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

“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史記·齊太公世家】

果然,吳碩直起上身,拱手道:“當年孝武皇帝時,爲了平抑物價、減少折耗,御史大夫桑弘羊便提出平準均輸之法。既能使市價均平,貨物供應不絕,使朝廷府庫充實,又能防止豪商借機漁利。臣竊見陛下重設均輸令,增平準之權,妄加揣測,以爲有‘平準均輸’之法。故而,愚臣淺見,不妨重啓當年舊章,以平準均輸——市平物價。”

吳碩的回答並沒有一石激起千層浪,反倒是衆人罕見的沉默了下來。如今的承明殿經歷了幾次風波,在沒有了一干迂腐、頑固、別有私心的大臣之後,留下來的臣子們雖說不盡然全是一心爲君的,但也都是能在大體上支持皇帝的政見、不會一味的違逆。

早在皇帝讓賈詡擔任平準令,監察物價;任商賈出身的麋竺爲均輸令、負責調度太倉糧谷,平抑關中物價的時候,朝廷上就有人知道自從鹽鐵會議後被廢除的平準均輸,在過了數百年後,將再一次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衆人眼前。

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接下來的事就好轉圜,衆人深知皇帝的脾性,應答也不再是一味的反對抵制:“凡事皆有利弊,譬如鹽鐵專營,起先確有官鹽價高質劣,奪民資財等情事。如今雖是再開鹽鐵之制,然已新訂規章,就如陛下曾言‘取精去粕’,其制之弊皆已革除,其制之利皆已留存。河東鹽政方興未已,百姓樂業,正是其理。”

“荀君所言,暗合我意。”皇帝點頭答道,吳碩提出要恢復平準均輸的制度,雖然踩中了皇帝的心思,但並不完全。桑弘羊的政策之所以遭受那麼多人的抨擊,除了士人背後的地主豪強利益受損、強烈抵制以外,其確實也存在不少弊端。皇帝也不打算照搬前人的制度,只要繼續沿用前世‘國家調控市場物價’的主題思想,大方向上就不會錯。

“昨日我曾翻閱前人的《鹽鐵論》。”皇帝輕聲說道:“當時大儒指摘平準均輸,除了‘重利輕義’、‘不與民爭利’以外,還有均輸官向黎庶勒索強買、或是刁難欺詐,總的說來,還是吏治的緣由。即日起,命平準、均輸二監自糾,揀選幹員,熟悉典章。先在司隸、益州、幷州等地安排吏員,調度三地貨物,其地物貴則賣,其地物賤則買。”

吳碩大點其頭,他此前被荀攸截去了話頭,見皇帝興致勃勃,也迫不及待的想跟着補充。卻沒料到有他帶頭,其餘的人也紛紛反應了過來。

司空趙溫搶先道:“依臣所見,當年平準均輸,可謂是無物不買、無物不售。若如今仍使其採買與百姓生計無關、甚至可有可無之物,一者,會使其下吏員有機會從中漁利;二者,貨物冗繁,平準均輸難免精力不濟,不能顧忌真正緊要之物;三者,若凡事凡物都由其經手,權重不說,未免就真是‘與民爭利’了。”

趙溫說到了這個制度最大的缺陷,當年桑弘羊推行這個政策後,導致‘一歲之中,太倉、甘泉倉滿’、‘邊餘谷諸物均輸帛五百萬’,這些都是仰賴平準均輸對商品覆蓋範圍廣的緣故。而這麼做,既會導致精力分散、嚴重擾民,還會干擾到正常的市場秩序,並不可取。皇帝對趙溫切中肯綮很是欣慰,頷首道:“這也是我所憂慮的。”

皇帝轉而目視着荀攸:“谷與鹽,乃生民之命,不可不慎。所以我想的是,平準均輸,就只專管谷、鹽,其餘尋常商貨,但使平準監隨時監視即可。”

荀攸輕輕點了點頭,其實這個做法早在均輸令麋竺聯合太倉、平準等監平抑關中物價的時候就已展現過了,此番不過是要將其制度化、常態化而已。若僅是讓平準均輸調度關鍵性商品,也就能解決以上的許多弊端與問題了。

“除此之外,平準均輸還要因時因地,隨時調整物價,訂立物價限度。”由官府制定商品‘指導價’的概念以前從未有過,衆人一時未能理解,盡皆茫然,皇帝於是解釋道:“譬如谷價,無論是何等樣的災年,其價皆不能高出每石五千錢、同樣,無論是何等樣的豐年,其價也不能低於每石三百錢。商賈皆可在此範圍內調整售價、自行盈利,只要凡事都有個限度,就不會鑄就大錯。”

董承腦子還算靈光,他也很喜歡這種一句話就做出改變、控制潮流的事情,極力贊成道:“善!此法一行,天下將再無十萬、數十萬一石之糧谷!”

於是衆人很快將制度敲定了下來,皇帝根據後世物價局的藍本進行了些許的調整,均輸監以後主要負責保持糧谷、食鹽等關鍵商品物價的宏觀調控與平衡,以及配合平準監對物價進行監督。爲了方便部門之間的聯繫與合作,皇帝特許大司農屬下的平準、太倉、均輸三監定期集會,監測社會經濟、隨時預警,並每個季度聯名上奏財政方面的情況,以及提供相關建議、幫助制定與調整財政政策。

爲了更好的讓均輸監發揮效用,皇帝一次就給了均輸監八百萬錢,用以在關中、幷州、益州等地調度。

而隨着平準監逐漸轉向於市場與社會信息的統計,事務繁多,很多特殊事務就有些不方便了。而且賈詡本人也不是經濟之才,一直以來又對皇帝辦事出力不少,總讓他屈居一個六百石的平準令,並不符合皇帝用人的習慣。

就在改革後的新‘平準均輸’推行之後,皇帝以早先關中流言紛擾,恐有人私下逆謀、挑動民亂爲由,遷賈詡爲直指繡衣使者,秩千石,麾下設繡衣使者、繡衣等員若干。有捕盜、治獄等權,主要負責監察敵對勢力,活動於敵後,跟逐漸轉變職能的平準監相比,繡衣使者將更具備後世‘密探’、‘間諜’的功能。

賈詡受命之後,當然也不負所望,在車騎將軍皇甫嵩平定左馮翊的小股羌亂之後的第二天,便捉捕了一批散佈謠言的罪魁禍首。

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
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