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

“若非正兵,安能致遠?偏箱、鹿角,兵之大要。”————————【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張飛見一敵將輕騎持槊,朝他飛馬刺來,轉瞬便到跟前。他知道眼前這員大將是個勁敵,而此刻撥馬轉身已然來之不及了,他索性將馬槊插在地上,勒住馬不動。待張勳飛騎近身,看準對方本來的方向,突然轉了一個錯身,堪堪躲過了這一致命刺擊。

此時張勳刺了個空,尚未收手,兩人的馬正好撞在了一起。由於兩人此時靠的太近,彼此的長兵無法施展,張飛順勢用左手抓住對方的槊杆,用力往下一掰,只聽‘啪’的一聲脆響,以堅韌的柘木膠合而成的馬槊被登時折斷,猶如藕斷絲連一般尚存些許篾片。

馬槊這種武器極爲精貴,造價高昂,製造一支槊就要耗時三年,向來只有世家貴族才能擁有馬槊這種武器。張勳出身汝南張氏,與孝靈皇帝時的司空張濟、爲當今皇帝所尋事罷免的衛尉張喜同爲本家。張氏向來是袁氏擁躉,爲了支持袁術不吝財貨、付出巨大。

張飛既是勇力不凡,對上張勳手中由良匠精心製作、就連刀劈劍砍都不會產生太多損傷的馬槊,也只能將其勉強折去一半,隨後便再無餘力。不過這樣夠了,他騰出手來拽住張勳的手臂,見對方已飛快的抽出腰間的寶劍,就緊接着把右手的槊尖反轉,長若短劍般的棱鋒準確無疑的刺向張勳的脖頸。

第一下沒有刺中,張勳帶着的兜鍪、頓項正好擋住了這一擊,而張勳此時手握的短劍也已跟着捅向張飛的胸口。好在張飛身上穿着的是徐州府庫中搜羅來的優質鐵甲,短劍沒有劃到甲片之間的縫隙。

這給了張飛第二次機會,他把手一揮,半截槊尖狠狠地劃破了頓項,在張勳的脖子上劃出一道細長的口子,淋漓的鮮血登時流了出來。張勳受了重傷,仍奮力揮劍亂刺亂劃,張飛腹部吃痛,擔心鐵甲支撐不住,只好暫且放開他。

張勳趁機撥馬錯開,與張飛拉開了老長一段距離之後,方纔隱隱後怕、冷汗連連。若不是最後關頭被鐵葉子編綴而成的頓項攔了一下,他脖子上可就不止流這一點血。

經歷剛纔那一番交手,張勳已經不敢再逞強恃勇,只顧着躲在親兵的後面,呼喝手下步騎、以及涌出營寨支援的橋蕤等萬餘人圍攻張飛。

張飛繼續在敵軍陣中來回突刺,手殺數人,見屢次不得逼近重重保護之下的張勳,內心氣急不已。

情勢急轉直下,見威風無前的張飛轉瞬遭到敵軍反擊,劉備看得心憂不定,轉頭對陳登說道:“現在時機到了吧?”

陳登始終觀察着城下逐漸混亂的戰局,直到見張勳等人傾巢而出、試圖將張飛包圍起來的時候,這才點頭說道:“可放兵矣。”

話音剛落,劉備便親自走下城頭,大開城門,與部將夏侯博等人舉兵吆喝一聲,遂帶着數百騎兵飛奔而出。這是劉備麾下唯一一支堪稱精銳的騎兵部隊,全是他從幽州轉進青州、又從青州轉進徐州的烏丸雜胡等族類組成的騎兵。

這支烏丸騎兵有的愛財、有的慕義,殺起人來毫不留情,他們很快闖入軍中,在其間馳騁追殺。張勳麾下有許多都是淮南新募的本地人,生平未曾一見北地形貌醜陋的胡騎,見他們凶神惡煞的衝殺過來,一個個駭然心懼,好不容易重新穩固的陣線頓時又開始動搖了。

除此之外,還有千餘人的隊伍緊隨着從城中殺出,跟着劉備殺進張勳軍中。張勳抵擋不住,只好帶着手下百餘精兵退後與橋蕤合兵一處,放棄了包圍張飛的計劃,企圖紮好陣腳。

數息之間,戰場上的形勢發生鉅變,張飛從危機中救了出來,打點剩勇,主動做先鋒向張勳發起攻擊。

此時張勳脖上的傷口擴大,不得不暫且拿布巾繫着,退居後方,不敢再有什麼劇烈動作。大軍的指揮權便自然而然的交到了橋蕤手上,他此時已帶着三四千人正面迎敵,剩下的則下令讓其緩緩後撤,退回營寨之內。這樣可以趕在劉備主力全軍出動、一鼓作氣擴大戰果之前,將已經深陷混戰之中的大部隊撤出來,避免覆滅之厄。

東風仍然很強,淮河的水面上甚至出現一層層逆流而上的波紋,橋蕤率兵在劉備一方順風射來的箭雨下倉皇后撤,他們冒着凌厲的箭雨,全軍無論氣勢還是環境都處於下風,仗打到現在,他們隨時可能崩潰。

這一仗劉備佔盡了天時、人和,將張勳等人打的節節敗退。

就在劉備等人以爲大局已定,連張勳都打算逃跑的時候,淮河水面上突然逆風飄來數只大船,船頭高高的豎起一支黃色大纛,迎風招展,飄揚出一個張牙舞爪的‘袁’字!

那艦船快速的掠過混亂的戰場,徑直超到劉備等人後方,從船上跑下來千餘人,盡皆手持弓箭。那時東風瞬間變成了袁軍的助力,一時箭如雨下,戰況再變!

劉備大驚失色,說道:“袁公路何來之速!”

這幾日按袁術大軍趕來的路程計算,他本來應該在今日黃昏時候到——這也是劉備等人放心出城迎戰的緣故,可誰知道袁術不願露宿在野,突然加快了腳程,趕在這個時候過來。

袁術剛來不久,正好便遇見了麾下張勳等前鋒部隊與劉備交戰的場景,當即命令身邊的家將萇奴帶兵救援:“快、快!正好趁這個機會擊潰劉備!”

他竟是不曾顧及張勳等人的死活,眼裡只想着速速打敗劉備、儘快克竟全功。

劉備見遠處煙塵四起,遙遙可見袁術中軍大旗,連忙向前方那道高大的身影喚道:“翼德,回來!”

張飛頭也不回的說道:“兄長先走,這裡交給我!”

他剛說完話,身邊突然竄出一騎,飛也似的越過張飛,帶着一隊人馬擋在了最前面。張飛定睛一看,卻見那馬上的年輕人正是他們從小沛徵募而來的騎將夏侯博,此人出身寒門單家,孤苦無依,而偏是這樣一個小子,自投入劉備麾下後,深受劉備重用,很快成爲關、張以下的將領。

張飛本來對此人能力不顯而多受重視有許多非議,此時見他奮勇當先,心裡倒是驚了一陣。

有夏侯博衝殺在前,劉備也跟着拍馬過來,與張飛等人糾合剩餘的部衆,一行人開始且戰且退。

他們還沒走上幾步,見到援軍到來的橋蕤等人士氣大振,開始試圖着重新壓回來、挽回局面。這時城中的陳登也不留餘力,一次調出四五千人趕來支援。

陳登已在城頭臨高眺遠,早早的見到遠處煙塵障天,不多會,彼此幾乎同時匯合一起。劉備、張飛等人在損失千餘人之後,開始在陳登的接應之下有條不紊的退入城中,而袁術這時也順利來到張勳中軍營帳,他見張勳部下混亂、劉備脫身得早,心內雖有不悅,卻只得在閻象、李業等人的勸說下暫且安營。

盱眙城下的這一場戰鬥局勢急轉直下,勝負難分,本來尚不明朗的戰局,再經過這一遭之後,變得愈加撲朔迷離了起來。雙方各有損失,算起來還是袁術較爲佔優,只是在接下來的半個月中,雙方你來我往,在盱眙、淮陰等地展開多次戰鬥,饒是袁術手下兵精糧足,一時也拿劉備沒辦法。

除非另有一支強力突起,否則很難打破此地微妙的平衡,奠定勝負。

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二百零七章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
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二百零七章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