董卓被殺的結局。

忽地,只見北宮門司馬蓋順與尚藥監穆順二人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撲通一下跪在地上,穆順氣喘吁吁的說道:“成了、成了!董卓死了!”

衆人先是大驚,然後都長出一口氣,其中楊琦爲人穩重,確認道:“是你親眼所見?”

“奴婢與蓋司馬躲在北掖門附近,親眼見到中郎將呂布殺了董卓!隨行的衛隊聽到呂布宣告的討賊制詔,動也不敢動!還一個勁的山呼萬歲,誇陛下聖明!”

“那就是了。”皇帝霍的一下站了起來,如今董卓已死,他短時間內再無生命威脅,聲音也按耐不住心底的激動,“舅父!”

奉車都尉王斌帶着北宮門司馬蓋順、謁者僕射楊衆、還有坐於末尾的楊儒立即站起,對皇帝行禮告辭。

幾人走出宣室。徑直登上備好的車駕,王斌親自駕車,這車全無平日出行的雍容儀態,像是逃難似得駛出前殿。身後更有近百名衛士,這些衛士有的是往日與王斌交好的奉車郎,還有一些跟從蓋順值守北宮門,被李肅替換下來的宮門衛士,這些人騎着奉車郎從車駕上卸下的駿馬,在王斌身周驅馳奔跑,不說其他,單是這聲勢就足以震懾旁人。

車駕一路駛到南宮門,宮門司馬見到奔馳的車駕與身後的百餘騎兵,本欲攔截,但看見平日同僚蓋順高舉着半截露出錦囊的制詔,隔着老遠就大喊着:“有詔!速速退散!”

宮門司馬知道事情緊急,連忙帶人散開,竟是攔都不敢攔。

出了宮門,沒多遠又用同樣的方法跑出了城門,不多時,便看見了一片營帳接連的軍營。這是長安城外少數幾支屯駐的軍隊之一,兵員大部分是由原來蓋勳編練的長安虎牙營組成,並不是董卓嫡系,統領這支軍隊的,是中郎將徐榮。

徐榮,幽州玄菟人,孝靈皇帝於中平五年八月召集天下精兵良將入洛陽,組建西園八校尉,徐榮因邊功選在其中。後來董卓入洛,重組打散洛陽各禁軍,徐榮順服制詔上命、又出身邊地,與士族絕緣,很快就獲得了董卓的信任,幾次領兵擊敗曹操、孫堅等關東軍的進攻。

軍功強大的結果必然是引來小人嫉恨,徐榮既非涼州派,又非幷州派,勢單力孤。董卓遷都長安後,派兵劫掠、抵抗關東的差事自然也沒能輪到他,讓他帶着三千人守護長安,也只是董卓看在他只服從詔令,也就是董卓命令的緣故。

徐榮是個惟詔是從的人,對朝廷權威仍心懷畏懼。而且他也不是董卓嫡系,更不是涼州人,犯不着爲董卓赴死。等穆順拿出詔旨,宣告董卓就戮,皇帝開恩,只誅賊首,不誅從犯以後。在驚詫之餘,徐榮立即反應過來,帶領軍中幾個校尉爽快的接受了詔旨,交出了軍權,沒有絲毫的抵制與不滿。

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
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