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

“君子視微知著,見始知終,禍無從起,此思慮之政也。”————————【便宜十六策·思慮】

馬日磾一愣,倒是沒想到皇帝會這麼說,反而是士孫瑞很快反應了過來,接口說道:“唯,當是時也,正宜揀選賢能以治事,以德教爲本,則吏民可得久安。”

“話雖是如此,但臣以爲,河南凋敝已久,戶口稀少,重設縣邑除了新添官吏以外,並無益處,反而使百姓散佈而居,更不易治。倒不如效仿光武皇帝的舊例,裁併河南各縣,使返歸百姓遷居一地,待人口繁盛,再另行恢復縣邑不遲。”太尉董承持有不同的意見。

“河南吏員短缺,即便不重設縣邑,至少得多派幹員過去。河南乃中原腹心,越早恢復,也能就近爲前將軍支持糧秣。”士孫瑞堅持說道。

皇帝下意識的看向荀攸,對方正在衆人末尾垂首端坐,像個局外人似得不想說話,只好說道:“這樣吧,現下河南戶口不豐,設置太多縣邑也沒什麼用,但相應的郡丞、曹掾等吏不可或缺,朝廷當從三署郎中策選一批派任。”

“臣謹諾。”馬日磾伏身謝道,他身爲司徒,策試三署郎是他分內之事。

“朱儁在河南着實勞苦功高,等這回河內平定以後,再一併論功。”皇帝忽然提起駱業奏疏中的另一層內容。

馬日磾與士孫瑞有些驚異的交換了一下眼神,一齊應了下來。他們二人心裡清楚,駱業在奏疏裡誇讚朱儁根本不是出於真心,反倒是在從旁暗示,讓皇帝對朱儁有所警覺。可皇帝看上去並不吃這一套,也不知道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哪怕朱儁其人再是值得信任,必要的分權與牽制也是該有的吧?

經過了那麼多事以後,王允自裁,黃琬退隱,就連楊氏也呈現頹勢,放眼朝野內外,就屬司徒馬日磾與司空士孫瑞兩人爲首的關西士人如日中天,何況有了大儒鄭玄及其一干門生的到來以後,關西士人聲勢高漲。如今自然要鞏固權位,把關東士人徹底踩在腳下,不使他們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這是從私心來講。

從公心來說,將河南乃至於豫州的軍政大權全部交到朱儁一個人手上,並不是個明智之舉。人是會變的,誰知道朱儁會不會被權力侵蝕,生出異心?所以站在朝廷的角度,馬日磾等人作爲宰相一級的大臣,與駱業保持同樣的看法。

“陛下。”馬日磾低垂着眉眼,義正言辭的說道:“如今南北軍有三萬八千人,平狄將軍馬騰、揚威將軍樊稠與中郎將王方等人手下兵馬也有三萬多人,京畿之地,共有近七萬兵馬。而三輔盜賊弭平,外無兵禍,長安城附近實不需屯駐如此重兵……”

董承忍不住插話道:“司徒,陛下在河東時才下詔增添南北軍兵額,徵六郡良家子、三河騎士入軍。如今詔書下傳一個月都沒有,邊郡良家子尚未來京,你這就想着裁撤軍旅了?”

皇帝面色不改,將駱業的奏疏往案上一丟,語氣有些隨意:“是像太尉所說的這樣麼?”

“老臣絕無此意。”馬日磾不慌不忙的說道:“臣的意思是,自去年年中到現在,朝廷剿滅關中賊寇、討伐河東白波、今年又再平範先等叛賊,屢次大戰,耗費甚巨,何況又有陛下親政、大婚、歲旦朝賀等大典、以及給內外臣工、各地封國、羌胡使者的賞賜、還有佈施屯田、招募流民等費……”

跟浸淫官場已久的老臣議事永遠是這樣,總是要鋪墊一大段前言才能進入正題,皇帝忍不住打斷他的話:“好了,要言不煩,你想說什麼就說。”

“府庫空虛,關中凋敝,京畿之地實在難養、也不需養十萬之兵。”馬日磾見皇帝張口欲言,語速立時快了起來:“臣不是要奏請陛下裁兵,而是想着,關中一時既然用不着這麼多兵馬,倒不如分兵出去。譬如這次前將軍征討河內、汝南,顯得有些將兵不足……”

董承這時像是剛反應過來似得,接着說道:“是啊陛下,前將軍在河南不過兩萬兵馬,既要防衛雒陽,又要分兵討伐叛逆,這實在是‘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倘若從關中派遣兵馬趕赴河南,一來也能緩解關中糧草不足的窘境,二來也能助前將軍一力,替他分擔。”

話說到這個份上,皇帝如何不知這兩人在唱什麼雙簧?無非就是董承看到河東一戰,南北軍幾乎所有人都深受封賞,而自己的部衆卻只能待在京城養老,故而眼紅,也想將自己的嫡系放出去撈戰績。至於馬日磾,恐怕也是抱有同樣的想法。

關中凋敝已久,各項利民政策有的才推行不到一年,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京畿屯駐數萬大軍,確實給朝廷的財政與糧草儲備帶來不小的壓力,董卓當初儲備在郿塢的糧食與財貨,以及朝廷歷年爲了防備羌胡而囤積在左馮翊、右扶風的糧草軍械,都隨着這一年來大大小小的仗、朝廷的各種花費而消耗得七七八八。

皇帝不是不知道這個問題,本來他就想着等南下益州的時候將樊稠等人帶去,讓他們在攻堅的苦戰中消磨實力,不然全靠南北軍的精銳來攻打崇山峻嶺的益州,打完之後恐怕也會有極大損失。

打完益州之後,再將各軍進行一次拆分、抽調,或鎮守南中、或調至幷州,這樣整個京畿都只剩下南北軍,纔算得上高枕無憂。此時聽董承這麼說起來,他雖然覺得將董承的兵馬調去朱儁手下是個好主意——畢竟這麼做一來能在朱儁身邊安插勢力,防止做大;二來也能削弱董承在京畿的軍事實力,加大對關東的影響力。

但是……恩出於上,在於皇帝想不想給,而不是臣子想不想要。

再者說,董承與馬日磾默契的合作,雖然可能是出於共同的目標和利益訴求,都想將自己夾帶裡的人外放出去立功,並沒有真正聯手的意思,但這也已經讓皇帝保持足夠的戒心了。

在沒有把事情弄清楚之前,皇帝不能隨便做決定:“馬上就要秋收了,關中這一年屯田開墾之地何止萬頃?再有河東豪強之家抄沒來的糧草,若無戰事,這些都是夠用的。等到了明年,朝廷另有用兵之處,到那時再做打算也不遲。”

“臣謹諾。”馬日磾見皇帝沒有把話說死,就知道這件事尚有迴旋的餘地,於是也不急於一時,爽快的應下。

而董承雖有些不情願,但也明白兵權這個事不能跟皇帝頂缸,所以也訕訕的住了嘴。

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
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