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

“利害安危存亡,其機相爲倚伏。”————————【投筆膚談·本謀】

下邳國,淮陵。

淮陵位於徐州西南,北臨淮河,溯水往西可直達壽春、鍾離,往東又能聯繫廣陵郡,時刻窺伺慘勝後實力虛弱的下邳。

這裡是袁術一路南逃,收攏殘兵敗將後最終選中的安身之處。

如今距離下邳戰敗已有十餘天的時間了,袁術此刻麾下除了收集的萬餘殘兵,還有從廣陵調來的駐守兵馬若干,加上強徵的青壯,勉強恢復了三萬人的部屬。人數雖然恢復了,但聲勢卻不如從前,在朝廷接下來的征討下,彼等能否支撐幾場戰鬥都是讓人懸心的問題。

“以我軍如今形勢,實不可在外接戰、更不得攻城。理應退守淮南,分兵扼守壽春、鍾離、蓼縣等重鎮,靜候北方音訊爲上。”府邸中說話的正是袁術碩果僅存的大將紀靈,他當初裝作逃兵,在假意被人收降時突然奮起,殺人奪馬,帶着百來名淮南兵卒沿江南逃,費盡一番周折才追上袁術。

袁術本來正在惋惜張勳、紀靈兩員最親近的大將折損後,自己將無人可用,正好得聞紀靈‘死而復生’,方知當日敵軍所言竟是欺詐。由此既是氣憤劉備用兵無恥,又是感動於紀靈的忠心,對紀靈加官進爵、恩信無以復加。

“張繡此時正攻打鐘離,我等若要回師,不單要盡棄徐州之土,更要直面張繡鋒芒。”袁術低頭看着地圖,只見鍾離縣正靠着淮水,夾在壽春與淮陵之間。鍾離一旦易手,袁術的退路就會被張繡切斷,廬江、九江兩郡將羣龍無首、孤掌難鳴:“此時當有良策!”

袁術輕拍桌案,擡眼看向沉默不語的李業。

李業察覺到袁術投來的目光,輕輕瞥了眼地圖,而後竟是搖了搖頭,一言不發。

“哼!”袁術不滿的冷哼一聲,這幾天李業像是在與他賭氣,每每與會都在那裡裝傻充愣,若不是自己對閻象尚存一絲愧疚,哪裡還能容李業自行其是?

眼見氣氛有些尷尬,長史楊弘乾笑一聲,輕聲說道:“淮南是我軍基業,絕不可失。用兵者當以正合,以奇勝。張繡雖勇,但麾下止數千人馬,連日攻城不下,士氣早衰。倘若袁公大張聲勢,多作旌旗金鼓,詐稱十萬回援,再配合城中李豐反擊,必能大破張繡。”

“善、善!”袁術連忙拊掌笑道自詡得計,眼前計略初定,只待回到淮南後堅守重鎮,靜待局勢走向再做抉擇。然而他仍舊放不下好不容易得到的徐州廣陵等地,有些不捨的看向楊弘:“那廣陵該遣何人鎮守?”

楊弘聞聲皺眉,暗道事已至此,還惦記着廣陵做什麼?那個地方劉備無力去爭,自己也無力去守,索性都棄了不好麼?至少廣陵還有袁術指派的官員,也能提供些糧草輜重。

反倒是李業忽然插了句嘴,冷不防說道:“局勢危急,不妨調孫策領兵北上,鎮守廣陵?”

袁術面色一沉,眼神冷厲的看着對方,而李業一副坦然的樣子顯得毫不心虛。良久之後,袁術方纔收回目光,暗自想着這條建議的可行性:“不錯,不錯。孫策麾下兵馬不少,有他守禦廣陵,不僅讓人放心,更能讓他趁機北上,爲我將徐州拿下來。”

他越想越是覺得可行,眼下劉備雖勝亦敗,實力虛弱不堪,而曹操正一心對付袁譚,不得抽身。等若是徐州腹內空虛,只要孫策領精卒北上,可一路勢如破竹,配合袁譚攻滅曹操都不在話下。

至於孫策是否會聽令,在袁術看來,對方先後間接導致魏桀、陸康等朝廷大臣死亡,其父孫堅又是個狂悖不法,一言不合就殺刺史、太守的人物。有種種劣跡在前,朝廷豈能容下孫氏?所以眼下他與孫策縱有再多齟齬,在大局面前也當摒棄擱置纔是。

“你不說我倒是忘了。”袁術喜道,這些天他一直有意無意的忽視掉了孫策的動向,此刻想起他來,竟不知道對方的情況:“孫策呢?立即命他調兵北上,我表薦他爲廣陵太守、不,讓他做徐州牧!”說完,袁術腦筋一轉,又添了一句:“袁胤不是丹陽太守麼?讓他再領偏將軍,在江東收拾郡兵,以爲後用!”

在這個關頭,袁術想的還是如何從孫策手中接過江東的勢力,並將此地打造成自己的下一步退路。萬一事情不諧,他至少還能退守江東去。

李業提完建議後也不管袁術是否採納,又將頭低了下去,光線在他面部投下一片陰翳。袁術以爲他仍在哀悼閻象,也不管他,卻未曾留意到對方眼底稍縱即逝的銳意。

“開戰之初,孫策便於江東奏報會稽山越作亂,亟待弭平。而陸康雖亡,其故吏虞翻、門下督董襲、太末長賀齊等人仍據城相守。”楊弘身爲長史,對袁術治下勢力皆瞭如指掌,只是他向來是個不喜出風頭的,若不是閻象死了,他也不會走到前沿:“孫策如今應當在集合兵馬討伐山越、會稽。”

“真是捨本逐末!”袁術怒道:“山越、會稽那一衆殘兵遊勇有什麼好打的?值得他全軍進討?如今局勢最要緊的是何處,他看不到麼?真是沒得章法,立即調他來!”

紀靈覺得不妥,出聲止道:“孫策素來桀驁難馴,譬如猛虎,無論他是否聽命,明公都得有所防備。”

袁術有所意動,正在斟酌間,其下的橋蕤忽然說道:“在下願往歷陽,直到孫策領兵入廣陵,再折返不遲。”

孫策曾在袁術身邊的時候,曾以勇武俠義聞名諸軍,當時就是袁術麾下大將的橋蕤、張勳皆與他傾心結交。袁術這時想起橋蕤與孫策交好的關係,當即在心中否定了對方的提議,反倒用懷疑的眼光不動聲色的看了對方几眼。

如今袁術身邊能用的就只有紀靈、橋蕤二人,紀靈用兵畫策最爲得力,袁術不捨得讓他做這種事,橋蕤又不能讓他放心,思來想去,袁術只好道:“讓劉子臺去吧!彼在皖城收聚羣盜,很有一部兵力。”

劉勳是袁術故吏,現爲廬江太守,讓最信賴的人守護自己後方,又命女婿黃猗跟隨,袁術自覺已是做到謀事萬全了。

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
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