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丨往事回顧

“公之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意,故釋公。”————————【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那是初平二年,也就是去年的時候。

同樣是在這宣室殿中,皇帝這副軀體的原身正在此小聲的啜泣,他小小年紀承受了太多本不應該承受的情緒,背井離鄉的憂思、權臣在側的恐懼、以及宗廟隳滅的傷慟。

“國家肩負萬民之望,何故在此……”來人話音突然一頓。

劉協看着來人,突然撲倒對方懷裡,止不住的哭泣道:“劉侍中,長安一點都不好,我想回去。”

侍中劉和是幽州牧劉虞的兒子,漢室宗親,是世祖光武皇帝長子東海恭王之後,算起來還是皇帝的堂兄。

劉和垂目看着劉協,意味不明的說道:“是誰教國家作此想的?”

“我昨晚、昨晚夢見皇兄了。”劉協在劉和懷中可憐巴巴的抽噎道。

劉和一嘆,俯下身對劉協說道:“國家如果真的思念東都,臣可以代爲籌算一切。”

“要怎麼做?”劉協沒有哭了,臉上淚痕猶在,期盼的看着劉和。

他雖然不是神童,但也算聰慧,如今朝廷被董卓把控,那董卓連自己兄長少帝都敢毒殺,如果知道劉協想回東都,指不定會生出什麼事端。

劉和目光流轉,像個兄長一樣——雖然這兩年劉和確實如兄長一般照顧劉協。他伸手擦拭了劉協臉頰上的淚痕,小聲說道:“家父乃幽州牧,爲人忠正,只要國家有詔,其必然會帶兵救國家出長安。”

“可是……”劉協眼珠子轉了轉,慚愧道:“我識字不多。”

“臣來教國家如何擬詔,國家以後也要學如何去擬寫……過些天臣會逃離長安,爲國家請來義軍,在此之前,還請國家顧自保全……”

於是劉和偷偷潛出武關,去找其父劉虞帶兵來救皇帝。哪知途徑南陽的時候,被別有用心的袁術扣留,袁術另外派遣別的使者去找劉虞,說要一起派兵西進去接皇帝。

劉虞不聽公孫瓚勸阻,貿然派遣數千騎兵到南陽,這數千騎兵一到南陽就被袁術吞沒,援兵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以上就是皇帝所知道的詳情,當然,劉和出武關之後所發生的事由於道路阻絕,荀攸還不知道其中緣故。但是這已足以讓皇帝產生聯想,要知道劉和受命東行的事只有皇帝與劉和這兩個當事人知道,荀攸刻意提起此事來,難道說……

“劉侍中請援的提議,是你的主意?”皇帝眉頭一皺,脫口道。

劉和跟宋都一樣,在劉協的心中極爲重要,劉和名爲侍中,實爲劉虞被扣留在朝的質子,年長劉協十餘歲,對劉協照顧有加,可以說是親人也不爲過。劉協將他當做兄長一樣信任,不然也不會跟劉和說那些私密的事,還請求他去東邊尋援兵。

身體原主人劉協的記憶與感受猶如上回宋貴人那般,再一次影響到了皇帝的情緒,荀攸作爲主謀,難道會不知道劉和東出請援一事面臨着千難萬險?

爲了所謂的反董大計,不惜利用劉和對劉協的憐惜之情。雖然皇帝心裡明知不能因此而怪罪荀攸,畢竟天下何人不反董?荀攸更是在之後以身作則,去謀刺董卓,這讓皇帝更加無法怪罪於他。

更何況以劉和的本性,哪怕知道被利用也會甘心被驅使吧?

即便如此,皇帝心裡還是爲此忍不住替身體的原主人劉協氣惱,但他畢竟是個成年人的靈魂、更是一個老練的棋手,不能被情緒左右了自己的判斷。

荀攸沒有承認此事,顯然是不想在這個事上向皇帝邀功——那樣只會愈加引起皇帝的反感。

但他也無從否認,只得別開話題,道:“幽州牧劉公,乃漢室宗親,忠直而有才幹。去年還選派掾屬田疇、從事鮮于銀走小路前來長安奉表。其人又於河北諸地深孚德望,威信卓著,在幽州時,爲政尚清靜儉約,以禮義化民,懷柔遠近,廣受烏桓等塞外異族的擁戴與敬重。於忠於能,臣以爲沒有誰比劉公更適合牧守幷州、羈縻各族的了。”

皇帝喝了口茶水,順着荀攸的話頭往下講去:“記得去年我與董卓接見田疇等幽州來使,聽說在幽州,劉公與奮武將軍公孫瓚齟齬不斷,彼此政見不和,竟生私怨,常以權名制之。而且,公孫瓚與渤海太守袁紹屢次兵戎相見,如無劉公在其後掣肘,公孫瓚未必戰止於此。”

‘渤海太守’是朝廷正式給予袁紹的官職,但袁紹現如今鳩佔鵲巢,取代韓馥成了未被朝廷承認的‘冀州牧’,此事人盡皆知。皇帝偏偏如此說,無疑表明了皇帝對袁紹此人的觀感極差。

荀攸暗自將皇帝的態度記在心裡,回答道:“臣之前所言涼並羌胡與關東諸侯,兩件事可以當做是一件事去做,正是意在於此。只要朝廷下詔,將劉公轉任幷州,以劉公之忠,其必能捨土奉命;以劉公之能,其必能徠服羌胡,此其一也。”

“其二,劉公爲朝廷牧民守土,一旦奉詔,便驅車來朝,足以樹朝廷之威,振奮人心。”荀攸緩緩說到招劉虞來朝的第二個好處。

在荀攸提到劉虞的時候,皇帝就已經想明白了其中的無數利好,但他還是想聽聽荀攸的分析,看看對方與自己是否英雄所見略同。

“劉公調走之後,朝廷再詔拜公孫瓚爲幽州牧,沒了劉公從旁制約,公孫瓚能統合幽薊兵馬,堪與袁紹一戰。屆時鷸蚌相爭,能爲朝廷騰出至少三年的時間休養生息。”荀攸說完,擡頭看向皇帝。

歷史上公孫瓚與袁紹一直打到建安三年才徹底告敗,這還是由於公孫瓚以下犯上殺了劉虞,引起幽州本地士族不滿、導致劉虞舊部從事鮮于輔等人率州兵及烏桓共數萬人隨袁紹討伐,才使得公孫瓚元氣大傷。

如果這一世公孫瓚沒有殺了劉虞,又能名正言順的統領幽州,對上袁紹的時候是否會比歷史上要堅持的更久一些呢?或者說,公孫瓚與袁紹之間的征伐,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
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