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

“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見;認定以爲道止如此。”————————【傳習錄】

“說的是吶!”袁紹點頭附和道:“不如我等遙尊朝廷,仍奉國家爲主,遇事則上表以聞。等天下安定,寇賊殄盡,再掃除雒陽宮室,迎回大駕不遲。”

田豐當即一愣,剛纔袁紹的表情明顯是心動了,沒想到卻因別人這麼幾句話而立時轉變。

沮授心知田豐一時無法勸服袁紹,只得退而求其次,幫襯着說道:“既然請天子遷回關東非是宜時,使君作爲天下士人的表率,雄震一方,當首先申明大義,禮敬使臣,如此可不失民望,天下才士方可歸心。”

袁紹新得冀州不久,民心未附,確實需要做這麼一出,來安定冀州各郡。

郭圖素來嫉妒沮授之才,又善於察言觀色,此時趁熱打鐵,說道:“河東裴氏也算是當地姓族,裴茂又是天使,我等自當不能怠慢。如能說其代使君向朝廷請託,說明事由,讓朝廷正式詔拜使君牧守冀州,那便是再好不過了。”

袁紹眼中精光一閃,極其虛僞的嘆道:“我能得韓文節親送印綬,獻讓州郡。此皆我臨危受命,肩負一方民望,爲御外境寇亂的緣故。只望朝廷能深知事由,不怪我侵併纔是。”

沮授無奈,又不願被郭圖這些潁川人搶了風頭,只好跟着說道:“連趙公都盛讚國家乃明主,只要上表詳述此間經過,朝廷定會明白使君暫代冀州的苦衷。除此之外,更可讓裴茂代爲上疏,授使君開府、轄制關東等權。這樣既能遙尊朝廷,又能手綰大權,不受掣肘。”

袁紹嘴角揚笑,沒有說話,但顯然是默認了。

事情談得逐漸妥當,袁紹不動聲色的掃視了眼手下坐在兩邊,涇渭分明的謀士們。對於以田豐,沮授爲首的冀州本土派和以郭圖,淳于瓊爲首的豫州外來派兩幫勢力的明爭暗鬥,他一直是睜隻眼閉隻眼,保持放縱的態度。

本土派向來有着天然的政治優勢,袁紹要想在冀州扎穩腳跟,不被底下人架空,就只能利用外來人士來打壓制衡,以保證自己的權威,牢牢地把握住冀州這片基業。

雖然這麼偏幫對田豐來說有些不公,但是,平衡各方,一直是上位者不失權力的重要手段,袁紹這麼做也無可厚非。而且兩方爲了獲得袁紹的信賴,紛紛出謀劃策,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競爭導致效率的提升。但這也有壞處,不好的競爭,也會導致自身實力的內耗。

只是袁紹手下整個集團保持着一副良好向上的態勢,所以目前袁紹根本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見淳于瓊等人與田豐他們互相齟齬,彼此不滿的情緒也挑動的差不多了,袁紹這纔開口說道:“便依諸君所言,遙尊朝廷,奉迎天使,藉機爲我牧守冀州求得正名。”

“此外——”袁紹復又環顧衆人,說:“讓天使出面,命公孫瓚罷兵一事,可成否?”

不久之前,奮武將軍公孫瓚在巨馬水打敗袁紹手下大將崔鉅業,擊殺八千多人,事後又派田楷與劉備追至平原,如今兩軍僵持不下。袁紹新得冀州不久,民心未定,軍隊又不及公孫瓚手下精銳,處於守勢,情勢對於袁紹來說十分危急。

這件事情正好在當日趙岐與袁紹、曹操三人的會見中略微談到過,趙岐表示各地牧守自當保衛疆土,豈能互相攻伐?有意做中間人調停雙方。

袁紹當時苦於沒法在此戰中脫身,於是順水推舟,趁此想讓趙岐出面,說服公孫瓚退兵,以求喘息之機。

趙岐正有此意,要知道他與裴茂此次東行,皇帝出於妥善起見,不許向世人提前告知朝廷將調劉虞改任幷州牧的事情。所以裴茂等人想要去幽州,就不得不另尋理由,打着和解的旗號北上,與劉虞、公孫瓚等人接觸,無疑是一個最好的藉口。

如今袁紹把這話再次挑起來,並不是懷疑趙岐的用意,而是在詢問這件事的可行性。

倘若裴茂真能說服公孫瓚退兵,那就證明朝廷的號令仍然管用,袁紹大可對朝廷保持一定的尊重;倘若不能說服公孫瓚退兵,那朝廷的號令在這些諸侯的眼中就真的沒什麼用了,袁紹的態度就會另說。

這是強勢的地方諸侯對朝廷威嚴的一次試探,足以影響今後的格局和漢室在各地諸侯心中的地位,所以在背後不知有多少人窺伺、等待結果。

淳于瓊不以爲然,他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公孫瓚向來桀驁,連幽州牧劉使君的話都不甚遵從,哪裡還會在乎一個小小的裴茂?”

田豐看不過去,心直口快的說道:“既然我軍與公孫瓚相持不下,身處弱勢。若想挽回局面,非得有足夠時間休養生息,收納民心不可。依我之見,裴茂好歹也是朝廷使節,諒公孫瓚也不敢公然違詔。屆時我等便趁機休整,待來年再行交戰不遲。”

“哼,方今天下,除了升遷封賞的詔書,還有誰會奉詔?”淳于瓊不屑的說道:“田別駕言過其實了。”

田豐毫不客氣的駁斥道,絲毫沒有顧忌淳于瓊的面子:“若是不成,我等也沒有絲毫損失,反正再過一兩個月就將入冬,公孫瓚糧草不濟遲早會罷兵回去,我軍的目的照樣能夠達成。可若是成了,誰還能說天子的號令無用?”

“你!”淳于瓊語塞,被田豐的話氣得不知該說什麼好。

袁紹此時選擇偏幫田豐,他把手一揮,結束了這段對話:“就依此言,明日我便親迎天使!”

衆人散去後,沮授悄然來到田豐府邸,他獻計未受袁紹重視,又遭到小人排擠,於是特來感謝田豐出言相助:“今日多虧了元皓。”

“秉公直言罷了。”田豐耿直的回道。

沮授微微一愣,接着便苦笑着從袖中拿出一份帛書,遞給了田豐。

“這是什麼?”田豐一愣,然後反應過來:“這是你那族侄送來的家書?”

沮授點頭道:“他現在可了不得,年紀輕輕已經是北軍射聲校尉了。”

“沮雋的脾性剛烈正直,與你很像。”田豐回憶說道:“我記得他本是待詔射聲士,以他這脾性登此高位,必是有貴人扶助。”

沮授有些自得:“這信是他託裴茂帶來的,裡頭說他是得陛下重用,不僅如此,還……”

“話說到這就可以了。”田豐表情淡漠,擺手制止了沮授的話頭:“他再有成就,也最好與你無關。你若是想保全沮氏在冀州的基業,就最好與他斷絕往來。”

書友羣:828294739,僅供討論交流,大家有興趣的就加一下,沒興趣也不要緊,另外求盜版打字的不要將羣號打出去謝謝了!【如果有盜版看到這裡的話】

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
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